查看原文
其他

痛心!她才23岁……致敬!她和漳州的他们

闽南日报 2023-08-31



近日
在陕西省渭南华州区
23岁的女护士孙宇鑫
因患心血管肉瘤
不幸去世
亲友们为她举行了
简短庄重的告别仪式

随后
按照孙宇鑫的遗愿
她的眼角膜被摘取
用于帮助两名患者重见光明


遗体也成为
西安交大医学院的“大体老师”
在她热爱的医疗事业中
继续发光发热


据了解
半年前
孙宇鑫从学校顺利毕业
入职华州区的一家医院
成为一名护士
但是仅仅工作了一个月
就意外被查出患有心血管肉瘤



在与病魔斗争的日子里
孙宇鑫全身肿大
疼痛难忍
得知自己将不久人世后
她决定要捐献遗体与眼角膜


孙宇鑫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
但是她的故事
却感动了无数网友

漳州也有一群
“无语良师”值得我们敬佩
2020年本公众号报道了

来自漳州的15位遗体捐献者

(此前报道)缅怀!生命尽头,他们把遗体留在漳州,献给医学


他们当中

有副师级的八路军战士

有归国华侨

有大学老师

有懵懂的少年

还有刚刚出生、尚来不及取名的婴孩


出于对遗体捐献者家属的尊重,我们不透露他们的名字但愿读者记得下面这段话“宁愿让医学生在我身上划上千刀,也不愿他们在病人身上错划一刀”
“生命在奉献中延续,高尚在人世间永传。”在漳州卫生职业学院医学伦理教育馆内,屏风上的字眼格外显眼。

三位老师保持一米间距面对遗像,俯身鞠躬,默哀致敬。


馆内墙上,悬挂着10余幅“无语良师”的遗像,生前事迹略写其中。遗像前的展示橱里,放置着他们的遗物:一套军装,又或者是一副眼镜、一幅画作,甚至还有小朋友的游戏机。
物品静默无声,却以凝固的姿态告诉世人,它们的主人曾经来过,又留下了什么。
这些‘无语良师’值得我们敬佩,更值得我们关爱。”高林说。

图片来源:新华社

“‘无语良师’,这是对遗体捐献者的尊称,业界也称之为‘大体老师’。”往年,该校都组织学生代表共同参与,甚至遗体捐献者家属也在清明节前来一同参与。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每年新生三千多人,入学第一课就是到这里瞻仰缅怀“无语良师”。每位新生都在大一修读一门专业基础课——《人体解剖学》。人体的正常结构、形态大小、比例关系、结构层次,全身的系统、器官、神经分布、血管走向……这些除了任课教师的讲授外,还要依靠“无语良师”的“悉心指导”。
“如果医学生不了解人体结构,后面的生理、病理学习就会如‘空中楼阁’。”担任解剖课老师的许一超介绍。
解剖课上,许一超除了讲解解剖原理外,还为台下学子讲述捐献者的感人事迹,传输“无语良师”爱与奉献的精神。他说,随着科技的发展,虚拟解剖进入校园,AR技术、3D效果给教学带来方便,但是,“无语良师”的地位却无可取代。“老师讲一百遍,都不如学生亲眼看一次。”
“生命赐给我们,我们必须奉献于生命,才能获得重生。”在他的眼里,“无语良师”虽不说话,却用自己的躯体为一届又一届的医学生传授丰富的人体基本知识,在另一个世界推动着人类医学的进步。
基于此,在第一堂解剖实验课上,新生们都要先向“无语良师”鞠躬,接受心灵上的洗礼。往往,解剖课成了校园内最安静的课堂。“我们常说的‘敬畏之心’‘医者仁心’,也许很多就是孕育在这里吧。”许一超说。
这样的敬意,是代代相承的,甚至延伸到校园之外。在2009年,学院师生就成立了漳州卫生职业学院红十字关爱遗体捐献志愿者服务队,开始定期走访慰问“无语良师”的家属,表达敬意。
郑梓玲是该校2018级学生,她利用周末或假期,跟着老师、同学一起去看望和慰问“无语良师”的家属。“上解剖课,面对‘无语良师’的时候,除了内心的震撼,更多的是被他们奉献自己的那种精神所折服。”她说。

往期推荐
痛心!他走了,年仅26岁
警惕“吃瓜”!父子俩,双双中毒!
网传董事长与年轻女性逛街,中铁三局回应

来源:闽南日报综合新华网、渭南日报、@河畔视频、@央视新闻、网友留言

本期编辑:赵露佳 张江璐

值班主任:林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