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洞岩,两个人的“光明顶”
靠一根拐杖,失去一条腿的郭国华,
在拐杖和单腿跳跃的交替配合下,今年已完成登山十余次。
靠一支盲杖,一级盲视的陈腾文,
扶稳郭国华这个“方向盘”,一步一个脚印,向登山发起挑战。
两个人,一双眼,五条“腿”
登山,他们乐在其中
一场说走就走的登山
“单腿怎么爬山?上去了怎么下来?太危险!”
面对抖音评论区里网友的关心,郭国华腼腆一笑:“大家多虑了,我不仅能下来,还下得很快。”
今年34岁的郭国华是龙文区郭坑镇人,5岁时因车祸失去左腿。
都说上天关上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2010年,省残疾人体育中心到漳州选苗,21岁的郭国华因肩膀宽、手臂长、手掌大的条件优势吸引了选材教练。
经过层层选拔,郭国华成了省残疾人体育中心运动队的一名游泳运动员。入队仅半年,初出茅庐的郭国华就在第六届省残疾人运动会上,斩获S9级50米、100米、400米自由泳以及100米蝶泳等项目金牌。至今,他已在省、市残运会上将十余枚金牌收入囊中。
“在很多人看来,残疾人很难游泳,其实我在水里更自由。”腿脚不便并不影响郭国华游泳,相反,他在水里的行动比在地上利索。
“但现在,我想挑战陆地上的运动。”瞄准云洞岩,郭国华决定跳出舒适区。
一根拐杖,一台相机,一撑一跳,郭国华灵活的单腿跳跃式爬山吸引不少人的目光。
每次登山,郭国华会请朋友帮忙拍摄一些视频,制作后发到自己的抖音账号。他的登山系列视频收获大波网友的点赞,也勾起了一位盲人朋友的兴趣。
“我也想挑战自己,你带我爬山吧!”“看到”郭国华的抖音视频后,盲人陈腾文跃跃欲试。两人一拍即合,说走就走。8月5日下午,待太阳的威力稍稍收敛后,二人向云洞岩进发。
你是我的“眼睛”和“方向盘”
“啪哒、啪哒”,伴随盲杖和拐杖的敲击声,陈腾文将左手搭在郭国华的右肩上,通过郭国华肩膀的上下起伏和转动方向判断上下台阶,左转右转。
此次同行的还有两名蓝天救援队的志愿者,一前一后安保,而陈腾文却叮嘱他们:“如果不会威胁生命安全,请不要伸出援手。”
“我是盲人,看不见这大千世界,所以要靠自己一步一步地摸索,才能让震撼的感观映射进我的黑暗世界里。”对于一级盲视,毫无光感的陈腾文而言,登山极具挑战,需要充分调动全身的感官。在一片黑暗中,一个接一个的石梯,高矮、长短不一。
“但这辛苦的登山方式何尝不是一种体验呢?况且,你就是我的‘眼睛’,我的‘方向盘’。”拍着郭国华的肩,陈腾文笑道。
有陈腾文这位“驾驶员”,郭国华也放慢了脚步。二人一前一后的“开火车”式登山成了一道奇异的风景,许多游客竖起大拇指并主动让路。
一路谈笑,历经一小时,二人终于登顶。
夕阳西下,微风阵阵。伸出手触摸头顶摇曳的枝叶,陈腾文不禁生起一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
“我的眼睛看不到,但‘心’可以看到。”陈腾文从山顶俯瞰,发出一声感慨:“真美!”
残疾人更要走出去、动起来
登顶后,陈腾文(左二)、郭国华(右二)和蓝天救援队志愿者合影。
残疾人,在我们的印象中是一个小众群体,似乎也不和我们生活在一起。但陈腾文告诉记者,就拿视力残疾来说,漳州有3万多名视障人士,在506万的人口中,相当于不到170人里就有一名。
之所以社会上鲜见残疾人的身影,是因为大部分残疾人士不愿出现在喧嚣之中,也担心户外运动会带来不便与危险,早已习惯了避世生活。
“残疾人有时候缺的就是迈出第一步的勇气。长期不外出,心理压力更大。”陈腾文认为,残疾人更要走出去,动起来。
作为漳州市盲人协会主席,陈腾文希望能通过登山之行鼓舞更多残疾人朋友放下负担、走出家门,勇敢生活。
在他看来,对于残疾群体的关爱,不只是解决他们的衣食之忧,更要让他们融入社会。走出去,就是残疾人跨过内心障碍的第一步。
回忆起登顶后内心的超脱与自由,二人意犹未尽。思绪在晚风中飞扬。
“都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如果有机会,我们一定要爬一回长城。”郭国华提议。
“假如我有三天光明,能重新看到这个世界,第一天,我要看看我的爱人和孩子是什么模样;第二天,我要去感受天安门和长城的宏伟。”
抿一口茶,陈腾文顿了顿:“第三天,还是留给其他的盲人朋友,让他们也看看这个世界,获得拥抱世界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