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九龙江上,“旧桥”之下

闽南日报 2023-08-31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南方36号 Author 高舒 杨晖














江上渔者









   


清光绪《龙溪县志·卷10·杂俗》如是载——  “南北之溪,有水居之民焉,终岁舟居,俗呼之曰泊水。”


九龙江南门溪,一座历经风雨的旧桥横跨两岸,不远处,数条船只紧紧偎依,停靠在岸边,在江边高楼大厦的映衬下,显得分外渺小。


这几条不起眼的船只驻泊之处历史上被称为烧灰巷船社,船上人家自称“船底人”,世世代代在此打鱼为生。船头飘荡的数面宫庙旗帜昭示着这里与众不同的身份,这是一座名为“进发宫”的船庙,船舱里供奉九天玄女、王爷等一众神明,是烧灰巷船底人的精神家园。202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和马来西亚传承数百年的送王船习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进发宫是入选的宫庙之一,并因其漂泊于水上而备受瞩目。


九龙江滋养了烧灰巷船底人。常年生活在船庙上的张亚州今年六十岁,看上去瘦削精悍,腰板总是挺得笔直。他十几岁便跟从父亲在江上打鱼,熟识各类鱼的脾性,精通多种传统捕鱼技法,用延绳钓捕鳗是他的拿手好戏。

延绳钓在厦门等地被列入非遗项目,这种古老的捕鱼技艺船底人称为放直绫,渔具由主线和支线组成,主线一般六七百米长,亚州称支线为钓线,末端系着鱼钩。他介绍说:“一条主线通常挂一百六七十条钓线,间隔四米左右放一条钓线,钓线六十公分长,钓到鳗鱼剪掉一些,会越剪越短。




手抛网可以收获较大的鱼类


傍晚时分,张亚州拿出一个塑料圆盆,蹲在小船的船头将活虾挂在鱼钩上,然后一个个卡到圆盆边缘的胶管上,上完饵的渔线一圈圈整理好放入盆中,之后便驾船外出放线。放钓时一般需要二人配合,一人划船,一人在船头放线,晚上八九点再去收线。正常情况下每次可钓到四五条鳗鱼,总计一斤多重。野生鳗鱼经济价值高且数量稀少,所以亚州一钓到鳗鱼,老客户闻之很快便抢购一空。



横江延绳钓 


历史久远的手抛网捕鱼法如今已是罕见,这种捕鱼法需要渔民有一把壮实的身子骨和好力气。身材微胖健硕的郑古山和亚州同辈,性情直爽,便喜欢这样直截了当的抛网捕鱼,他总是一人一船,顺流而下,寻觅江中鱼迹。站在船头抛网时顺着手势旋转身体,将上百斤的网向前抛出,网划出弧线呈圆口状盖向江中,溅起水花一片,场面煞是好看。手抛网比较容易捕获到草鱼、鲢鱼等体型较大的鱼类。




南门溪上日常以捕鱼为生还有亚州的外甥郑国华,每天和母亲驾着小船出没风波里,像祖辈一样,靠一张渔网维持全家生计。国华惯用的捕鱼技法俗称“放绫”,小船一边行驶一边在船头往江中布放二三百米长的渔网,围成一圈,接着用装着铁环的竹竿击打水面,发出声响将水底的鱼往网里驱赶,最后拉网上船,一条条挂在网上的鱼儿便被母子俩摘下放入装水的船舱内。



“放绫”收网




水上生活并不是诗意的栖居,“祖孙三代住一舱,斤两鱼虾换糠菜”,老歌谣生动道出了船底人漂泊江河讨生活的艰辛。国华或许是九龙江上最后一代的渔民,他这一辈的船底人绝大多数已经上岸,那是一片新的天地,从小生活在船上的他曾经上岸打工,但迫于生计最终还是回到水上,这是一种无奈。城市化发展让船底人离开了祖祖辈辈相传下来的船居生活,一同远离的,还有他们纵横江河的各种传统水上技艺。


正是这些传统,绘就了九龙江最鲜明的文化底色。



 文  ▏杨 晖

艀居:诗意之外



停靠在岸边的进发宫船庙



2021年元旦,杨晖老师接到我的一通电话。我说,有机缘拍一部家乡的小片,想拍之前去过的船庙进发宫,入伙吧。他说巧了,巧了,自己不知怎么也刚想到这个主题。一拍即合。

2018年,张大伟、杨晖、吴明晖和我等一行人,踏入了九龙江南门溪的进发宫船庙,碰巧又在船上结识了花现、杨鸿等人。在之后曲折漫长的中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过程中,进发宫作为漳州参与申报的三座代表性宫庙之一,以其在两国所有申报宫庙中现存唯一的船庙形态,彰显着漳州在“送王船”一众代表性区域中的特殊。

终于在2020年12月17日,中马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们也从2021年春节开始,分工撰稿、拍摄,完成了后来获奖的口述纪录片《水居之民》、实验影像志《瘟祛运来》以及今年即将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特别委托项目《中国节日影像志·“迎王送船”年祭》。



送王船




船头飘荡的数面宫庙旗帜昭示着它与众不同的身份




艀居水上,给人一种诗意的想象。九龙江作为福建省仅次于闽江的第二大河流,北溪、西溪(即南门溪)、南溪在海门以内的干流及支流水域面积达到37375亩。

宋代漳州判官蔡襄巡视九龙江入海口时写下《宿海边寺》,描述当时景象:“潮头欲上风先至,海面初明日近来。怪得寺南多语笑,蜑船争送早鱼迴。”到了民国时期,水上运输的人数远远超过了捕鱼的人数。

是时,漳州港250多艘大小木帆船通航于厦门、石码各地,西溪专走漳州—石码运输,北溪浦南则运输糖、纸、木、竹、水果等土特产,至鼎盛时期,船舶增至300余艘,来漳泊港的木帆船日达400至500艘。







然而,江海生活是真正的靠天赏饭。向水而生的九龙江连家船船民积累了贯通水陆、自成一体的水上生活经验,依然常年经受台风、汛期等不确定性自然因素的影响。听江上出生、长大的郑休山说:“随着陆上交通的发展,车路比水路方便,改变了运输市场,九龙江西溪、北溪的厦漳、漳码等水上运输路线逐渐凋敝,江上的船也逐步成为纯粹的渔业生产工具。”

如今,代表捕鱼、运输、放排等水上作业的郑、欧、林等多个姓氏数代船底人已上岸生活,从事淡水捕捞的船民依然游曳江上,继续以犁头缯、手抛网或鸬鹚,捕捞鱼、虾、毛蟹等,巩固水上作业技能。





九龙江传统手抛网捕鱼技法




曾有不少老师问我,为什么大多数送王船社区每四年逢闰年送王一次,有的甚至长达60年一送王,而漳州的进发宫却保持着一年一次的频度?我的观点是,依然临水的船庙与上了岸的宫庙犹有不同。在进发宫船庙上,天天有船民回来,从这里出船捕鱼,因此必须保持与水域信仰的频繁沟通与紧密联系。

长期观察可发现,这种频度不是简单的一年一度,进发宫甚至还在一年一度里细分出请王、送王,乃至每月初二、十六“做牙”外加全年9场神诞的系列仪式。这样一套围绕自然年的精准仪式刻度,在九龙江水面之上建构了一个完整的时序空间,从传统信俗层面保障这一临水社区持续稳定运转,也赋权社区中的船民们作为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漳州疍民习俗的传承主体,像先人们一样,日夜守护这片水域。









近些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尤其关注气候变化给活态遗产带来的灾难性影响。不久前, “杜苏芮”北上与副热带高压拦阻带来暖湿气流,加之“卡努”接近沿海所聚集的大量水汽,造成华北地区持续暴雨及汛期险情,近日仍未消解,文旅部非遗系统也持续关注地处闽南的送王船社区的应对情况。风暴过去,获知漳州船民准备充分,社区无恙,非遗司司长特别嘱咐:“向他们、向你们致敬!”



撰 文  ▏高 舒





《九龙江记忆与探寻》融合纸媒图文、短视频等方式予以传播,还将结合城市记忆主题进行阶段性线下展示。

栏目将每期邀请文化和旅游部非遗保护专家高舒,地方文史工作者、纪录片导演杨晖同台作客,挖掘和梳理九龙江流域伴江而生的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折射非遗传承与先民过台湾、下南洋的往事,由此编织起海内外闽南乡亲“同根、同祖、同源”不可分割的文化纽带。

我们也籍此为大家娓娓讲述一座城的亲水故事,记录人与水相互依存的文化创造,致力构建漳州本土文化高地,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联合出品

闽南日报文创院 × 杨晖工作室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闽南日报》2023年8月9日第6版



往期推荐
正在公示|国家级美丽!在漳州这里!
齐聚漳州,携手开启中菲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建设崭新篇章!
名单公布!漳州2人
点击观看H5
来源:南方36号一审编辑:赵露佳 张江璐二审编辑:徐镜正值班主任:林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