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片区发力!上云霄
十月,云霄以奋进姿态赴秋实之约
红色大地上响彻城市更新的嘹亮号角
南部工业组团发展片
中部城市经济发展片
北部生态涵养发展片
建设如火如荼
周先丽 摄
日前,计划总投资6亿元的云翔产业园宏奥新材料生产项目正式开工。这一超亿元“链主”项目的启动,为云霄工业集聚发展注入新活力,也让众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将目光聚焦到县城南部发展大看台上。
回望云霄县域经济发展进程,包括列屿镇、陈岱镇、云霄经济开发区的县城南部,长期被赋予引领工业集聚发展重任。这里地势平坦、交通便利、临港临海,磁吸全县65.6%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落户,定位工业集聚发展主阵地有基础、有条件、有前景。
如何扬优成势
加快南部片区工业转型升级?
对此,云霄县以打造南部工业组团发展片为主线,积极融入中国-菲律宾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空间拓展战略规划,不断巩固拓展链长制、企业家沙龙、核电政企联席会议等一批长效机制,结合用地扩容增效专项行动,精准高效做好产业空间规划,加速崛起三个产业集群“新高地”。
以产业集聚之“势”
谋南部发展之“进”
云霄南部工业组团发展片聚力“双碳”目标,大力培育核电配套产业园,加速形成以漳州核电为主导的千亿级“核风光储氢”一体化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图为云霄核电项目 马海滨 摄
南部工业组团发展片聚力“双碳”目标,大力培育核电配套产业园,加速形成以漳州核电为主导的千亿级“核风光储氢”一体化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努力打造产城融合、配套完善、文旅并进的漳州能源新高地;深耕数字经济,培育电子信息产业园,以奥克兰、云星、华威等龙头企业为支撑,接续引进一批附加值高、成长性好、引领性强的新项目,加快推动企业产研融合、技术创新、转型升级,提升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开拓食品蓝海,培育国家级渔港综合经济区,以陈岱工业园、富佳宝食品科技园为依托,结合山前中心渔港建设,充分发挥南部片区水产贝类产业优势,大力发展地标水产品精深加工,推动食品产业集约化、产品多元化。
县城发挥着连接城乡和经济辐射功能。
位于云霄县城中部的云陵、莆美、东厦三个乡镇,常住人口达23.18万人,占全县常住人口的59.8%,加之进城务工和外地来云霄流动人口不断增加,实施“大城关”战略大有可为,发展城市经济大有优势。
近两年,云霄明确县城中部是城市经济发展片,全面学深悟透中办、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着重从空间布局、功能布局、业态布局三个方面推进片区开发建设。
在优化空间布局上
中部城市经济发展片积极融入漳州南部都市圈建设,加快实施“大城关”战略,按照“东进南连北承”发展理念,往东规划324国道城关段东移、大东线提升改造和沈海高速复线建设,促进城区拥江达海;往南推动工业企业退城入园,促进县城中心区与云霄经济开发区深度融合;往北加快县医院、中农批等项目建设,引进健康养老、游乐场等项目,吸引更多北部山区人口迁移,着力拉开城市框架,扩大发展容量。
在推进片区开发上
中部城市经济发展片梯次推进将军大道以西、顶溪-中柱、南湖、滨北等4个重点板块开发建设,并结合为民办实事工作,加快推进新中医院、新职业学校、新一中高中部等重点民生项目,构建“三纵八横”交通路网,改造提升自来水、雨、污、电、通信等地下管线,加快完善城市功能布局。
在丰富城市业态上
中部城市经济发展片充分挖掘开漳文化、红色文化和温泉资源,整合闽南水乡和威惠庙美食广场等标志性项目,推出更多消费内容、消费模式和消费场景,吸引更多高收入、高净值和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人群来云霄生活居住,打造漳南地区的“不夜城”。
“人居环境整治‘拆旧拓新’,整出了杨桃集散交易新场地。这里紧邻杨桃岛、靠近高速口,环境宽敞整洁、冷链配套齐全。村里杨桃运销更加方便,大家伙儿实实在在地看到了变化、得到了实惠。”又是一年秋意浓,下河杨桃满枝头。日前,下河杨桃贸易中心竣工投用,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8家合作社集中进驻,果农商贩交易现场红红火火。
去年以来,下河乡立足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将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振兴“串点连线成片”示范建设一体推进,因地制宜实施杨桃贸易中心、果蔬集散中心、果蔬冷链仓储中心等产业配套项目,推进南塘杨桃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上下河杨桃产业园建设,丰富集自然风光、乡土风情、休闲采摘、游园娱乐、网红打卡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体验式场景,加快推动一产接二、连三。
云霄乡村产业兴旺 谢勤杰 摄
下河乡“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探索正在北部山区乡镇上演。火田镇以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为抓手,全方位打造“高田-圆峰-白石”乡村振兴示范线;和平乡加大省级全域生态旅游小镇创建力度,建成茶产业研学基地,打响云霄枇杷文化节等本土文旅品牌;马铺乡不断提升龙镜村农旅融合项目,打造客寮村淮山产业展览馆、淮山种植示范基地、农产品集散中心及电商直播间,有效带动村财和农民增收。
区域发展有声有色的背后,是政策精准把脉、指向鲜明。县委县政府定位打造北部生态涵养发展片,结合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坚持以项目促发展,推动“拆旧拓新”与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治理、新农村建设、农文旅融合等工作结合起来,谋划县级以上重点项目59个、签约片区项目11个,加速空心村、偏远山区自然村人口向中心镇、中心村聚集,加快发展教育、健康、养老、文化等乡村公共服务事业,持续擦亮下河杨桃、云霄枇杷等地标品牌,鼓励扶持农耕体验、地标美食、旅游民宿、清凉康养等新业态,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越走越好。
《闽南日报》2023年10月15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