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刚刚!漳州的重大发现,向全国公布了!

闽南日报 2023-12-18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视觉漳州 Author 闽南日报


10月19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通报了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漳州圣杯屿元代沉船遗址,威海甲午沉舰遗址3项重要考古成果。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主持会议。



此次会议展示了我国水下考古领域的重要发现。着重介绍了漳州圣杯屿元代沉船遗址的情况。漳州圣杯屿元代沉船遗址通过科技创新、设备改良实现了低能见度下水下考古精细化发掘,极大提升了我国水下考古发掘技术水平,沉船、船货以及船上生活、航海相关文物的发现,重现了元代龙泉青瓷外销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对于深入研究元代航海史、造船史和船上生活史等具有重要价值。


▲数百年前的瓷器展露真容

▲漳州圣杯屿水下考古队成员为市民讲解


此次通报的3项水下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集中体现了我国近年来在深海考古、古代沉船考古、近现代沉舰考古的重要进展,对于推进水下考古技术研发与突破、甲午海战研究、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以及展现“一带一路”文明交流互鉴等具有重要意义。国家文物局将在“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框架下,持续推进水下考古多学科、跨学科合作,创新理念技术方法,拓展研究领域,提升我国水下考古的国际影响力。

与会专家对3项重要成果进行点评。国家文物局有关司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市民在欣赏瓷器

▲市民通过水下考古设备陈列、图片展示等了解水下考古勘测、打捞等工作

▲穿越七百年的古今相遇

▲市民欣赏圣杯屿水下考古发掘的龙泉窑青瓷瓷器



此前报道





如果不是一场名震全国的水下考古,圣杯屿这个名字,还只是漳州古雷港经济开发区杏仔村东南部海面上,一个不太起眼的小岛礁。而如今,圣杯屿这片海域作为元代海船遗址,成为见证几个世纪之前海运盛景的关键所在。
古时,这里曾是海上丝绸之路南洋航线和东洋航线的交汇处。700多年前,一艘满载龙泉窑瓷器的元代船只,乘风破浪在圣杯屿海域时沉没,从此深埋海底。700多年后,经过文物考古人员多年不懈地探测、发掘,商船的神秘面纱被层层揭开,船上的瓷器“真容”重现世人面前。



▲市民在欣赏元龙泉窑青釉印花瓷盘

去年9月21日,“海贸明珠—漳州圣杯屿元代海船遗址水下考古成果展”在漳州市博物馆开展。


碗、盏、盘、高足杯、香炉……约320件来自古雷圣杯屿海域沉船中的龙泉窑瓷器,以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样子呈现在眼前。


龙泉窑青瓷历史悠久,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文化符号之一。漳州古雷圣杯屿海船遗址是目前我国发现的保存较好的元代海船遗址,出水瓷器不乏精品,研究价值高,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高峰期—元代中晚期海上贸易的典型代表。在此前的调查阶段,已采集近700件标本,均为龙泉窑瓷器,有很高的研究价值。2022年,漳州古雷圣杯屿元代海船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被列入国家文物局公布的《“十四五”考古工作专项规划》,并经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考古发掘计划。9月,圣杯屿水下考古正式开始发掘提取文物。


▲数百年前的瓷器展露真容

▲元龙泉窑青釉刻划花瓷盘

两件折沿瓷碟只有成年人手掌大,位于左侧的“双鱼洗”,内底模印两条游鱼,画面右侧的“洗”,内底的游鱼则被胎体取代。

▲在高足杯(右)的外腹口沿下,清晰地看到5条横线贯穿周遭,再加3道类似音符的短斜线点缀,“五线谱纹”成了人们对此类纹样的通俗称谓。



在此次水下考古成果展中,从精巧的“双鱼洗”到灵动的“五线谱”高足杯,再到“百花绽放”的印花瓷盘,每一件初看平平无奇的龙泉窑青瓷瓷器中,蕴藏着的是一个时代的审美意趣,也向我们描绘了当年海上丝绸之路“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盛景象。


当“五线谱”出现在元代龙泉窑青瓷上,几个世纪前的审美意趣被刻画进文物,彰显着文明的厚重与隽永。元龙泉窑青釉印花高足杯,外腹口沿下,5条横线贯穿周遭,再加3道类似音符的短斜线点缀,形神相似,“五线谱纹”成了人们对此类纹样的通俗称谓。这一技法也成了圣杯屿元代海船水下遗址的时代标签。


如果说“五线谱纹”走写意路线,那么花纹装扮龙泉瓷则更需写实。绽放的小菊花,“盛开”在瓷碗内底部。不同于宋代龙泉瓷造型古朴端庄、青翠釉层少有装饰、审美意趣追求简约雅致,这些绽放的小花,反映出元代审美向世俗化、生活化的变迁。



龙泉窑青釉

印花瓷碗、盘


印花花纹清晰可见




并排而列的两件龙泉窑青釉折沿瓷碟,只有成年人手掌大,敞口、折沿、弧壁、圈足。其中的“双鱼洗”,内底模印两条游鱼,是古雷圣杯屿元代海船遗址出水的精品器物之一。与它同款的另一件“洗”,内底的游鱼被胎体取代。由于元代龙泉窑为实现批量生产以满足海外市场需求,多采用叠烧工艺,上层器物圈足和下层器物内底,常常刮掉釉料,以此防止粘连。留下的这枚砖红色斑点,在专家看来正是700年前元代外销瓷的时代印记。


而一些体型偏大的瓷盘,在一堆碗碟中显得格外醒目。因为在元代,龙泉窑外销迎来鼎盛时期,窑厂开始有意识地根据海外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偏好来生产定制瓷器,比如受到西亚中东围坐吃饭的习俗影响,远销到中东地区形体硕大的盘、碗,成了应运而生的时代产物。专家表示,这个时期的龙泉窑在中国外销瓷器中所占比例,在环印度洋地区达到80%—90%,在东亚东南亚地区达到50%—60%,深受海外使用地民众的喜爱。



或许这些杯盘碗碟们自己也想不到,在海底沉睡数百年后,一觉醒来,竟从商品变身成了文物,担当起历史讲解的角色。我们有幸在几个世纪后的今天相遇,并开启穿越古今的对话,套用一句俗话: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圣杯屿海船发现时间轴



2010年10月

第13号台风“鲇鱼”在古雷半岛附近海域登陆,杏仔村附近渔民的养殖箱沉入海底,渔民雇请的潜水员在打捞养殖箱时发现零星瓷器。


2010年11月

漳州文物市场上出现宋元时期水下文物。




2010年12月

漳州文物部门追查到盗捞地点在古雷沙洲岛附近海域。


2011年4月

漳州文物部门追查到海船位置在圣杯屿附近海域,并通报当地相关部门,安排当地老渔民日常守护。




2011年7月

根据当地老渔民提供的线索,漳州市边防支队、市文化综合执法支队及市文保所联合破获了一起重大水下文物盗捞案件。此次查没的722件文物经福建省文物鉴定组鉴定,其中三级文物为112件,一般文物610件。


2014年10月2日至10月15日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水下考古专题调查队开展水下调查,确定圣杯屿海船具体坐标。



2016年8月8日至9月3日

文物部门开展水下重点调查,特邀国家海洋局第三研究所一起对重点区域和周边区域开展专项水下物探调查工作。


2021年6月

文物部门对遗址水下文物分布范围、保存状况、遗址性质、船体及船体埋藏状况进行了重点调查,获取了一定的遗址影像、测绘及周边物探数据。




2021年7月

漳州圣杯屿元代海船遗址专项研讨会召开。


2022年4月13日

国家文物局印发了《“十四五”考古工作专项规划》,“圣杯屿海船考古发掘”被列为水下考古重点项目之一。




2022年8月25日起

国家文物局对遗址正式进行考古发掘,共出水文物3000多件(含缴获)。10月中旬后,受两次寒潮及秋台风影响,剩余部分工作时段延至2023年实施。


2023年5月

备受关注的漳州圣杯屿元代海船水下考古工作再次启动。




2023年10月

10月10日,漳州圣杯屿全部出水文物安全运达漳州市博物馆。10月16日项目组田野工作全部结束,2023年漳州圣杯屿水下考古发掘工作圆满收官。


往期推荐
@漳州干部,请读好“无字之书”
征集意见!漳州城市这些狗,禁养!
紧急救援!从高崎机场起飞……

来源:综合国家文物局一审编辑:叶祺敏 林颖二审编辑:陈岩值班主任:林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