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从蟳埔一朵花,读懂泉州乡村振兴路
泉州蟳埔:会走路的花园
漳州泉州
同处“金三角”
同讲闽南话
正当全省
新闻战线融媒体业务能力竞赛
如火如荼开展之际
漳州市党政代表团
到泉州考察学习
提出了
“漳州向泉州学什么,漳州接下来干什么”
的时代命题
以记者的新闻眼
我们或许能从
蟳埔的一朵花
读懂泉州乡村振兴路
思考漳州的未来之路
▲发表于11月17日,闽南日报4-5大联版
《泉州蟳埔:风随海潮涌 花开四季簪》
从一朵花
读懂传统走进现代
泉州蟳埔火了,簪花围成为新时尚。高峰期单日客流量突破4万人次,车流量日均5000辆次,六个月时间不到,售卖簪花围的店家猛增到150余家,村民人均月收入增加20%,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带着参加“丝路寻游记”主题采访的各国网红主播慕名前来探寻,“簪花围、大裾衫、宽腿裤”成为国内外社交平台大牌秀场里的新时尚……
火得突如其来,却也火得顺理成章。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深厚海丝文化积淀,是蟳埔“火”的根本。一组簪花围照,只是发挥了“引信”作用,让蟳埔村民长期守护的文化富矿开始“变现”。
2008年,“蟳埔女习俗”被列入国家级第二批非遗保护项目。在海丝遗珍、非遗文化的加持下,这颗千年前便已种下的“火”种,开始滋长……
蟳埔女金饰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王勇跃在采访中表示:“蟳埔女的发髻和花饰在不同年龄间无界限,而耳饰则不同,未婚女孩所戴是圆形丁勾耳环,不加耳坠;结了婚的则戴加耳坠的丁勾耳环;做祖母的则戴‘老妈丁香坠’的耳环,蟳埔女戴何种耳环成为不同辈分的区分。”
从一朵花
读懂爱美更要敢拼
爱美,是蟳埔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行走在泉州蟳埔的每一个角落,看到的都是让人难以忘怀的美,美美的花围、美美的大裾衫、美美的金饰、美美的海鲜……
以前,蟳埔女的生活很辛苦,吃不好、住不好,但是都爱漂亮,出门敲海蛎、抓螃蟹、卖海鲜,也要戴花。头顶的簪花围,成为蟳埔女最显著的标志,代表她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爱美的外表下,是蟳埔人敢拼会赢的特质。历史上,蟳埔的男人都是要出海打渔的。蟳埔女人也并非一味沉醉于美。过去,她们有迎着潮汐踏过滩涂的勇敢,也有肩挑海货走街叫卖的勤劳;现在,她们有离海上岸漂亮转身的决绝,更有紧跟潮流追求时尚的飒爽。
这场从“花”中被唤醒的“火”,让这个沉睡了千年的小渔村,蹚出一条新的致富振兴路。越来越多的村民从渔场转战商场,从售卖鱼货转入民俗、文创、餐饮等领域,成为了新时代浪潮中新“讨海”人。蟳埔人,善于抢抓机遇,敢拼会赢的精神,正是泉州海洋文化的一个缩影。
从一朵花
读懂此刻决定未来
从蟳埔看泉州,海风劲吹千万里,为泉州这座千年古城吹来了“涨海声中万国商”的海丝繁华,吹出了八方来客的多元文化交融,吹开了当地经济的蓬勃生机、花团锦簇,吹响了泉州非凡的乡村振兴号角。
记者手记
2023年初,赵丽颖的“蟳埔女”造型“出圈”。明星效应让泉州蟳埔迅速跻身一线网红打卡点。
蟳埔的“火”,看似偶然,实非偶然。我们在采访中发现,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深厚海丝文化积淀,是蟳埔“火”的根本。一组簪花围照,只是发挥了“引信”作用,让蟳埔村民长期守护的文化富矿开始“变现”。
面对“一时火”,蟳埔人在火热中找到冷静。他们清醒地意识到,只有积极应对,主动出击,才能让“一时火”变“一直火”。
要“一直火”,改变群众观念是关键。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变化,蟳埔人既要保持淳朴民风不变,还要紧跟新形势,掌握新本领。要“一直火”,进一步挖掘文化内涵刻不容缓。在蟳埔,除了服饰租赁之外,还可以充分利用“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宝贵资源,推出更多消费点,满足游客的体验需求。要“一直火”,做好规划,完善配套是保障。比如,增加路线引导、现场解说、餐饮民宿等,让游客进得来还留得住。
当下,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站在漳州看泉州,蟳埔之访是一趟学习之旅。漳州也不乏像泉州蟳埔这样的网红打卡点,大家只有找准切口,开拓思路,修炼内功,深耕细作,才能打出品牌,让“一时火”变“一直火”。
往期推荐:《出战!他们,将从漳州出发》
主创:陈益雄 蔡柳楠 王鹏程 张旭 黄宇萱 林婷婷
#福建省新闻战线融媒体业务能力竞赛
一审编辑:苏艺颖 郭宁二审编辑:张晗值班主任:林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