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书香银川】专访作家——杨贵峰

2017-06-20 银川新闻综合广播


《书香银川》

优美的文章,能启迪智慧,荡涤心灵,犹如一杯香茗,清香淡雅,沁人心脾,让人回味无穷。




收听 -

点击音频 即可收听


  杨贵峰:回族,中国诗歌学会、宁夏作协、宁夏诗词学会会员、银川市文学院院聘作家,银川作协理事。著有文学作品集《走在乡愁的路上》,长篇叙事诗《心恋如歌》、诗文集《诗意塞上》,合著散文诗歌集《故乡的年轮》。



散文《冬天的语言》选段


冬天的语言在天空的凝神述说中,一切的物景处于不明朗的状态。温度的骤降或许已带给了我们低温的情绪,升腾的气流是暗自进行的,我看到的是冬雪向下的姿势。空气中所有的蔚蓝容入了忧伤,所有的孤独都会归于宁静。这个季节考验着一些我的年迈的亲人,一些老人永远离开了。    

“冬天是残缺的,完美的是季节。”所谓的残缺不过是完美的一种形态,这是天空给我们的一个暗示。当我们追求完美的同时必然要遇上残缺,当我们承认残缺的同时也会趋向完美。天空不会总是蔚蓝,她以残缺的姿势趋向完美。她那浓浓的雾霾,纷纷扬扬的飞雪,这样的姿态比其它季节更为深邃。

此时此刻,向上是天空的寒,向下是大地的暖。在冷冷暖暖的人间,亲情、爱情、友情,令我融入深远,融入宁静,让我更加亲近蔚蓝,亲近自然。

这就是冬天的语言:理解的天空里没有冬雪!



01 


这段文字是来自杨贵峰的作品集《走在乡愁的路上》,在交流开始前,先给大家介绍下你的创作情况吧,从什么时候开始写作的,都写那些类型?


杨贵峰:首先,非常感谢编辑老师能找出这篇作品,《冬天的语言》这篇散文距现在也近20年时间,这里面涵着我文学创作历程的感慨,再次重温旧作,真的很感动。说起文学创作,我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的,也是在阅读和记笔记的基础上,有感而发时就自己写点记点,慢慢积累起来的。我的写作题材,从最初的小说、散文、诗歌,到后来的散文诗,报告文学,有点杂而不专。第一部文集《走在乡愁的路上》,就包含了小说、散文和诗歌三种题材,当时也是急于踏入文学创作的门槛,很不成熟,放到现在,是绝对不会这么做的。要用一句话总结,我想第一是勇气,第二是遗憾,第三才是小有成果吧。


02 


听得出来,你的写作比较庞杂,即写诗歌,又写散文,偶尔还写小说,出版过纪实文学,在这么多文学类型里,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杨贵峰:作为一名写作者,创作自己喜欢的题材是很愉快的事。但社会的需求也往往需要影响着作家的创作方向。我最早写小说,后来喜爱上了诗歌。要说有点成绩的应该属报告文学,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过中篇和短篇报告文学,也出版过长篇报告文学。先后三次申请加入中国作家,前两次以诗歌题材申报,未成功。今年是以报告文学题材申报的,答案还未揭晓,只能说有所期待吧。要说这么多题材中最喜欢哪种,我想应该是诗歌,我认为我骨子里还是一个诗人。这个诗人不打引号。


03 


你最近的诗歌写作抒情性比较浓,好多是写给山水和某些纪念日的,这是你喜欢的风格吗?宁夏诗歌中,很少写这类抒情诗,你选择这个风格,是为了发表获奖,还是真的想抒发内心的情感。


杨贵峰:我最初写诗也是以自我情感的表达为主,小情小调的宣泄,生活的感悟、逆境中的徘徊,很自我。但后来也写一些反映历史文化、人文地理和民俗风情的诗歌。我认为这样可以使作品有一种厚重感,作品的笔调也是不一味去歌功颂德,只顾抒情,而不讲诗歌创作的意境。诗歌是语言文字的美学艺术。不管为什么而抒情,创作本身而言,一定要真诚,发自内心,要有审美价值。



04 


发表,对于每一个创作者来说有很重要的意义,说简单了可以拿到稿费,让写作变得有尊严,说大了还能获得名气。有评论者注意到,这几年你的发表基本上限制在区内的刊物和报纸上,很少在外地发表,这是作品质量的原因,还是你就喜欢在本土文学圈发表?


杨贵峰:如果只喜欢在本土文学圈发表而不走出去,那对一个作家而言也太没追求了。但是文学作品不是说走出去就能走出去的,还得要靠创作实力,要靠坚持不懈的努力。其是我在《诗刊》、《诗选刊》、《文艺报》和《中国报告文学》等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过作品,诗歌《在雨中》2007年就上了《诗刊》,作品也被一些全国性文学作品选本多次收录。当然,总体而言,我的作品在《朔方》、《黄河文学》、《宁夏日报》《银川晚报》等区内刊物为主,这些刊物和报纸培养了我,也培养了很多像我这样的本土作家。我想对于一个作家而言,只有作品在本土立得住,才能更好的走出去。



05 


你的散文大多写灵武的山山水水和风土人情,细读之后发现,文化韵味十足,但是文学气息始终少一些,不知道你平时喜欢读哪一类散文,对于散文文体来说,你觉得它能承载 你对生活的这方土地的感情吗?


杨贵峰:我的散文确实写的得少,林林总总加起来也就写过二三十篇。。一是散文的创作技巧掌握的不够,确实是弱了些。二是对优秀散文大家的作品阅读的不够,缺乏文化散文的熏陶。感谢编辑老师的这一发现,也是对我的警醒。不得不承认,有些创作很应景,是因为是社会需要而写的,而不是因内心创作的冲动而写的。至于凭几篇散文就能谈及承载对生活故土的情感,我想这可不能妄自尊大,再过二十年也不敢说这个话。我只能低头走路,成果如何就留给别人去评判。


06 


宁夏文学中,写纪实文学 似乎是一种兼职,很多作家在创作之余写一些报告文学练笔,而你却扎下去 写了一部长篇报告文学《奔跑的绿洲》,2016年4月还入选中国多民族文学作品丛书,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给大家介绍下这部作品吧?


杨贵峰:《奔跑的绿 42 34900 42 14753 0 0 5183 0 0:00:06 0:00:02 0:00:04 5181》是一部长篇报告文学,是反映灵武市防沙治沙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作品。2014年入选中国作协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重点扶持项目,2015年作品完成后,我应中国作协通知参加鲁迅文学院组织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改稿班),第二次到鲁院培训。回来后,2016年4月,中国作协出版《中国多民族文学丛书》第一辑。能够入选这部丛书,我觉得自己很幸运,也很欣慰。


07 


这部写宁夏灵武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报告文学,写作难度一定很大吧,给大家说说?


杨贵峰:关于白芨滩防沙治沙和生态建设的短篇报告文学《情系大漠抒豪情》,2008年在《朔方》发表过,正是因为这篇作品,我被借调到白芨滩管理局去工作,任办公室秘书。长篇纪实文学《奔跑的绿洲》从最初酝酿至结稿,历时近五个年头。我在白芨滩工作了两年,和长年坚守在沙漠中的治沙职工一起并肩战斗,朝夕相处,搜集整理了白芨滩治沙职工长期从事生态建设和治沙造林事业的第一手资料。后来因工作关系离开后,对这段经历记忆非常深刻,想通过一部作品,反映白芨滩治沙英雄的先进事迹和丰功伟绩,也是对自己这段特殊经历有个交待。这才有了《奔跑的绿洲》这部长篇报告文学。


08 


作为首部全方位描写灵武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文学作品,出版之后反响如何?


杨贵峰:《奔跑的绿洲》从申请入选中国作协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重点扶持项目开始,就很受关注,2016年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后,作为宁夏唯一入选这部《中国多民族文学丛书》的回族作者,我觉得很激动,项目顺利结项,多年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但到现在为止,因为种种原因,对于这部作品,没有召开过作品研讨会,作品宣传得不够,风趣一点说低调处理,但内心感觉还是有点遗憾。


09 


杨贵峰是有一定知名度的名字,但是放到纯文学的圈子里,你创作的文学作品似乎还没有完全代表你的个人水平,有没有打算在圈子里创出一条路子来。


杨贵峰:这个问题不好回答。记得2015年在鲁院改稿班上学习时,之前让报笔名,我就想一直没有笔名,就随口报了个网名“灵之风”,后来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先生进行讲座时,就提出批评。他说杨贵峰这个名字就很好,起个笔名不见得就比真名字好。这话说得很对,作家起什么名字,不代表作家的水平。个人水平有待提高,你有什么创作实力,或者达到了什么水平,都是用你的作品来展现的。一个人的路是自己走的,至于在文学圈子里闯出一条路,只想说,自己一直在夹缝中生存,大家都在向前冲,你不努力提升自己,就只能勉强不断重复自己,而一但有所懈怠,那么很快就会被淘汰。


10 


你的简历中提到一个身份,那就是《灵州文苑》的特邀编辑,我们节目第一次邀请灵武作家参加,借这个机会 给大家推介下灵武作家群吧?


杨贵峰:我认为灵武文学创作在宁夏文坛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和地位,也曾创造过辉煌。八九十年代,回族作家查舜就是早期中国回族文学的代表人物,现在,著名作家季栋梁,其作品《上庄记》获得国家五个一工程获,灵武作协主席王佩飞老师的小说,全国著名诗人杨森君老师,他们的成就在宁夏文艺界评价很高。灵武的诗歌创作队伍实力强劲,前文联主席王学江,农民作家陈凤霞,女作家陈丽娟,伏海霞,子红,田园诗人杨春礼,还有张立,马万俊,王凤国,刘京等,都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是从2012年开始在业余时间特邀编辑《灵州文苑》,至今已有五年。在自己创作的同时,能发现和培养一些文学新人,也组织参与了近五年的作协活动,尽微薄之力,做点有利于基层文学发展的事。


11 


阅读一直是跟写作分不开的,你的写作很庞杂,阅读量一定不会小,给大家介绍你的读书情况吧?


杨贵峰:一些世界名著和古典文学是上学时读的,每次寒暑假都让大学的同学借书来看,工作以后反而读书少,尽是些武侠和言情小说。喜欢上文学创作后才有了针对性,曾订阅过《读者》和《青年文摘》,喜欢读泰戈尔,徐志摩的诗,现在订阅的是《人民文学》和《诗刊》,还有《诗选刊》,这些对提高创作水平很有益处。


12 


在宁夏文学圈里,你最喜欢谁的作品,如果让你现场推荐给大家的,你怎么评价他?


杨贵峰:宁夏文坛让我望其项背的作家很多,我喜欢石舒清和郭文斌的作品,对我影响比较大的是回族作家查舜,还有季栋梁和王佩飞等灵武籍作家。个人非常敬重和感谢的作家是高耀山,曾为我的第一本文集作序,还有作家马知遥,他们都是德高望重又很有文学情怀的文艺前辈。


13 


喜欢文学的 大都有固定的圈子,你喜欢圈子吗,在那里是否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人,说文学聊生活?


杨贵峰:对于不同的工作和从事的行业,我是认可文学圈的,它区别于不同的艺术门类。但我不喜欢作家群体之间的小圈子,不要分70后还是80后,不要分学院派还是什么派,也不要分西海固还是银川,吴忠,中卫或石嘴山。文学是个性创作行为,应该反射作品创作本身的能力和水平。当然,作家之间的友谊很珍贵,文友之间的支持和鼓励能够鼓舞士气,激发创作动力,共同进益。


14 


你参加过两次鲁迅文学院的培训,你觉得,专业的学习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帮助?


杨贵峰:应该说很幸运,我参加过两次鲁院文学培训。有人说,文学大家不是培养出来的。我觉得一个地方文学创作队伍的成长壮大,离不开专业的文学创作培训。这一点我有切身体会,也是受益者。2013年,我参加了鲁迅文学院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培训班,2014年,作品就入选了中国作协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重点扶持篇目,还获得了”美丽宁夏”诗歌征文一等奖。2015年,又参加了一次鲁院(改稿班),2016年作品出版,并入选《中国多民族文学从书》。跟我同时上鲁院的同学,也都有很大进步。因此,我认为必要的文学培训对作家的成长很有益,这些文学培训应多向市、县区等基层辐射,以培养更多的基层文艺骨干和中坚力量。


15 


说说你在写作过程中,最开心的事吧,同时分享下最孤独的事有哪些?


杨贵峰:创作中最开心,记忆也最深刻的事。那是2009年,为纪念灵武建县2200年,我和灵武作协副主席王文华老师合著了诗文集《故乡的年轮》,我们成为了忘年交,后来我被借调灵武宣传部工作了两年。但是第二年,也就是2010年冬天,文华老师因病去世。那段时间,我心很沉痛,再加上工作出现变故,感觉文学创作孤立无援,沉寂了一年多。2012年,文华老师的遗作《马家寨子》,在文联支持下,由我任责任编辑,最终出版,实现了已故作家的遗愿,也完成了我的心愿,这也是最令人难忘的事。



15 


能说说你的写作计划吗?


杨贵峰:下一步创作计划,暂时未作构想。只有点想法,赶明年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大庆,写一篇反映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报告文学。还有就是创作整理作品,如有条件,编创一本反映宁夏全域旅游发展的诗文集。有难度,有挑战。但我想只要努力,只要肯付出,一路走过,人生会有精彩。




小编寄语


更多详细的精彩内容

可以通过点击微信音频收听


(PS:搜索“银川新闻综合广播”微信公众账号点击关注,发送消息即可参与到我们的节目中。)



《书香银川》

丁玲与您相约《书香银川》, 品读文字,感悟生活,喜欢朗读的朋友可以参与到节目中,一起分享你的朗读作品。



更多精彩内容 敬请关注

播出时间

每周一至周五下午16:00--16:30


广播收听方式

银川新闻综合广播 FM90.5    AM801


网络收听方式

电脑搜索银川新闻综合频率


参与热线

6030568  6015368  6039920 





------------------

责 编│杜彩英

编 辑│豆花妹


Hello,伙伴们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吧!


点个赞,是对小编的最大鼓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