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美宁大人 | 徐晴:眼中有光,心中有爱,脚下有力量

宁波大学 宁波大学 2021-10-14




 徐晴 

 “我是幸运的、幸福的,在最好的年纪做最想做的事。”


         她是宁波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2017级研究生,省优秀毕业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也是中国青年志愿者宁波大学第十八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她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县第七中学担任支教教师。

1

在最好的年纪  做最想做的事

        徐晴的曾祖父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伯父也是上过战场的军人,父亲是八十年代的老党员,同时也是心系村民的村支书。在父辈耳濡目染下,从小徐晴的骨子里就有一种“报效祖国”的情怀。

      看到照片里贫苦山区孩子期待的眼神,第一届研究生支教团的事迹,西部计划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宣传语……在各种机缘巧合和触动之下,徐晴毅然选择去西部支教。

贵州山区小学图片

支教地缺水,两周才能洗一次头,徐晴选择将长发剪成干净利落的短发;没有热水器,就一点点烧水洗澡;当地饮食重油重盐重辣,徐晴快速适应,全盘接收······

在艰苦的支教环境下,徐晴从未想过退缩,仍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孩子们稚嫩的字体,琅琅的书声,笑意盈盈的脸庞,求知若渴的双眼,都是徐晴和其他志愿者们服务的动力。“一定要有信念,信念可以激发自己潜在的精力、体力、智力。”徐晴如是说。

徐晴课堂教学图片


2

眼中有光,心中有爱,脚下有力量

 “这里的大多数的孩子是留守儿童、孤儿,他们是最需要关爱的群体,但是,这些孩子们却又非常懂事,让人心疼。”徐晴说,支教不仅是为了丰富自己的阅历,更是真真切切地帮助这群孩子获取更多的知识,为他们带来需要的资源和信念,给予孩子们关爱,在人生的关键时刻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

徐晴感叹自己只是局限于学校,针对学生和贫困家庭做过一些帮扶,但对当地居民却没有帮他们想出发家致富的好点子。她觉得当地核桃不错,本想尝试从这方面努力,但因没人力,再加运输不便,跟居民也有一些沟通障碍,只能成为遗憾。一个永远怀揣爱的人时刻都在燃烧自己温暖别人,哪怕是小小的一颗星星也要拼命闪烁,照亮整个天空。    

学生们拿到新年心愿礼物

2016年冬季,徐晴组织开展了“公益在黔行,温暖在寒冬”系列暖冬活动。通过社会力量募集了大量物资以及万余元爱心资金。她将暖冬衣物、棉被、学习文具等暖冬物资先后送往偏僻的三所村级学校和特困家。还通过公益组织、爱心机构筹集了千余本图书,为支教学校成立图书室。        

就算是一年后离开了支教的地方,徐晴的心却仍和远在贵州的他们紧紧地系在一起。徐晴回校后,还经常跟支教学校校长联系,目前已累计促成了19对"一对一帮扶"。周末常常会和支教学校的孩子们聊天讲讲学习生活中有趣的事,分享彼此之间的想念,并悄悄拉钩约定好会在他们毕业之前回去看他们。“要是还有一次支教的机会,你愿意去吗?” “我愿意。”义无反顾的回答坚定地从她口中说出。


3

只有更强大,才能做更多想做的事

支教结束回校读研期间,徐晴在校团委挂职锻炼,继续关注公益实践活动,成为了宁波大学和西部山区之间资源输送的纽带,为支教服务送去宁波大学校庆纪念衫,对接外国语学院“EYE无线”公益团队,通过网络开展共享课堂,将母校的外教资源传输给支教学校,形成创新的支教模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长期共享。


奉献着,也奋斗着。徐晴发论文,拿专利,参加“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获得全国银奖,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省赛金奖,拿到国家奖学金,在校团委担任科技创新中心主任,被评为“优秀研究生干部”、“锋领党员”,并打造出一支以公益为特色的党支部……

徐晴表示“只有更强大,才能做更多想做的事。”


        新的江流又涌进大海,面对朝气蓬勃的学弟学妹们,徐晴学姐有言相赠:“年轻的我们应该眼中有光,心中要有爱,脚下要有力量。‘光’是要充满希望和乐观,‘爱’是要学会感恩,‘力量’是去行动和付出。


 丨来源:商学院     宁波大学全媒体中心

 丨文字:黄一丹 张斯睿

 丨排版:潘佳慧

 丨责任编辑:王静  黄佳慧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