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甬”往直“黔”:宁大人的贵州情缘

宁波大学 2022-01-21


贵州

山清水秀 风光旖旎  

她是少数民族的荟萃地

也是脱贫攻坚战役的主战场

早在1996年

宁波就开启了

对口帮扶贵州黔西南州的序幕

漫漫廿载  山水为证

雄伟壮观的黄果树瀑布


宁波到贵州

相距近2000公里

有那么一群宁大人

背上行囊  远离家乡

在脱贫攻坚步入关键期的重要时点

或救死扶伤

或传播知识

他们用专业和大爱

付诸智力扶贫的生动实践

诠释跨越千里的贵州情缘



附属李惠利医院 许磊医生:

“来到贵州,我就是这里的建设者”


“许医生,骨科有位患者术后第三天起床上厕所突发晕厥,现在氧合非常差,请求会诊!”清晨7点,电话那头传来急促的声音,电话的这头是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正在黔西南州贞丰县人民医院参与医疗援建的宁波大学附属李惠利医院的许磊医生。


许磊来不及洗漱就匆忙赶往医院的方向。在路上,他已经通过电话详细了解了病人的手术情况,指挥ICU(重症医学科)值班人员带上抢救设备赶往病房支援。不到10分钟,他就出现在了病人身边,病人张大嘴巴,胸廓剧烈地起伏,放在床头的心电监护仪发出阵阵尖锐的报警,一场与死神的搏斗正在紧张进行。

很快,一系列的检查结果汇集到许磊手中,他沉着判断,患者出现了比较少见但非常危急的术后并发症——肺栓塞,如不及时处理,危在旦夕,他提出立即给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方案。随着全院仅有的一支溶栓特效药缓缓进入病人身体,患者的氧合奇迹般恢复,从接近纯氧无创通气慢慢地摘下了面罩,各项指标也迅速好转。


这扣人心弦的一幕发生在贞丰县人民医院的抢救室,今年5月,许磊来到这里挂职副院长,这是他继2018年赴册亨县人民医院帮扶后再赴“黔线”,只为兑现他曾经说过的诺言:如果有机会,我将再次踏上这片土地!他深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组织对他的信任和考验。


对于援建医生来说,医疗援建存在着诸多挑战,无论是“硬件”的改造,还是“软件”的提升,都是援建医生们需要面对的难题。许磊坚持硬件、软件两手抓,两手硬的理念,精准推进医疗保障,助力全县脱贫攻坚,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使基层群众就近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他务实高效,雷厉风行,立足乡镇基层,提升医疗短板。他针对县城和乡镇医疗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提出“甬黔基层医疗培扶计划”,组织来自宁波、黔西南州人民医院、水矿总医院及贞丰县人民医院的专家组跑遍贞丰县12个乡镇卫生院及2个街道医疗服务中心,为当地医务人员开展义诊及精准帮扶培训。


他时刻提醒自己,要和当地干部群众打成一片,尽快熟悉当地,融入当地。他带领团队为基层医疗单位带去了脑卒中的早期发现及处理、基层医院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贞丰地区常见中毒急救与处理、心肺复苏及气道梗阻急救等专业知识与急救技能,为当地百姓带去了专业、贴心的医疗服务。

短短几个月,他们的培扶里程超过1200公里,开展义诊巡诊14次,接诊群众2659人次,免费发放价值9000余元的药品,开展讲座14次,培训乡、村两级医务人员326人次


他因地制宜,精心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团队。针对贞丰医院重症医学科建科不久、基础较为薄弱的特点,他制定了以“重三基,打基础”为核心的帮扶计划,重点加强“基础理论、基础操作、基础流程”,组织全体医护人员每周开展业务学习,大力培养专业技术带头人,开展多项新技术与新项目。指导当地医务人员共同抢救创伤性休克,术后急性肺栓塞等危重患者,通过我做你看、你做我看、我再做你看、你再做我看、再做我再看,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转眼间,帮扶的时间已过半,许磊说来到贞丰有三重身份,首先是一名重症医学科的医生,用自己的所学挽救各类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命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他还是宁波和贞丰医疗协作的联络员,起到桥梁纽带的作用;他又是贞丰县医院的建设者,对他而言,在贞丰的日子是一种特别的人生经历,这是一段有付出更有收获的际遇。

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有医疗工作的使命感;无论做什么,都要把事情做实。”许磊时常如此勉励自己。




研究生支教团:

孩子们的学业指路灯,成长“小树洞”


如果不曾支教,你不会知道

初为人师的忙碌和答疑解惑的欣慰

如果不曾支教,你不会知道

三尺讲台的魔力和操场的欢腾

如果不曾支教,你不会知道

孩子们如此渴求知识,渴望远方



今年8月底,宁波大学第四届研究生支教团的4名同学一路颠簸、跨越山海来到了黔西南州兴仁市第七中学报到,这是一所乡镇农村初中,就读的孩子们多为留守儿童,他们在这里开启了为期1年的支教生活。4名同学承担了1个班的英语课,1个班的数学课,2个班的物理课和2个班的历史课。


100多个日日夜夜里,他们和孩子们一起上课学习、一起跑操、一起参加篮球赛……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他们还将爱国主义教育带进教室和课堂,组织开展了“中国地图进教室”“我和国旗合个影”“我爱你,中国”等快闪活动,培养激发孩子们的爱国情和报国志。

他们发现兴仁七中各教室内装饰朴素,缺少文化氛围,就决定为全校所有教室张挂中国地图。他们的想法得到了远在宁波大学的历史系本科生党支部的积极响应,该党支部用铸魂奖助学金购置了这批中国地图。

支教团同学在教室张贴地图


中国地图张挂后,课间,七年级的同学们纷纷围在地图前,寻找家乡——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市的位置,寻找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的位置,也寻找父母亲人在外务工的位置。

林佳佳同学说:“原来宁波在这里,好远呀!老师,你们从宁波来这里教书,好辛苦。”

孩子们围在地图前寻找家乡、寻找宁波和父母工作的地方


尽管设施落后,条件艰苦,同学们从来没有抱怨过,他们坚信在孩子心中播下的种子,终会长成大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物质扶贫,更需要以智扶智,他们知道物质上的扶贫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只有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孩子们走出大山的志向,才能够“拔穷根”。

纯朴向上、渴望知识的孩子们让他们有了无穷的动力,他们的付出也获得了孩子们的信任。孩子们想念在外务工的父母时,会在他们面前毫无保留地倾诉和流泪;孩子们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时,也会找他们寻求学习方法;家长们说,“老师,我觉得你们能行,你们从发达地区来,读书好,你多帮忙开导开导他,拜托了”……孩子们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小树洞”,家长们把他们看作孩子的指路灯


一声“老师好”

千山万水为此来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

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

他们在贵州

用心、用爱

守护那里的孩子们

在西部大地

谱写一曲曲青春之歌


往期精彩回顾

刚刚!宁大连续七年蝉联“优胜杯”!“挑战杯”国赛再创佳绩!

双十一快递还没到?这里有一份专属宁大人的甜蜜暴击,请签收!

主题教育进行时 | 宁大师生深入学习贯彻省委书记车俊在浙江农林大学指导主题教育的讲话精神

甬上风华 | 来宁大赴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盛宴!


丨来源:宁波大学附属李惠利医院  校团委  

丨编辑:黄菲

丨责任编辑:郭亚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