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宁大官微脱单!
藏不下去了
鹭鹭鼓足勇气放个大招
悄悄告诉大家
官微小姐姐自诞生之日起
就有一位“大哥哥”
默默地给予扶持、帮助与鼓励
每一个与文字、情怀、热爱相伴的日子
官微小姐姐和他
相互滋养、相互成就
如今已
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融为一体
这位“大哥哥”就是
《宁波大学报》
在校报喜迎600期的特殊日子里
官微小姐姐高调表白
我要我们在一起
创刊27年
《宁波大学报》
因岁月的积淀成就其丰润厚重
让我们来听听
一份报纸的自白
金风玉露,天朗气清,《宁波大学报》600期姗姗而来。
金秋的宁大,郁郁葱葱的白鹭林里点缀着满地金色的小花,菁菁校园中处处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动人景象。正当全校师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分享校庆的喜庆氛围之时,《宁波大学报》也迎来了属于他的高光时刻。
校报600期·翰墨飘香 款款而来
承载着历史厚重感的《宁波大学报》1995年4月28日创刊,27年来,报纸记载着宁波大学一次次跨越式发展的足迹,见证了一代代宁大学子的成长成才,镌刻下宁大人的光荣与梦想,是大学人文情怀和校园文化的一部日记,是一路陪伴宁大师生的良师益友。
《宁波大学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反映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服务地方、文化传承等方面的重要突破和积极进展;坚持以人为本,宣传先进人物与典型事迹,展现宁大人的精神气质;坚持与时俱进、博采众长,以富有大学品位的办报风格,推动校园文明和校园文化建设。通过长期的深耕与积累,办报水平朝着教育文化报的目标定位不断迈上新的台阶,坚持思想性、主流性和时代感,显著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有力凝聚了广大师生校友的精气神。被评为全国优秀校报,荣获全国、浙江省高校校报好新闻一、二、三奖数百项,特别是2020年度荣获浙江省高校校报“好新闻奖”一等奖,位列列全省高校校报第一名。
35周年校庆·校报特刊
600期报纸承载着宁大人厚重的记忆和闪亮的梦想。一代代校报人为之付出了诸多的艰辛和喜悦,从组稿、编稿、排版到最后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成品,散落在心中的一直是满满的幸福。站在新的起点,我们希望把校报沉甸甸的力量与活泼泼的气息永远传承下去、延续下去。让我们一起祝福《宁波大学报》;祝福所有曾经编过报纸以及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报纸的人们;祝福那些曾经或正在被校报影响着感染着甚或感动着的你我他。
欣闻《宁波大学报》600期华丽绽放
“老大哥”《浙江大学报》也发来贺信
标杆鼓舞 两校携手
共创美好未来
《宁波大学报》一路走来
也培养了一届届优秀的学生记者
他们记录和见证着学校的发展
定格着每一个精彩的瞬间
分享着宁大人收获的喜悦和自豪
他们在这里流下汗水
编织着纯真的文学梦想
来听他们对校报的深情告白
(讲真,鹭鹭有点吃醋了呢~)
我与校报的故事
屠春飞
音乐学院党委书记
学生时代的校园,是我生命中的一汪清泉。青春的记忆里,莘莘学子书声琅琅、同窗好友浅笑盈盈,大草坪上的绿意朦胧,大踏步前的桂树芬芳悠然,杉树林的小花灿若繁星……诸多怀念酿成时光清甜的美酒,温暖我心。作为曾经的校报学生记者、编辑,我的记忆里是翰墨清浅、文字飘香,打开记忆的闸门,似水流年恍若眼前。
因从小对文字痴爱,我一进宁大就积极在第二课堂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大学四年,先后在学院记者团、学校记者团、《学工月刊》编辑部当记者、编辑,把一年365天除学习之外的时间缝隙填充得满满当当,期间也遇见了许多可敬可亲又可爱的老师和同学,经历了不少有意义又有意思的故事。现在想来与校报的邂逅,真是一件幸福又幸运的事,青春的浓墨重彩里,不仅让我多一点对人生丰富性的思考,更让我在不经意间练就了许多职场技能,与同辈同学比,更早去思考顶层设计、去考虑统筹协调、去推进任务分工。一份份报纸的出炉,参与其中的人,不仅获得主题凝练和文字表达的体验,更较深入地经历了那一段时光里宁波大学的发展布局和创业历程。作为曾经亲历其中、又二十年如一日期期翻阅的校报铁杆粉丝,我深深觉得,校报的600期,不仅是校报的成长史,也是宁大和所有宁大人的发展史。
在一所追求大发展的大学里,办一份大气点的校报并不难,难的是要办得大气又富有格调。记得当时校报开了一个专题是“校园里最值得尊敬的人”,采访教授群体。编辑部的老师给我们学生记者提要求,叮嘱我们采访前熟悉教授们的基本情况、访谈提纲要富有人情味、文章拒绝机械版式,要写得美一点丰富一点,反复打磨十几遍才定稿。还记得当时召开全校学生工作大会,编辑老师提醒我们全程跟踪大会流程,寻找跟主题有关的素材。现在大家觉得习以为常的“以生为本”理念,在当时的争论很激烈,有老师提出“与会人员需不需要除学生线外其他部门也参加”“以生为本,那么老师的位置在哪里”等各种问题,大家在商讨议论中达成一致,最后校报头版报道了那次会议,后续又开专题进行“以生为本”的大讨论,后来校报开辟“白鹭论坛”“大草坪教学论坛”等,都很好地保留了这一传统。
当时校报有《学工月刊》子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排版风格富有创新,小说、诗歌、散文、漫画等各种题材都有,内容由学生原创,文风或大气厚重、或犀利冷静、或灵动优美……我在《学工月刊》担任编辑四年,那是美好又充实的四年。指导我们的严建雯老师是“点子大王”,比学生还要天马行空,引领我们打开视野的天窗。还有金一波老师,带领一群小编挑灯夜战,如今金老师伊人已去,但她传递给我们的力量一直都在。最美好的事儿是审稿,那些如雪花片般的稿件,是青春校园里最美好的思想火花,丰富又温暖……
感谢校报让我们青春留痕,也深深祝福校报越办越好!
王中鑫
校记者团副团长、
宁波大学第二届“琢美慧荣”新闻奖获得者、
人文与传媒学院2020级本科生
2020年,初入大学懵懂的我,怀揣着对采访和新闻写作的好奇加入了宁波大学学生记者团。那时的我对采访的认识甚为粗浅。在《宁波大学报》上发表文章是我难以想象的殊荣。
我与校报结缘是在2021年秋天,当时我已留任成为校记者团活动部的副部长。9月新生入学,校报编辑李九伟老师从新生中挑选出那一年分数最高、年龄最小的本科生和一位保研本校的研究生让我们采访。采访这三位宁大学子是我第一次独立完成从设计采访大纲、联系采访对象到面对面采访,再到采访稿撰写和修改的全过程。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从不同专业、不同年龄的采访对象身上,我学到了不一样的学习方法,获取他们的成长经验。三位同学的人物专访都发表在了校报上,看到稿件下方铅字印着我的名字,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在此之后,我又以参与或带干事采访的方式,先后完成了9篇“最美宁大人”的采访稿。在一次次采访和写稿中,我的社交能力大幅提升,稿件也愈发精炼出彩,并于2021年度荣获宁波大学“琢美慧荣”新闻奖,红皮白字的获奖证书承载着对我过去努力的肯定,也是对我未来责任的期许。
如今,越来越多的宁大学子与校报结缘,用笔在这个平台上留下自己的声音,而他们也象征着一届又一届校报工作者敏锐洞察、求真务实的新闻精神。时光流转,记者团同学来来往往,唯有这弥足珍贵的新闻精神将始终传承如一。
一代代校报人秉持初心,关注校园热点,记录师生风采,留下了笔酣墨饱的文字和精美绝伦的图片,定格了一个又一个意义非凡的瞬间。在融媒体的时代,希望校报继续远航,追求新的光荣和梦想!
校报人·说校报
李包庚教授
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
《宁波大学报》自创办以来,已成为展示学校师生精神风貌、传播学校立德树人与学术创新发展业绩的重要平台,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特别是学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以来,校报在凝聚全校师生精、气、神方面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希望校报在校党委的领导下,更加注重提高政治站位,自觉坚定“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拥护“两个确立”,深入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周春英教授
人文与传媒学院退休老师
校报是我们了解学校发展、学院进步、学生成长、部门工作开展的一个窗口。它像一个信使,每10天推送一期新的信息,几十年来,我们就是这样读着校报,与学校一起慢慢成长。作为一名中文系从事写作教学的老师,校报给我的帮助更大,不但我自己的拙作偶尔会在上面发表,每年都有多篇学生的文章在这块园地发表。这些文章为学生的就业和工作都带来很大的帮助。如今校报已经走过600期的历程,在回望他的辉煌过去的同时,更祝愿他的未来辉煌灿烂,越办越好。
许日华
教务处老师
600期是一个总结,又是一个开端。认识和融入宁大,关注校报是一个既便捷又高效的重要途径,因为这里是展示宁大人的校园、行为、精神的重要舞台和场景,在这里,你几乎可以了解你想要了解的一切。随着自身阅历的增长,我对“大草坪教育园地”栏目产生了特殊的情感,并会主动为这个栏目撰写小文章。衷心祝愿《宁波大学报》越办越好!
郭 园
2022届校友
36载春华秋实、沧桑砥砺,600期泛黄的油墨,传承不息。一张《宁波大学报》,一份宁大人文情,它传承着宁大人的思想,砥砺着宁大人的心灵。世界纷繁嘈杂、众声喧哗,《宁波大学报》处世而独立,在这一方小小天地里,讲述着宁大故事,传播着宁大声音。愿守护,不辜负。祝校报越办越好,继续讲好宁波大学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故事;讲好“宁波帮”捐资助学、乡梓情深的故事;讲好宁大人“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的故事!
叶凌恺
法学院2020级研究生
岁月留痕,时光永驻,《宁波大学报》在时代浪潮中洗尽铅华、永葆青春气息。凤兮凰兮栖东南,朱笔书写赤诚心。希望校报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凝聚宁大师生的精气神,做师生的良师益友。
王梦珊
校记者团团长、
宁波大学第二届“琢美慧荣”新闻奖获得者、
商学院2020级本科生
丹桂飘香的金秋时节,《宁波大学报》秉承“服务师生,追求卓越”的初心,一路凯歌一路辉煌,迎来了600期。万里征途远,秣马再启程。作为全国高校优秀校报,宁大校报定能继续书写宁大奋发有为、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往期精彩回顾
丨来源:党委宣传部
丨文字:李九伟
丨图片:刘畅 方颖
丨责任编辑:郭亚男
丨终审:孙欢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