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长大学者 | 林钟祺—“数力合授”的首创人

2016-05-12 讯澜工作社 长安大学

林钟祺(19092003),原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高等院校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重庆市19551979年人大代表。


林钟祺,1934年毕业于国立东北大学,1947年赴美留学,在伊利诺伊大学获得土木工程硕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中央工业专科学校、重庆大学、重庆建工学院任教。

林钟祺用毕生的精力建立了一门新的知识体系——数力合授。《数力合授》洋洋400万字,是部恢弘巨著,是将工民建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的高等数学、工程数学、算法语言、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等7门课程结合在一起合授。它的教学方法是将高等数学、工程数学的各个分支贯通于各门力学的始终,突出了数学在力学中的应用,使数学方法和各门力学以及各门力学之间形成有机的整体。《数力合授》是林教授毕生的教研成果,也是对我国工科高等院校教学教材改革的重要贡献。


追溯历史


1980年2月,林钟祺从原重庆建筑工程学院调任原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主管教学工作。同年,他招了研究生。从1980年到1985年,他每周要给研究生、本科生上8节课,其中有两年每周要上16个学时的课。即使如此繁忙,他一天也没有停止过《数力合授》这部大部头著作的撰写工作。《数力合授》是林钟祺的一个深深夙愿。


林钟祺教授与学生


林钟祺是沈阳人,1934年毕业于东北大学,1944年被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并获得全额奖学金。两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毕业时,他没有想到去旅游,而是将自己平时积攒下来的钱全部用在了考察美国著名建筑上了。他背着行囊,独自一人穿梭在纽约、西雅图、旧金山……林钟祺在美国学的是土木工程专业,在一座座古典或现代的建筑物面前,他总想搞清楚,这些建筑里面包含着什么样的数学和力学方面的奥秘。


在纽约考察期间,一件事深深刺激了他。一位从事建筑设计的美国人对一个中国人前来考察美国建筑显得很是不屑,说你们中国人恐怕500年也建不成这样的建筑!林先生立马反驳道,中国人不可能等待那么久,我们只需要500年的十分之一!若干年后,有人问他,您怎么知道我们只需用"500年的十分之一?"他说,这是一个民族自信心问题,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豪情。


1948年初,林钟祺回到了祖国。新中国成立后,他曾长期在重庆大学和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担任系主任、教授。


20世纪50年代末,林钟祺接触了一份高校工民建专业基础课课改调查报告。这份报告提出了一个观点:在以往的力学教学中,引用数学推证过多,掩盖了物理意义。林先生对这份调查报告的观点有些不以为然。他认为,数学是科学的语言,尽管它的概念极为抽象,但正如列宁所说,"一切科学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反映着自然界"。所谓数学推证过多,掩盖了物理意义,主要是一些人对数学的本质以及数学算式的现实来源理解不深。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数学与力学分授导致的结果。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对课程设置进行大胆的改革。为此,他决定启动他早在美国留学时就提出的一个设想,撰写一部专著,建立一门新的知识体系——数力合授。


要建立起一个数力合授的新知识体系,收集资料的任务就非常繁重,光书稿就得写上400余万字。林先生投入到他的新知识体系的创造之中,即使是在"文化大革命"这样极端恶劣的政治环境中,他也没放弃对"数力合授"的深深思考。那个时候,为了防止他的思想状态被"造反派"发觉,他经常手里拿着一两本政治学习材料做门面,静静地坐在那里用脑子"写书"。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别人和他打招呼,他则深深地陷入"写书"状态中而听不见,别人还以为他患了深度耳聋,走近才发现他并不聋,正捧着学习材料思考问题。于是有人偷偷地在背后议论:"林钟祺学习政治学疯了!"


调到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后,林先生虽然工作更加繁忙,但一天也没有停止过《数力合授》的撰写工作。1985年的春节一过,他和一位教师去西北四省区考察。旅途中,他随身带着一提兜书本和稿纸。第一站是乌鲁木齐,飞机晚上九点降落,安排好住处已是晚上十点。可他简单吃了一点东西后,就立即伏案工作起来,继续着他的《数力合授》的撰写工作,直到深夜。那位跟随他的教师回校后说:"林教授走一路,写一路,这么大的精神头,罕见!"


原国家建设部和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对林先生的《数力合授》给予了大力支持,学院专门成立了数力合授部,让《数力合授》这项具有创造性的事业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实验。


《数力合授》在写作上坚持了由浅入深、通俗易懂、学用搭接的基本思路,所以非常便于学生自学。专业教师反映,学习过《数力合授》的学生,数学、力学知识基础更为扎实;学数学,能够很快在力学中找到应用点;学力学,又能得心应手地用数学方法进行力学公式的推导,事半功倍。有的学生进入大学后仅一年多时间,上过《数力合授》课后,就写出了有一定理论深度的力学论文。


虽然林钟祺早已仙逝,但他追求创新、矢志不移的精神,理所当然地成为了长安大学人的精神财富,继续在校园中弘扬光大。



党委宣传部  讯澜工作社

文字:《漫游中国大学(丛书)—长安大学》

整理:高紫鑫

编辑:齐娥

审核:王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