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赞!“万人计划”名单公布 | 我校沙爱民、陈建勋两位教授入选

2016-10-28 讯澜工作社 长安大学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了《关于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入选名单的通知》(组厅字〔2016〕37号),我校沙爱民、陈建勋两位教授入选“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万人计划”全称为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于2012年9月正式启动,是一项定位于国内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的人才计划,是与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千人计划”并行的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该计划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面向国内高层次人才,用10年左右时间,有计划、有重点地遴选支持一批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形成与“千人计划”相互衔接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体系。

  在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的统筹安排下,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人社部等部门组织专家,从2013年、2014年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的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和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中推荐产生了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科技创业领军人才。

沙爱民
  

  沙爱民,长安大学教授、博导,为特殊环境公路建设与养护技术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长期带领团队,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围绕我国公路建设与养护中出现的重大理论与工程问题开展研究,承担了“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在特殊条件与特殊区域路面设计及施工控制技术、公路半刚性基层材料结构理论与应用技术、环保型路面建造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进一步培养汇聚了一批优秀的人才队伍,彰显了我校道路与铁道工程国家重点学科的优势和特色。


陈建勋

  陈建勋,长安大学教授、博导,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交通运输部交通青年科技英才、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首届全国公路优秀科技工作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工程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公路学报》编委等职务。

  陈建勋教授长期致力于西部复杂环境公路隧道工程理论与技术研究,主持国家、省部级和重大工程关键技术研究项目45项。在黄土隧道结构设计理论与施工技术、寒冷地区隧道冻害防治理论与技术、隧道施工围岩稳定理论与控制技术等方向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研究成果被纳入《公路隧道设计细则》、《铁路黄土隧道技术规范》等行业标准,在公路、铁路及地铁行业100余座国家重点工程中得到了推广应用。发表学术论文73篇(SCI收录20篇、EI收录42篇),出版专著教材4部(主编),编制标准规范4部,授权国家专利13项、软件著作权2项。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为我国交通隧道领域的科技进步和工程建设做出了贡献。

延伸阅读
  近年来,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按照国家、教育部和陕西省的人才工作总体部署,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注重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得到完善,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
主要举措
1.以各级各类人才计划(工程)为突破口,带动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2.启动“卓越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培养造就高水平师资队伍。3.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学术带头人支持计划” 和“教学名师支持计划”,为打造创新团队及创新人才提供支持。4.实施“学术骨干出国培训计划”和“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培训力度,不断优化教师结构。
具体成效
1培养集聚具有良好影响的学科领军人才。


  学校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推进高层次人才工作,紧密跟踪国家和有关部委的人才申报工作,成效显著。学校坚持育引结合,努力做好“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等高层次人才计划人选的遴选工作,依托国家重大工程、重点学科和研究基地、重大科研项目以及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培养集聚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学科领军人才。


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不断得到加强,引领作用得以发挥。  目前有多位高层次人才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导青年教师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许多论文被SCI检索收录;积极探索中西相容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增强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加大国际交流力度,多次组织召开国际会议,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加强了学校与国际高水平大学的联系和合作。
党委宣传部 讯澜工作社

资料来源:长安大学科技处、人事处编辑:王翀

审核:郗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