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聚焦 | 长大校友在两会

讯澜工作社 长安大学 2019-05-31

聚焦 · 两会中的长大校友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全国政协第十三届一次会议在京召开。长安大学校友张德华、郭大进担任全国人大代表,校友苏权科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两会中的长大人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张德华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玉溪市市长


3月9日,张德华做客人民网,以“彩云之南 碧玉清溪——贯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 促进玉溪跨越发展”为题与人民网网友进行交流。




“健康生活目的地,第一需要让玉溪的人健康起来;第二要让想健康的人到玉溪来。让玉溪人健康起来,要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玉溪在互联网医疗、医联体建设、分级诊疗制度设计、医疗乡乡通等方面,都有了具体务实的举措,产生了很好的效果。通过这些措施,使老百姓享受到真正的医疗公共服务。如何让想健康的人来玉溪呢?首先食品要健康,要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同时,我们正在打造以抚仙湖为中心的世界一流的医疗健康城,以此带动整个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满足高端人士的医疗健康需要。此外,要发展文化旅游,发展体育产业和特色小镇的建设,使外地人来玉溪能够得到很好的医疗服务、康养服务,能有良好的心情旅游、度假、养生、养老。”


人物简介


张德华,男,中共党员,江苏南通人。硕士研究生学历。1989年7月参加工作,198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2002年6月毕业于长安大学交通规划与管理专业。


2005年08月至2006年11月,任交通部公路司公路建设处处长。2006年11月至2009年05月,任交通部公路司农村公路处处长。2009年05月至2009年11月,任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工程管理处处长。2009年11月至2016年02月,任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副局长(2011年8月—2014年8月,援疆任新疆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党委委员、副厅长 )。2016年02月至2016年08月,任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局长。现任云南省玉溪市委副书记、市长。





郭大进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昭通市委副书记、市长


3月11日下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启第三场“代表通道”,郭大进在“代表通道”上亮相,这是云南首位在“代表通道”上亮相的全国人大代表。



昭通是云南的北大门,秦开五尺道就曾经通达到昭通,在全国14个连片贫困地区当中,昭通是贫困人口最多的地级市,到目前为止还有92.34万人。在未来三年,我们每年要脱贫30万人以上,任务十分艰巨。


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我们发动了两万三千多名干部深入一线,入村帮扶,我们有 112个贫困村出列、25.96万贫困人口脱贫出列,所以我们的广大扶贫干部也得了群众的拥护和信任。


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我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三个“一”。


第一个“一”是“一个苹果”。昭通种植苹果的历史有近80年,从最初引进158株果苗到现在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产量50万吨,产值30亿元,带动了30万贫困群众增加收入,现在昭通苹果俨然成为一个当“红”产业。打开昭通人的朋友圈,可以发现很多人在做微商,个个在卖昭通生态高原苹果,我们果农的收入也翻了好几倍,全国各地的果粉都可以品尝到又甜又脆、又红又蜜的昭通苹果。“红苹果”变成了“金苹果”。


第二个“一”是“一张路网”。交通基础设施滞后是影响昭通发展的最大瓶颈。我们昭通市把“交通先行”战略作为最重要的扶贫战略。我们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县县通高速”工程,我们在交通运输部的支持下,一条55.32公里的大山包一级公路,就带动了全县15个贫困乡镇的脱贫出列步伐,昭通的大山包景区也走向世界,还成功举办了国际翼装飞行比赛。下一步,我们到2020年实现“县县通高速”,同时能够形成连接昆明、成都、重庆、贵阳的“4小时交通圈”,磅礴的乌蒙之路将不再难行。


第三个“一”是“一幅蓝图”。2014年8月3日,昭通鲁甸发生了6.5级地震,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灾区视察指导,要求我们既要抓好灾后重建又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无私援助下,我们经过三年的艰苦努力,灾区实现了浴火重生,我们重建了美丽的新家园。下一步,我们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我们要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做好产业发展工作、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加强民生投入,为昭通重新规划一个更加美好的蓝图。


最后,真诚邀请各位朋友来昭通做客,品尝一下我们的“金苹果”,体验一下我们的青山绿水和蓝天白云。



人物简介


郭大进,男,中共党员,安徽安庆人。在职博士研究生学历。1996年7月参加工作,199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于长安大学(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公路与城市道路专业,进入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工作。现任云南省昭通市委副书记、市长。


郭大进为世界道路协会(PIARC)技术委员会(TED)委员,我国路面工程检测和质量控制领域青年专家。“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中央国家机关十大杰出青年、全国交通行业青年岗位能手、交通部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公路学会青年科技奖等荣誉称号。




苏权科

全国政协委员、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



“港珠澳大桥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先导工程和‘试验田’,历时14年的前期工作和建设过程构建出的三级治理架构、粤港澳合作共建共管模式等经验和所培养的跨界项目管理人才,将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最直接的经验借鉴和宝贵的人力资源支持。”3月7日,全国政协委员、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在接受中国交通报记者专访时说到。


作为新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此次苏权科与原交通部副部长黄先耀委员联名提出提案,借鉴“一国两制”下推进港珠澳大桥工程建设的经验,加快做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顶层设计和重大决策。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出了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但与国际成熟湾区以及长三角、环渤海湾地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实施的难点是如何在“一国两制”下,协调、处理好粤港澳深度合作过程中三地体制、法律及文化之间的差异与冲突,如何构建稳定、有效和可持续的三地合作发展环境及协同决策体系。


“港珠澳大桥就是充分发挥‘一国两制’优势的最佳案例!”苏权科介绍,港珠澳大桥工程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先导工程,充分发挥“一国两制”优势,通过理念、制度、组织、管理等创新,妥善解决了大桥工程立项规划、投融资、工程建设、营运等决策过程中三地之间法律、体制、文化、管理等一系列矛盾与冲突,成功实现了粤港澳在重大工程领域密切合作、共谋发展的目标,取得了丰富的系统性经验。这些经验,将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极有价值的借鉴。

 

“大桥在规划建设初期就构建了‘专责小组—三地委—项目法人’三级治理架构,培养了一大批跨界管理人才。我们在建设过程中形成了600多项专利、100多项工法、30多套专用装备,还有一套63本册子组成的技术标准体系,涉及技术成果、跨界项目建设管理以及标准互认互通等。这些管理架构、跨界人才、技术标准将为湾区规划建设提供强力的支撑和保障。”苏权科说。


当谈起起港珠澳大桥建设的“那些事儿”,苏权科就“刹不住车”了。他向中国交通报记者介绍:“我们正在筹备研发‘桥梁大脑’——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来管理养护港珠澳大桥,每块梁、每个桩都将处于监控之中,同时研发新装备用于自动检查、自动测试、自动采集数据,甚至实现桥梁自动养护维修,这将大幅提升桥梁安全水平、延长使用寿命,也将彻底把人解放出来。”


同时,苏权科也透露,今年央视春晚中无人机、无人船、无人车等科技产品在港珠澳大桥上的精彩展示只是目前所做工作的一小部分,“今后一个时期,除了可以为湾区建设提供借鉴外,港珠澳大桥建设形成的新技术、新理念还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已于今年2月6日交工验收,预计全线将在第二季度实现通车。对于社会公众担心受限于粤港两地车辆配额限制、保险三地不能互认、粤港澳三地执法合作互信有待加强以及大桥旅游功能开发与口岸限定区域管理冲突等问题,大桥的功能不能充分发挥等言论,苏权科表示,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这些问题已经或者正在有序进行解决。


苏权科、黄先耀在另一份提案中也建议,进一步放宽跨界通行政策,增强三地联动协调互信机制,实现人、车、物能上桥、愿上桥、更方便上桥,真正发挥港珠澳大桥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带动作用。




人物简介



苏权科,男,陕西岐山人,1962年5月出生,硕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88年9月毕业于长安大学(原西安公路学院)公路系桥梁及隧道工程专业。


曾任广东省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站副站长、广东省交通科学研究所总工程师。参加了汕头海湾大桥、厦门海沧大桥、台山镇海湾大桥等重大工程建设。2004年至今在港珠澳大桥前期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及后设的港珠澳大桥管理局任总工程师。



3月15日8:35—9:15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内中央大厅北侧举办第三场“委员通道”采访活动,苏权科将接受采访。



近期热文回顾:


党委宣传部  讯澜工作社


资料来源:人民网、新京报、中国政协传媒网、昭通市人民政府、港珠澳大桥

编辑:卫馨阳、吴利明

审核:王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