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共4个 | 长安大学入选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名单

讯澜工作社 长安大学 2019-05-30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认定612个项目为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我校有4个项目成功入选。


负责人

项目名称

所属项目群

赵祥模

参照产品谱系多学科融合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机械类项目群

胡大伟

道路交通运输类专业新工科建设研究与实践

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类项目群

汪海年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公路交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类项目群


范文

面向新工科的地质类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平台构建


矿业、地质、测绘类项目群




项目一:

参照产品谱系多学科融合的

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负责人:赵祥模

具体举措


(1)  构建“车联网与智能汽车”新工科集群专业。

(2)  以新能源汽车与智能汽车为主线,参照创新产业链的产品谱系,面向产品的设计和应用等复杂工程问题,重构各专业进阶的新工科专业课程体系。

(3)  建立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体系,监控培养质量,制订切实可行的新工科专业具有行业优势和特色的人才培养计划。

(4)  优化学院组织模式,建立跨学科交融的新型机构,为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培养新工科人才提供组织保障。


创新点


(1) 以交通行业创新产业链“新能源汽车与智能汽车”为主线,构建“车联网与智能汽车”新工科集群专业,使 5 个专业相互关联而各有目标,更具交通行业特色。组建“智能汽车”英才班,开展多学科交叉融合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 围绕交通行业创新产业链,参照产品谱系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制订各专业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计划,实现老工科专业向新工科专业的转变,有利于校企深度合作,有利于满足企业对工程人才的需求。

(3) 以学校筹建“车联网与智能汽车”国家工程实验室为契机,整合学校相关院系实验室,成立新的常设管理机构,将院系和工程实验室建设相结合,有利于组成教学和科研相互促进的团队,为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新工科人才提供组织保障。


项目二:

道路交通运输类专业新工科建设研究与实践

负责人:胡大伟

具体举措


(1) 改革交通运输类专业新工科教育新理念

(2) 确立交通运输类专业人才培养新目标

(3) 探索建立交通运输类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4) 构建交通运输类专业新知识体系

(5) 制订交通运输类专业教学质量新标准

(6) 应用新政策保障新工科建设


创新点


(1) 以当前及未来交通运输产业发展需求及交通运输产业技术发展趋势研究为出发点,推动各高校转变教学理念,从交通运输产业需求出发,面向战略新兴产业与交通运输行业需求来培养人才推动交通运输类专业新工科教育新理念的更新,确立交通运输类专业新工科人才的培养目标。

(2) 根据交通运输类专业新工科教育的新理念,在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学科传统优势的基础上,探索交通运输类专业与其他学科专业交叉与融合的培养模式,形成‚交通运输+‛系列专业,以及在传统专业的基础上升级改造建立新专业。

(3) 深入研究“放管服”政策在新工科建设中的应用,推进高校自主设立新工科专业的自主权,促进新工科教育改革的顺利实施。


项目三: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公路交通国际化人才

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负责人:汪海年

具体举措


(1) 研究并推动建立“一带一路”国家高等工程教育互认体系

(2) 开展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对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国际化工程人才需求情况调研

(3) 构建面向“一带一路”战略的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国际化工程人才培养体系

创新点


(1) 针对沿线国家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体系,分析对比、总结分类;借鉴有国际工程师互认体系的合作、互认、评价体系转化方法,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等教育共同体和互认体系提出合理的培养目标和评价指标转化技术方法。

(2) 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合作需求为基础,第四届中俄交通大学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通类大学校长论坛为交流平台,依托长安大学交通运输工程优势学科,建立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一带一路”国家高等教育互认体系框架内容。

(3) 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际情况,以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国际化工程人才的需求为基础,建立面向“一带一路”战略的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国际化工程人才培养体系。


项目四:

面向新工科的地质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与实践平台构建

负责人:范文

具体举措


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及总体技术路线图

(1) 创新“面向复杂工程问题”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

(2) 构建“基于现代智能技术和方法”的“智慧地质“实践平台

(3) 创新“基于成果和需求为导向”的“新地质”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点


(1) 秉承“面向工程技术领域、面向企业、面向未来和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构建“适应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的地质类专业实践教育体系与基于“现代智能技术与方法”的“智慧地质”实践平台。

(2)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秉承以“成果和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提升实践平台、完善监控体系,构建面向“新工科”,具备多学科交叉融合特征的“新地质”人才培养新模式。



何为“新工科”?



“新工科”对应的是新兴产业,首先是指针对新兴产业的专业,如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云计算等,也包括传统工科专业的升级改造。


“新工科”建设是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战略行动。为响应国家战略需求,支撑服务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为特点的新经济蓬勃发展,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构筑先发优势,在未来全球创新生态系统中占据战略制高点,要探索建立“新工科”建设的新理念、新标准、新模式、新方法、新技术、新文化,实现从学科导向转向产业需求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跨界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


“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分为综合改革类项目与专业改革类项目两大类,我校入选的4个项目均为专业改革类项目。


如何推进项目实施?


一、以“新工科”理念为先导凝聚更多共识。


“新工科”建设是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战略行动,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特征的新经济呼唤“新工科”,国家一系列重大战略深入实施呼唤“新工科”,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呼唤“新工科”,提升国家硬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呼唤“新工科”。要把握好“新工科”建设的内涵,统筹考虑“新的工科专业、工科的新要求”,加快培养新兴领域工程科技人才,改造升级传统工科专业,主动布局未来战略必争领域人才培养。要探索建立“新工科”建设的新理念、新标准、新模式、新方法、新技术、新文化,实现从学科导向转向产业需求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跨界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


二、以需求为牵引开展多样化探索。


要认真研究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要,积极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工科优势高校要对工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发挥主体作用,综合性高校要对催生新技术和孕育新产业发挥引领作用,地方高校要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发挥支撑作用。要把“新工科”建设作为高校综合改革的“催化剂”,系统推进大学组织模式、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机制、教师评价激励等方面的综合改革,推动和引领高等教育深层次变革。创新大学组织形式,促进“理工”“工工”结合、“工医”“工农”“工文”交叉,面向当前产业急需建立现代产业学院,面向未来发展趋势建立未来技术学院。要加快形成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改革成果,在新兴工科的课程体系、新形态教材和教学内容、在线开放课程、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和实践基地等方面实现突破。


三、以项目群为平台加强交流合作。


要充分发挥“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群的平台作用,定期组织项目交流、积极吸纳社会资源、加大推进校际协同。“新工科”研究与实践专家组、理工专业类教指委要发挥好“参谋部、咨询团、指导组、推动队”作用,加强对相关项目群的指导、支持和服务,组织开展师资培训、交流研讨等,统筹推进本领域“新工科”建设。教育部将适时通报表扬各地各高校“新工科”建设典型经验做法,对于推进不力的项目将予以提醒或撤项。支持具备条件的高校设立“新工科”研究机构,深入开展理论研究与国际比较研究。


四、以统筹内外资源为途径加大项目支持。


教育部将拓展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版),适时增加“新工科”专业点;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中设置“新工科建设专题”,汇聚企业资源。鼓励部属高校统筹使用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经费;鼓励“双一流”建设高校将“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纳入“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鼓励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认定省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并采用多种渠道提供经费支持。积极争取地方人民政府将“新工科”建设列入产业发展规划、人才发展规划等。 



近期热文回顾:



党委宣传部  讯澜工作社


资料来源:教务处、微言教育

编辑:卫馨阳

审核:王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