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师节巡礼 | 陕西省教学名师王元庆、宋绪丁先进事迹

讯澜工作社 长安大学 2019-05-26

优秀教师

陕西省教学名师


王元庆教授



个人简介


王元庆,教授,博导,长安大学交通与道路总体研究所所长、BRT研究中心主任。


1996年开始与团队师生一起,致力于交通规划理论与教学研究与实践:对我国公路交通阻抗、客货出行时间价值模型与基准参数、重要度树-交通区位组合布局法、公路与城市公交的性能与绩效测算方法、中国交通服务与低碳特征的国际比较研究等被广泛采用。获教育部(2005)、霍英东基金会(2004)荣誉称号。


为中国公路学会城市交通分会和规划分会的副理事长与学术委员会主席,国家客标委、交通部软科学、辽宁省专家咨询委、公安部科学奖评审委的委员。完成国家、国际等科研项目100余项,编审国标、行标11项,发表论文138篇(SCI、SSCI收录16篇,被引26次;EI收录38篇,CNKI引用1836次),主持出版包括中文《交通规划》和英文《Transportation Planning》教材的专著10本。


已毕业博、硕士生91人,其中联培生同时获荷兰埃因霍温大学博士学位(2018)。积极教改,带领的教学团队、创新实验区获陕西省支持(2016);分层次讲授的《交通规划》分别培养博、硕、本科生55、400、500人,为国家双语课(2010,网上读者已达6.5万人次),并完成翻转课堂教改(2017,第一次选课者2180人),课程获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16)、陕西省(2015)、Citilabs奖励(国际,2017)。


名师心得


1

优秀科研支撑教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

教师积极从事科研工作,努力参与高水平科研工作,不断将科研充实更新到教学中,才能向学生生动、立体展示创新研究的细节、挑战与魅力,让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交通实践挑战,激发学生钻研的兴趣,引导学生养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与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2

教学对提高科研能力具有正反馈的作用。

对学生的言传身教会,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发现问题,思考学生的问题及其兴趣点,引导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过程,会提高教师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促使教师更敏锐的识别和发现专业知识与前沿热点,不断地学习、思考、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对教师科研能力也有巨大帮助,教研相长。


3

多年追求高水平教研实践离不开支持者提供的环境、信任与帮助。

中央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支持、国内外高校专家和同行的交流和支持,陕西省教育厅和学校实施的一系列支持基础教学的举措支持,为我们的团队提供了一个可以更好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空间,感谢、感恩!



陕西省教学名师


宋绪丁教授



个人简介


宋绪丁,男,1963年4月生,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长安大学教学名师,国家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特色专业建设负责人,2017.8被聘为第八届全国高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研究会理事。


  • 1985年06月毕业于原西安公路学院金属热加工工艺与设备专业,同年留校任教至今;任教期间分别于1988.09-1991.01在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获机械学专业硕士学位;

  • 2004.03-2008.06在长安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获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博士学位;

  • 于1993年11月被聘为讲师,1999年11月被聘为副教授,2006年6月被聘为教授,2009年6月被聘为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机械类基础课、机械结构疲劳强度、机械数字化设计和机械工程材料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长期指导本科进行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和创业计划项目。


曾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级特等奖1项,“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校级一等奖1项和校级铜奖等。


主持和参与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项,校级3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在科学研究方面,主持和参与纵横向科研项目10余项,经费300余万元,国内外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7篇,EI收录14篇),出版专著和教材4部,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申请国家专利8项。指导博士生4人,指导硕士生30人。


名师心得


大学毕业后,我已在教育战线上辛勤耕耘了三十三个春秋,使我对教师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教师工作除了辛苦和奉献之外,他还是一项充满总结性、发挥性和创造性的工作,这使得教师不断地充满活力去迎接挑战。


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我们不断地探索教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在专业的教学计划制定中要深入研究课程体系,站在专业的基本要求和学生认识知识的基本规律的角度,不断改革课程体系,使课程的连续性和衔接性得到成分的体现,使学生能够获得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增加学生实验和工程实践课程的课时,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水平。


在课程内容的改革方面,由于授课课时的压缩,而教材的内容却不断更新和增加,这使得教学中出现了“课时少,内容多”这一组矛盾,解决的办法不是简单的删减内容,而是教师首先要了解教材的整个体系,了解教材中各知识点对本门课程及所在专业影响的轻重程度,然后确定讲解的重点,使其自成体系。对讲解内容进行精心的总结归纳,孰轻孰重,选取提炼。这个过程充满了总结、提炼和发挥个人专长的特性。


教师的工作充满了创新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教学内容不断更新,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以掌握新的知识,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教师的知识结构、教材的编写内容都要不断的创新。另一方面教师对待学生的教育方式要创新。我国要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求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具有创新思维和强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首先将高质量的课程传授给学生,并多举一些科研中应用这些知识的例子,让学生认识到不仅现在学习的专业知识将来有用,而且在学习的专业知识时所训练出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对解决其他问题也是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要积极开展各种创新科技活动,在创新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创新能力和学生创新意识。


总之,要做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首先重学生人格,理解和严格要求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同时还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有较强的总结、提炼问题的能力,有良好的教育学生的方式和方法。



近期热文回顾:

新时代@教育,长安大学师生热议全国教育大会胜利召开

教师节巡礼 | 陕西省师德先进集体—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师节巡礼 | 陕西省师德标兵范文、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陈新轩

庆祝教师节 | 长大这些老师获奖了,看看有你的恩师吗?(附教师节光荣榜)



党委宣传部  讯澜工作社


资料来源:人事处

编辑:崔若腾

审核:羽  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