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优秀校友杨东来:科技创新永远在路上

讯澜工作社 长安大学 2020-08-30



2014年,他带领团队承担“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的钢桥面铺装施工任务,经过一千多个日夜的不懈奋战,高质量完成钢桥面铺装任务;


2016年,他获评中国公路学会“全国公路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2017年,他获评广东省交通厅“十大感动交通人物——最美南粤交通工匠”;


他就是我校优秀校友——杨东来。



杨东来


1992 年研究生毕业于原西安公路学院(长安大学前身),2005年博士毕业于长安大学。现任保利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2014年起,他带领团队高质量完成港珠澳大桥的钢桥面铺装施工任务;之后他又带领团队投入了南沙大桥(原虎门二桥)、安徽池州大桥、湖北石首大桥、清远北江四桥等工程的建设中。



杨东来多年来从事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桥隧施工建设工作,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4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2项,获发明专利6项,主持编写省级工法4项,交通部公路工程工法2项。回顾参与重大工程建设的脚步,杨东来觉得,他的职业生涯就是“承担工程—遇到问题—科技创新—解决问题”的不断循环的过程。


引领港珠澳大桥桥面铺装四项科技创新


2017年,由杨东来所在的保利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承担的港珠澳大桥钢桥面铺装工程开工,在此之前,杨东来与同事们已经进行了将近四年的前期设计及试验工作。作为举世瞩目的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工程规模大、质量要求高、气候条件多变、工期紧张,给每个参建者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港珠澳大桥钢桥面铺装面积达70多万平方米,相当于98个足球场;桥梁主体工程的设计使用寿命是120年,桥面铺装要达到15年的设计使用寿命,而在此之前,钢桥面铺装沥青混凝土寿命最长的是虎门大桥,到现在也还只有 10 年时间。为了在有限的工期内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杨东来带领团队人员日夜奋战在实验室和铺装场地,经过无数次的配比实验、试拌试铺,最终形成了适合港珠澳大桥建设要求的全新的工艺、材料、设备及技术标准。


港珠澳大桥的钢桥面铺装采用浇注式沥青混凝土设计方案。传统MA浇筑式配合比设计,优点是性能稳定,但施工效率低,无法在规定的一年时间内完成如此大规模的铺装任务。杨东来团队经过实验研究,将MA的配比和GA的施工工艺相结合,形成创新性的GMA浇注式沥青混凝土施工工艺,既保有MA的稳定性,又提高了施工效率。

创新的施工工艺对材料分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杨东来团队把传统集料分级进一步细化,在0—2.3毫米之间又分出四档,达到了集料的微米级分级要求,这个分级对整个行业的技术发展是一个非常大的推动。配合新的施工工艺,杨东来团队引进了车载式抛丸设备,研发了防水层自动喷涂设备、湖沥青混合设备、边带摊铺设备等一系列配套施工设备,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摊铺的稳定性、均匀性。


“过去的MMA防水粘结层施工都是靠人工喷涂,工人拿着喷枪,一边喷,一边往后退,质量均匀性完全靠人工控制。而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体现的是工厂化、机械化、大型化、装配化的理念,在设备上要求实现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进行了很多的创新研究,光是钢桥面铺装方面,就已经申请了7项发明专利。”

工艺、材料、设备的创新,最终形成了港珠澳大桥独有的新的质量标准。“高标准非常重要,我们做一件事情,至少要树立一个比较高的目标,有了目标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也才能获得更多的创新性成果。我经常跟我的团队说,“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遇,我们要把它当做一个艺术品来雕琢。每一个环节都应树立高质量的目标和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变成满意的答卷。”


停不下来的创新脚步


港珠澳大桥的通车引起世界瞩目。然而,迎接他的永远是下一个项目的挑战。南沙大桥是他继港珠澳大桥后接手的又一项重大工程,2019年4月,这座大桥也已经通车,而早在3月底开始,杨东来就已开始往返于安徽池州大桥、湖北石首大桥钢桥面铺装项目现场。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经历给杨东来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模式与经验,但每一项工程又是一个全新的考验。“港珠澳大桥的工厂化生产理念为之后的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但是之后的南沙大桥,钢桥面铺装设计与港珠澳又完全不同,所以我们仍然需要很多方面的创新。”

南沙大桥是连接广州市南沙区与东莞市沙田镇的过江通道,位于珠江主干流之上,为双向八车道设计,设计行车速度为100公里每小时,设计使用寿命100年,全桥钢铺装面积达13万平方米,混凝土桥面铺装面积55万平方米,是世界上单体热拌环氧沥青铺装面积最大的工程,热拌环氧沥青铺装工艺及技术要求苛刻,包括四大结构层、六道工序,单层累积作业面积达78万平方米,相当于110个足球场。

除此之外,南沙大桥所承担的交通量也远远大于港珠澳大桥。该桥使用双层环氧沥青混凝土施工工艺,结合环氧树脂混凝土施工工艺要求,研发了环氧树脂恒温房、环氧树脂智能化刷涂机、环氧树脂混溶泵送系统、纤维机自动计量报警系统、环氧沥青混凝土FAC配合比设计与施工成套技术,采用全幅摊铺施工工法,通过科学组织、精心决策,创造了日均施工2万多平方米的世界纪录。


“对于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来说,影响它使用寿命的最大问题是鼓包和早期病害,这个问题能解决的话,环氧铺装达到15年的寿命是有保证的,所以在南沙大桥的建设中,怎么解决鼓包和早期病害,是我们最需要克服的难题。”杨东来带领团队人员通过对配合比的不断优化、对比、试拌试铺,最终有效解决了钢桥面环氧铺装的病害问题。

杨东来认为:“人应该做关键的管理岗位,重复性的劳动应该尽量由机械来做。因此我们在这座大桥的施工中,开发了一系列的自动化、智能化施工设备,不但提高了施工效率,也增强了摊铺质量的稳定性与均匀性。环氧粘结层涂装真正实现机械化施工的,南沙大桥是第一个。在南沙大桥完成以后,我们在湖北的石首大桥钢桥面铺装推广应用了此项技术。”


在工程实践中不断完成科技创新的杨东来,对于创新本身有着自己的思考:“创新,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以工程问题为导向,通过不断的实验去找到新的施工方法,进而在工程实践中去解决问题。一项又一项的工程逼着你不断地去探索、去研究,我们的创新都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完成的。”同样,在他所承担的清远北江四桥建设中,也创新性地研发了包括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混合料的配合比、干混料生产、首次使用振动搅拌生产混合料、全新的摊铺设备、高温养生等UHPC施工成套技术,这对于杨东来所在的保利长大公司来说,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艰苦创新过程。

通过一个工程解决了什么问题,当然是有成就感的,但杨东来所关注的永远是新的问题。南沙大桥建设中,他们解决了环氧沥青混凝土的鼓包和早期病害问题,还有施工周期的问题没有解决。“环氧沥青混凝土的铺装,一般来说工期需要三天,第一天喷涂,第二天养生,第三天铺装,在这期间不能下雨,对气候的要求非常严格。怎么能够进一步缩短施工工期,把三天的工艺在一天内完成,使桥面铺装尽量少地受到外部天气因素的影响,这是我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


与年轻人谈创新


9月20日,作为优秀校友代表,杨东来回到母校,与母校师生作了一场题为《创新之路、永不止步——保利长大钢桥面铺装创新技术》的交流讲座。在讲座中,他结合参建工程经历,总结了技术创新的源动力应以问题为导向,以基础知识为前提,不断提高学习能力,注重团队合作。这几点同样是作为学长的杨东来想要与在校的学弟学妹们分享的宝贵经验。


对于在校生来说,如何进行创新性的学习与研究?

杨东来认为:

首先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既包括数学、力学、材料学等基础学科的知识,也包括专业领域的理论知识。“扎实的基础知识会让你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思路更加开阔。”

其次,一定要有善于学习的精神,要培养学习能力。

第三,创新还需要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杨东来感到,自己职业生涯的每一步都包含着对新领域的探索,“我以前做水泥路面、沥青路面,2008年才开始接触环氧铺装;港珠澳大桥之前,我们没有做过浇注式沥青。但是接到这样重大工程建设任务的时候,你必须去解决问题。怎么解决?查阅资料、进实验室、到施工现场,再不行,还有一招:请教老师。在我做工程的时候,我的老师们经常会给我非常重要的指导,老师永远是我们的坚强后盾。作为一个学生很大的好处是,我不怕碰到问题,在我的身后有我们的母校和老师,这是我们施工过程中最坚实的依靠。



校长沙爱民会见杨东来校友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彪晓红为杨东来赠送纪念品


优秀的工程人杨东来同时还是一位优秀的马拉松选手。多年长跑的习惯不仅给了他强健的身体,还给了他坚持到底的毅力和韧劲,这对于工程人来说,特别重要。他想起清远北江四桥建设过程中,为了做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研究,他和团队成员连续做了7次试验,每一次遇到问题,都要去寻找原因。到底是养生的问题、原材料的问题,还是工艺的问题?“做工程最重要的就是坚持、自律,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只能一点一点地解决。好多事情,只要能够坚持下去,还是能够解决的。”



杨东来与建设港珠澳大桥的校友在大桥施工现场


“公司创建60周年的时候,创作了一首歌,叫《在路上》,这首歌表达了我们工程人的一种精神,那就是:一直在路上。当大家都在关注已经通车的某一个工程的时候,我们已经奔往下一个不通路的地方。这就是我们一直以来的状态。”他说。如同他们永不停歇奔赴工程建设一线的脚步,他们基于工程建设所进行的科技创新也一直在路上。



讲座现场


近期热文回顾:



党委宣传部 讯澜工作社


文字:冯秋香

图片:赵杰、孔令达、羽 禾、董彬

编辑:林逸鑫

审核:羽  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