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晚,我都在学校等你!”| 我和你的暖心故事
离校时刚近寒冬
如今已过五月
第一、二批归校的CHDers
伴随着初夏的细雨
迎着校园无声的召唤
在夏季,和思念的长大校园撞了个满怀
经历了几个月的离别
伴随着初夏的日光
终于抵达了牵挂已久的长大校园
行李的沉重、旅途的艰辛已经被淡忘
剩下的都是无尽的期待与感想
千言万语,想说给你听
公路学院2017级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本科生 刘加棋
5月25日早上4:50起床,7点从家出发,连续转了5趟车,不停地测温扫码行李消杀,一路的奔波让我疲惫不堪。“同学你好,我是长安大学接站老师。请到站后从T3航站楼314出口出来,你会看到一群穿着蓝色上衣的老师,那就是组织啦!”在飞机落地后收到短信的一刹那我感到了长大的温暖。晚上7:30走出航站楼,看到“小蓝人”们的守候,看到学院的腾哥和宁哥,身心的疲惫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激动和感激。感激于老师们在烈日炎炎下的不辞辛劳,激动于一路的颠簸终归等来的美好结局——山川无恙、花开初夏、公路有爱、情满长安!CHD,我回来啦!
汽车学院第一批湖北籍返校学生
半亩方塘长流水,呕心沥血育新苗。这次疫情,给我们湖北籍学生带来诸多困难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老师们的不辞劳苦,兢兢业业。从接到返校通知开始,在学校的统筹部署下,在学院的关心牵挂下,各项工作紧张有序地开展着。不论是返校前的再三叮嘱,还是火车站前的耐心等候,以及隔离前的精心准备,到隔离期间学院的备至关怀。从始至终,老师们身影都一直陪伴着我们。
正是诸多老师的辛勤付出,让我们感受到了师生之间的浓浓情意,消除了我们心中的忐忑,愉快度过了百无聊赖的隔离时光。虽说大爱无声,师德无痕。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但是作为湖北籍的我们,真诚的感谢学校的周密安排,学院的关心关爱。
在这个疫情的特殊时刻里,祝愿学校华章永续,扬名万里,祝愿学院年年桃李,岁岁芬芳,对我们最最亲爱的老师们说一句:您辛苦了!
机械学院 2018级学硕1班 石兴泰
"再晚,我都在学校等你!"
我原定26日返校的票,因为个人原因临时将车票改签到25号晚上11点多。接近凌晨,我到了学校门口,这时联合办公时间已经过去,心里不免担心入校问题。没有想到远远地看到了辅导员婷姐,她站在那里等我,一股暖流在心中激荡。久违的校园,暖心的辅导员,让我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和关怀。晚上给爸妈报平安的电话里,我笑着说自己仿佛有幸多了个姐姐。
在家有父母,在校有老师,在中国有党中央……疫情当下,我们是幸福的!
经管学院2017级 周家烨
作为“经管小石器”返校第一人,一定要在线表白学院两位可爱的辅导员!25号早上8:30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长大,看到了早已在校门口等候的马老师。因为东西比较多,董老师开车往返校门两次帮我拉行李,并且两位老师将行李送进宿舍。一路上无微不至,家的感觉油然而生,真的是从自己的家回到了“大家”的家,两位老师是“小石器”们永远的小幸运!
电控学院2017级自动化专业 陈鑫
时隔五个月,在经历了一夜的火车之后,我回到了学校。再次归来,一切是那么熟悉,又有些陌生。熟悉的是,这一草一木以及亲爱的老师同学们;陌生的是,学校为了保证师生安全而采取的各项安全措施:校门口的刷脸系统、行李消杀、各个地方的测温仪器、食堂门口的洗手池……陌生的设施让我切实感受到了学校对我们的关心与爱护。这是我们的家,在家里,家人一直在等着我们归来。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暂别学校四月有余,而今归来,初心依旧。长大,还是熟悉的模样;长大,很高兴重见你!
信息学院 陈梦成
归属感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它产生于一下火车就看到长大旗帜在空中飘扬,让我感觉自己被等待的时候;它产生于老师们一遍遍嘱咐注意安全,让我感觉自己被重视的时候;它产生于宾馆房间里摆放着那张“欢迎回家”的书信,让我感觉自己被拥抱的时候。
我能感受到,归属感自然而然地发生了。在这里,我由衷地感谢长大的贴心服务,特别地感谢信息老师们为我们无微不至的付出。
地测学院2017级学生 徐新钰
“同学,请出示国家政务平台防疫健康码。”随着北门外防疫工作老师的声声提醒,我迈进了阔别四个月的校园,人脸识别、测量体温一直到行李消杀,整套流程都顺畅地进行着,让我感受到了学校为了让我们安全返校所做的巨大努力。通道隔网外各学院值班的辅导员老师们紧盯着一个个有序进入的学生,就算带着口罩隔着围网他们也能一眼认出自己的学生,所有的思念饱含在他们即使疲倦却依旧闪亮的双眼中,无声胜有声。山川无恙,花满长安,很高兴,我们回家了!
资源学院2017级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生、长安大学抗疫青年突击手 李亚军
从早上六点到晚上六点,返校的旅途十分漫长,但路上总有学院老师们不停的挂念,一句句问候,一条条消息,都让这条返校路变的格外温暖,也让我对开学的担心和顾虑一点点消除。傍晚抵达学校门口,远远地就看到学院老师在前面迎接,被老师喊出名字的那一刻倍感幸福。晚上学院领导们还到宿舍来叮嘱我们要做好日常防护,让我心里倍感亲切,由衷地感谢老师们,感谢所有老师的付出,谢谢你们!
建工学院2017级本科生 沈文硕
138天未见,甚是想念。从梧州机场回到长大经历了7个小时,下飞机后,在候车室听到了“长安大学的学生排队上车”,心中倍感幸福。回到北门,一进校门就见到了等待许久的辅导员,所有的工作人员耐心引导,守护平安。草木蔓发,我已平安回“家”。感谢学校给予的感动!
建筑学院2016级城乡规划一班 杨宇轩
在离开校园135天后,我终于赶着春末的尾巴回到了思念许久的校园,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让我满怀欣喜和期待。而到校门口时体温异常报警打断了我的憧憬,怀着忐忑的心情在赵萌老师的陪伴下来到了夜幕下长安医院。排队、挂号、血常规检查等,赵老师都认真细心的帮我办好。晚上11点30分,学办洪诗迪老师陪我做完了后续的核酸检测,CT等所有其他检查项目,不辞辛苦地忙碌奔波到深夜两点多。我非常感激两位老师对我的陪伴和照顾。让我在归途中收获温暖和感动,感受到家的温暖。山河无恙,花满长安。我想:为我们返校工作付出辛勤劳动的老师们应该就是这校园里最美的花吧。
水环学院某学生
开学这天,由于体温偏高被带去核酸检测,等回到校医院已经将近十二点,而且已经两顿没有吃饭了,没想到老师还在为我着想,把行李和吃的送到我的手上,说:“赶紧吃吧,别饿着”。吃着老师送的饭,感觉由内而外的温暖!由衷感谢因返校而忙碌奉献的每一位老师!
材料学院2017级 晁诗乐
漫漫归途,最令我感动的是辅导员老师们无微不至地关怀和照顾。返校前一天,我就接到了辅导员张玮老师的电话,他嘱咐我注意安全,做好旅途防护。在返程的火车上,张老师通过QQ和我强调了到校后的各项事宜。25日凌晨五点,等我打车到校门口时,辅导员张老师、史老师和学办主任杨老师已经在校门口等候了。张老师连续两次为我测量体温,给行李箱进行了消毒。作为北校区2017级第一位返校的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学校对我们细致的关怀与服务。学校的防疫措施也十分周全,这样的校园环境让我对未来的校园学习生活充满了期望。
土地工程学院 贾月舟
在期盼之中迎来了返校的日子,经历了五小时车程,时隔半年我再次回到了西安。车一到达便收到了接站老师的电话,细致耐心的引导我前往集合地点。而后来到了雁塔校区的学生宿舍,宿舍内早已有摆放整齐的生活用品。简单收拾后发现宿舍楼内只有开水机可以接水,于是将情况反应给了导员陈老师,不出一会老师便通知我让我下楼取水,已经派了同学送了矿泉水来宿舍。及时来到的矿泉水在炎炎夏日给予了我一丝清凉,也让我感到了学校对学生的关怀和温暖。
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级本科生 陈见炜
终于回到阔别已久的长大,因疫情防控需要,学校增设了层层“关卡”,却也更加令人感到安心,我们平安返校,离不开所有长大人的辛劳付出!在校门口看到学院领导和老师们迎接我们回家,心情十分激动,使刚离家的我,仍然感受到了家的温暖!防疫虽艰难,人心却温暖。致敬所有坚守岗位的长大人,感谢你们为我们的平安健康保驾护航!
人文学院行政管理专业 王玉霞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阔别四月,终于迎来春暖花开,回到心心念念的学校,校门口老师已等候多时:“欢迎回家”!过五关斩六将,带着学校惊喜大礼包——十个口罩、一个体温计,终于回到宿舍。宿管阿姨帮忙晒的被子也整整齐齐的摆放好了,晚上导员来看望我们:“终于回来啦,你们一来学校就有活力了”。一切还是那么亲切、熟悉、温暖!毕业在即,更加感恩和珍惜!
理学院2017级数学专业研究生 周天涯
在返校后的这段时间里,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学校在全局掌控和细节落实上对同学们的关心关怀。特别是,毕业生关于就业的事情比较多,老师们为及时方便地帮我们解决问题,经常放弃休息时间熬夜加班,令人感动。今年的毕业季与众不同却也意义非凡,希望我们能够珍惜利用好这段时光,踏实走好“毕业最后一公里”,为学校的常态化防疫工作及建设发展再贡献一份力所能及的力量。
外语学院 赵怡凡
回到了学校,感觉既熟悉又陌生,在回校前夕,老师就一直叮嘱我们注意事项、关注我们的动态,我们也能从学校的公众号上了解到学校为师生们提供的各种生活保障和安全措施,这些都打消了我对于返校的顾虑。看到在校门口守候等待的老师们,内心十分温暖,看到食堂采取的许多安全措施,让我们更感到了一份安心!
体育系 张琳璇
时逢疫情,返校之后因体温异常接受核酸检测,很忐忑、很紧张。辅导员老师一直陪伴在身边,体育系领导、老师和同学们也一直关心问候着我,感受到了浓浓的爱和温暖。对我而言,返校像是从一个家回到另一个家,我始终是体育系大家庭中的一员。peace and love. 以后也要是一个温暖的人。
感谢重聚、感谢归来
感谢辛苦守护我们的老师们
感谢长大校园中每一个可爱的人
能让复苏的校园和回“家”的学子们
重燃心中的火把
温柔又湿润的风带来校园中又一片欢声笑语
往期热文回顾:
党委宣传部 讯澜工作社
资料来源:征集
文字:魏笑嫣、惠西愿
编辑:惠西愿、喜吉尔
审核:羽 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