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他是《无问西东》主角原型,一代清华才子,27岁以躯捐国!

2018-01-17 中国金融信息中心

 


CFIC导读:

他们为正义而战,在战争中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他们是英雄,是我们应该永远记住的英雄,是历史不应该忘记的英雄。”后来经过三个多月的四处走访、查阅资料,有两位飞行员伟岸的身躯逐渐清晰——他们正是沈崇诲烈士和陈锡纯烈士,可惜的是,陈锡纯烈士没有留下照片,让我们永远牢记他们的英名!


(一)

电影《无问西东》正在热映,

其中,王力宏饰演的沈光耀,

是西南联大的一名超级学霸。

沈光耀出身豪门,

是特别有前途的一个人。

但因为时代的背景,

他决意投笔从戎,

成为了一名空军飞行员。

“奔赴一场劫难,

却像去赴一场盛宴”。


沈光耀这个角色让王力宏也非常崇拜,

在接受采访时他说:

“沈光耀这个人物一直住在我心里。

这么一个盛放的少年

做了这么一个决定,

虽然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年代

不需要做这么沉重的决定,

如果是我处在那样的环境

我也希望自己

能那么无私,为社会,为国家。

他对我而言是一个很高的境界,

所以我很崇拜沈光耀。”

(二)

沈光耀的原型是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学生沈崇诲。

他出生于富裕家庭,

是那个时代的“高帅富”。

沈崇诲1911年6月25日出生,

父亲沈家彝是著名大法官,

曾任上海特别市高等法院院长。

       沈氏三兄弟于北平合照,左起依序为老大:沈崇训、老二:沈崇诲、老三:沈崇教。

沈崇诲的母亲善良博学,

不仅教他识字、算术、写作,

而且还经常给他讲岳飞、

文天祥等英雄的故事。

1920年春,

沈崇诲入北京成达高等小学读书。

在这里,他受到了严格的纪律约束,

成绩优秀、名列前茅。

1922年,

他升入著名的天津南开中学。

读书期间,他酷爱运动,

体格非常强壮,学习也很用功,

德智体全面发展。

1928年,17岁的沈崇诲

考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清华大学棒球队员合影,中为沈崇诲。

在清华四年中,

他是学校足球和棒球队的代表,

并经常作为北平及华北区的运动选手,

参加全国各地的运动会,

获得不少荣誉。

他南开、清华的老同学黄中孚回忆说:

“有一次与外来的球队决赛,

一球将他的门牙打落,血流满脸,

队长和球员喊他下去,

连观众都吼起来了。

他因战况紧急,

输赢只差十二分钟,

频频摇手,毫不迟疑的撑下去,

沈兄爱团体而肯牺牲的精神

被认为是无与伦比。”

(三)

沈崇诲对岳飞、史可法等

英雄人物特别崇敬。

1932年在清华大学毕业不久,

他放弃了在绥远优渥的工作,

冒着大雪赶到杭州投考航校,

被录取入轰炸科,

毕业后留校任教官。

沈崇诲在教练机前留影。

1937年七七事变后,

8月13日,日军又大举进攻上海。

沈崇诲

8月14日,

沈崇诲奉命随第二大队

轰炸日军第三舰队。

激战中,

正遇日军在码头登陆,遂轰炸之,

并炸毁堆在码头上的日军军火,

使日军伤亡惨重,旗开得胜。

8月19日晨,

沈崇诲再次奉命轰炸敌舰,

适遇敌战斗机袭击南京、杭州,

其护航战斗机被迫迎敌,

遂在无战斗机护航的情况下,

与第九中队飞行员升空执行任务。

沈崇诲飞临日军舰时,

所驾2904号飞机突然发生故障,

尾部冒出浓烟,

速度减慢,脱离战斗队形。

此时,

日军旗舰“出云号”

正指挥航队与中国空军激战,

沈崇诲见此情景,

破釜沉舟,

与陈锡纯高喊着空军誓言:

“我的身体、飞机,

当与敌人的

飞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

接着便义无反顾地撞向敌舰,

与敌同归于尽。

他们的壮举,

向世界宣告了

中国人誓死捍卫民族尊严的决心。

惊天地、泣鬼神!

沈崇诲殉国时年仅27岁。

一代清华才子,满腹经纶,

以躯捐国,何其壮哉!

在清华西大操场南,

校河与山之间,依山傍水,

有一块黑色的花岗岩石板。

石板上面有

闻一多在内的43位清华校友烈士人名,

沈崇诲的名字就在前十位。

在南京紫金山北麓的

航空烈士公墓园里,

沈崇诲烈士的碑文如下:

沈崇诲 中尉飞行员

烈士湖北武昌人。

中央航校三期毕业,

任空军二大队九队分队长。

1937年8月19日

于上海白龙港洋面驾机撞沉日舰,

英勇殉国,

时年二十七岁,

追赠为上尉。

紧靠着沈崇诲烈士墓的是陈锡纯烈士墓,

碑文上写着:

陈锡纯 少尉飞行员。

烈士湖南长沙人。

中央航校五期甲班毕业,

任空军二大队九队飞行员。

1937年8月19 日于

上海白龙港洋面随沈崇诲驾机撞沉日舰,

英勇殉国,时年二十二岁,追赠中尉。

七十多年过去了,

两位舍身取义、

为国捐躯的烈士还有几人知晓?

(四)

有一位老照片收藏爱好者叫金土,

一次偶然的机会

他购得了两本私人照相簿,

其中就有摄于1933—1936年间

的飞行员的照片,

有的还有主人的亲笔签名。

相册中清华大学化学系实验室照片

相册中清华大学图书馆照片

相册中清华大学大礼堂照片

相册中漂亮女孩的照片

2001年11月24日,

一位叫马西莫·卡坡内

(Massimo Cappone)的意大利人

看到这些老照片,

深感震撼,

他说:

“我要慢慢地看这些照片,

你知道吗?

飞行员的生活照让我

更感受到了他们的存在,

更贴近了他们。

我仿佛回到了60年前,

这些人活着,

那么年轻,那么充满活力。

你看照片上,

有他们的同学,

有他们的教师,

还有他们的父母、兄姊、妻儿、朋友。

他们也是普通的人哪!

有血有肉和我们一样的人。

他们为正义而战,

在战争中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他们是英雄,

是我们应该永远记住的英雄,

是历史不应该忘记的英雄。”

后来经过三个多月的四处走访、查阅资料,

有两位飞行员伟岸的身躯逐渐清晰——

他们正是沈崇诲烈士和陈锡纯烈士,

可惜的是,

陈锡纯烈士没有留下照片,

让我们永远牢记他们的英名!

本文作者: 星光

本文来源:人民日报 

延伸

阅读

《无问西东》背后的大学:只存在了8年,却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巅峰


一个仅仅存在8年的临时大学,为何却能如此辉煌?堪称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奇迹。

电影《无问西东》,虽是为清华百年诞辰而献礼的影片,却让人知道了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绝对可以称之为中国高校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


在最艰苦的抗日战争时期,这里云集了当时中国各领域的泰斗,先后在此任教的专家教授有300余人。


从这里走出的中国两院院士多达171人,8人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4人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2人获得诺贝尔奖,成为中国科技发展界的中流砥柱。

这里也走出了中国100多位人文大师,成为中国文化思想的基石。

一个仅仅存在8年的临时大学,为什么能如此辉煌?

抗战时期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舍旧影

· 01 ·

1937年,日军铁蹄践踏中国大地,开始有计划地摧毁中国文化。

五朝宫阙,北平沦陷。

北大的红楼沦为日军宪兵司令部,清华大学竟然成为日军的兵营和医院,图书仪器遭受洗劫,体育馆成了马厩,新南院成了随军妓馆……

三分之二的南开大学毁于炮火之下……

清华的吴宓深感悲愤无望,在日记里写道:“闻报,知战局危迫,大祸将临……今后或自杀,或为僧,或抗节,或就义。”

吴宓,中国的“哈佛三杰”之一,清华大学国学院创办人,中国比较文学之父

中国知识分子在民族危难之日,表现出铮铮铁骨。

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陈三立拒绝日本人游说,怒斥:“呸!中国岂狗彘耶?岂贴耳俯首,任人宰割?”最后绝食五日,忧愤而死。

陈三立的儿子,中国的国学大师陈寅恪,为了保证中国的文脉不断,在父亲的丧期秘密逃离北平,他说,“文化不可以亡,救国经世,尤必以精神之学问为根基”。陈氏家族三代名士:陈宝箴(中间)、陈三立(右二)、陈寅恪(左二)

中国现代美学奠基人、北大教授邓以蛰的三儿子,当时仅有13岁,在日本召开的占领北平的“庆功会”上,将日本膏药旗扯碎,踩了两脚。日本人开始追查他。

邓以蛰只能让儿子逃难,临走之际,嘱咐儿子,一定要学科学,科学才能兴国。

后来,这位三儿子辗转到了昆明,考入了西南联大物理系,真的实现了父亲的嘱托。

他就是邓稼先。

邓稼先西南联大学生注册卡

清华大学的闻一多、朱自清等人对日本人的优厚待遇嗤之以鼻,也义无反顾踏上南迁之路。

热血殷红,只为中国弦诵不绝!

 02 ·

1937年11月,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在长沙组建成立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但不久后,日寇逼近长沙,1938年2月,临时大学分三路西迁昆明。

这三路西迁,号称中国教育史上的长征。从内地到云南的旅途异常艰难,崇山峻岭,峡谷深涧,道路崎岖,危险重重。特别是湘贵云的这一路,200名师生行程3200多里,历时68天,横穿湘黔滇三省。

他们风餐露宿,历经磨难。

路上所经过的多是西南偏僻村野小镇,无法容纳这么多师生,他们有时就住牛棚羊圈,与牛马为伴,干草做床,星月为灯。

这一路,也受到了当地人的热烈欢迎。

在“步行团”进入贵州玉屏时,县长贴了这样的告示:

这是西南小镇一个衣衫褴褛的保长,他敲着锣,告诉贫穷的乡里人,不能对师生哄抬物价。

这布告体现着在民族危难之时社会各阶层强大的凝聚力,老百姓对保护民族文化与人才的可贵意识,正是这样的文化认同感,才使得中国文明的薪火不断。

象牙塔里的文弱书生在颠沛流离中,接触到了下层劳动人民,感受到了中国草根百姓中蕴含的不屈的民族精神,确信中国不会亡国。

闻一多等三名教授还在路上蓄须明志:赶不走日本人,就不剃胡子,看它能够长多长!

· 03 ·

1938年4月,三所大学的师生到达昆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正式成立。

清华校长梅贻琦、北大校长蒋梦麟和南开校长张伯苓组成联大常务委员会,为了避免三校之矛盾,张蒋两人“让”权,梅贻琦掌管联大。

张伯苓、梅贻琦、蒋梦麟

抗战时期,经费缺少,联大办学条件非常简陋。

当时联大校园的设计者是梁思成、林徽因夫妇。

设计蓝图一变再变,从楼房变成了平房,从砖墙变成土房。梁思成全无用武之地,他很无奈:茅草房每个农民都会盖,要我梁思成干什么?

只有图书馆屋顶使用了青瓦,教室、实验室使用铁皮,宿舍屋顶一律茅草。

每逢下雨,宿舍里学生只能用盆碗接水。上课时,教室的铁皮房顶被打得啪啪作响,教师无法上课,学生只能自学看书。

一次,中国现代经济学泰斗陈岱孙上课时,因为雨声太大,并在黑板上写下了“静坐听雨”,这段故事在联大广为流传,戏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在电影中《无问西东》就有“静坐听雨”这段情节

后来,联大经费紧张,铁皮房顶卖掉,改成了稻草房顶。每次下雨时,大家只好打着伞上课。

· 04 ·

当时教授的生活极其清苦。

一次,朱自清遇到乞丐追讨,说我是联大教授,乞丐一听是越教越瘦的教授,扭头走了。

朱自清的儿子曾回忆父亲的生活,他或和青年助教搭伙包饭,或到朋友家蹭饭。当时朱自清体重仅有39公斤,形销骨立。他常年不添新衣,经常披件车夫的蓑草衣到校授课,成为联大一景。

在去西南联大之前,大学教授的薪水往往都是上百元,是普通人的20多倍,衣食无忧,家中都有仆人和保姆。

但在昆明,教授们生活窘迫,不得不另谋生路。

物理系教授赵忠尧,养不起三个孩子,每次讲课回来,便在家里制作肥皂。当然,他作为人类物理学史上第一个发现反物质的物理学家,中国原子核物理研究的奠基人,做肥皂是小菜一碟了。

闻一多国学底蕴深厚,谋生方式是刻图章,梅校长和别的教授也为他做广告。为了解决吃菜问题,他和妻子还开始种菜。

一次,闻一多见到西红柿长了虫子,一筹莫展。正好吴征镒经过,作为中国植物学的泰斗和“活字典”,便指导闻一多如何种菜。

清华校长的职务级别相当于国家总理,以前收入颇丰,到了联大,因为经费紧张,他变卖自己汽车和财产,生活竟然也入不敷出。

梅贻琦的夫人韩咏华过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也能深明大义,做起糕点挎篮在街上出售,并取名“定胜糕”。因为路长,她舍不得穿袜子,有时把脚磨破。

谁能想到,一群在中国,甚至世界学术界显赫的学者,竟然为生活所困,大材小用,让人感到几分辛酸。

· 05 ·

学生日子也不好过。杨振宁回忆到,他们在学校食吃饭时,往往是站着吃,米饭是用桶装的,他在盛第一碗的时候,只填半碗,盛第二碗时,再填满满一碗。

如果第一碗盛满,等吃完以后,桶里的饭便会没有了。

吃饭的时候,食堂便会响起筷子敲碗的声音,因为米饭中有很多石子杂物,大家边吃边挑。

当时联大没有开水喝,不上课时,学生就跑进昆明城喝茶。

说是茶馆,其实大多是昆明城内的住户,在自己小院摆起一个小桌子,烧上一壶开水,以很便宜的价钱,让学生在这里看书。

学生们就在那里学习讨论,直到深夜。就是在茶馆的昏暗气灯下,三个学子曾夜读海森伯,进行了激烈的争辩讨论,这也影响了他们整个一生。这三人就是以后在中国物理学举足轻重的联大物理系“三剑客”——杨振宁、黄昆、张守廉。

杨振宁后来回忆说:“与黄昆和张守廉的辩论经验告诉我:和同学讨论是极好的真正学习的机会。”

· 06 ·

生活虽然困苦,但是联大师生的精神是乐观、积极、自由的。

西南联大虽然是三所学校联合办学,但师生为了改变中国之命,一反文人相轻的作风,为了中国的文化香火不断,他们融为一体。

清华智慧如云,北大宽容如海,南开坚定如山,三所学校的气质也就是西南联大的气质。

北大哲学系教授黄枬森,曾撰文回忆:当时的国文老师是沈从文,英语老师是李赋宁,物理老师是吴有训,中国通史老师是吴晗,公共伦理学老师是冯友兰。我还选修了数论和《庄子》,老师分别是华罗庚和闻一多。这阵容,简直太豪华太奢侈了。

梅贻琦作为校长,坚持教授治校,他说过一句名言:“校长不过是率领职工给教授搬椅子凳子的。”

上个世纪80年代,有人问沈从文:为什么当时条件环境那么苦,西南联大培养的人才,却超过了战前北大、清华、南开30年出的人才的总和?

沈从文回答了两字:自由。

对人才的尊重,学术自由的空气,所以才造就了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

· 07 ·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

这是西南联大的校歌,唱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振兴民族的使命感、责任感。


在这段艰苦的岁月,面对日本飞机的轰炸,师生们跑到山里林中,从来没有间断学习,“见机而作,入土为安”,是他们对日寇的飞机的蔑视。


为了避免轰炸,教授们散居于昆明郊区,正是在这样的房屋中,吴大猷培养出杨振宁、李政道、朱光亚等一大批著名物理学家。

昆明郊区岗头村永丰寺吴大猷故居

华罗庚全家六口,居于这样的一间半茅草土屋里面,写出了《堆垒素数论》。

在这民族危难的时刻,大师们完成了一大批论著,后来成为中国各学科的奠基之作。

在祖国召唤之时,西南联大的1100多名学生投笔从戎,参加中国远征军,血洒疆场。

抗日结束,1946年8月,三校复员北返后,西南联大为感谢昆明人民,独留联大师范学院,这就是今天的“云南师范大学”。


如今70多年过去了,曾经的师生大多离开了人世,但西南联大的“刚毅坚卓”校训却没有被人忘记.....

70多年前,存在仅仅8年的西南联大,群星璀璨,大师云集,各种思想在此碰撞,激发出的火光,照耀着当时,乃至以后中国学术界、科学界、文化界的天空。

堪称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奇迹。

而今,全国一年教育经费总投入将近4万亿元!全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每一所高校,大楼之豪华远胜过以茅屋为所的西南联大。

现在,我们不缺大楼,却不见了大师。

本文作者:朗博

本文来源:世界华人周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