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沈建光丨展望2018:防范中国经济的灰犀牛

2018-02-09 中国金融信息中心

 

CFIC导读:

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呈现两面性特征。一方面,中国经济企稳回升,刚刚公布的2017年成绩单超出预期,GDP增速终止了七年的下跌趋势,增速反弹至6.9%,三驾马车同时发力,新经济欣欣向荣;另一方面,地方债务风险正在加大,多地频频自曝GDP与财政数据造假挤水分;金融领域风险事件频发,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被曝七百多亿的空壳企业授信,令人惊骇。房地产市场泡沫积聚,目前尚需借助限购、限贷、限售等方式抑制投资。如何理解新时代中国经济的两面性,中国经济前景又将面临怎样的挑战?


本文作者为瑞穗证劵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沈建光


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呈现两面性特征。一方面,中国经济企稳回升,刚刚公布的2017年成绩单超出预期,GDP增速终止了七年的下跌趋势,增速反弹至6.9%,三驾马车同时发力,新经济欣欣向荣;另一方面,地方债务风险正在加大,多地频频自曝GDP与财政数据造假挤水分;金融领域风险事件频发,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被曝七百多亿的空壳企业授信,令人惊骇。房地产市场泡沫积聚,目前尚需借助限购、限贷、限售等方式抑制投资。如何理解新时代中国经济的两面性,中国经济前景又将面临怎样的挑战?


有关本轮中国经济企稳反弹究竟由何种因素推动,去年曾有过热烈的新周期和旧模式之争。在笔者看来,二者兼而有之。一方面,传统以基建房地产为代表的投资拉动对经济企稳功不可没,特别是房地产市场,在去库存多项政策并举的背景下,短短一年之内就扭转局面,将房地产市场由冷淡带入火热,甚至催生了房地产泡沫。与此同时,受益于全球经济的复苏与外贸环境转好,去年净出口对GDP拉动为0.6%,一改过去两年的负贡献,且创十年来的新高。


另一方面,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新经济快速崛起超出预期。中国移动支付应用领先全球,当前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的渗透率已高达九成,极大的降低了交易成本并提高了经济运行效率。人工智能发展迅速,中国机器人产业规模保持20%的高速增长,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占全球产量的三分之一。与此同时,互联网消费快速增长,去年全国网上零售同比增长32.2%,远高于同期社会零售10%左右的增长。可以说,新经济正在改变传统的商业模式与业态,成为新时期中国经济的重要推动力。


基于此,有乐观观点认为,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周期,2018年中国经济会持续反弹,GDP有望回升至7%甚至更高。但在笔者看来,新动能与旧模式并行支持中国经济的态势或在2018年难以持续。


传统以债务扩张刺激高速投资的旧模式,虽然短期内稳住了经济增长,但如今看来金融风险越来越大,难以为继,地方政府债务、金融与实体经济高杠杆以及房地产泡沫的隐忧是影响中国经济巨大的灰犀牛,去杠杆背景下,2018年中国经济仍可能充满不确定性的一年。


首先,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不容小视。近日来,天津、内蒙古等地曝出数据挤水分,修正前后的数据变化之巨让人惊讶。如内蒙古下调2016年财政收入四分之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调减四成,包头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降近一半,天津滨海新区承认GDP数据存在三分之一水平的虚高。


而在财政收入虚高的同时,地方政府债务却在变相增加,严重超出了地方可偿还能力。特别是近年来对地方债务约束趋紧的背景下,政府性投资引导基金、专项建设基金、PPP、政府购买服务等增长突飞猛进,其中大多含有地方政府的隐形担保,明为股权实为债权。去年7月底,国内政府引导基金目标规模便已经超过8万亿,比2016年增长一倍有余,蕴含巨大风险。


更进一步,地方政府举债大多投资于中长期城市建设项目,周期长,短期效益堪忧,期限错配下,增加了金融风险。例如,近期包头、呼和浩特地铁项目被叫停也显示了相关风险,根据资料,包头项目投资金额超过300亿,其中,由包头市财政筹集资本金40%,配套银行信贷资金。但挤水分后的包头地方财政剔除一半,真实收入也仅为137.6亿,仅地铁项目政府注资就接近一年的地方财政。


其次,金融去杠杆背景下,风险事件正在增多。自十九大以来,决策层强监管与去杠杆的态势已然明朗。笔者曾在《周小川变调金融杠杆的背后》围绕实体经济去杠杆与金融去杠杆并举、国有企业去杠杆与僵尸企业处理、加深银行业监管、收紧房地产领域融资、互联网金融穿透式监管、强化地方债务属地问责等八个方面给出未来严监管的可能。近一两个月以来,严厉资管新规出炉、互联网金融监管加深、对消费贷进入房地产领域的专项整治加紧以及对通道业务、委外业务的强监管等证实了笔者预期,说明强监管风暴的到来。


在笔者看来,去杠杆的行动可能会加大金融领域风险事件爆发的频率。新年伊始,云南省省级投资平台便出现债务难以还本付息,信托延期偿付的问题,刚性兑付被再度打破,在地方政府债务约束加强与金融去杠杆的大背景下,预计上述事件在全年并非孤例。此外,近日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也被曝出为掩盖不良贷款,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金融机构的脆弱性给人警示,或许说明加杠杆推升的繁荣之下,金融市场看似风平浪静,而一旦面临政策转向与强监管,问题便很难掩盖,真实的金融机构稳健性与抗风险能力如何,尚无明确答案。


再有,房地产泡沫如何平稳化解也是一大难点。过去十几年,中国房价屡控屡涨,但往往通过房价-收入螺旋式上涨的模式化解,即先是一段时期房价上涨,而后政府调控控制住房价,其后再通过收入的提升消化房地产泡沫。但面对此次房地产泡沫,上述模式已难以复制以往模式。一方面,经历过过去两年房价的翻倍增长,一、二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指标已经接近国际最高水平;另一方面,近年来收入增速是随着增长下滑而一路下行的,短期内很难追赶上前期上涨的房价。


如今决策层落实房子只住不炒的决心已然坚定,这使得一是从经济增长角度来看,伴随着销售与新开工的下降,房地产投资将逐步放缓,并影响房地产相关的消费以及土地财政,对增长有负面冲击。而从政策来看,房地产长效机制中最关键的一环,房产税如何落地仍然面临不确定性。围绕征收的范围、价值标准以及税率多少等关键问题尚无明确答案,需要在避免房价大幅波动,避免加剧收入分配不公以及补充地方财源等多重目标中反复衡量后做出抉择。


总之,虽然2017年中国经济在新动能与旧模式的带动下,增速止跌回升,但根据笔者观察,这种反弹并不稳健。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房地产风险以及金融机构脆弱性在政策宽松时很大程度上被掩盖,如今政策转向,短期内依靠债务带动高投资的传动模式难以持续。仅靠新动能的支持下,笔者预计,2018年中国经济将整体出现下行态势,或将从2017年的6.9%回落至2018年的6.3%。而短期内牺牲部分增长速度,也是防范灰犀牛风险、换取更高质量增长的必经之路。


作者:沈建光 瑞穗证劵首席经济学家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本文来源:FT中文网

延伸

阅读一

沈建光:金融危机十周年的三点反思


金融危机是不幸的,其短期内造成的经济急剧下滑、失业大幅攀升以及资产价格缩水的负面影响,使大部分群体都遭受损失。但是,危机又为理论创新提供了土壤,几乎每一次金融危机都会催生新一轮的理论繁荣,正如凯恩斯理论之于大萧条,供给学派之于滞胀,以及华盛顿共识走下神坛之于亚洲金融危机。如今距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已有十年时间,笔者对本次危机及各国应对经验与教训有三点反思。


量化宽松能否终结金融危机?


可能有人会惊讶,这难道是问题?金融危机当然结束了。毕竟当前无论从经济增长指标,还是各国救市政策来看,都已经十分接近甚至超过危机前的水平。而国际金融机构也转向乐观,IMF、OECD均将今年全球增长上调至3.5%,为6年来的最高。


危机的始作俑者美国已经连续七年处于复苏区间,并在近几年相继退出量化宽松、开启加息周期、且开始给出缩表规划;欧洲也迎来了欧债危机以来最好的经济增长,核心国德国增长稳健,曾经的债务国西班牙一跃成为欧元区增长的排头兵,欧元区甚至也将很快退出量化宽松。新兴市场自不用说,IMF认为新兴市场国家过去几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特别是金砖国家,是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


然而,在笔者看来,虽然经济指标有所恢复,但危机的影响却远未消除,难以称之为走出危机,反而近年来去全球化思潮的兴起以及恐怖主义袭击频发等现象让笔者反思,危机的后遗症可能刚刚开始。例如,危机之前,全球化理念得到了普遍认同,但危机十年后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民众把危机带来的痛苦归因于全球化,特朗普上任、英国脱欧这些黑天鹅事件的出现说明反建制、反精英、反全球化的势力之强已然超出预期。


在笔者看来,这一新情况的出现与各国应对危机的政策密切相关,实际上,危机使得各国把货币政策应用到极致,如量化放松、负利率打破原有理论框架,但在增长恢复的同时,却伴随着资产价格的上涨以及贫富分配的不均,可以说,正是这种劫贫济富的政策催生了公共政策领域的危机,政治上黑天鹅频出说明十年金融危机并非结束,而仍在持续。


危机削弱中国竞争力了吗?


毫无疑问,金融危机的爆发,曾给中国带来重创,从2007年高达14.2%的增长,一路下滑至2009年最低时的6.4%。


但对比之下,笔者发现,金融危机对中国危中有机,给了中国在全球弯道超车的机会。十年后的今天,我们看到,中国在全球的竞争力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大大增强,国际话语权也有明显提升。


这主要体现在,中国对全球经济的贡献从危机前2006年的不足20%,上升到如今的近30%;中国出口虽受到危机的影响,但从与其他国家的横向比较来看,竞争力反而提升,十年间,中国出口份额占比从2006年的8.1%上升至2015年的14.1%。相比之下,一些主要发达国家表现黯淡,十年来,美国出口在全球的占比基本稳定在9%左右,德国出口占比则下降约1个百分点至8%,日本出口份额亦从5.4%下降至不足4%。


与此同时,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相对高速增长,也带动同期收入水平的提升,激发了中国居民的消费潜力。从零售市场来看,2006年中国的市场份额仅有1万亿美元左右,是美国市场份额的四分之一,而去年中国的零售市场已经约5万亿美元,接近美国市场份额。以美国最大汽车公司GM销售为微观例证,2007年GM公司的销售来自美国的市场份额是中国的4倍,但去年GE在华市场销量超过387万辆,连续7年成为全球最大市场。上述变化也让笔者坚信中美之间可能有局部的贸易摩擦,但不会爆发大规模贸易战。


与此同时,经济上竞争力的增强也使得近年来中国在金融与全球治理方面的话语权大幅提升。中国汇率制度改革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在加大,其外溢性亦已纳入美国货币政策走势的考量;一带一路、亚投行等倡议的提出,G20会议、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的举行,以及在美国特朗普政府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仍然坚持全球化战略等事件,均显示危机十年后,中国在全球治理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强的领导力。


应对危机的刺激政策值得吗?


应对危机各国采取了不同的政策,但效果如何,如今仍有争议,并没有定论。中国前期通过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避免了危机,但却产生了债务风险、产能过剩以及房地产泡沫等问题。如今警示中国风险的声音仍然不绝于耳,但即便质疑,也无法否认稳定的增长为十年来中国弯道超车,提升竞争力创造的机会。


同时,近年来中国在基建方面的投入也相当巨大,相比于短期较低的收益,高铁、机场、物流等基建投资的长期红利如今正在逐步显现。对比来看,发达国家的基建投入与财政刺激相对落后,直至杭州G20峰会,全球才就增加财政支出达成共识。而美国方面,由于长期基础设施的陈旧,特朗普提出的增加基建投入赢得很多支持;相反,英国早前采取的紧缩措施增加了民众的痛苦,也间接造成了脱欧黑天鹅事件的出现。


中国金融风险不容小觑,但教科书中的危机并未如期而至,可能与中国危机以来创新货币政策实践操作联系紧密。

例如,与大多数国家货币政策单一目标制不同,中国货币政策有六大目标,有一定的灵活性;中国并未默守“不可能三角”理论,选择资本项目有限开放、汇率有管理浮动和货币政策一定程度上自主独立的中间状态;以及创新货币政策框架转型,通过SLF、MLF、PLS等流动性工具,一方面支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另一方面,通过短期利率走廊+中期指引,引导中国货币政策框架逐步向价格型调控转型;以及协调推进利率、汇率和资本项目可兑换,而非在上述改革推进上有明确的先后顺序等。


综上表明,中国在应对危机方面有一定的独特性,很多甚至有不同于传统理论之处。当前中国应对危机的实践很多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并竞相效仿,经济学理论也在相应的做出改变。而探寻上述三个开放性问题的答案在笔者看来,也是危机留给经济学者的宝贵财富,值得持续深入的研究。


作者:沈建光 瑞穗证劵首席经济学家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延伸阅读一来源: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延伸

阅读二

沈建光:欧洲经济复苏的曙光


今年6-7月笔者赴欧洲访问投资者,跨国公司及一些央行,一个月的所感、所见、所闻来看,笔者发现,欧洲大陆经济已超预期的开始走向复苏。核心国德国、法国,建筑工地随处可见,受英国脱欧影响,越来越多的金融企业开始把一些伦敦业务部门迁至法兰克福;曾经深陷债务困扰的西班牙表现强劲,预期二季度增长接近4%,是欧盟整体水平的两倍;北欧,瑞士房地产市场一片欣欣向荣,到处是新开工的气息,甚至出现房地产泡沫的警告。当前大多数国内投资者尚未对欧洲大陆出现的积极表现有充分认识,因此,笔者有意将此行见闻写成欧洲之行系列文章,为读者提供一个理解欧洲复苏的全新视角。

欧洲大陆经济超预期复苏

近一两年笔者与国内学者和投资者交流时大多能感受到,国内投资者看好美国经济的居多,认为美国经济复苏稳健,高科技企业和技术创新是支持其增长的核心竞争力;而对于欧洲大多并不乐观,不仅是由于欧债危机之后经济低迷,更多的是出于对欧洲政治前景的担忧,且去年英国脱欧黑天鹅事件的发生使得欧盟内部疑欧情绪再度高涨,更加坐实了这种悲观情绪。

然而,笔者今年以来一直对欧洲大陆经济复苏抱以积极的态度,在笔者看来,美国经济虽然持续向好,但已被市场乐观预期所充分反应,甚至有高估的成分,反而是欧洲经济有诸多亮点,只要法国大选没有出现极右政党上台的黑天鹅事件,欧盟除英国外有超出预期的走向复苏的可能。笔者在今年初也预测美元兑欧元已经见顶,今后欧元将开启升值之路。

确实,今年一季度欧元区经济增速达到2.3%,超过美国;6月制造业PMI指数上升至57.4,创下74个月新高;5月失业率下降至9.3%,为2009年3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在此背景下,今年欧元兑美元升值10%,如今达到1.16,欧央行也在讨论何时退出宽松政策。


从成员国来看,这种复苏似乎是普遍的。笔者此行拜访了西歐16个城市,50多家欧洲领先的跨國企业和一些央行。在与西班牙企業家经济学家交流的过程中,他們表示西班牙经济最为乐观,是欧洲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西班牙——这个曾一度走到债务边缘的“欧洲五猪”国家,通过劳动力市场改革,如今经济连续四年保持高速增长,去年GDP高达3.3%,今年甚至西班牙央行经济学家预测二季度回到4%的预期增长,是危机以来的最好水平,不能不说令人惊喜。


此外,核心国德国更是欣欣向荣,建筑工地随处可见,而与当地经济学家和企業家交流时,他们也大多数预计2017年德法经济将达到六年来的最好水平。而受英国脱欧影响,越来越多的金融企业,如德意志银行、渣打、野村证券、高盛、摩根士丹利及花旗银行等已经决定或考虑将伦敦分布业务迁至法兰克福;此外,法国巴黎也在为争取金融中心积极努力,如近期宣布了一系列支持金融发展的举措,包括取消针对银行等不缴纳增值税企业的最高一档工资税,取消扩大股票交易税征收范围的计划等。


此外,笔者此行与不少欧洲企业进行了交流,都非常乐观。当下欧洲企业家对经济前景的信心和投资热情都是异常高涨, 尤其是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充满信心,认为中国去年下半年以来的经济反弹在今年年底前还会持续。


政治风险渐行渐远


政治风险是国内投资者对欧洲普遍悲观的重要原因,数年前的欧债危机便凸显了欧盟货币同盟,非财政同盟的根本性问题,当时欧元区整体的债务率并不高,甚至低于美国和日本,但由于欧元区内部存在三大矛盾,即核心国德法之间、非核心国之间,乃至核心国与非核心国之间,均有利益上的冲突,欧洲一体化进程能否持续市场上始终存在质疑的声音。直至去年英国脱欧,欧洲大陆的疑欧情绪空前高涨,一时间,欧洲一体化之路会最终瓦解的预言非常流行。


然而,今年来看,情况明显好转,甚至可以说是因祸得福,欧盟,特别是德国法国正在做好英国离开的准备,而致力于加强核心国的凝聚力,并推动欧洲一体化继续前行。早前市场担忧的欧洲黑天鹅事件亦被反转,而今年春季以来,荷兰、法国乃至德国的民粹主义政党接连遭遇滑铁卢,特别是法国新总统马克龙打败主张反对全球化和移民的勒庞,重挫疑欧阵营。如今德国默克尔支持率扩大至40%,极有希望在今年9月德国大选中再度获胜。由于默克尔和马克龙均是欧洲一体化的坚定维护者,在传统“捣蛋者”英国脱欧之后,法德核心国凝聚力将进一步增强,有利于欧洲一体化重新回到正轨。


英国方面似乎有些作茧自缚。脱欧公投之后,英镑大跌,伦敦金融城业务遭到冲击,英国经济出现放缓态势,特别是家庭收入与工业表现均令人失望,如一季度家庭可支配收入连续第三个季度下降,为1970年代以来首见;而5月制造业产出较前月下降0.2%,工业生产下滑0.1%。


而政治方面,英国首相特雷莎•梅也面临困境,不仅输掉本来多数党地位,使其信誓旦旦可以大获全胜的预期落空,而且还得花重金依靠小党联合组阁,才能保持继续执政。此外,伦敦一幢高楼大火应对不利,恐怖袭击接二连三,也让其国内民众支持率持续下降,加之党内反对派质疑强烈,特雷莎•梅政治领导力受到重挫。不难想象,缺乏民众与党内支持的脱欧谈判,必然难以取得有利地位与谈判优势。


总之,此次一个多月的欧洲之行,令笔者进一步加强了对欧洲经济复苏的信心,不仅是经济方面,笔者越来越坚信,欧洲经济正在经历七年来一个最好的时期,而且政治方面的黑天鹅事件也没有发生,反而因祸得福,没有了传统“异见者”英国的参与,一体化之路有可能会进一步加强。


而从全球来看,去年盛极一时的反全球化势力似乎也遭遇重挫,特朗普新政受阻、英国脱欧后自顾不暇,都为更多国家提供警示。在此次德国G20峰会上,不难发现,中国领导人在峰会受到热情款待,而原本紧密的德美关系却似乎出现间隙,拥护全球化的国家更为紧密,这为接下来的中欧合作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沈建光 瑞穗证劵首席经济学家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延伸阅读二来源: FT中文网

延伸

阅读三

德国经济为什么这么强劲?

此次西欧之行,笔者去了德国四个城市,法兰克福、杜塞尔多夫、斯图加特和慕尼黑,与当地企业家、投资者和经济学家交流下来,感觉到他们对于德国经济信心满满。这一方面得益于德国经济的强劲表现,当前德国的失业率创历史新低,英国脱欧又给法兰克福打造金融中心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欧盟政治不确定风险的降低,法国大选重挫了疑欧情绪,默克尔和马克龙共绘欧盟改革,移民冲突也不似去年那样棘手。作为欧洲一体化坚定的捍卫者和欧洲经济火车头,德国今年面临的政治经济局势都要好于往年,一切似乎都在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德国,图片由作者提供

德国经济增速六年来最高

德国之行,令笔者十分惊讶的是德国繁荣的房地产市场。四座城市,满眼望去尽是建筑工地,房地产一片欣欣向荣。与欧央行的几位前同事聊天,让笔者了解到,近年来德国的房价增长迅速,相比于危机之前的水平早已翻倍,如今德国人的买房热情也越发高涨,租房市场非常火爆,法兰克福金融中心的办公楼更是供不应求。这样的景象之所以让笔者感到吃惊在于,相比于笔者03-06年在法兰克福工作时,德国的房价曾十年未涨,德国人早前买房的需求很弱,大多数人租房,很少有投资房地产获利的想法,如今房价快速上涨,反差十分明显。


德国房地产市场的迅猛发展,与移民的大量涌入与宽松的货币政策密切相关,特别是英国脱欧之后,德国越加受到海外企业投资与个人移民的青睐。得益于法兰克福良好的金融生态,欧洲央行、德国央行、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德交所等总部都汇集于此,在伦敦金融城前景堪忧的背景下,已有越来越多的金融企业,如德意志银行、渣打、野村证券、高盛、摩根士丹利及花旗银行等,决定或考虑将伦敦分布业务迁至法兰克福。

去年德国经济增速1.9%,是五年来最大增幅,而今年德国经济增速更高,将达到六年来的最好水平。支持德国经济的,除了房地产市场,政府和私人消费亦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今年德国7月IFO企业景气判断指数从前月的115.2升至116创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各行业景气均有上升,显示德国商业信心的极度高涨。

与此同时,德国支持增长的财政政策空间仍然巨大。得益于德国经济状况良好,2016年德国财政收支盈余高达237亿欧元,创1990年两德统一以来最高值。考虑到在当前全球货币政策已经应用到极致,欧洲央行采取量化宽松的背景下,德国财政反而连年盈余,且创下新高,未来财政政策的放松,可以帮助德国甚至欧盟经济增长更稳健。

欧洲央行,图片由作者提供

一体化改革进程迎来新局面

此次德国之行间隙,笔者曾去法兰克福北边的温泉小镇巴特洪堡度假,这是德国的富人区,也聚集了不少在法兰克福工作的白领。与中国不同,很多德国富人大多不在市中心居住,而是选择定居在城市周边、环境较好的地方。与美国超大别墅有所不同,德国富人的居所大小适中,更加强调舒适、实用。而在巴特洪堡乃至德国很多地方,所有公共温泉都是男女混浴,这是德国广泛接受的温泉文化,在欧洲也是绝无仅有。让笔者感受到的是崇尚自由、自然的德国人,这似乎又与德国人的刻板印象有所不同。

而之所以德国人往往给人以严谨的形象在于其专注和坚持。在德国,家族企业的文化传承十分普遍,根据波恩中小企业管理研究所调查报告,家族企业管理发展占德国出口份额四成以上,研发投入比达到4.6%,超过德国的平均水平。

同时,在此前欧债危机严重的过程中,德国人一直反对欧央行过多干预,坚持债务国紧缩财政才能获得救助等,似乎不近人情,也难免给人以刻板形象。但在笔者看来,这事出有因,相比于欧元区希腊、意大利等国家享受一体化好处,德国为保证社会保障体系可持续,增强本国竞争力,在危机之前,曾用十年的时间拿高福利体制开刀,税制、医疗、退休金制度和救济制度等都先后成为改革对象,德国民众经历了近十年的痛苦转型过程。

实际上,德国人也一直是欧盟一体化的坚定捍卫者,坚持债务国通过改革以获得可持续的增长。令人惊喜的是,在经历了欧债危机与英国脱欧对欧洲一体化的冲击之后,如今核心国德法两国的政治风险降低,法国马克龙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已经承诺将加强合作,共同制定欧盟改革的“路线图”,推动欧洲一体化更近一步。

实际上,考虑到默克尔连任的可能性大幅上升,这种积极前景是可期的。相比于笔者去年到访欧洲时,难民问题曾是默克尔最棘手的问题,今年情况有所缓和,这一是与德国收紧对难民入境的管控有关,二是得益于德国与其它欧盟成员国一起和土耳其签订了难民安置协议。同时,美国特朗普当选、英国脱欧以及国内恐怖袭击频发,反而促使了主张一体化对抗孤立主义的默克尔受到更多支持,距德国大选仅有两个月,默克尔当前民意支持率已遥遥领先,有望成为二战以来第二位任期达16年的总理。而德国政治不确定性的降低,以及其对全球化的捍卫,都为未来中德合作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沈建光 瑞穗证劵首席经济学家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延伸阅读三来源: FT中文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