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2017年度上海品牌经济发展十件大事

2018-02-14 中国金融信息中心

 

CFIC导读:

2017年度上海品牌经济发展十件大事。


1.上海出台“三品”实施意见,“双创”嘉年华助力“起蓬头”

2017年2月份,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本市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实施意见》(沪府办发〔2017〕16号),从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以及保障措施等四个方面提出了12项任务,这是上海贯彻国务院文件精神(国办发〔2016〕40号)出台的政策举措。9月份,在全国双创活动周上海主会场创新创业嘉年华活动中,各种新产品、新技术、新应用融合到衣食住行娱之中,让人耳目一新、脑洞大开,进一步助力上海“三品”专项行动的深入开展。

2.首批上海市级品牌培育示范企业“出炉”,7家企业入榜工信部示范企业

按照《本市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的实施办法》(沪府办发〔2016〕38号)要求,本市从2016年起开展市级品牌培育试点示范工作,并形成无门槛、全覆盖和体系化、社会化、专业化的推进工作机制。经过导入、诊断、培训、优化、运行、监测、评估及专家评审等环节,评审认定了首批24家上海市品牌培育示范企业,并推荐其中15家参加工信部评审,最终联影医疗、上药杏林等7家上海企业入榜全国示范企业,占全国44家的16%。

3.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品牌经济(上海)论坛,“中国工业品牌之旅”在沪首航

2017年4月,成功举办以“科创驱动与品牌经济发展”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品牌经济(上海)论坛”,工信部和上海市领导出席,品牌之父David Aaker、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等国内外著名专家、企业家专题演讲,吸引国际、国内近700位代表参会。论坛上,还举行了工信部“中国工业品牌之旅启航仪式”,这是国家层面推动“三个转变”的重要活动,上海作为该活动的首发站,也是工信部对上海品牌建设的肯定与鼓励。

4.成功举办“上海卓越工业品牌展”,“国际一流、国内顶尖”集中亮相

由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品牌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主办的“上海卓越工业品牌展”,作为“中国工业品牌之旅”上海站的重要活动,得到了国家工信部指导和支持。这是上海第一次集中展示了各个领域国际一流、国内顶尖的工业品牌和产品,上汽、商飞等43家集团、68个在国际、国内一流的上海工业品牌参展。

5.首个“中国品牌日”,上海发布“外滩•中国品牌创新价值榜(TOP100)”

在2017年5月10日首个“中国品牌日”,由复旦大学、上海企业文化与品牌研究所联合推出的“外滩•中国品牌创新价值榜(TOP100)”正式发布,这是国内外首次以供给侧的创新、传播等要素投入为依据,建立的“品牌增值驱动要素模型”而形成的榜单。上海一直以来注重培育品牌专业服务市场,第三方社会专业服务机构得到了较好发展。

6.市政府出台67号文,美丽健康产业将有大发展

上海发展品牌经济,初步建立了企业/产品品牌、行业/区域品牌、上海城市品牌三个层面的品牌经济发展框架。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上海美丽健康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沪府发〔2017〕67号),以美丽健康产业为突破口,探索行业品牌、区域品牌发展,使之成为上海一张产业发展的新名片。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上海东方美谷”“中国化妆品产业之都”称号。

7.探索金融助力品牌经济发展,中信“品牌银行”揭牌

上海一直在探索金融为品牌服务之路径,以解决品牌经济发展价值链环节的“断链”问题。2017年12月11日,由上海品牌发展基金与中信银行上海分行合作设立的“品牌银行”揭牌并落户黄浦区。上海品牌发展基金是一个以品牌发展为主线,采用“政府引导、市场推动、专业运作”的发展基金,经过半年时间完成了全部程序性的备案工作。这次与中信银行以“投贷联动”方式合作成立的“品牌银行”,为其实质性运作跨出了第一步。

8.市区联手推进品牌经济发展,品牌工作首次列入区政府考核

充分发挥各区品牌建设主战场作用,加强市区联手,共同推进上海品牌经济发展。品牌建设工作首次列入区政府工作考核。各区相继建立相应的品牌建设联席会议或其他工作机制,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企业品牌培育试点示范等有序推进。

9.落实市委务虚会精神,第一时间召开“四大品牌”各界座谈会

2017年12月,在市委务虚会李强书记提出“全力打响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的第二天,市品牌办及时召开“贯彻落实市委务虚会精神,全力打响上海四大品牌”座谈会,来自政府、学界、协会、机构、企业等近30位代表与会,大家提出了“高原和高峰”“对标和对策”“老牌和新牌”等诸多很好的建议和意见。

10.设计与时尚并驾齐驱,“三都建设”见成效

国内首个创意设计海外基地——“上海佛罗伦萨-中意设计交流中心”五周年活动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举行;组织参加中国工业设计博览会,上海团参展阵容最强、展出面积最大,获最佳组织奖。成功举办了2017上海设计周、中国室内设计周暨上海国际室内设计节、上海时装周、上海国际创意城市设计创新论坛等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展会活动。上海市被国际时尚联盟认定为全球成长最快的时尚之都,被中国品牌促进会认定为品牌经济发展要素最好省市,上海设计之都、时尚之都、品牌之都建设见成效。

本文来源:上海经信委公众号

延伸

阅读一

共话科创驱动与品牌经济发展——第三届中国品牌经济(上海)论坛(上)

论坛现场

2017年4月25日,以“科创驱动与品牌经济发展”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品牌经济(上海)论坛”在上海市黄浦区隆重举行。论坛是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上交会CSITF)的指定论坛,也是上海市政府和工信部的“部市合作”项目,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上海市人民政府指导,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知识产权局、上海市品牌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上海市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办公室主办,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协办,上海企业文化与品牌研究所承办。

出席论坛的领导主要有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徐逸波,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沙南生,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局长吕国强,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区长杲云,上海市品牌办主任陈跃华,中国金融信息中心董事长叶国标,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陈卓夫,上海市质监局副巡视员赖晓宜,以及山东、河北等五省市经信委的领导。

“中国工业品牌之旅启航仪式”现场

“上海品牌发展基金”揭牌仪式现场

以下为论坛实录:

领导致辞: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徐逸波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徐逸波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工业品牌之旅也是工信部推动中国工业从“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迈进的一次里程碑式的巡礼。他围绕“科创驱动与品牌经济发展”分享了三点想法。

一是坚持创新驱动,推进品牌经济发展。上海制定了到2040年的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在《规划》中提出了“上海要建设卓越全球城市”的目标。一方面,当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快速迭代更新是一个大趋势,创新之源成为了新一轮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的关键资源。三年前,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上海提出了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的要求,这是站在国际国内发展高度,高屋建瓴谋划未来所得出的战略研判和英明决断。另一方面,品牌是包括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创新资源要素流动的风向标,在全球化、网络化的时代,这些创新资源的流动将更为便捷和迅速,它们将朝着更有利于其发展和增值的强势品牌、优势产业和全球节点性城市集聚。

二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品牌生态环境。这些年来,上海的品牌发展遇到了许多新的挑战。品牌经济本质上是一个品牌生态经济,当前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的改革,就是要通过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为品牌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我们要营造适宜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流动的制度,为品牌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我们要着力于城市品牌、产业品牌、企业品牌三个层面的共同的品牌经济发展之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提出的四个“新作为”的要求,特别是要在上海自贸区改革、科创中心建设等方面有新的更大作为。

三是着力城市品牌建设,创新城市发展路径。上海建设国际设计之都、时尚之都、品牌之都从传承上海历史和产业特征出发,从彰显上海特色和全球认同入手,进一步强化了上海的国际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从而打造上海城市品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品牌经济,需要三个条件:一是具有较好的国际影响力;二是具有深厚的品牌消费传统;三是具有产业和城市良性互动的机制和土壤。他认为,加快上海国际设计之都、时尚之都、品牌之都的建设,坚持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双轮驱动,以设计引领时尚,以时尚引领消费,以品牌引领经济,加快推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专项行动,进一步提升诚信立本、科技创新、质量保证、消费引领、情感维护的品牌经济发展内涵,也是上海培育品牌消费,促进产城融合,创新城市发展模式的有效途径。

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沙南生

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沙南生在致辞中表示,上海浓厚的品牌氛围既有历史的积淀,也有创新的理念。作为我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上海曾占据我国自主工业品牌的半壁江山,上海货也成为优质产品的象征。近年来,上海市率先从产品经济向品牌经济转型发展,围绕企业品牌培育、区域品牌建设、品牌质押融资以及激活老字号、重振老品牌等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经验,作出了表现。

他结合上海的情况,围绕着科技创新与品牌经济的发展主题,谈了四点体会。第一,品牌建设是制造强国的必然要求。现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品牌已经成为制造业乃至整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象征。“中国制造”从大到强依然任重而道远,迫切需要竞争新优势。

第二,品牌建设需要品牌经济。从微观上看,企业投入资源培育品牌,以扩大市场占有,用品牌溢价、品牌质押融资等形式实现了价值的转化;从宏观上来看,一个经济区域通过投入公共资源提升该地区整体品牌水平,从而以税收增加、就业增加和社会发展等形式实现了价值的转化。上海市作出了积极探索,出台了支持品牌建设的政策措施,建立了品牌联席会议制度,推进了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建设,建立了品牌评估交易机制,这些举措必将为加快把上海打造成为品牌之都发挥重要而深远的作用。

第三,品牌建设需要内外兼修,内修实力、外修形象是品牌建设的两个重要方向。内修实力要弘扬工匠精神,内涵精益求精、创新创造、技艺精湛等内涵,在企业文化和生产经营活动中体现的就是高质量、高效率、高价值,这些特质是企业实力的保证,也是品牌价值的源泉。外修形象,要讲品牌故事,不仅是企业的事情,也是产业、地区、乃至国家的事情。

第四,品牌建设需要合力建设,加快工业质量品牌建设。多年来,工信部积极履行职责,会同有关部门、地区和行业,取得了积极成效,围绕着企业品牌培育,试点推广品牌培育管理体系的方法,增强企业品牌培育能力,在试点的基础上,正在组织行业制定行业标准,进一步深化推进。围绕着区域品牌建设,我们已经在全国75个产业集群开展试点,发挥了试点先行、示范引领的作用。上海、广东、江苏、山东、湖南等地区的纺织、机械、轻工等行业协会以及一大批专业机构在质量品牌建设工作中积极开展有效的工作,不断取得成绩。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工业报等一批主流媒体也在宣传中国品牌,营造社会氛围。他认为,中国品牌一定会加快成长,一大批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必将唱响全球。

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局长吕国强

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局长吕国强在致辞中表示,第一,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近年来,虽然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已经取得了各方公认的成就,但知识产权保护取证难、成本高、赔偿低、效果差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下一步还要继续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严格保护,努力构建知识产权保护的大格局。同时,要坚定不移抓好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尊重知识产权、人人保护知识产权、人人从知识产权的保护中受益的良好社会环境,让一切创新创造的源泉充分涌现,一切创新创造的成果能够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

第二,要大力发展品牌经济。品牌的作用是体现价值,品牌的经济是追求价值的经济,品牌经济是城市经济发展重要的模式之一。发展品牌经济对进一步提升上海整个城市竞争力、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进军有重要意义。上海提出科技创新和设计创意双轮驱动,通过“互联网+”、智能制造、众创空间等一系列举措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而这种价值的具体体现就是品牌价值的提升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及利用。

第三,进一步提升上海国内外竞争的优势。上海有着发展品牌经济的文化基因,即海纳百川的包容、细致入微的谨慎。一方面,上海连接着巨大的海内外市场的商业机会,有许多世界五百强的品牌总监和品牌经理在上海工作,这是上海的人才优势。另一方面,上海聚集了中外专业的品牌服务机构,这是上海的专业优势。下一步,我们要以设计引领时尚,以品牌引领消费,进一步培育品牌消费,发展品牌经济,加快上海上海时尚之都、品牌之都、设计之都的建设,同时我们也要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转化运用,为上海建设亚太地区知识产权的中心城市努力发挥我们的作用。‍

主题演讲:

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区长杲云

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区长杲云在主题演讲中表示,去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促进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相关工作,并陆续出台了《关于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两个文件。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的工作目标,充分显示出国家对实施品牌发展战略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推进。品牌是企业乃至国家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代表着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升级方向。

关于打造“品牌黄浦”,他认为,第一,要聚焦“三大优势”,构建品牌发展体系。一是充分发挥品牌高度集聚的优势。黄浦是海派商贸业的发源地,也是品牌的集聚地,涉及商业、文化、旅游、活动、服务、地标等各个领域,从而形成了基础雄厚、品种丰富、门类齐全的品牌体系。近年来,通过科技服务创新,老凤祥等一批老字号的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品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成为黄浦实施国家品牌战略的工作亮点。

二是充分发挥市场高度繁荣的优势。黄浦拥有繁荣繁华的南京路、高雅时尚的淮海路及经典精致的豫园商城等三大市级商业中心,并正在推进新一轮商业设施改造和结构调整,未来将会迎来更多国内外品牌旗舰店、新品体验店的入驻,将会有更多具有品质信任度和品牌认可度的“中国制造”和“精品制造”由黄浦走向中国,走向世界。三是充分发挥配套产业齐全的优势。黄浦区正在着力打通品牌建设与金融服务、专业服务等配套服务有效衔接的渠道,从品牌的市场推广、产权保护、资金支持、资产重组、升级转型等全方位完善品牌服务体系,构建具有国际视野和标准的品牌培育、品牌建设、品牌发展的全产业链、增强品牌核心竞争力。‍

第二,打造“三个平台”,强占品牌发展制高点。一是有效整合窗口资源,打造新品精品发布平台,推动区内优质商业资源与国内外优质品牌企业对接;二是有效整合文创资源,打造品牌创意人才平台,通过发掘整合区内文创资源,加强与市有关部门和协会联手,组织策划系列消费品创意设计大赛,共同打造消费品创意设计人才的竞争平台;三是有效整合活动资源,打造商旅文联动平台,进一步借助具有黄浦特色的商旅文联动平台作用,精心设计举办各类丰富多彩的品牌宣传推广活动,使品牌发展成为商旅文联动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内涵,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第三,营造“三类环境”吸引品牌发展聚集。一是完善政策环境,去年年底黄浦区政府发布了《黄浦区品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提出要将黄浦建成上海品牌之都核心区的总体目标,明确建设“优质品牌集聚区、品牌消费示范区、品牌发展服务区”的7个方面20项具体任务。今年修订的《品牌创新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办法》进一步拓宽了扶持范围、完善了审核流程,增设了鼓励事项,提高了推动品牌发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规范市场环境,建立更加严格的事中事后市场监督体系,加大专项整治联合执法行动力度,实现联合执法常态化,提高执法的有效性,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三是提升服务环境,积极引进国家级、市级品牌协会和功能机构,上海品牌之都促进中心、上海品牌发展基金、上海品牌交易所先后落户黄浦。

他表示,本次中国品牌经济(上海)论坛以及论坛之后将发布的“外滩.中国品牌创新价值排行榜”都标志着黄浦的品牌建设正在加速推进,必将吸引更多的优质品牌在黄浦集聚发展。

经济学家周其仁

经济学家周其仁表示,无论品牌的学问多大,它的基础是品质,如果品质不好,学会了其它“打市场”的办法,最后也一定会带来很大的麻烦。

周其仁指出,品质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很多因素造成的。第一,经济学有一个偏颇,就是一代一代教经济学,在黑板上讲需求定理、供给曲线,基本上是两维的图,好象市场世界就是一个价和量的关系。但这个两维的世界,仅仅是在黑板上的,和真实世界有比较大的区别。真实世界不只是是两维,消费者买东西首先在意质量和使用价值,在现代消费当中,持久性的,或者对生命健康非常敏感的这些产品,品质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第二,长期贫穷的过去,使得人们不注重质量,只有最基本的要求满足之后,才会逐步的讲究起来。第三,计划时代留下一个短缺经济,供不应求,有一个就行。第四,“翻两番”的计划把GDP变成全社会的中心,GDP变成唯一指标,变成地方之间考核的竞争,偏颇性越来越大。第五,二十年的出口导向高速增加,但同时出口导向也带来一个后遗症,好东西卖给外国人,不太好的东西卖给国人。第六,品质问题根源在人身上,在国内没有严格的统一标准,工人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应该建立非常完善的职业培训系统。他举了“德国制造”的例子作为说明。他说,德国的产品好,不是一个两个工匠,他是大批的劳动者受过严格的培训。政府的主管部门与企业、行会一起制定350个工种的操作标准,职业训练学校就以这些标准培训学生。

中国经济要面对这个品质问题,要逼迫企业进行品质升级,但是现在消费品市场有个特征,厂家宁愿牺牲一些产品质量使价格变低,否则就要被市场淘汰出去。这和品质是矛盾的,好产品需要真才实料。周其仁指出,中国的企业在对付这类问题积累了不少经验,比方说小米通过技术创新,把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大幅度降下来,然后把省下来的钱打到产品质量里头,做出高品质的产品。

周其仁表示,政府监管要特别注意不当监管对于品质提升的负面效果。他提出了几条建议:第一条,新常态转型,应该不再要求高速度增长,中高速就行,前提是品质要好;第二条,利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体制成本;第三条,要特别当心价格管制,管住价格,品质就可能会出问题。如今是一个重大机会的拐点,政府应加快推行管制改革,企业界应该从材料、工艺、流程、品质、品类、商业模式创新,同时政府和企业应联起手来系统地培训工人,形成一个完善的职业系统,这样中国产品才能在全球有立足之地。

国际品牌大师Jan-Benedict Steenkamp

国际品牌大师扬-本尼迪克特.斯廷坎普(Jan-Benedict Steenkamp)在他的主题演讲中提到了中国品牌走向全球的四点推动因素。一是中国消费市场相较于全球市场来说范围较小,因此海外的市场更具有吸引力。二是如今中国劳动力的成本和其他一些国家相比不再廉价,不再具有低成本的优势了。三是中国的公司在寻求更多的利润。并且,走向全球市场是每个品牌顺应历史发展的命运。

他认为,华为走向全球的过程就非常成功,它的品牌价值目前在200亿美元左右。2016年,华为以5220亿人民币的收入,在电信设备的网络销售方面显得非常强劲。华为不仅在中国成功了打造这个品牌,在国际上也是如此。它50%以上的销售都来自于国际市场。华为认为,在高科技市场要成功就必须要在研发方面做很大的投资。在十几年中,华为的研发占销售的10%以上,这是它一直能够在高科技市场全速前进非常关键的因素。华为还从宝马等品牌中汲取灵感,把设计和技术结合在一起,并和德国莱卡一起做品牌建设。有了这样的研发,他们才能设计出更加升级的产品,华为的品牌也能越来越强。未来,华为要进一步加强自己的品牌,更好地去渗透重要的市场。前路还有很多的挑战,但在全球化这条路上华为走的已经很成功了。

他提到,中国是文化历史底蕴非常深厚的国家,如果品牌能够利用好这些元素,在全球可以创造一些独特的产品。在进行品牌建设时,要先确定对品牌有用的文化要素、品牌理念,在做公关传播的时候要让所有的一切融合成一体,让消费者从品牌联想到文化要素。比如说,Woo是来自上海专做丝绸、羊绒围巾的一个品牌,它的创建者非常理解在奢侈品市场中文化的重要性。Woo使用了三个文化元素:丝绸,内蒙古,有关中国帝王所用的奢侈品。在设计方面,设计师们从各种各样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当中获得灵感,上海东风系列就被印上了上海独特的文化元素。

他表示,毫无疑问,各种各样的经济力量在推动中国品牌走向全球。品牌要以市场为导向,了解全球的消费者,才能获得成功。对于品牌的建设,必须要有长远的眼光。强大的品牌不仅仅关于逻辑,也关注于创造力。

上海家化董事长张东方

上海家化董事长张东方以“作为一个中国的名牌,一定要有工匠精神”为题,分享了上海家化作为一个百年龙头企业的品牌建设过程。

张东方指出,现在中国的制造业正慢慢走向“中国创造”,消费者也正在升级换代,越来越高端化、年轻化和细分化。高端化方面,第三方数据显示,去年行业的增长中有82%来自高端产品;年轻化方面,90后是消费主力,产品要注重这些年轻一代的消费者,也要考虑到让我们的产品对这些年轻消费者建立起品牌忠诚度和消费者黏性。

那么上海家化是怎样在市场变化中屹立不倒呢?张东方表示,就是要在产品,渠道和品质三个领域做到遥遥领先。这就要做到十六个字:一是“品牌驱动”,过去很多是用销售驱动或者生产驱动,而现在一定要用品牌来驱动经营;二是“研发先行”,上海家化在研发的投入很大,以此来保证我们的产品是领先的;三是“渠道创新”,渠道承担着创新的责任,承载着品牌与消费者沟通的作用;四是“供应保障”,有很多品牌用的是OEM或者第三方的生产,她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自己制造。此外,聚焦也很重要,上海家化就是聚焦在三大品类,要做美容护肤、个人护理和家居护理。

上海家化有几十个产品,聚焦于美容、护肤、个人护理和家居护理品类,最核心的产品占领中高端的和中端的消费人群。美容护肤方面,佰草集承接高端人群的需求,一花一木针对年轻消费者,而玉泽将满足皮肤敏感消费者人群的需求;个人护理方面,高夫是男士用的产品,六神已从花露水发展成个人的洗涤护理,美加净是市占第一的手霜产品,启初是自创的婴童产品;家居护理方面,这是上海家化从个人护理迈向家居护理的开始。

张东方还强调,要建设好高增长渠道、高渗透率渠道和新的渠道,让产品可以水到渠成,源源不断的送到千家万户的手上。另外,先进的技术研发和良好的消费者体验,是品质领先的双重保障,上海家化现在是行业里唯一一家获得欧盟认证的企业。最后,张东方表示,上海家化作为民族企业,将通过自身的努力,为“上海品牌之都”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劲霸男装董事长洪忠信

劲霸男装董事长洪忠信在演讲中表示,劲霸发展的37年,是真正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一路成长的。他在这个企业上转换了四次职位名称,这四次职位名称应该足以说明劲霸的一些重要关键节点的变化和成长。

“厂长”年代,产品为王,当时的竞争地点在工厂,沿海与内陆的差异在化纤面料与进口面料的不同上。只要在内地市场上有差异化的面料和服装款式,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长江以北的客户就大量的涌入广东和福建批发买货。所以当时他认为注册商标,才有未来打造品牌的基础和能力。

“总经理”时期,作为企业的创始人之一,洪忠信明白要承担更大的责任,肩负起更遥远的使命。他决心把劲霸男装做成商务休闲男装一个品类的代表,让“劲霸”等同于夹克的代名词。他每年都有近8个月的时间在全国各地的市场上走访、寻找最有价值的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16年前,劲霸男装和特劳特开始了品牌战略定位的合作,成为特劳特中国的第一个客户,至今劲霸和特劳特都是忠实的战略合作伙伴。作为总经理,要很敏锐的洞察、视察,要快速、第一时间进行新的建设。

十多年前,洪忠信的职位变成了“CEO”,劲霸总部整个团队、运营中心、经营管理中心也全部搬到了上海,目的是为了能吸纳国际化的研发团队和国际化的管理团队,迅速改造全新的与国际一线品牌同标准、同平台的供应链管理体系,运用最全新的渠道、零售理念来整合渠道终端。

去年,他的职位换做了“董事长”。这对于企业和品牌的发展是一次全新的开始。企业的学习、创新、变革和融合的速度,一定是要赶得上市场环境和品牌生态变化的速度。品牌的经济发展也需要速度与激情。所谓驱动,是外驱带动内驱。外驱带来整个科技环境日新月异快速发展,消费者对于产品和服务有更高的要求,所以企业要加快自身的科技新和内驱的步伐。劲霸这些年自身在专注于核心领域夹克领域,在面料和工艺上有大量的研发、发表和积累,但发展的空间还非常巨大。他表示,希望劲霸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帮助支持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在时尚与科技融合方面,在价值与创造链接方面,在产业转型升级的方面,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上海品牌发展基金总经理苏强

上海品牌发展基金总经理苏强分享了三个观点。第一,为品牌发展的春天而欢呼,从2015年习总书记“三个转变”的讲话,到2016年中国发展品牌经济的政策元年,再到今天中国工业品牌之旅启动,中国品牌的春天来了。

第二点,品牌经济的大潮正在推动品牌金融。一直以来,品牌资产作为表外资产,价值被严重低估,形成了品牌价值的洼地。要想激活潜在的品牌资产,为品牌经济助力,就需要大力发展品牌金融。品牌与金融的结合,是品牌经济的主要运作模式。品牌资产是优质的金融资产,品牌经济正在召唤品牌金融的创新与发展。目前,创新品牌金融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一是加大品牌金融的理论研究,二是创新品牌金融产品,三是培育品牌金融的要素市场,四是增强全民品牌意识,让品牌引领生活;五是加大品牌保护力度,严打侵犯品牌知识产权的行为。

第三点,品牌金融大有可为,发展前景不可估量。我国第一支规模200亿的上海品牌发展基金成功揭牌,这是上海市政府推动品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品牌基金将本着树立品牌、服务品牌、发展品牌的理念,以支持品牌产品、品牌企业的发展为已任,以品牌价值投资为核心,启动品牌价值提升工程。通过品牌、金融、创新、文化、互联网的组合方式,以市场化手段提升品牌价值,同时,将积极参与品牌功能性平台的建设,与金融机构一起研究开发新的创新金融产品,致力于为品牌经济的发展服务。

他认为,发展品牌经济是大势所趋,已经上升为国家大计,创新品牌金融、服务品牌经济同样大有可为。

现代品牌之父戴维·阿克(David A Aaker)通过视频分享观点

本次论坛由第一财经主持人阳光主持

编辑:顾舒徐、赵明明、朱子微、于君怡、葛宁

摄影/图片:金伟良

责任编辑:刘晓莉

延伸阅读一来源:陆家嘴金融网

延伸

阅读二

共话科创驱动与品牌经济发展——第三届中国品牌经济(上海)论坛(下)

2017年4月25日,以“科创驱动与品牌经济发展”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品牌经济(上海)论坛”在上海市黄浦区隆重举行。论坛是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上交会CSITF)的指定论坛,也是上海市政府和工信部的“部市合作”项目,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上海市人民政府指导,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知识产权局、上海市品牌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上海市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办公室主办,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协办,上海企业文化与品牌研究所承办。

出席论坛的领导主要有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徐逸波,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沙南生,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局长吕国强,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区长杲云,上海市品牌办主任陈跃华,中国金融信息中心董事长叶国标,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陈卓夫,上海市质监局副巡视员赖晓宜,以及山东、河北等五省市经信委的领导。

当天下午还举行了主题为《品牌经济与模式创新》和《品牌培养与品牌创新》的分论坛。

以下为论坛实录:

分论坛一:《品牌经济与模式创新》

奥美中国首席执行官韦棠梦

奥美中国首席执行官韦棠梦认为很多的市场营销者,先思考品牌,然后建设品牌,和过去相比眼光更加近视,这也是一个风险,抛弃公司的一些伟大的资产。人们不再有长远的眼光来打造品牌,而是以更加高效的方法来建设,用微博、微信发信息,创建内容跟消费者互动,因为现在有了这样的能力,很容易创造一些内容,创造一种相关性,用一种非常好的有定向目标的方法创造内容,创造数百万个可以记得住的瞬间。

强大的品牌带来的是非常巨大的价值,他强调品牌是随着时间一点点建设起来的,所以必须要有长远的眼光来建设品牌,需要很好的培养这些品牌,发展这些品牌。真正的品牌,并不是通过广告来打造的,是通过产品、服务以及其它的东西打造出来的。

韦棠梦觉得,在公司的层面,就市场营销部门来说,他们创造了很多东西,但不能和长期的品牌战略定位达成一致,所以要把这两者结合在一起。现代市场营销不仅仅是广告,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客户。品牌不等于广告,更是要帮助客户在树立上树立品牌。

他认为现代的市场营销,首先要确保为公司进行长远的规划,要有品牌的愿景。品牌的愿景会定义品牌所代表的内容。其次要在一个定期的层面,确定目标。最后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理念和创意。他认为如果要打造一个强有力的品牌,一定要做到独特,能够脱颖而出,特别是在现在比较艰难的经济环境之下,必须要根据时间、渠道等等来定制自己的营销内容。

SAP 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首席营销官孙丽军

SAP 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首席营销官孙丽军提到今年SAP为F1赛事提供技术支持,为赛车手提供数据及分析,以提升赛手的成绩。他认为每个品牌都面临一个挑战,如何做到基业常青,以及如何为品牌注入新活力,对于一个科技公司来说,最重要的是具有一种前瞻性,不只让品牌代表过去,更代表未来。目前在数字转型的大潮之中,有很多新技术涌现,这些新技术都有实验室在做研究,并把它快速的融入到客户的解决方案之中。

孙丽军认为作为一个技术厂商,他们希望能把品牌的解决方案,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讲出来。SAP希望通过做一些有意思的事情,能够和客户建立起感情的联系。SAP坚持要用最真实的技术帮助体育赛事增进他与粉丝的互动。

   

一个公司的存在,是为人类进步的,只有这种理念的公司才能基业常青。因此SAP也会参加很多的公益活动。一个公司的战略是术,品牌是术影,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品牌战略,影子也很难非常的美丽。最重要的对一个公司来说,是要不断的找到公司最正确的战略,永远引领于时代,这就是创造一个品牌,品牌传播最重要的一个前提。

圆桌讨论(分论坛一)

融氏食品董事长于昌德

融氏食品董事长于昌德表示,对品牌的认知要由内而外,对品牌的建设则要由外而内。首先,品牌是软实力,不仅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更可以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依赖和信赖关系。其次,做品牌就要具备竞争思维,既要了解消费者的痛点和需求,也要了解消费者对竞争品牌的排序。

于昌德说,既要有社会责任感,更要有民族责任感,同时还要拥有强大的执行力。当一个品牌有强大的人心力量,有消费者的认知力量,还有强大的执行力,就会有很多的机会。

小熊尼奥创始人、CEO熊剑明

小熊尼奥创始人、CEO熊剑明介绍了基于儿童动漫以及AR技术创建的小熊尼奥品牌,它是迪士尼和在中国的第一个合作伙伴。在熊剑明看来,任何一个全新的技术都是一个全新流量,对于儿童产业的产品,最重要的就是它的IP和品牌,这也是小熊尼奥现在投入力度非常大的部分。

ofo华东区总经理欧竟

ofo华东区总经理欧竟提到几天前祝贺友商一周年快乐的事情时说道,一部分是源自于两公司团队里面有很多同事相互熟识,另一方面也是两家公司在特定时点的一次有意思的对话。他还表示品牌方面的运营都是总部在操作。

复星医药品牌总监易锦媛

复星医药品牌总监易锦媛介绍,复星医药1994年在上海成立,1998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12年在香港上市,所以复星医药是中国A+H股的医药上市公司。目前业务已经覆盖了整个医疗健康产业的全产业链,包括药品的研发和制造,医学的诊断和医疗器械产品、医药分销。复星医药在资本市场上也是中国领先的医疗健康产业集团。

易锦媛表示,子品牌的发展跟整个复星集团的发展战略是密切相关的,因为一个公司的品牌,跟公司核心创始人,还有所确定的长远战略目标密不可分。复星医药品牌的建设,未来还需要一些创新药的诞生。同时公司也在不断的增加研发的投入,包括创新的品牌建设策略。未来如果有更多的品牌创新药的诞生,会为复星医药品牌的建设增光添彩。

上海设计之都秘书长罗志伟

上海设计之都秘书长罗志伟畅谈了设计与品牌之间的关系,他认为,设计为品牌植入灵魂,尤其是在技术同质化和质量同质化时,设计的作用尤为突出。设计可以为品牌做很多工作,设计实际上是横向的,服务于各个行业,贯穿在整个品牌的打造过程中。对于企业来讲,设计是跟着品牌战略走,不同的行业,对于品牌设计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随着上海品牌之都的建设,设计的价值也越来越重要,在我们打造品牌的过程中,设计大有可为。

上海企业文化与品牌研究所所长周元祝主持圆桌论坛一

分论坛二:《品牌培养与品牌创新》

上海航管红木家具董事长黄俊豪

上海航管红木家具董事长黄俊豪分享的主题是弘扬中华文化,打造传世精品。他讲到,品牌要成功的一个秘密,首先就是要差异化。如果大家都一样,就很难显出优势来。如果所有的设计、定位、渠道、产品都跟别人不一样,那就很容易把这个事情做成。还有,就是要聚焦到一点,要坚持“一米宽,一千米深”,所有的动作都要围绕设计的定位来做。

黄俊豪说,只有能影响和改变人民生活方式、价值观与理念的品牌才能长久,大多数红木家具的消费群体,是喜欢红木家具所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在品牌的打造中,我们用艺术文化的视角传递红木背后所承载的价值,为品牌的培育与创新注入更多的内涵与情怀。

恒源祥总经理陈忠伟

恒源祥总经理陈忠伟讲述了对品牌的认识和实践,他表示,在品牌发展中可以总结出三点,第一,选择了一个好的商标,商标有两个特点,第一个是个性,第二个是显著性。第二,恒源祥在1991年就形成了社会的战略联盟,和社会上的专业公司进行合作,迅速把整个企业的组织架构呈几何级数的增长。第三,恒源祥很早运用了广告,让消费者对品牌产生了记忆。恒源祥很早就有意识的做了品牌认知度的工作,诞生了中国第一个5秒广告,让消费者产生了很深刻的记忆。

陈忠伟表示,做品牌要知道它的时间性和空间性,如果做事情不考虑企业的长度、宽度和广度,就没有办法设计整个企业时间和空间性的内容。品牌是一种财富,是消费者的记忆。一个国家品牌做得好,从背后来说,是一种文化习惯。所以中国在发展品牌的时候要想清楚,我们的文化习惯和优势。知道擅长什么,才能做到极致。文化习惯能够造就极致单品,这是品牌未来要去做的最最重要的工作。

陈忠伟讲到,品牌和消费者的体验,是未来抓取消费者的最最核心内容。我们现在所有做的事情,都是要和消费者的需求产生第一时间的接触,如果不这样去做的话,单有一个品牌也是被市场淘汰。所以做品牌,最后需要把这些环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一种正循环,让每个企业的每个人在每个岗位上发挥重要的价值,这才是一个品牌需要去做的事情。

亚欧商学院中方院长何佳讯

亚欧商学院中方院长何佳讯讲到,在全球化的环境当中该怎么样建立品牌?要在一开始就理解全球品牌的奥妙。Jan-Benedict Steenkamp提到过,全球品牌的价值重点是来自于品牌的全球性和本土象征价值。一个品牌,无论多大,无论在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销售,总有两种成分,一种是全球化,另外一种是具有本土的象征价值,有它的来源地,有它与本地文化的相关性。这两种价值都可以提升感知质量和品牌的声望,最终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所以,打造品牌一开始就要站在全球化的高度来思考,全球性对于品牌声望和感知质量的总体贡献要更大,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何佳讯表示,建立品牌一定要从建立品牌的价值观来考虑,把品牌当做一个人来看待,人是有价值观的,品牌也应该有价值观。品牌没有生命周期,所以一定要有一种持续性的价值来赋予它坚持不懈的永续发展,这就是价值观。在社交媒体时代,价值观的纽带特别重要,如果价值观一致,大家会联系得更紧密。第二,品牌价值观是品牌发展高级阶段的需要。第三,品牌价值观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高级需要,帮助消费者实现自我价值。第四,高科技的创新带来了这个时代的不确定性,产品的生命周期变短,技术的生命周期也变短,媒体信息非常分散,所以特别需要品牌价值观来建立品牌强度与持久性的价值。品牌价值观,是消费者感知角度体验到的品牌的价值观,它是顾客导向。

何佳讯讲到,在研究中,他把中国企业分成了两类,一类是国际化的品牌,还有一类完全在本地销售。这两类品牌价值观的传递上是有差异的,越是国际化的品牌,它西方的文化价值观的成分被消费者感知到更多一点。如果要走向全球,一定要考虑怎么使用好西方的价值观来赋予到品牌当中,并且很好的跟中国本身的价值观融合在一起。

圆桌讨论(分论坛二)

震旦(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曰菖

震旦(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曰菖介绍称震旦集团是一个52年的企业,是一个台资企业,也是一个民族企业。高曰菖表示品牌对公司来讲至关重要,他认为一个好的品牌,应该往前看,不要往后看。他们公司坚持以顾客为中心,公司的品牌文化就是老板的精神,员工的血液里都流着震旦精神“儒家待人接物”,照顾好每一个顾客,永续经营。

高曰菖认为品牌对顾客就是看不见的一种承诺,不仅要提供好的产品和服务,还要对社会责任充满关怀。高曰菖表示他们企业主要是做B2B,同时还有3D打印。3D打印是在产品研发的过程,把参数输进去以后,传统要做设计模型做验证,3D打印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上海东隆羽绒制品董事长特别助理许明君

上海东隆羽绒制品董事长特别助理许明君介绍到,上海东隆羽绒成立在1992年,是上海著名商标,主要做羽绒制品,羽绒服和羽绒被的填充料。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拥有16家的企业。东隆有从养殖、屠宰、清洗,到制成品完整的产业链。

许明君讲到,一条羽绒被,它的羽绒成本是70%到75%,其它的都是面料、辅料,还有人工成本,很多人买了他们的羽绒填充被子,卖出去的却是其他的品牌。虽然原料的价值很高,但没有品牌,东隆也只是无名的英雄。他希望东隆的羽绒,能真正的为消费者服务。东隆一年七千吨的产量,对带动羽绒的产业会起一个很好的帮助作用。

华瑞银行互联网业务总监邝谧

华瑞银行互联网业务总监邝谧介绍称华瑞银行是首批五家民营银行之一,14年正式筹建,15年正式开业,时间非常短。邝谧指出可以称之为“品牌”的一般都是大型企业,将企业比作成一个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的决定因素并不是最高级的动物或者植物,而是底层里面的土壤微生物。

邝谧总结道,所以在品牌建设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培养员工的价值观,从挑选人,培养人,要时刻灌输品牌价值的思想,无论是创始初期的员工还是后来几代员工,都要不断树立他们的品牌思维。比如均瑶集团的建设口号就是做百年老店,邝谧认为应该把品牌的定义落实到基层的每一位员工。

上海制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欧阳倚玲

上海制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欧阳倚玲认为,做好百年品牌要专注于它文化的精神,比如说蜂花的檀香皂,要坚持自己的特色。还有一直做的公益,是永远不会变的。第二是产品的品质。94年来一直坚持一个品质的追求,在未来的品牌培育和品牌创新工作当中,也一定会把最好的皂带给大家。第三是关于品牌创新方面的思考。

欧阳倚玲表示,主要还是以客户为中心,在未来的创新过程中,首先会突出产品的个性化,可以根据消费者的要求定制。其次,香皂除了洗澡清洁以外,未来会出现很多新产品,侧重于它的功能化,比如说杀菌、美容。还有,品牌的年轻化,怎么样使老品牌抓住年轻人的眼球,也是未来在品牌创新当中不断追求的方向。

上海轻工业情报所副所长陈昌宇

上海轻工业情报所副所长陈昌宇表示,上海乃至我们中国品牌的春天已经到来,学界研究百家争鸣,企业培育差异化竞争力,政府也在积极营造品牌发展的良好环境。围绕品牌建设的困惑,陈昌宇介绍了中国现在品牌建设的工作方向,就是既要做品牌建设,也要建立品牌的价值观,更要建立体系化的科学培育过程,从试点到示范,只有这样才能可持续。截止目前,上海有1300多家企业参与到体系品牌培育中,涉及到35个行业,2016年参加培育的企业有206家,2017年上海市的示范企业达到24家,并从中遴选了15家企业到工信部参加国家级示范企业的评审。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景奉杰主持圆桌讨论二

本次论坛由第一财经主持人阳光主持

责任编辑:刘晓莉 

编辑:周方铂 赵明明 朱子薇 葛宁 于君怡 

摄影/图片:金伟良

延伸阅读二来源:陆家嘴金融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