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曾国藩:真正聪明的人顺天时,相地利,安人和

2018-02-17 中国金融信息中心

 

CFIC导读:

曾国藩曾说:“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所以,真正聪明的人会顺天时,相地利,安人和。

曾国藩曾说:“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所以,真正聪明的人会顺天时,相地利,安人和。

一、 顺 天 时

《易经》中讲:“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意思是说,君子要遏制邪恶,显扬善德,顺从上天所赋予的美好使命。所谓顺天时,就是要顺天而为,当时机成熟时,要能抓住机遇。

从28岁考中进士到37岁,十年间,曾国藩七次升迁。照这种形势发展下去,如果国家没有什么意外,他自己也没什么意外的话,大概再过十多年,他封侯拜相没有任何问题,可意外还是发生了。朝廷遇到的大事是太平天国起义,曾国藩遇到的意外是母亲去世。

咸丰二年,太平军冲出广西,向江南进军,东南各省陷入战乱之中,为了配合正规部队的作战,朝廷在江南各省任命了43位团练大臣。当时在湖南为母亲奔丧的曾国藩是第一个被任命的,接下来还任命了42个,43个团练大臣,在后来死的死走的走,几乎都没有办成什么事,唯一一个成就一番大业的就是曾国藩。

他能成就大事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看准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时机,组建了一支乱世中的重要力量——军队。

本来,朝廷命曾国藩做团练大臣,并没有让他办军队,因为军队一向掌握在朝廷手里,从古至今概莫能外,何况那个时候的统治者是满族人,绝对不允许一个汉族官员在地方上建立军队。

曾国藩非常清楚此事的风险,但他看清了,在乱世如果真正要做事,要成就事,就必须有一支军队。所以曾国藩用了一招打擦边球的方法:他以组织团练的名义招募人手,而事实上这些所谓的团练最初的就按照军队编制,这支军队成了曾国藩日后成就大事的根本力量。

机遇可遇而不可求,它迅捷出现,也很快消失,它偶尔成型却很难复制。能否抓住机遇,关键在于能否审势,能否顺应天时。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之道在于自强,顺应天时的关键也在于平时自身实力的积累和培养,正所谓“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当你有了足够的积淀,才能在机遇来临时把握住,这才是顺天时真正的奥义所在。

曾国藩故居

二、相 地 利

人们常把地利理解成战略上的有利地势。其实地也非专指对应天的地。地是德,物承之。上古天道,天地化文;道循天规,德能地善。所以,相地利最好的方法就是修心立德。

在曾国藩看来,有德而无才,不过是一个粗汉,有才却无德,则会变成一个恶人,才学、聪明失去良好品德的驾驭,会变成一只猛兽。

曾国藩曾说:“吾人只有敬德、修业两事靠得住。此二者由我作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今日进一分德,便算积了一升谷。至于功名富贵,悉由命定,丝毫不能作主。”所以曾国藩平生都以“敬德修业”为标尺要求自己。

曾国藩一生清正廉洁、克己唯严,长期身在军旅,他经手的银钱何止千百万,但却“誓不以军中一钱寄家用”,其妻在家中手中竟没有零钱可支配,家中杀一只鸡炼出来的油都可供全家吃三天。

他在北京的寓所只有两样东西,一是书籍,一是衣服,清贫到如此地步。曾国藩表示,将来罢官以后,除了适合夫人穿的衣服外,剩下的都与兄弟五人平分。所有的书籍,则一律收藏于利见斋中,无论兄弟还是后辈都不得私自拿走一本。除了这两样东西,曾国藩决心不再保留任何东西,他认为这才是真正的财富。他告诉儿子:“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习气,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太丰则吾不敢也。”

在用人上,曾国藩也坚持“德在才前”。江忠源为人讲信义,在参加会试期间曾两次护送友人灵柩回原籍,千里跋涉,善始善终。咸丰帝登基后,诏令部院九卿举荐贤才,时任礼部左侍郎的曾国藩举荐了江忠源。

金安清非常有才,理财能力极强,但“心术不正”,他想进入曾国藩的幕僚,借助曾国藩的力量达到自己敛财升官的目的。据传金安清曾七次求见曾国藩,曾国藩七次拒而不见。

人生路上,品德比才能更靠得住,“德者才之王,才者德之奴”,倘若品德不过关,底子打得不好,不管之后获得多大的成就,都会有塌的那一天。


三、安 人 和

曾国藩认为,欲成大事,先得人和;欲得人和,则要宽以待人,不可求全责备。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人们的尊敬与拥戴,被宽容的人才会以德报德。

每个人都有缺点与不足,人无完人,如果过于刻苛要求他人,就没有朋友,也无人可以为己所用,也即“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所以,曾国藩提倡“恕”,不仅要容人之短,甚至可以接受旁人不可容忍之事。视人为友则心宽气顺,能容难容之事者必有过人之处。

曾国藩为人拙诚,语言迟讷,而左宗棠恃才傲物,语言尖锐,二人的性格反差很大。他们二人虽非同僚,却同在湖南,但是经常意见不一致,多起分歧,摩擦之事偶有发生。曾国藩书法

左宗棠瞧不起曾国藩不懂经济学问,嘲讽道:“藩侯当国,问他经济又何曾”。咸丰七年二月,曾国藩父亲病逝,曾国藩闻讯立即从江西瑞州营中返乡。左宗棠大肆批评曾国藩不待君命,舍军奔丧的做法,将曾国藩陷入非常被动的境地。

但曾国藩认为左宗棠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对他始终有赞扬、无贬词,甚至说:“横览七十二州,更无才出其右者”,并不遗余力地向清廷举荐左宗棠,才让左宗棠有了实现自己抱负的机会。

因为曾国藩雅量大度的为人,使其纵横官场几十年,声名大噪,被誉为“完人”。欲成大业者,胸襟坦荡、大度宽容,这不仅是一种人格魅力的体现,也可以获得他人的支持和真诚相助,正所谓“多一个朋友多条路,多一个敌人多堵墙。”

所以,懂得顺天时,相地利,安人和的人,才是真正聪明的人。

本文来源:梦笑时光

延伸

阅读一

庄子的10个段子:小故事,大智慧


一、庄周梦蝶   

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在花丛中自由自在的飞翔,感到十分快活和舒畅,已经完全忘记自己是庄周了。但是,庄周突然醒来之后,惊惶不定之间方知原来蝴蝶变成了自己。到底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周呢?

李煜曾有诗: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生死之间,是否只是一场大梦?庄子借梦蝶,模糊了真实和梦幻的界限。梦里是真的,还是现在是真的?

如果我们活在一场梦里,那么梦醒时分才是我们回归真实的时刻吧。

二、知鱼之乐 

庄子和惠子在桥上游玩,庄子说:“鲦鱼游得从容自在,这是鱼的快乐呀。”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子说:“我不是你,本来就不知道你快乐。而你也不是鱼,那你肯定不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从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在哪里知道鱼的快乐呢’,既然你知道我知道鱼的快乐还问我?”

这个故事变成了后来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人心之间的不同,远远超过人鱼的不同,人心七窍,混杂着生活的苦辣酸甜,喜怒哀乐。不同的轨迹给不同的人带上不同的烙印,不同的习惯。

人心是一面镜子,映照着身边的人和事,只不过,有的被岁月打磨成哈哈镜,有的被打磨成放大镜,不同的镜子看到不同的世界,彼此之间都是无法理解的隔阂。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人不应该轻易对任何人和事下判断,人心各异,要懂得尊重不同,走好自己的路,已经很不容易了。

三、自由之龟    

 一天,庄子正在涡水垂钓。楚王委派的二位大夫前来聘请他道:“吾王久闻先生贤名,欲以国事相累。深望先生欣然出山,上以为君王分忧,下以为黎民谋福。”

庄子持竿不顾,淡然说道;“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被杀死时已三千岁了。楚王珍藏之以竹箱,覆之以锦缎,供奉在庙堂之上。请问二大夫,此龟是宁愿死后留骨而贵,还是宁愿生时在泥水中潜行曳尾呢?”

二大夫道:“自然是愿活着在泥水中摇尾而行啦。”

庄子说:“二位大夫请回去吧!我也愿在泥水中曳尾而行。”   

庄子还有一个故事叫“买椟还珠”,一个人买了一个包装精美的夜明珠,结果他留下的精美的外盒,把里面的明珠还给了卖家。

外面的盒子是名,里面的珠子是实。乌龟死后骨头被珍藏供奉是名,在水中潜行曳尾是实。

买珠人看似愚蠢可笑,但是生活中又有多少因名弃实的事情发生呢?

为了名利而舍弃健康,放弃和父母的团聚,这样的生活难道不是“买椟还珠”吗?

四、视权贵如腐鼠     

惠施在梁国作了宰相,庄子想去见见这位好朋友。有人急忙报告惠子,道:“庄子来梁国是不怀好意,想取代您的相位。”惠子很慌恐,想阻止庄子,派人在国都中搜了三日三夜。哪料庄子从容而来拜见他道:“南方有只鸟,其名为鹓雏,您可听说过?这鹓雏展翅而起。从南海飞向北海,非梧桐不栖,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这时,有只猫头鹰正津津有味地吃着一只腐烂的老鼠,恰好鹓雏从头顶飞过。猫头鹰急忙护住腐鼠,仰头视之道:‘吓!’现在您也想用您的梁国来吓我吗?”  

这个世界上名利并不是唯一的指标,人生也不一定都要完成这个指标。

你汲汲于求的,可能是别人厌恶的死老鼠。

人生在世,不能被别人挟裹,为了大众的目标去活,你得活出自己的样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过,这样的一生才算没有白活。

五、无用之用     

庄子与弟子走到一座山脚下,看见一株大树,枝繁叶茂,耸立在大溪旁。庄子问伐木者,这么高大的树木,怎么没人砍伐。伐木者似对此树不屑一顾,道:“这何足为奇?此树是一种不中用的木材。用来作舟船,则沉于水;用来作棺材,则很快腐烂;用来作器具,则容易毁坏;用来作门窗,则脂液不干;用来作柱子,则易受虫蚀,此乃不成材之木。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有如此之寿。”    

听了此话,庄子说:“树不成材,方可免祸;人不成才,亦可保身也。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也。”弟子恍然大悟,点头不已。 

人生在世,各有各的活法,不同的标准下,有着不同的价值。

有时候看似无用也是用。

人不能总是用“利益”来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天生万物,各有不同,不单为取悦人而存在。

树木弯曲,虽不能用,但是却不能妨碍他自由自在的生长,这远比成为栋梁更有用。

就像教育孩子,虽然孩子不能成为社会栋梁,但是却不妨碍他发展自己的兴趣,他的成长本身就有价值。

六、匠石运斤  

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墓地,回过头来对跟随的人说:“郢地有个人让白垩泥涂抹了他自己的鼻尖,像蚊蝇的翅膀那样大小,让匠石用斧子砍削掉这一小白点。匠石挥动斧子呼呼作响,漫不经心地砍削白点,鼻尖上的白泥完全除去而鼻子却一点也没有受伤,郢地的人站在那里也若无其事不失常态。

宋元君知道了这件事,召见匠石说:你为我也这么试试。匠石说:“我确实曾经能够砍削掉鼻尖上的小白点。虽然如此,我可以搭配的伙伴已经死去很久了。”自从惠子离开了人世,我没有可以匹敌的对手了!我没有可以与之论辩的人了!” 

人生在世,历经坎坷,每个人都会修炼成一把锁,千奇百怪,形状各异。锁里都锁着自己那颗心,日复一日,孤独难解。

每个人都会孤独,而孤独的每一个人都在寻找各自的钥匙,无论是棋逢对手,还是高山流水,只要有一种,孤独也就有了解药。

七、鲁王养鸟  

有一天,鲁国的城郊飞来了一只海鸟。鲁王从来每见过这种鸟,便以为是神鸟,就派人把他捉来,亲自迎接供养在庙堂里。鲁王为了表示对海鸟爱护和尊重,马上吩咐把宫廷最美妙的音乐奏给鸟听,用最丰盛的筵席款待鸟吃。可是鸟呢,它体会不到国王这番招待盛情,只吓得神魂颠倒,举止失常,连一片肉也不敢尝,一滴水也不敢沾,这样,只活了三天就被饿死了。鲁王这是用自己的生活方式来养鸟,不是用养鸟的方法来养鸟。

人总是一厢情愿,觉得自己喜欢什么别人也一定喜欢什么,不会倾听别人的想法,不懂如何去换位思考关照别人。人心百结,人与人千差万别,交往之中,千万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尊重别人才是最好的选择。

八、鼓盆而歌  

庄子的妻子得病死了。好朋友惠子前来吊唁,见庄子正盘腿坐地,鼓盆而歌。惠子责问道:“人家与你夫妻一场,为你生子、养老、持家。如今去世了,你不哭亦足矣,还鼓盆而歌,岂不太过分、太不近人情了吗?”庄子说:“不对,她刚死时,我怎会悲伤呢?然而,气又变而有形,形又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为死。故人之生死变化,犹如春夏秋冬四时交替也。她虽死了,人仍安然睡在天地巨室之中,而我竟还悲哀地随而哭之,自以为是不通达命运的安排,故止哀而歌了。” 

在庄子看来,生老病死就像四时交替,都只是自然现象而已,人不必有什么忧虑,也不必有什么痛苦。人源于自然,再回归自然,说到底,不过是正常的生死轮转,他依然在天地之间,只要怀着这样的想法,人又有什么好痛苦的呢。

九、望洋兴叹  

秋天来了,雨水使河水全部上涨,众多大川、小溪的水都流入黄河,水流汹涌而宽阔,两岸与河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分辨不清。于是河神洋洋自得,认为自己就是天下最大的了。他顺着水流向东而去,一直来到北海边。向东望去,却看不到水的边际。于是河神改变先前得意洋洋的脸色,望着汪洋大海对北海神感叹说:“原来我自高自大,以为谁都不如自己,今天我看到你这样博大,无边无际,要不是我亲自来到你的门前,我将永远不会懂得自己的浅薄无知。”  北海神谦虚地说:“其实我存在于天地间,就好象大山上的小石头而已。而天与地也并不能说是最大的领域,毫毛之末也不能断定是最小的限度。时空的变换根本没有穷尽。而你我又有什么可夸耀的呢?” 

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你永远不知道别人到底有多强悍。人可以有傲骨,但是不可以有傲气。

人生大部分的失败都源于两个字,一个是懒,另一个就是傲。骄傲的人,眼界偏狭,不知天高地厚。

看似张牙舞爪,其实不过是纸老虎。海纳百川,成其浩大。山聚土石,成其雄伟。谦虚一点,总没有坏处。

十、死亦可乐     

庄子骑着一匹瘦马,慢慢行走在通向楚国的古道上。凛冽的西风扑打着庄子瘦削的面孔,掀起他萧瑟的鬓发。庄子顾目四野,但见哀鸿遍野,骷髅遍地,一片兵荒马乱后的悲惨景象。夕阳西下,暮野四合。

庄子走到一颗枯藤缠绕的老树下,惊起树上几只昏鸦盘旋而起,聒噪不休。庄子把马系好后,想找块石头坐下休息,忽见树下草丛中露出一个骷髅来。庄子走近去,用马鞭敲了敲,问它道:“先生是贪生患病而落到此地步的吗?还是国破家亡、刀斧所诛而落到此地步的呢?先生是因有不善之行、愧对父母妻子而自杀才到这地步的吗?还是因冻馁之患而落到此地步的呢?亦或是寿终正寝所致?”说完,拿过一骷髅,枕之而卧。不一会儿,便呼呼入睡。     

半夜时,骷髅出现在庄子梦中,说道:“先生,刚才所问,好像辩士的口气。你所谈的那些情况,皆是生人之累,死后则无此烦累了。您想听听死之乐趣吗?”庄子答:“当然。”骷髅说:“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容游佚,以天地为春秋。即使南面称王之乐,亦不能相比也。”庄子不信,问:“如果让阎王爷使你复生,还你骨肉肌肤,还你父母、妻子、乡亲、朋友,您愿意吗?”骷髅现出愁苦的样子,道:“吾安能弃南面王乐而复为人间之劳乎!”

庄子曾言“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在道家看来,活着就像是劳苦,死去就像是休息。对于生死,道家一向看得很开,他们认为人生一世,酸甜苦辣都尝过,生命最后的时刻,一切是非烦恼都一起化为泥土,随着一把火归于天地大道,又有什么不好。

延伸阅读一来源:四书五经赏析

延伸

阅读二

彼得·德鲁克:什么决定了你的未来?

要做好这些事情,首先要对自己有深刻的认识,清楚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知道自己是怎样学习新知识和与别人共事的,并且还明白自己的价值观是什么、自己能在哪些方面做出最大贡献。因为只有当所有工作都从自己的长处着眼,你才能真正做到卓尔不群。

我的长处是什么


比起知道自己不擅长什么,多数人都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以前的人没有什么必要去了解自己的长处,因为一个人的出身就决定了他一生的地位和职业。但是,现在人们有了选择。我们需要知己所长,才能知己所属。

要发现自己的长处,唯一途径就是回馈分析法。每当做出重要决定或采取重要行动时,都可以事先记录下自己对结果的预期。9到12个月后,再将实际结果与自己的预期比较。持之以恒地运用这个简单的方法,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可能两三年),发现自己的长处。同时也能发现,哪些事情让你的长处无法发挥出来,哪些方面自己则完全不擅长。

根据回馈分析的启示,需要在几方面采取行动。

首先,专注于你的长处。把自己放到那些能发挥长处的地方。

其次,加强你的长处。改善自己的技能或学习新技能。

第三,发现任何由于恃才傲物而造成的偏见和无知,并且加以克服。

第四,纠正你的不良习惯。

我的工作方式是什么


令人惊讶的是,很少有人知道自己平时是怎样把事情给做成的。同一个人的长处一样,一个人的工作方式也是独一无二的。

首先要搞清楚的是,你是读者型(习惯阅读信息)还是听者型(习惯听取信息)的人。绝大多数人都没意识到这种分别,对自己的人生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担任欧洲盟军最高统帅时,一直是新闻媒体的宠儿。不管记者提出什么问题,他都能对答如流。十年后,他当上了总统,但当年对他十分崇拜的同一批记者却公开瞧不起他。他们抱怨说,他从不正面回答问题,而是喋喋不休地胡侃着其他事情。

艾森豪威尔显然不知道自己属于读者型,而不是听者型。当他担任欧洲盟军最高统帅时,他的助手会确保媒体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在记者招待会开始前半小时以书面形式提交。这样,他就完全掌握了记者提出的问题。而当他就任总统时,他甚至连记者们在问些什么都没听清过。

几年后,林登·约翰逊把自己的总统职位也给搞砸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不知道自己是听者型的人。他的前任约翰·肯尼迪是个读者型的人,搜罗了一些出色的笔杆子当其助手。约翰逊上任后留下了这些人,可是他根本看不懂这些笔杆子写的东西。

没有几个听者型的人可以通过努力变成合格的读者型——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的努力,反之亦然。因此,试图从听者型转为读者型的人会遭受林登·约翰逊的命运,而试图从读者型转为听者型的人会遭受德怀特·艾森豪威尔的命运。他们都不可能发挥才干或取得成就。

我如何学习


所有的学校都遵循这样的办学思路:只有一种正确的学习方式,而且人人都得遵从。但是,对学习方式跟别人不大一样的学生来说,被迫按学校教的方式来学习就是地狱。实际上,学习大概有六七种不同的方式。

有人靠写来学习,有人在实干中学习,还有些人以详尽的笔记来学习。例如,贝多芬留下了许多随笔小抄,然而他作曲时从来不看。当被问及他为什么还要用笔记下来时,他回答道:“如果我不马上写下来的话,我很快就会忘得一干二净。如果我把它们写到小本子上,我就永远不会忘记了,也用不着再看一眼。”

在所有最重要的自我认识当中,最容易做到的就是知道自己是怎样学习的。当被问到:“你怎么学习?”大多数人都知道答案。但是当问到:“你根据这个认识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吗?”没有几个人回答“是”。

我们必须明确对自己的认知:我是在压力下表现出色,还是适应一种按部就班、可预测的工作环境?我是更适合当决策者,还是作为顾问?

一些人作为团队成员工作最出色。另一些人单独工作最出色。一些人当教练和导师特别有天赋,另一些人却没能力做导师。明确自我,才能更好地与人合作,同时在学习中明确方向。

不管怎么样,不要试图改变自我,因为这样不大可能成功。但是,应该努力改进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

我的价值观是什么


要进行自我管理,最后不得不问的问题是:我的价值观是什么?

我们所遵从的伦理道德要求我们问自己:我每天早晨在镜子里想看到一个什么样的人?在一个组织或一种情形下合乎道德的行为,在另一个组织或另一种情形下是否也是合乎道德的?如果一个组织的价值体系不为自己所接受或者与自己的价值观不相容,人们就会倍感沮丧,工作效率低下。

一个人的工作方式和他的长处很少发生冲突。但是,一个人的价值观有时会与他的长处发生冲突。一个人做得好甚至可以说是相当好、相当成功的事情,可能与其价值体系不吻合。在这种情况下,这个人所做的工作似乎并不值得贡献毕生的精力,甚至没必要贡献太多的精力。

我属于何处


少数人很早就知道他们属于何处。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至少要过了二十五六岁才知道这点。只有知道自己的长处、工作方式、价值观是什么,才能够决定自己该向何处投入精力,或者能够决定自己不属于何处。

已经知道自己在大公司里干不好的人,应该学会拒绝在一个大公司中任职。已经知道自己不适合担任决策者的人,应该学会拒绝做决策工作。

知道上述这些问题的答案,也使得一个人能够坦然接受一个机会、一个邀请或一项任务。“是的,我将做这件事。但是,我将按照我自己的特点,采取这样的方式来做这件事,进行这样的组织安排,这样来处理当中所牵涉的关系。这是我在这个时间范围内应该会取得的成果,因为这就是我。”

成功的事业不是预先规划的,而是在人们知道了自己的长处、工作方式和价值观后,把握机遇水到渠成的。知道自己属于何处,可使一个勤奋、有能力但原本表现平平的普通人,变成出类拔萃的工作者。

对人际关系负责


除了少数伟大的艺术家、科学家和运动员,很少有人是靠自己单枪匹马而取得成果的。不管是组织成员还是个体职业者,大多数人都要与别人进行合作,并且是有效的合作。

首先是要接受别人是和你一样的个体这个事实。他们会执意展现自己作为人的个性。因此,要想卓有成效,你就必须知道共事者的特征。这个道理听起来让人很容易明白,但是没有几个人真正会去注意。

一个习惯于写报告的人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因为他的老板是一个读者型的人,即使下一个老板是个听者型,他也会继续写着那些报告。这位老板因此认为这个员工愚蠢、无能、懒惰。但如果这个员工事先研究过新老板的情况,并分析过这位老板的工作方式,这种情况本来可以避免。

这就是“管理”上司的秘诀。每个人都有权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工作。提高效率的第一个秘诀是了解跟你合作的人,以利用他们的长处、工作方式和价值观。

人际关系责任的第二部分内容是沟通责任。大部分冲突都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别人在做什么,他们又是采取怎样的工作方式,专注于做出什么样的贡献以及期望得到怎样的结果。而不了解的原因是:我们没有去问。

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不一定要彼此喜欢对方,但一定要彼此了解。

自我管理中面临的挑战看上去比较明显,其答案也不言自明。但是,自我管理需要个人做出以前从未做过的事情。历史上每一个社会,甚至是个人主义倾向最强的社会,都认为两件事情理所当然:第一,组织比员工更长寿;第二,大多数人从不挪地方。

如今,情况恰恰相反。工作者的寿命超过了组织寿命,而且他们来去自如。于是,人们对自我管理的需要在人类事务中掀起了一场革命。

延伸阅读二来源:哈佛商业评论

延伸

阅读三

你的磁场,锁定了你的命运

人的气场是看不见的,但这种力量是巨大的,就像万有引力一样,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这种气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你的人生,这种气场是怎么形成的?

你的观念、你的信仰、你的环境、你的朋友、你的呼吸、你吃的食物、你的欲望、你的静息与睡眠等都会影响你的磁场,这些气场就形成你的气质、你的运气、你的命运。

那么什么能影响我们的气场,看看下面几点:

一、意念场

你想什么,你相信什么,你就有什么样的气场,这也就是吸引力法则。

你的思想吸引你想要的东西,你是积极向上的思想,你的气场就是积极向上的,你的思想是消极负面的,你的气场就是消极负面的,同时吸引消极负面的人和事,所以要加深你的正能量场,就要有积极正面的思想。

具有赚钱意识的人经常吸引金钱,而具有贫穷意识的人总是引来贫穷。通过你的思想、语言和行为,它们将为你所意识到的事物打开通道,无论富有或贫穷,都恰如你所想的状况那样满足你。

一个人在心里怎么想,他就会是什么样。你一直很害怕的事物总是向你走来。也就是说,你所强烈意识到的事物总是会来到你这里。

思想是因,与你思想相一致的人生和境遇就是你的果,你的因会吸引来果,这就是种瓜得瓜,你种下什么因就会收获什么果。

知道这个法则的原理后,你就会运用思想的巨大能量来追求你所想要的一切,你会变得有自信,你会知道世间的因果法则,你会懂得正确、积极正面的运用你的思想,人的心脑合一身心开放后振频就强了,与天地意识信息振频就通畅了。

人体就是一个很敏感的信息场,无时无刻都在与外界的信息、能量进行交换。

二、爱的气场

爱是宇宙间最强大的气场、因为它和宇宙和谐一致,爱是你身上正面的气场。只有发出爱,你才会吸引爱,所以不要只爱你自己的那么小我,要爱周围所有的人,爱你的朋友、父母、爱人、亲人、同事、敌人、地球万物、一花一草,你发出的爱越多,你积聚在宇宙间爱的气场就会越大,同时你收获的爱也就是爱。

爱是一种物质、一种气场,你发出爱,宇宙就有你爱的气场、一个人积聚的爱的气场越多,他就会吸引更多的爱,当你有困难有危险的时候,宇宙会发出各种信息让你感知到,这就像灵感一样,灵感发生于有爱的地方,孩子和妈妈、双胞胎、恋人和朋友。只有两个人爱的意识体的气场才能让他们能够相互共振。虽远在天涯,但爱让意识体联系到了一体,他有危险她会知道,他有爱她会感知的到。

你某一天想起一个远方的一个朋友,忽然你的这个朋友打电话给你,两个相爱的人虽远在天涯,有时也会感知到对方的爱。

一个人广做善事,他就积聚了宇宙间的爱的磁场,当他有危险时,他的潜意识会有感知,身体哪方面不适或出现信号,让他知道,然后避免灾难,就算真有灾难,他也会化险为夷。

做任何事不要以为别人不知道,举头三尺有神明,“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这和佛家的因果思想是一样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在日常生活中,你会发现包括你在内的大量的“低能量”人。偶尔也会幸运地遇到高能量的人。他们总是那么积极乐观,总是那么快乐,总是那么具有影响力。你感到羡慕,并被深深吸引,同时也希望成为那样的人。

什么是高能量和低能量?

负面的低能量:怨恨、后悔、内疚、嫉妒、自卑、绝望、挫败、羞耻、尴尬、责怪。

负面的高能量:愤怒、怀疑、沮丧、担忧、急躁、压力、负面的挑战、所有的事情都是问题、关系是挑战。

正面的低能量:安静、冷静、平静、宁静、放松、焕然一新、和谐、当下、充分休息、内外合一(静态)。

正面的高能量:慈悲,爱,感恩,活力、精力充沛、热情、全神贯注、多姿多采、正面挑战、内外合一、自我提升、提升他人。

延伸阅读三来源:老板经商之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