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姜建清:国有银行股改这20年 完全可以载入世界金融史册

2018-04-05 中国金融信息中心

 

CFIC导读:

股改是我国国有银行改革的序章,同时也是没有退路的“背水一战”,其改革路径选择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没有现成模式、案例效仿。因此最终的股改方案也是史无前例,极具中国特色的。 尽管股改之后尚存争议,但是检验改革成效需要时间,对于改革成功与否应当建立在历史比较、动态和全局化的分析基础上。而股改之后大型商业银行的表现较为优异,走出了一条与以往不同的道路。 而国有银行改革没有终点,永远在路上,不仅仅局限于财务重组和上市,今后还需要持续完善公司治理和推动战略转型。

编者按: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我国金融改革也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整个发展历程中,出现了三次重大的转折:第一次转折是金融与财政的分离,改变了以往“大财政、小银行”的模式,国有银行开始成为国民经济改革发展融资的主渠道,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金融体系逐渐建立并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第二次转折是市场化、法制化改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不断进步。这是国有银行改革的必由之路,也是破解国企和银行经营“软约束”、实现金融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第三次重大转折是以产权为核心的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使得中国大型银行涅槃重生,翻开了中国金融业改革发展的新篇章。

股改是我国国有银行改革的序章,同时也是没有退路的“背水一战”,其改革路径选择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没有现成模式、案例效仿。因此最终的股改方案也是史无前例,极具中国特色的。

尽管股改之后尚存争议,但是检验改革成效需要时间,对于改革成功与否应当建立在历史比较、动态和全局化的分析基础上。而股改之后大型商业银行的表现较为优异,走出了一条与以往不同的道路。

而国有银行改革没有终点,永远在路上,不仅仅局限于财务重组和上市,今后还需要持续完善公司治理和推动战略转型。

本文为上海新金融研究院(SFI)理事长、中国-中东欧基金董事长姜建清在3月25日举行的“浦山讲坛”第3期暨CF40“中国金融四十人看四十年”系列讲座第3期“中国国有银行改制之路”上所做的主题演讲。

以下为演讲全文:

凤凰涅槃 浴火重生——

国有银行的股改之路回顾

by 姜建清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从1979年开始,在邓小平“要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的指引下,中国的金融体系,包括中国银行业,尤其是国有银行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历程,取得了巨大的变化和成就。

去年七月份,全球银行业权威杂志英国《银行家》(The Banker)公布2017年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中国共有126家银行入榜,较2016年新增7家。按一级资本排名的前十大银行中,中国和美国的银行各占四席。其中,中国工商银行以2812.62亿美元的“一级资本”连续第五年位居榜首,利润、市值和资产也居榜首。当时针拨回到上个世纪,谁又能想到中国的银行业从“技术上破产”,通过改革转型发展,成功跻身全球银行业的前列。40年来,尤其是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的近20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改革经验,实现了凤凰涅槃,完全可以载入世界金融史册。

一、股改是我国国有银行改革的辉煌序章,也是没有退路的“背水之战”和“一场输不起的改革”。

中国国有银行的改革起步于1979年。波澜壮阔的中国经济改革是国有银行改革的大背景和大基础。40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我国金融改革也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整个发展历程中,出现了三次重大的转折:

第一次转折是金融与财政的分离,改变了以往“大财政、小银行”的模式,国有银行开始成为国民经济改革发展融资的主渠道,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金融体系逐渐建立并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取得的成绩,与金融改革的推进密不可分。改革开放前夕,我国经济十分困难,甚至处于崩溃的边缘。发展经济,百废待兴、百业待举,首先面对的难题是“钱从哪里来”。

新中国成立头30年里,中国仿照苏联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生产由国家计划决定,投资由财政拨款解决,形成了所谓“大财政、小银行”的体制。改革开放初期,放权让利、分灶吃饭使得计划经济体制下被压抑的创造力被释放出来,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但伴随着各种“放权”、“让利”举措的实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迅速下滑,由1978年的31.1%减少到1980年的25.5%,1985年的22.2%,1990年的15.7%。随着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不断下降,居民分配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不断上升。1978年,政府、企业和居民三者之间的分配比例为33.9%、11.1%和55.0%,到1990年,三者之间的分配比例变为21.5%、9.1%和69.4%。居民储蓄存款随之大幅度上升,城乡储蓄存款余额由1978年的201亿元增加到1990年的7034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占国家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存款的比重,由1978年的18%上升到1990年的51%。财政资金供给能力的减少使原来依赖财政投资的模式不可持续,所留下来的空缺,就需要转向了银行融资等途径。动员引导储蓄向投资转化,建立有效的银行融资机制,必然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选项。

由于财政的资金供应能力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对资金的迫切要求,银行的作用凸显,逐渐替代了财政的地位。原来由财政负责安排的对国有企业的流动资金拨款1982年比1978年减少了64.5%,在1979-1982年间,工商企业增加了700多亿元流动资金,其中有82%是由银行贷款供应的,只有18%是财政拨款增加的。自1979年银行开办了第一笔技改贷款后,1979年银行正式确立了技改贷款的信贷计划与资金规模,此后逐步介入国家的固定资产投资领域和基础设施投资领域。从1981年起,国家重新调整了宏观的投融资体制和管理制度,实行了“拨改贷”改革;1983年,又改革了企业流动资金管理制度,把国有企业的流动资金由原来的财政、银行两家管理,改为由人民银行一家管理。银行改革成为了金融改革的起点,农中建三大国家专业银行相继从计划经济下“大一统”的人民银行和财政体系中破茧而出,1983年9月,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1984年1月,单独成立中国工商银行,承担原来由人民银行办理的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一个“以人民银行为领导,以国家专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真正的银行”的组织体系在改革中逐渐形成。此后,国家专业银行迅速成长壮大,十几年间资产和营业网点成百倍、十倍增长,充分发挥了聚集、动员社会资金和撬动经济发展的杠杆作用,形成了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的资本动员模式和社会资金融通渠道,成为社会固定资产融资和社会生产资金的主要提供者,担负起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职责,促进了国民经济快速增长。

金融与财政的分离,使得银行的筹融资等功能得以恢复和强化,保证了中国改革转轨时期社会资金链和资本链的延续,为中国经济的腾飞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血液,成为中国改革发展奇迹得以实现的重要支撑。中国的GDP从1978年的3624亿元增加到1990年的1.89万亿元,至2016年达到74.36万亿,增长了204倍;财政收入从1978年的1132亿元到1990年的2937亿元,至2016年达到15.96万亿,增长了139倍。银行也像打足了气的气球一样,银行存款从1978年的1155亿元,增加到1990年的1.39万亿元,至2016年达到150.59万亿元,增长了1302倍;各项贷款从1978年的1890亿元,增加到1990年的1.75万亿元,至2016年达到106.6万亿元,增长了563倍。可以说,没有金融快速发展,没有银行的信贷快速发展,就没有改革开放的今天。但金融是双刃剑,在中国金融承担着经济发展重任的同时,也承担着巨大的风险,40年来中国的金融也多次遇到重大风险,所幸通过艰难的改革,涉险过关。

第二次转折是市场化、法制化改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不断进步。这是国有银行改革的必由之路,也是破解国企和银行经营“软约束”、实现金融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对社会主义银行业的发展规律是逐步认识和深化的,国家不断发挥银行的杠杆作用,扩大货币投放和信贷规模,推动经济增长,初期银行业也通过增设机构、放权让利、扩大业务范围和改革资金管理,来搞活金融、搞活经济。但是“微观搞活”和“宏观稳定”是一对矛盾。在改革的前十多年(1978-1990年)中,信贷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0.38%,经济增长率达到14.6%。信贷的过度投放,虽然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但也导致市场流通的货币过多,通货膨胀根本是一种货币现象,当然在中国还有结构失衡的原因。

1992年国民经济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但由于经济体制中深层次的矛盾没有根本解决,又一次出现过热现象。国家力图通过国有银行控制信贷规模,但各种拆借市场、中心,信托公司、信用社和基金会的帐外的违规经营,又成为最早的影子银行。国家采取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治理整顿金融秩序、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的过快增长,从1994年开始相继实施了财税、金融、外汇外贸、计划、投资、流通体制和国有企业等领域的大力改革。实行银行业与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房地产业分业经营,银行与各种自办经济实体脱钩。成立了三大政策性银行,初步分离了政策性金融业务和商业性金融业务,规范金融行为的中央银行法、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相续出台,1996年,国民经济扭转了高通胀局面,物价涨幅回落到较低水平,顺利实现“软着陆”。之后保持了20多年通货膨胀较低水平的宏观金融环境。

从金融发挥融资主渠道,实施“拨改贷”和“银行统管流动资金”后,银行贷款替代财政资金,对中国经济快速增长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国家亦希望通过这些措施增强国有企业预算约束,通过还本付息,强化企业算账意识,抑制投资冲动。但原来期冀的改变国家对国有企业的投资拨款“软约束”并没有如愿实现,国有银行无力实现对国有企业的贷款“硬约束”,相反成为了国家对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的“双重软约束”。财政提供资金的压力最终变成了商业银行的贷款数量压力和资产质量压力。在上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加速转型,外部经济环境急剧变化。虽然《商业银行法》颁布后,国有商业银行的企业性质第一次得到了法律上的确立。但是在经济的实际运行中,国有银行仍然无法摆脱政府行政性配置资金的体制惯性,随着国有企业改制的深入,银行承接了大量转制成本,积淀、演变并最终体现为银行的不良贷款。加上商业银行内控管理和信用文化的严重缺陷,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包袱日益沉重。据统计到1996年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20.4%,其中预期贷款占11.4%,呆滞贷款7.7%,呆账贷款1.3%。五年间不良贷款增加了近4倍。当时还没有采用严格标准的国际会计准则,实际的不良贷款数额还更高。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中央更加高度重视金融风险。三年来治理整顿金融秩序暴露出来的银行坏账堆积、财务亏损、经营财政化、风险不能自担等问题,使党中央和国务院对银行风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1997年底的中央第一次金融工作会议,国家从开始着手重点解决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之后主要采取了四大措施:一是财政发行2700亿元特种国债,补充国有银行资本金;二是实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彻底搞清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底数;三是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1999年和2000年剥离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1.4万亿元(1999年中央财政收入仅1.14万亿元),走出化解国有银行风险的重大一步;四是成立金融党工委,建立国有银行系统党委,屏蔽地方政府对国有银行的不当干预。为之后国有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革做了思想和基础准备。

第三次重大转折是以产权为核心的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使得中国大型银行涅槃重生,翻开了中国金融业改革发展的新篇章。

1999年的第一次剥离国有银行不良资产1.4万亿元后,4家银行不良贷款存量仍然居高难下。2002年末,按照“一逾两呆”分类为1.7万亿元,不良率21.4%;按照五级分类为2.07万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6.12%(工行26.01%、农行36.65%、中行25.56%、建行15.28%)。资本金缺口巨大,4家国有银行资本金总额7494.38亿元,平均资本充足率为4.27%。同时银行内控管理依然不足、信贷结构失衡、风险控制薄弱,基层机构有章不循、违规操作现象依然突出,普遍没有建立和落实对分支机构的内控制度的检查和评价制度。

2001年中国入世,市场开放后各界对国内金融机构竞争前景普遍担忧,银行体制改革滞后问题引起关注。中央在2002年召开了第二次金融工作会议,下决心要在入世过渡期结束前,彻底解决国有银行的问题。这时中央形成共识,要想让国有银行在剥离不良的同时真正做到自担风险,必须从改变产权制度入手。正是在第二次金融工作会议上,国家确定了国有银行通过股份制改造和上市实现市场化的路径。2002年第二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后,金融体制改革提速。理顺产权关系、推动政企分开、强化管理改革列为三大目标,国有银行股改上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降低不良资产作为三大任务。同时决定成立中国银行业监管委员会,将金融监管改革作为金融改革任务的重中之重。这次会议后,大型银行股份制方向已经确定,改革大幕拉开。

二、大型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攻坚战”。

中国商业银行的改革路径选择也是“摸石头过河”的过程。并没有现成的模式、案例可以仿效。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中国商业银行的渐进改革一直没有停步。如采取完善法律法规、剥离政策性银行业务、消除地方政府干预、理顺金融财政关系、新设银行引入竞争机制等外部改革措施,进行商业化改革、加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完善财务约束、改革人事制度、剥离不良资产、注入资本等内部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国有银行逐步走上市场化、商业化道路。然而银行软约束的经营体制尚未真正实现市场化转换,现代商业银行制度也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国有银行改革的效果仍不乐观。与国有企业的改革进程中的争议类同,国有银行的问题并不仅仅在于科学管理不够,而是有着更为本质的体制机制问题。要引领国有银行朝着市场化、现代化的方向走得更远、更踏实,还需在体制机制方面进行改革。上个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先行进行的股份制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功,开创了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新路,也增强了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的信心。2002年中,时任中国银行行长刘明康,克服种种困难,经过2年来的艰巨努力,中银香港终于成功重组上市,为国有银行股改上市趟出了一条新路。对如何处理不良资产、弥补资本缺口、引进战略投资者,估值定价及治理和管理体系再造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002年国有商业银行综合化改革工作提到了议事日程。研究重点在于探讨和解决可能影响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和长远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包括股份制改革、法人治理结构、解决历史包袱、动态资本金补充、加强内部管理、劳动人事分配制度和外部环境配套。2002年,时任央行行长戴相龙同志牵头组织撰写并向国务院报送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综合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方案提出通过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完善国有银行法人治理结构,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其中,方案最为核心、也具有争议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处置四大行的不良资产问题。在1997年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补充国有银行资本金(实际资金没有到位),1999年又剥离了银行1.4万亿元(含国开行的1000亿)不良贷款后,不到3年这份综合改革方案中提出要再剥离不良贷款9700亿元,加上消化账面非信贷损失约4700亿元,合计需要1.44万亿元。如何解决改革成本是个难题。当时,由于中央财政紧张等种种原因,再走财政拨付改革资金、承担改革成本的老路已经走不通了,2001年国家财政收入仅1.89万亿,中央财政收入1.03万亿,已经捉襟见肘。除却必要的开支后,还有财政赤字2517亿元,如何能承担如此巨额的银行业改制成本?况且后来的改革实践证明,这个改革方案对改革成本的计算还是远远不足的。在改革方案酝酿中,也有人提出国有银行自身逐步消化不良资产和损失,估计消化周期需10年甚至20年,这与改革所处环境和改革目的不适应。有人提出再用1999年和2000年向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发债,剥离不良贷款的方法,但涉及巨额特别国债的发行,要列入财政预算、扩大财政赤字,可能性不大。巨大的改制成本使得首套方案最终搁浅。

三、史无前例的中国特色国有银行股改方案。

2002年11月8日,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十六大在总结十五大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方略。其中,国有企业改革问题依然是重中之重。十六大报告指出“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外,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除肯定股份制改革的方向外,更强调了股份制改革的必要性。十六大精神既坚定了国有银行推行以股份制改造为核心的综合改革的信心,也增强了国有银行加快实施股份制改革的紧迫感。

2003年5月,周小川行长带队向国务院汇报了第二次的改革构想和实施方案。与2002年央行提出的综合改革方案相比,新的实施方案重点就争议的焦点问题,即处理不良资产和增补资本金的钱从何而来的问题,寻找到全新的解决途径。其中,不良资产是最大的金融风险,对不良资产包袱沉重的国有银行实施财务重组,将涉及重大资源运用,并将决定中央银行今后五年的工作及政策走向。如果主要大型金融机构都“带病经营”的话,将导致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失灵,从而影响金融功能的发挥和稳定,进而影响经济改革成效和增长。因此,国有银行改革,不仅仅是某几个银行自身的事情,而是需要国家层面给予充分和必要的投入。针对可以动用的国家资源,包括财政资源、国有资产资源、央行资产负债表资源和外汇储备资源,方案创造性地提出用外汇储备解决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资源的问题。当时国家外汇储备的投资渠道相对较窄,利用国家外汇储备为国有银行注资,既可拓宽外汇储备的投资渠道,又有利于使所有者多元化。这是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央行资产负债表救助国有银行的首个成功案例。2003年12月16日,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分别向中行和建行注资225亿美元。关于不良资产剥离处置问题,1999年首次剥离时是按账面价值将不良贷款剥离到资产管理公司,因而是一次政策性剥离。新的改革方案中不良资产处置的市场化程度提高,以拍卖方式定价销售给资产管理公司,相对应的中央银行再贷款也能收回来。

除了财务重组模式的创新之外,公司治理改革是这次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另一大特点。这次改革是要建立一个规范的股份制公司治理结构,重在机制转换,涉及股份公司治理架构、内控机制、引进战略投资者、审慎会计准则、中介机构作用等多个方面,是一次更为全面和彻底的改革。通过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进一步改善股权结构,真正接受市场的监督和检验,是这次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深化和升华。

2003年12月,国家对中、建两行进行了注资,国有银行股改上市的帷幕正式拉开。立足各自股份制改造的不同特色,在国家外汇注资等系列政策支持下,通过财务结构重组、成立股份有限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以及公开发行上市等先后几个阶段,四大国有银行相继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并成功上市,掀开了改革发展的新阶段。同时,交通银行在深化股份制改革道路上实现了新跨越。2005年6月,交通银行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2007年5月在境内A股上市。2005年10月,中国建设银行在香港上市,2006年成功回归A股市场。2006年6月和7月,中国银行也先后在香港H股和境内A股成功上市。2006年10月,中国工商银行成为在香港和内地资本市场同时上市的第一家金融企业,创全球有史以来IPO最大规模。2010年7月,农业银行先后在上海和香港两地上市,再创全球IPO规模之最,至此国有银行股改上市画上了圆满句号。

当时,我作为工商银行改革的亲历者和操盘者,感触颇深。当时,工商银行经营规模大、不良资产压力重,并没有作为改革的第一梯队。但如果不能抓住机遇进行改革的话,工商银行将会错过机会,在新一轮竞争发展中非常被动。为了少花钱、甚至不花钱,工商银行在财务重组和改制中进行了创新。工商银行获得了汇金150亿美元的注资,并保留了财政部的1240亿元资本金。将损失类资产2460亿元出售给财政部,财政部通过分期付款方式进行购买,会计处理上表现为工商银行对财政部的债权(应收款);债务偿还的制度安排是双方共同建立“特别共管基金”账户,通过财政部持有工商银行股份的分红、工商银行每年上缴所得税以及不良资产处置回收的现金等,账户资金专项用于偿还财政部对工商银行的债务款项。结果,不到5年时间就偿还了全部2460亿元的债务。“特别共管基金”账户的设立,既减少了工商银行重组改制的成本,又促进了工商银行股份制改革的顺利实施。实质上是利用国家信誉和财政能力,为国有银行深化综合改革、推进股份制改造赢得宝贵的时间。同时,也为其他国有银行的财务重组与股份制改造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模式。

四、检验改革成效需要时间,股改后的大型商业银行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以往的发展道路,以优异的成绩向国家和社会交出了一份靓丽的答卷。

回望过去40年国有银行的艰辛改革历程,股份制改革是国有银行在荆棘与磨砺中趟出的一条道路,可能是最合理的选择。但时至今日,对于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的认识仍不完全一致,甚至不时有着国有银行股改“贱卖论”的论调,我们这代经历者和见证者更有责任和使命把这段历史说清楚。对于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是否成功,应该建立在历史比较、动态和全局化的分析基础上。简单估算,对比股改前的两次剥离和汇金注资等财务投入数据,以及股改上市后到2016年末所创造的净利润、为国家上缴的所得税和营业税等利税总额作为财务贡献,尚未包括股改过渡期内通过利润消化的历史包袱,工农中建四行的财务贡献是财务投入的2.33倍,已经远远超过当时的财政投入。除了商业银行直接创造的财务效益外,包括不良资产核销和处置在内的一系列措施,更是“一把钥匙开两把锁”,大大推动了国有企业卸重负、去杠杆和大量处理了僵尸企业。国有银行股改建立公司治理结构与机制,重塑了国家与国有银行的关系,巩固了大型商业银行在支持国家经济建设中的主力军地位,夯实了大型商业银行的经济造血功能和金融体系稳定器的职能,之后几年为中国成功抵御金融危机、实现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通过股改、上市,国有银行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实现从质量洼地到质量高地的转变,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从股改前的20%左右下降至2016年的1.7%,拨备覆盖率从不到30%提升至150%,资产质量状况极大改观,风险管理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实现从行政约束到资本约束的转变,资本成为约束大型商业银行经营行为的新载体和新工具。2005年至2016年间,五家大型商业银行资本净额从1万亿元增长至7.8万亿元,增长6倍多;同期风险加权资产规模仅增长4.67倍,资本充足率从11.2%提升至14.2%。资本约束让大型商业银行走上了一条高效集约、收益风险平衡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从规模导向到盈利导向的转变,2005-2016年,五家大型商业银行年创利规模从1226亿元增长至9473亿元,增长了6.7倍,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0.4%,创造了盈利增长的“黄金十年”;2005年以来,五家大型商业银行累积分红超过2.2万亿元,占同期累积实现净利润总额的31.8%,为国家和其他广大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实现了从单极支撑到多元驱动的转变,2005-2016年间,五家大型商业银行手续费及佣金业务收入年均增速达到25.5%,高于同期净利息收入增速12.2个百分点,推动低风险、低资本占用类收入比重由股改前的5%左右提升至20%以上。实现了从本土经营到全球拓展的转变,五家大型商业银行在境外共计建立了1279家机构,基本构建起覆盖六大洲和全球重要国际金融中心的境外网络布局,境外盈利贡献总体提高。同时,大型商业银行对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支持力度也明显提升,在“一带一路”沿线近20个国家共建立了160多家分支机构,为“一带一路”建设搭建起通畅的金融桥梁。实现了从仰望对手到全球领跑的转变。至2016年末,五家大型商业银行的利润总量已经超越同期花旗集团、汇丰控股、美国银行、摩根大通、三菱日联、法国农业信贷、富国银行等7家行利润规模的总和,工商银行更是连续数年蝉联全球最盈利银行。

同时,国有银行股改锤炼锻造出一大批专业的商业银行家,为国内国际金融改革提供了一套成功的范例。中央汇金公司先后对光大银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三家保险类机构、银河证券等七家证券类机构进行了改革与重组,使一大批国有金融机构完成了市场化改制。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国有银行的改制,没有走前苏联、东欧等国家大规模私有化、外资化的道路,而是在坚持国家控股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市场化改革道路,为国际提供了银行转制和治理现代化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五、国有银行改革永远在路上,没有终点,不仅限于财务重组和上市,需要持续完善公司治理和推动战略转型。

重温国有银行股改历史,我们能够从中总结提炼出一些经验和规律,对于指导未来中国金融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推动和英明决策是保障金融改革成功的基本前提,也是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金融改革必须与经济发展趋势相配套,入世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期,为国有银行股改上市和治理结构的市场化再造营造了宽松而有利的宏观环境。创新是驱动金融改革的根本动力,也是破除发展瓶颈、顺利推进改革的手段,需要进行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方法手段创新。国有银行40年的改革历史就是一部创新史。金融改革必须抓好市场化机制构建这个核心,在完成财务重组、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公开上市的改革三部曲的同时,国有银行将精力集中于公司治理结构与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致力于风险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内控机制的完善,使得股改后大型商业银行实现了优良的经营业绩。改革“操盘手”和实践者的担当务实是决定金融改革落地成效的关键要素,一代代金融从业者为国有银行股改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与艰辛的努力,在中国金融史上留下了浓墨重 48 55723 48 26927 0 0 9211 0 0:00:06 0:00:02 0:00:04 9212的一笔。

股改上市并不是国有银行改革的终点,它只是大型商业银行改革的新起点。股份制改革不可能解决大型商业银行面对的内外部所有矛盾,股份制改革本身也是需要不断深化的过程,同时我们身处于全球经济金融急速变化的时代,面临着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周期、行业周期、科技周期三期叠加的特殊阶段,大型商业银行还面对一系列重大挑战,改革还任重而道远。大型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需要走出一条中国自己的独特道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充分发挥“三会一层”公司治理架构作用;要处理好市场化薪酬机制与党管干部原则之间的关系,完善激励机制,有效激发正能量。深入研究统筹支持实体经济与推动金融创新的关系,坚持实体经济本源,规划和推进创新,把握好创新的质与度,增强大型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坚定不移抓好风险管理,强化和创新风险管理的理念、制度、方法与工具,及时识别和化解各种风险,保持资产质量稳定,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成为稳定中国金融行业的“定海神针”。稳步推进国际化、综合化、信息化改革,贯彻“一带一路”倡议,顺应中国经济和企业走出去的需要,深入推进银行业的国际化经营,统筹应用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顺应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化趋势,稳步推进综合化经营,统筹好服务客户和控住风险的关系,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力,发挥好大行担当与行业规范的作用;顺应互联网信息革命的大潮,深入推进数据化银行建设,创新服务实体经济的渠道与模式,提升服务效率和管理效率,加大金融科技创新力度和控制好金融科技风险。这些既是对股改以来大型商业银行转型三大任务的延续与推进,更是大型商业银行在新时期、新起点,向更高层次目标转型改革的时代要求。

本文来源:新金融评论

作者:上海新金融研究院(SFI)理事长、中国-中东欧基金董事长姜建清

延伸

阅读

姜建清新著《世界金融百年沧桑记忆》出炉,风云际会,往事并非如烟

一部记载在币章中的银行兴衰史!本书一共三册,第一册将于四月份正式出版!

一场跨越 200 年的世界银行纪念币章之旅,饱含银行业沉浮变幻;

汇聚 1500 余枚银行专题纪念章,涉及五六十个国家的数百家银行;

有兴衰正史,也有奇闻轶事,跟随作者拂去百年的尘埃,看到历史的光芒。 

一部基于各银行发行的纪念币章编撰的世界银行史

本书由饱经历史沧桑的银行纪念币章作引,娓娓道来,剥丝抽茧,以轻松的语调讲述隐藏在这些币章背后的跨越百年的金融史、银行史。本书深度挖掘、整理大量原始实物史料,深入描述了外国银行的历史演变,汇聚了 1500 余枚银行专题纪念章,涉及五六十个国家的几百家银行,史料非常丰富内容独特,兼具可读性和收藏性。 

由金属币章构成的世界银行史只有数百年的时间,本书收录的最早的银行纪念章发行至今已逾 200 年,然而这百年间,许多当年的发行银行都已经不复存在,那些历史也早已被人们遗忘,但是,这些坚硬的金属币章,犹如一枚枚金融历史的“指纹”,在今天这个世界金融业最精彩的时代,继续散发出厚重而耀眼的光芒。 

【作者简介】 

姜建清

历任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行长、中国工商银行行长、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银行家,兼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中国城市金融学会会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执掌工商银行期间,带领全行顺利完成股份制改造、境内外上市,并且跃居成为全球领先大银行、系统重要性银行,一级资本、存款及总资产等多项指标全球排名数年蝉联第一。姜建清不仅有着丰富的银行经营管理经验,同时具有很高的理论研究素养。对银行业经营管理、金融改革发展及金融史领域等有关问题有着深入、独到的研究,先后出版主要著作有:《海外金融风潮评析》、《金融风潮沉思录》、《美国银行业的科技革命》、《金融高科技的发展及其深层影响研究》、《国际商业银行监管环境与体制》、《银行转型与收益结构研究》、《商业银行国际化:环境与体制》(上、下册)等,主持编修并出版《近代中国银行业机构人名大辞典》、《中国工商银行史》多个分册等,并在《金融研究》、《财经界》、《财经》、《银行家》、《中国金融》、《上海金融》、《金融论坛》等核心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上百篇。

【目录】 

1、英雄失去了小红伞

2、高盛:一个“高贵”名字的“卑微”起源 

3、英国针线街上的“老妇人” 

4、拿破仑亲手缔造的银行 

5、以色列银行体系中的“工农中建” 

6、波士顿银行的前世今生 

7、谁是全球最大的银行 

8、松鼠的家园 

9、松鼠的觅食

10、100 年前的世界银行“巨无霸” 

11、“胜利女神”折翼

12、富得过五代 

13、压倒骆驼的不是哪一根草

14、3000 年的金融荣耀今何在 

15、上帝的银行家 

16、银行的诞生之地:神庙还是板凳 

17、优雅的老妇人去向何处 

18、源出一体、殊途同归的银行博物馆 

19、在中国澳门发钞的葡萄牙大西洋银行 

20、终结的货币 

【序言】

姜建清

时间如白驹过隙,当我完成了《世界金融百年沧桑记忆》前两卷的最后一篇文章,开始写这个序言时,突然发现从执笔第一篇到杀青第四十篇,已经整整六年过去了。记得《英雄失去了小红伞》是我写国外银行历史的第一篇文章,是一则从花旗银行的一枚历史大铜章引发的花旗银行和旅行者保险集团的故事。当时恰逢次贷危机肆虐,读者对这样的银行历史札记比较喜欢。于是在《行家》杂志编辑的引诱、催促、逼迫下,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地完成了这两册书。

初始文章由银行的纪念章作引子,导出该银行的历史,文笔较轻松,颇有可读可观性。没想到由此给自己徒增了烦恼。因为此后编辑要求坚持这一风格,这大大增加了文章的写作难度。在撰文过程中,有章无史、有史无章、史多章少、章多史少,都成了写作的瓶颈。虽然全世界不少银行都曾在自身发展的重要时期、为重大事件发行过纪念章。但岁月蹉跎、时光荏苒,这些古旧纪念章早已湮灭在悠悠岁月中。好在互联网的世界是平的。我费力地通过ebay、淘宝搜寻、购买,尽量满足写作需要。我恍然发现,尽管最早的银行纪念章发行至今已逾200多年,许多发行银行已不复存在,被人们全然忘却,但坚硬的金属却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这是一个人们未曾涉足的金融世界。我突然有了强烈的意识,去识别它们、读懂它们、恢复它们用数十种文字记载的历史。在阅读这些精美绝伦的各国银行的古老币章时,我常常陷入沉思。我明白了,正像竹木简牍遗史留典,这是一本由金属币章编撰的世界银行史。章中承载着多少金融沧桑的历史记忆,蕴含着多少可供借鉴的现实意义。这部独特的金属币章史书,是历史与艺术的完美结合。编纂者中群星灿烂,多少著名银行家和艺术大师都参与“写”作,在坚硬的金属币章上留下了历史和个人的“指纹”。纵观人类文明进化历程,金文竹简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纸质书牍或有近1800年的历史。而这部独特的,由金属币章构成的世界银行史书只有数百年的历史。因为1585年法国才有了纪念性金属币章的铸造,其中银行纪念币章的历史更晚一些。但这丝毫不影响它在世界金融业最精彩的时代散发出耀眼光芒,铭刻在金属上的历史使它显得格外厚重。

历史学是一门使人聪明的学问。中国古人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说,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你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银行史学是一门使银行家警醒的学问。在百年的金融变迁中,陵谷沧桑、白云苍狗,多少曾经声名显赫的银行如彗星划过夜空,短暂的绚丽后消失在浩瀚的星际。多少金融机构瞬息即逝,湮没在金融历史的长河中。又有多少默默无闻的银行涓涓细流汇成海,吹尽狂沙始到金,百年老店终成霸。成功者和失败者共同谱写了银行史,延续了千载百年的金融流脉。它们的历史随风消散,然而幸运的是,尚存它们遗落人间的币章。拂去百年的尘埃,释读了它们的年轮。帮助我们回溯寻觅那些人迹稀罕的银行历史主流和各条支流;启发我们寻根探源那些熟悉和不熟悉,存在和已不存在的银行古老档案;引导我们涉足金融密林深处,回访那些金融巨兽弱肉强食、生死相搏的购并故地旧事。回顾历史不是为了怀旧,因为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金融往事虽然不堪回首,但智者爱史,善于总结,是为了避免重蹈覆辙。

数百年来全球金融变幻的历史,深刻反映了全球政治格局、国家实力和经济地理等综合力量的变化。它像一面镜子,折射出经济霸主和金融强权走马灯般的转换。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到美国的易位变化,离不开刀兵相较、炮火相加。经济、金融的战场没有硝烟却惨烈相仿。盛极而衰、百年轮回,大国经济、金融的变迁,折射出全球经济政治格局变迁的复杂深刻的背景。从一国金融演变长期或根本性的决定因素来分析,与各自母国政治经济金融实力以及在全球格局中地位与影响的消长变化密不可分,从英美两国由工业、经济到金融霸主地位的获取和丧失的先后次序排列,也反映了经济对金融的决定性。这是全球金融业产生、发展、强盛和衰落的一般规律。1913年全球前20大银行至今仅五家尚存,便是这个规律的最好佐证。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我在文中感叹地写道,冷观伦敦金融霸主终究拱手相让、笑看银行你追我赶难有武林至尊。多少金融强者笑傲江湖终成黄粱一梦,然而金融赛场未至终了何言成败。唯有金属币章难以磨损。它们默默地见证着百年来全球政治变幻无常、经济兴衰沉浮和金融风云激荡。

凯恩斯曾经说过,如果以货币的角度发掘历史,整个历史将会被颠覆。从金融史的角度观察、解读世界,可以对世界史有更多维、更立体、更深刻的认识。世界经济快速增长的分水岭大约出现在1820年左右。美国著名学者威廉·伯恩斯坦在经济史著作《繁荣的背后》一书中,将西方列强经济增长比作蛋糕,将成功的四要素“财产权、科学理性主义、资本市场和通信和运输技术创新”比作面粉、鸡蛋、酵母和砂糖。确实没有财产权则没有储蓄,资本市场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科学理性主义,金融还在中世纪宗教阴影下挣扎。而创新、创意的商业化需要金融的转化。资本市场则给经济发展亟需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助。金融与资本推动着经济的发展,从而推动着世界的前进,金融的滞后发展必然拉扯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后腿。但经济是本,金融是末,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决定世界发展的主要力量并不是金融,对金融的作用不能过分夸大。我在文中写到,金钱不能抵挡枪炮的威力,银行无力承担政治兴衰的重任。如果将法国巴黎公社的失败归咎于没有及时占领法兰西银行,那么创立并掌控法兰西银行的拿破仑为何会失利于滑铁卢?德国、匈牙利恶性的通货膨胀加速了当权政府垮台,以致极权势力上台,但只是催化因素而非因果关系。

金融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类社会近百年来的快速发展得益于金融的发展,但危机亦源于此。从金融活动出现以来,无论是古罗马的货币危机,中世纪的借贷禁锢,欧洲早期的“郁金香泡沫”和“南海泡沫”,1929年的美国证券危机,1990年代的拉丁美洲金融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7年之后的次贷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金融危机像海浪一样,一波一波地冲击着社会经济稳定的礁石,反复出现、从未消亡。所有的金融史都是一部风险史。风险如同银行家的影子一般无所不在、倚伴而行。风险与效益如同毕加索立体画中同一人像的两张脸,当银行家在看到庆贺盈利的笑脸时,侧眼一看风险的狞脸在阴笑。百年间银行业多少沉痛往事,告诫后来者莫忘风险,莫蹈前车覆辙。由于银行体系本身所具脆弱性,几乎所有的失败者都折戟于风险。因而把住风险是优秀银行家的底线,稳健经营是打造百年老店的不二法门。银行家俱乐部不欣赏百米短跑选手,尊重的是马拉松冠军。历史是惊人的相似,然而人类总是健忘。风和日丽的年代往往使金融家忘记了以往的灾难,前天悲惨的金融故事,一次次成为昨天的残酷现实。金融家们今日仍在书写着明天的历史。假若不敬畏市场规律、不敬畏金融法则,那么所犯的金融错误又会演进为明天的悔恨。虽然历史环境的变迁,金融迈过的不是昨天的河流了。无论是历史学或是什么著名大学案例,它讲述的是昨天成功者或失败者的故事,但“邯郸学步”的失败可能依然不少。我们无法预知未来,我们确实不知道下一场更大的金融海啸,来自何时、何地乃至何因爆发。但历史是“聪明学”,相信读史能帮助我们深入思考、领会精髓、把握金融的“常识”和规律,能理性地比较并决策。

我在书中也对世界银行业及其制度发展的轨迹作了阐述,作了研究、思考并留下了许多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古希腊和之后罗马的神庙曾起到银行的作用,宗教对金融业的发展和遏制起到了重要作用;金本位的沿革过程,及对当时中国的影响;证交所的诞生经历和几次重大的股票市场危机;在比特币又在甚嚣尘上的时候,议论中央银行制度是否需要,货币发行要否垄断又沉滓泛起。著名经济学家哈耶克的自由银行业观点仍被少数学者推崇,美国和苏格兰时期的自由银行时代和“货币非国家化”、“自由货币”制度仍为一些人仰慕,重读美国中央银行史,认识到美联储为什么成为第三家美国银行会对这个问题有所了解;从苏联国际经济合作银行和莫斯科人民银行的故事揭示出冷战时期金融战的奇特历史与苏联时代海外金融的一段难以磨灭的历史,会加深对金融竞争力是国家竞争力主要组成部分的认识;拉丁美洲金融改革的沉痛教训,对认识民粹主义和金融管制的恶果会更加清晰;从全球银行博物馆的蓬勃发展和现状,认识到金融普及教育的必要性;从近代储蓄银行的诞生、演变到分化或消亡,信用合作运动及机构的产生、成长到改革,为什么扶持小微企业的合作银行和储蓄银行制度在许多国家日渐式微?非主权货币欧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欧元区的忧患何在?在大而不能倒的批评声和监管政策趋严同时,全球银行业却背道而驰,银行集中度在继续增强,以色列、加拿大、美国及全球主要国家呈现了相同趋势,只有中国孤独地背向而行,谁是谁非呢?为何贪婪与恐惧,欺诈与轻信,一场场相似的大剧不断周而复始地上演?为什么金融的监管的松严过度都会带来严重后果?在写作中,众多的历史和现实问题,至今仍困惑着自己。人类社会经历无数次金融危机,带来经济崩溃,社会动荡,贫富分化和道德沦陷,给国际社会造成了巨大伤害。尽管有无数次的政治抨击,经历无数次的监管整治,金融业还是老而弥壮,不断发展壮大。因为资本是推动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动力。它对人类社会、经济和实体企业的推进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假如没有金融推动,人类可能还停留在中世纪黑暗、停滞时代,资本主义萌芽不可能生长,人类历史肯定要重新书写了。历史是一种价值观,历史的消逝并非随风而去,它留下了深刻的铭记,甚至植下了基因。曾与一位欧洲的资深政治家聊起,他认为应该理解德国人为什么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后,执着地坚持欧洲各国财政紧缩的要求,是因为一战后德国因战争赔款,面临恶性通货膨胀,人们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因而对金融危机有特别难忘的记忆,而欧洲其他国家就没有这样的经历。同样英格兰银行自创立至今300余年,老而弥坚,英国的金融制度和金融市场之所以领先全球,是否有金融基因的遗传?苏格兰银行家的节俭天下闻名,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轶闻。这或许与苏格兰遍布着荒芜峡谷的地理环境有关,劣势和窘境往往也是练就银行家自尊、自立、勤俭的责任品格的熔炉。

世界上成功的银行各有各的成功故事,失败的银行却诉说着相同的失败经历。政治、社会、经济危机殃及,政府融资干预,过度信贷增长,发展理念扭曲,国外盲目扩张,风险内控失灵等。在阅读及写作过程中,越加对经营银行感到敬畏。您要赚大钱吧,您就开银行。您要亏大钱,您也开银行。书中详述了众多国外银行从小到大、从弱趋强变化或相反的轮回。法国巴黎银行、兴业银行、松鼠储蓄银行的兴盛故事;两个欧洲老妇人银行的相异道路;美国波士顿银行的海外传奇及与中国的渊薮;希腊、西班牙、以色列和罗马尼亚等银行的起源成长;澳门发钞银行的前世今生…。时势造英雄亦造银行。书中阐述了众多国际银行业的购并,收购兼并或使成功者更加成功,或使成功者失败和失败者更加失败。西班牙BBVA仅有150年历史却经历了150多次购并,至今称雄在拉美市场。汇丰银行亦是金融购并王者,成就跨国银行霸业。然而近年悄然从“全球的地方银行”改口“全球的领先银行”,是否也反映了其全球化战略的转向。从花旗收购旅行者集团的世纪购并最终留下了一弯红痕,留下了是否保险集团收购银行诸事不宜的疑问。富通集团庆贺世纪并购成功,却不幸地倒在庆祝酒宴上。德意志银行先行收购后又出售德国邮政储蓄银行,也许当初就犯了战略导向错误。不幸地将马放在马车前的美国富国银行,哀叹金融优等生却在操作风险上栽了跟斗。苏联和俄罗斯的金融改革过程,从早期漠视金融规律到后期漠视金融风险,看来是对立的两极,其实质都是缺乏对金融的本质的深刻理解。金融开放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促进金融部门效率的提高,促进经济增长,反之则会使金融体系出现不稳定因素,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在外部条件不具备进行金融改革的时期激进推进,还会酿成巨大金融风险。金融改革必须和其它经济和监管领域的改革配套进行。金融过度放任自流,缺乏监管能力,缺乏公共参与和市场约束,就可能导致社会经济、金融的震荡和危机。众多银行的兴衰故事都予与了案例证实。

金融的诞生、发展和消亡与金融家分不开。文中讲述了意大利美第奇家族传奇及欧洲的银行复兴时代;讲述了苏格兰人威廉·佩特森为英国战争平台融资而造就了世界中央银行的鼻祖;讲述了法国里昂信贷创始人亨利·热尔曼,他将一家从为纺织业服务的小银行,发展为在1900年那个世纪之交时就跻身世界银行业之最,他创立并影响至今的银行分业经营理论,阴影依然为今天的银行家所感受。文中讲述了高盛公司卑微的起源,德裔移民高曼和萨克斯怎样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公司和一个分裂的家庭;讲述了瑞典北欧斯安银行打破魔咒,富过了五代;讲述了梵蒂冈上帝的银行家的惊骇故事;讲述了希特勒辉煌“金融成就”并掠夺金融、毁于金融的历史;讲述了美国中央银行创始人汉密尔顿和美国总统杰斐逊生死相斗的事实真相,两人的分歧源于对美国建国路线的异同,并非阴谋论披露的内容;讲述了空想社会主义的信用合作理论的践行者德国人赖夫艾森和鼓励贫困农民通过小额储蓄自助自立的英国人亨利·邓肯的感人故事;讲述了“劣币驱逐良币”发明者格雷钦其人其事及万有引力定律发明者牛顿的金融生涯;讲述了创建法兰西银行的拿破仑及其侄子的金融才能。虽然金融和金融家的兴衰沉浮离不开时代的政治环境。但也与金融家的性格、努力密不可分,讲述金融家的故事,使稍嫌枯燥的金融史显得有血有肉,使惊心动魄的金融战中凸显了背后人的因素。人们或许更能了解历史过程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书中还介绍了另外一个群体,他们在艺术设计史,在雕塑或币章领域成就辉煌,享有赫赫大名。他们似乎不应该出现在金融史的著作中,但他们的大名已永久铭刻在这部由金融币章构成的奇特金融史书中了。他们中群星灿烂,多少人曾获罗马艺术大奖。他们是维纳斯神庙的常客,受到了艺术女神的眷顾,然而他们却无意识地来到了莫奈神庙(据称是最早罗马货币铸造地,货币名称Money 的来源)。在古希腊时代神庙曾充当银行,而最早的艺术展示也在神庙,看来艺术和银行是殊途同归了。在古希腊、古罗马年代,银币打制和雕塑造型艺术已经发达。经过历史传承和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仿形雕刻机发明,币章艺术成为浮雕艺术和金属压印技术的最佳结合。币章雕铸材质丰富多样,包括金、银、铜、铁、铝及它们不同比例构成的合金。题材选择十分广泛,表现视角异常多元,艺术手法相当自由,吸引众多大师们参与设计铸造。大师们在方寸币章世界抒发着他们的艺术志趣、品位和情感。当时的欧洲正处于世界艺术发展的中心,出现了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派、后印象派、现代派、立体派、超现实主义等各种前卫艺术流派。不断涌现的各种艺术思潮,促使绘画和雕塑艺术得到极大的发展,亦对从事纪念币章创作的艺术家产生巨大的影响。雕刻家们在币章上精美的设计刻模作品,在新艺术运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许多雕塑艺术的先锋,驰骋在方寸币章之间,尽情地发挥着天才的想象力,调动油画、素描、版画、雕塑等一切艺术表现形式,把金属的坚硬、柔韧、延展、色彩、光泽等物理特性发挥到极致。雕塑艺术虚实、疏密、阴阳等形神具备、美轮美奂。从而使银行币章艺术展现出丰富的文化、历史、现实、哲学的深厚内涵。最大限度地展现出它的艺术魅力,展示了浪漫的艺术气质,表现了艺术家永不懈怠的追求。近200年来,币章艺术被推至巅峰,作品具有巨大的艺术价值,是西方国家设计水平和铸造工艺的集中体现,雕塑创造了大量并永恒的艺术珍品。其中金融币章不仅以其绝妙的艺术和技术的结合征服了观众,而且金属的难以磨灭的特性,以实物形态将百年金融沧桑凝固在方寸之间,为银行史留下了永存的历史佐证和实物档案。这些名留千秋的艺术大师包括:法国的丹尼尔·杜普伊斯、路易斯·亚历山大·伯顿、路易斯·奥斯卡·鲁迪、查尔斯·皮勒、弗雷德里克·威尔侬、兰贝尔·杜马莱斯、阿贝尔·拉弗勒;英国的本杰明·怀恩、西班牙Enrique Monjode、美国Julio Kilenyi、罗斯的Pogozhelskii等。虽然艺术币章精品林立,但金融专题币章还是极少的。无心插柳柳成荫,不知不觉悄悄地汇聚起来1500枚银行专题纪念章,涉及五六十个国家的几百家银行。待三本书的写作目标实现后,设想成立一个小小的金融币章博物馆(室),想像到今后世界上不少国家的银行家寻觅到中国,惊讶、感叹地看到他们的银行或他们的前身发行的众多币章聚集在此时,心中悠然自喜。寻根历史、抚今追昔,相信这会成为银行家金融追思的神圣殿堂,会感受到一种金融文化的震撼。格“物”致知,有“博”乃大。在这里,历史已不是教科书上的文字,而是真情实景的重现。伫立其间,仿佛站在了银行发展历史源头,看到其前进潮流的涌动。

文章写作费时耗力。肩负银行经营管理重任,时间成为最大制约。于是发现古人“三上”的可行。出差途中,尤其是远程航行,特别容易凝神聚意。每次少看了几部机上电影,少睡了若干小时,万里高空中“空思遐想”和“远思漫想”,远离人世间的繁杂,沉湎在金融史的追忆和埋头于键盘的敲打中,尤其享受这样的时刻。

与日新月异的经济学科相比,与相对不繁荣的经济史对照,银行史尤为“冷门”,目前中国出版的银行史著述很少,尤其是外国银行史,有也是少数几家熟悉的银行。对国外银行史研究既缺乏深度也缺乏广度。历史学的研究,史料考据、理论分析及综合考察是常用的方式。写银行史又涉及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叉性较强。由于断断续续地撰写,这本书像是银行史的札记,比较“碎片化”。以讲述银行的故事为主,有时在文中也做些理论归纳或评说。但在史料的考证上努力论证寻据,力求精准无误。在撰写此书的过程中,深感关于世界各国银行史的中文资料的匮乏,于是满世界寻找购买。好在互联网使世界变小了。日积月累存下了几百部国外英文版银行史。也是无心插柳,为未来的国外银行史学研究创建了小小的专题图书馆。

新中国的金融从诞生、成长到强大,百年世界金融的沧桑变化,为中国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今天中国银行业已经跻身于世界金融业之林,中国工商银行更是跃居全球银行业鳌首。鉴往知来,现代金融的发展离不开历史、文化底蕴的支撑。忘记了银行业的历史,不可能深刻地了解现在和正确地走向未来。整理世界珍贵的金融文化遗产,发掘前人创造的金融文明成果,回顾金融的兴衰成败及经验教训,对于中国更好地推进现代银行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此书能对银行从业人员和金融管理者和金融历史研究学者等有所启迪。是为序。

本文来源:陆家嘴金融网综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