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搞金融的必须看!易纲宣布金融业开放12大措施(附实录)

2018-04-11 中国金融信息中心

 

CFIC导读:

人民银行和各金融监管部门正抓紧落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大幅度放开金融业对外开放,提升国际竞争力。下一步,我们将遵循以下三条原则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一是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原则;二是金融业对外开放将与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相互配合,共同推进;三是在开放的同时,要重视防范金融风险,要使金融监管能力与金融开放度相匹配。

4月11日,央行行长易纲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时宣布了多项金融业的重大开放措施。

其中包括2018年上半年尽快完成的开放措施:

第一,取消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内外资一视同仁,允许外国银行在我国境内同时设立分行和子行。

第二,将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人身险公司外资持股比例的上限放宽到51%,三年以后不再设限。

第三,不再要求合资证券公司境内股东至少有一家证券公司。

第四,为进一步完善内地和香港两地股市互联互通的机制,从今年5月1日起把互联互通每日的额度扩大四倍,也就是说沪股通和港股通每年由130亿,调整到520亿。

第五,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国投资者来华经营保险代理业务和保险公估业务。

第六,放开保险外资经济公司经营的范围,与中资机构一致。

2018年年底前尽快完成的开放措施:

第一,鼓励在信托,金融租赁,汽车金融,货币经济,消费金融等银行业金融领域引入外资。

第二,对商业银行新发起设立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和理财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不设上限。

第三,大幅度扩大外资银行的业务范围。

第四,不再对合资证券公司的业务范围单独设限,内外资一致。

第五,全面取消外资保险公司设立前需开设两年代表处的要求。

第六,经过中英两国双方共同努力,目前沪伦通的准备工作进展顺利,争取在2018年年内开通沪伦通,在此前宣布的一些金融业,服务业的开放措施也在有序的推进。比如说以前宣布的,包括开放银行卡,清算机构和非银行支付机构的市场准入的限制,放宽外资金融服务公司开展信用评级服务的限制,以及对外资投资征信机构实行国民待遇这些以前已经宣布措施的落实正在扎实地推进。

易纲也强调,中国将会放开对外资的准入和业务范围的限制,但也同时对各类所有制,不管是中资还是外资要依法合规,进行一视同仁的审慎监管。“通过加强金融监管可以有效化解金融风险,维持金融稳定,提升中国金融业的竞争力,更好的实现全球化”。

以下为实录:

发言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r0026a2x847&width=500&height=375&auto=0

发言实录:

昨天,习近平总书记宣布,中国将大幅放宽包括金融业在内的市场准入。人民银行和各金融监管部门正抓紧落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大幅度放开金融业对外开放,提升国际竞争力。

下一步,我们将遵循以下三条原则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一是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原则;二是金融业对外开放将与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相互配合,共同推进;三是在开放的同时,要重视防范金融风险,要使金融监管能力与金融开放度相匹配。

根据习主席所说的落实开放措施“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的精神,以下金融领域的开放措施将在未来几个月内落实:

1.取消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内外资一视同仁;允许外国银行在我国境内同时设立分行和子行;

2.将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人身险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上限放宽至51%,三年后不再设限;

3.不再要求合资证券公司境内股东至少有一家是证券公司;

4.为进一步完善内地与香港两地股票市场互联互通机制,从5月1日起把互联互通每日额度扩大四倍,即沪股通及深股通每日额度从130亿调整为520亿元人民币,港股通每日额度从105亿调整为420亿元人民币;

5.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国投资者来华经营保险代理业务和保险公估业务。

6.放开外资保险经纪公司经营范围,与中资机构一致。

在今年年底以前,我们还将推出以下措施:

1.鼓励在信托、金融租赁、汽车金融、货币经纪、消费金融等银行业金融领域引入外资;

2.对商业银行新发起设立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和理财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不设上限;

3.大幅度扩大外资银行业务范围;

4.不再对合资证券公司业务范围单独设限,内外资一致。

5.全面取消外资保险公司设立前需开设2年代表处要求。

此外,经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目前沪伦通准备工作进展顺利,我们将争取于2018年内开通“沪伦通”。

此前宣布的各项开放措施均在顺利推进,我们已经放开了银行卡清算机构和非银行支付机构的市场准入限制,放宽了外资金融服务公司开展信用评级服务的限制,对外商投资征信机构实行国民待遇。

目前,各部门正在抓紧修改法律法规相关程序,将在上述时间节点前落地实施。为促进金融业开放相关工作顺利实施,我们还将做好配套措施,在扩大金融业开放的同时加强金融监管。在放宽外资准入和业务范围的时候,依然要按照相关法规对各类所有制企业进行一视同仁的审慎监管。通过加强金融监管,我们可以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分论坛“货币政策正常化”问答实录:

问题:中国怎样看待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正常化?

答:中国目前实行的是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并没有实行量化宽松政策及零利率政策。关于主要经济体央行资产负债表收缩问题,我们在很早前就已经预期到了这种变化,所以已经完全准备好了。目前,中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约为3.7%,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约为2.8%,中美利差处于比较舒服的区间。包括货币市场的隔夜利率和七天利率,中美利差也在舒适的范围内。简短地说,面对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正常化,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

问题:中国目前是否有上调基准利率的考虑?

答:中国正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目前中国仍存在一些利率”双轨制”,一是在存贷款方面仍有基准利率,二是货币市场利率是完全由市场决定的。目前我们已放开了存贷款利率的限制,也就是说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可根据基准利率上浮和下浮,根据商业银行自身情况来决定真正的存贷款利率。其实我们的最佳策略是让这两个轨道的利率逐渐统一,这就是我们要做的市场改革。

问题:金融业开放之后,外资机构是否会对国内机构产生冲击,未来几年内,国内金融市场是否会有巨大的改变?

答: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们欢迎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投资和运作,我们将平等地对待国内资本和外国资本。外资机构是否是强有力的竞争者,要看这些机构本身的公司金融、治理结构等情况。目前我们提高了持股比例限制,其实是为很多细分领域的开放提供了机会。虽然每个细分领域还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但现在我们的原则是清楚的,就是在目前审慎监管体系下,对中外资一视同仁。在几年之后,我相信中国市场会更具竞争力,金融业的服务能力会进一步提高,会在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里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我们的监管环境也会更好,金融安全程度也会加强。

问题:中国的债务占GDP比重增长的非常快,您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

答:中国目前的确存在杠杆率高、债务水平高的问题。从审慎的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的角度出发,我们认为,首要的任务是要保持债务水平的稳定,第二个任务是让债务结构更加优化,平衡好政府债务、企业债务及个人债务。第三个任务是让总杠杆率更加合理。通过以上做法,来实现一个漂亮的去杠杆。

问题:您如何看待中美贸易摩擦?

答: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中美之间的贸易失衡问题是比较复杂的。我有以下几个观察。首先,这是一个结构性问题。中国处于亚洲产业链的末端,会从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省等进口部件,加工完成后对美出口成品。中国对美的顺差其实反映的是整个东亚产业链对美的顺差,所以还是应从多边视角来看待贸易平衡问题。其次,这是一个宏观问题。如果看国民账户恒等式,等式的左边是经常账户,等式右边是政府赤字、投资和私人储蓄,现在美国财政赤字在扩大,财政赤字越大,经常账户逆差也会越大。美国的投资在增加、储蓄率在下降,经常账户逆差也都会扩大。根据这个恒等式,美国的贸易逆差问题是比较难解决的。第三,如果我们看贸易,不能只看货物贸易,还得看服务贸易。美国在服务贸易有比较优势,中国对美服务贸易逆差增长很快,过去十几年年均增速接近20%,去年这个逆差超过380亿美元。金融业进一步开放之后,美国还可以更好地利用比较优势,所以商品和服务贸易加在一起,两国的贸易关系是更平衡的。最后一点我想说,我们需要看一下美国的跨国公司。他们在中国卖了很多产品,利润也很高,但都是通过这些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商业存在进行的。当我们看中美贸易失衡的时候,并没有把这些包含进去。如果我们把这个考虑进去,可能能看得更全面。总结一下,我们需要认真分析,认识到这是个结构性问题,并且是个长期的问题,所以要更理性的解决。

问题:中国是否会使用货币政策的手段来应对中美贸易问题?

答:中国的货币政策主要是依据国内经济综合考量,是服务实体经济的。我们的货币政策以及外汇市场现在运行的很好。目前外汇市场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银行在过去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没有进行过外汇干预。并且目前的外汇市场可以很好地服务个人和企业,也可以让中国及外国公司方便地进行贸易和投资。我认为未来外汇市场也会运行的更好。

问题:货币政策正常化及金融业开放会对中国实体经济带来什么益处?中国的银行业怎么提升自己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答:货币政策的正常化和金融业开放对实体经济肯定是有好处的。我们所有的措施设计的目的都是为了让金融业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这些政策都有利于中国银行业提升在国内的竞争力,也有利于中国银行业走出去之后的国际竞争力。

问题:去年九月份人民银行对虚拟货币加强监管,禁止一切ICO和虚拟货币交易所。请问今年人民银行是否会出台新的措施,以及人民银行如何看待区块链?

答:我们确实认为,虚拟货币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比较少,并且其中有一些投机行为,甚至还有一些洗钱行为,所以人民银行对虚拟货币一直比较谨慎。但实际上,在目前全球对数字货币(digital currency)的研究中,中国是走在前列的。中国正对数字货币,区块链技术以及金融科技进行研究,来探讨如何以最好的形式服务实体经济,并且要安全发展这些技术,来避免可能的负面影响。整体来说,我们对虚拟货币的监管是非常严格的,同时我们也在研究如何发挥数字货币的正能量,让其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

问题:中国是否会受到“流动性陷阱”的影响?

答:简单来说,目前中国离“流动性陷阱”还比较远。不过,“流动性陷阱”这种极端的情形可以为制定货币政策提供一个有益的考虑。

问题:中国在资本项目可兑换方面有没有新的措施?下一步如何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金融业进一步开放之后,监管模式会如何变化,会走向“混业监管”模式吗?

答:我们一直在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与过去相比,不管是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外直接投资(ODI),还是在金融市场方面,如何让外资进入股市及债市,如何将中国股指纳入全世界主要指数,这些工作我们一直都在做。包括刚才宣布的提高沪股通、深股通及港股通的每日额度,实际上都是在有序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使大家在资本项目下越来越方便。同时,我们改革的步骤是稳妥的,还是要控制风险,使得步骤平稳。人民币国际化是个水到渠成、市场驱动的过程。如果企业和金融机构有这种需求,人民币国际化可以节约交易成本、对冲货币错配的风险,我们都乐见其成。但是主要还是靠市场驱动,我们要使得人民币和美元、日元、欧元等其他货币的竞争是平等的,让企业可自由选择用哪个货币。关于监管,目前我们的方向是一定要加强监管,但基本框架还是分业监管,各监管机构职责是清晰的。但从过去这些年的经验来看,我们要特别关注跨市场、跨产品、跨机构的风险传染。比如我们的大资管指导意见,目的就是要让银行、证券及保险的资产管理业务都要在同一个规则下竞争,尽量减少监管套利。

问题:成立网联的监管意义是什么?

答:成立网联主要是从支付系统的公平竞争和安全的角度考虑的。中国的第三方支付,包括手机支付及移动支付,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全世界都在说中国的手机支付非常方便。但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确实发现了一些风险,如何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同时鼓励竞争、鼓励创新,这是一个挺难解的题目,我们要做好平衡。我们的制度设计就是往这个方向努力的。

问题:我们注意到央行现在更多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调节市场流动性,利率调整似乎更具象征性,这是否意味着是从利率双轨制逐步向市场化利率的调整?目前,美国加息预期强烈,中国是否会跟进?去年房贷利率的上调是否是变相加息?下一步房贷利率是否会继续上升?

答:关于利率,我刚才说了,其实中国的货币政策一直是很稳健的。大家看我们的隔夜利率、七天利率、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在很多发达国家实行零利率时,我们这几个利率依然很稳健。既然我们有稳健的基础,当其他国家开启货币政策正常化时,我们依然会保持稳健。比如美国目前已加息了6次,但人民币的收益率曲线还是一直比美元收益率曲线高80-100个基点,保持了稳定的利差。我们认为,目前货币政策格局和利差格局总体上都是稳定的,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观察政策是否稳定,是否是好政策,一是看对实体经济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看我们的融资情况怎么样、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怎么样。二是看预期,就是大家怎么看待未来的事。就这两个方面考虑分析,我们都处于比较适度的区间。

问题:中国进一步推动金融业开放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跨境资本流动波动,如何管理此方面波动?

答:目前跨境资本流动平稳。当我们进一步推动金融业开放时,我们会考虑资本流动这个问题,我们希望资本流动平稳,其有利于全球配置资源。从外国投资者角度看,随着中国股票和债券纳入MSCI和彭博指数,外国机构投资者需要配置此类资产,因而需要投资中国股市、债市。与此同时,中国投资者也需要在全球配置资产。目前,中国投资者的全球资产配置比例偏低。随着中国开放度进一步扩大,中国百姓和机构可以更大程度地在全球配置资产。鉴于国内和国外投资者都有需求,跨境资本流动可以平稳高效。

问题:您刚才宣布的金融业开放的措施,是否是中国的“大爆炸(big bang)改革”?

答:中国的哲学讲究“逐步”和“渐进”。我们在推动各项政策时都是非常谨慎的。我刚才说,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二是金融业对外开放要与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进程相互配合,共同推进;三是在开放的同时,要重视防范金融风险,要使金融监管能力与金融开放度相匹配。因此,这些措施是我们经过慎重考虑后,在评估各项条件已经成熟、监管已到位、数据已到位后,才往前推进的,不能把它形容为大爆炸式的改革。

本文来源:综合自中国人民银行官网、新浪财经

延伸

阅读一

易纲否认中国会以货币贬值应对贸易摩擦

在4月11日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被问及货币相关政策是否是中国跟美国方面谈判的筹码时,央行行长易纲表示,中国的货币政策是关注国内的宏观经济形势,也是着眼服务于实体经济,不会让自己的货币贬值。

“中国的汇率机制是一个市场决定的机制,运行良好,也会继续良好地运行下去。”易纲表示。

他还解释,中美贸易不仅要看货物贸易,也要看服务贸易,将货物和服务贸易放在一起看,中美经贸关系更趋平衡。随着中国金融服务业的开放,美国在服务贸易中会显现出更大的优势。

过去十年,中国与美国的服务贸易逆差快速增长,平均每年增长20%。2017年中国对美国服务贸易逆差超过380亿美元。

易纲表示,中美贸易不平衡是结构性问题,中国处于产品附加值价值链的末端,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实际上代表了整个东亚对美国的顺差,因为中国会进口日韩以及台湾生产的产品,然后再加工卖给美国。

在统计数据中显示出来的是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但事实上中国跟日本、韩国和台湾都有贸易逆差。 “因此需要从多边角度、而不是从中美双边角度,来看贸易不平衡的问题。”易纲指出。

他进一步指出,事实上,如果把美国的跨国公司在中国展业销售产品产生的大量销售额和利润加以考虑,中美贸易整个不平衡的状况就会极大地缓解。

在推出开放措施的同时,资本项目可兑换在有序、稳步地推进中,这包括此次宣布的提高沪股通、深股通、港股通每天的额度。

人民币国际化也是市场驱动的过程。易纲说,目标是使得人民币、美元、欧元、日元和其他货币的竞争是平等的,企业可以自由地选择用哪种货币最方便。

就此轮开放举措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易纲表示,中国的老百姓、机构等主体,将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在全球配置他们的资产,这会带来资本流出。但是从外国投资者的角度来看,随着中国一些主要的债权市场和股票市场纳入MSCI指数等各类指数,海外机构投资者就要相应地配置中国的资本市场和债权市场的资产,会带来资本流入。随着金融服务业开放,两个方向的需求都有,跨境的资本流动可以是平稳和高效的。

在最后被问及中国此轮金融开放是否可以形容为类似上世纪80年代英国成功打造了伦敦金融中心地位的“大爆炸”式金融开放时,易纲表示,中国的理念是渐进式的、审慎的,所以不是大爆炸,“我甚至不愿意用爆炸这个词”。

在此过程中,他强调还需要增强金融监管,认识到风险是存在的,包括在资本流动方面。“所有这些开放措施的宣布都是要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推,同时始终是配合以监管的支持、数据的支持”。

本文来源:财新网

作者:王力为 尉奕阳

延伸

阅读二

易纲:人民币国际化是个水到渠成、市场驱动的过程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11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分论坛“货币政策正常化”问答环节指出,人民币国际化是个水到渠成、市场驱动的过程。要使得人民币和美元、日元、欧元等其他货币的竞争是平等的,让企业可自由选择用哪个货币。

关于下一步如何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易纲指出,我们一直在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与过去相比,不管是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外直接投资(ODI),还是在金融市场方面,如何让外资进入股市及债市,如何将中国股指纳入全世界主要指数,这些工作我们一直都在做。

易纲表示,包括提高沪股通、深股通及港股通的每日额度,实际上都是在有序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使大家在资本项目下越来越方便。同时,我们改革的步骤是稳妥的,还是要控制风险,使得步骤平稳。人民币国际化是个水到渠成、市场驱动的过程。如果企业和金融机构有这种需求,人民币国际化可以节约交易成本、对冲货币错配的风险,我们都乐见其成。但是主要还是靠市场驱动,我们要使得人民币和美元、日元、欧元等其他货币的竞争是平等的,让企业可自由选择用哪个货币。

关于金融监管,易纲表示,目前的方向是一定要加强监管,但基本框架还是分业监管,各监管机构职责是清晰的。但从过去这些年的经验来看,要特别关注跨市场、跨产品、跨机构的风险传染。比如大资管指导意见,目的就是要让银行、证券及保险的资产管理业务都要在同一个规则下竞争,尽量减少监管套利。

本文来源:中国金融信息网

延伸

阅读三

央行行长易纲在博鳌论坛针对中国REITs发展答记者问


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于4月8日到11日在海南博鳌举行,主题为“开放创新的亚洲繁荣发展的世界”。论坛设置四个板块,共60多场正式讨论。

4月11日,央行行长易纲在博鳌论坛发言时表示,中国的不动产资产证券化一直没做起来其中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它的基础资产,中国的机构有时候不动产资产证券化的资产不太舍得卖断,所以在这方面有一些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考虑。我们也在考虑如何更有效的能够使不动产资产证券化这个市场能够发展起来。

以下为发言实录:

提问:关于REITs,也就是不动产的资产证券化,公募的REITs可以说在市场上讨论很长时间,但是一直没有推出来,所以我想请问一下央行对于公募REITs推出有什么态度?

易纲:跨境资本流动,目前是比较平稳的,当我们进一步金融开放的时候,我们考虑这个问题比如说中国的货币市场,中国的债券市场和中国资本市场、股票市场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扩大,同时中国的老百姓也好,机构也好,将来在更大的程度上,在全球配置他们的资源,这样使得我们金融市场的开放度进一步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它是需要有资本流入、流出。所以我们希望这个流入、流出是平稳平衡的,这样的资本流入流出是有利于我们在全球配置资源的。从外国投资者的角度来看,比如说中国的一些主要的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纳入MSCI指数,从外国的投资者来讲,他们是机构投资者,他们就要相应的配置这部分资产,也就是说他们要投资中国的资本市场和债券市场。那么从中国的投资者来讲,我们的机构投资者,我们的理财,我们的老百姓,他也想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来配置他的资产,我们目前中国老百姓和企业,和机构,在全世界配置资产的比例还是偏低的。所以我觉得随着开放,两个方向的需求都有,既然是两个方向的需求都有,我觉得跨境的资本流动可以是平稳和高效的。

你说的关于REITs资产证券化这个问题是一个稍微复杂一点的问题,我们的REITs一直没做起来其中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它的基础资产,它怎么考虑和发达市场的REITs是不一样的。人家的基础资产就是要卖掉的,资产证券化以后这部分资产是真正卖给市场了,这样使得银行资本充足率和它的贷款会下降。而中国的机构它有的时候这个REITs的资产不太舍得卖断,所以在这方面有一些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考虑。从政策上我们也在考虑如何更有效的能够使REITs资产证券化这个市场能够发展起来。谢谢。

本文来源:中国REITs

延伸

阅读四

超预期!全面解读金融业对外开放,这些提法首次出现!(附三大行业开放路线图)


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对,习近平主席的这句话就是针对包括金融业扩大开放在内的一系列开放举措。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关于金融对外开放的表述、政策不少。习近平主席10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宣布了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首个提及的领域就是金融业。从放宽外资股比限制、外资金融机构设立限制到拓宽中外金融市场合作领域,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力度和深度都超出预期。

 

这次有哪些新提法?

 

那么这次金融业扩大开放的内容,与以往的表述有哪些不同?有哪些新意?

 

小编为大家比较、梳理一下:

  


不知诸位注意到没有,去年11月的表述,仅对放宽外资股比限制进行明确规定,而本次主旨演讲中要求这些措施“确保落地”,这四个字掷地有声。

 

这也意味着,相关落地细则有望在年内渐次出台。梳理相关监管部门的政策可以发现,一些措施已经出台,一些措施正在酝酿、研究。

 

同时,“加快保险行业开放进程”“拓宽中外金融市场合作领域”亦是首次提及。

 

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此番表述显示,金融改革开放的力度进一步加大,表现在:速度——加快;准入——放宽;范围——扩大。

 

未来金融业哪些领域的放开

会成为亮点?

 

通过上述梳理不难发现下一步金融业开放的“蛛丝马迹”。

 

放宽外资股比限制、加快保险业开放、中外金融市场合作等都会是重点,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来看看专家们怎么说。

 

在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看来,对外开放体现在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两个维度。

 

【从金融机构层面来看——持股比例和业务准入是开放的关键项】

 

曾刚:主要是放开外资投资比例限制和业务准入限制。去年股权管理限制逐步放宽,未来外资金融机构的业务审批逐渐简化,取消歧视性安排,实现国民待遇,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行政管控。目前行政许可方面已经逐步放宽,逐步与内资行统一监管。

 

中金所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未来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业务范围将进一步扩大。过去限制外资银行只能开展外币业务、批发业务等,现在也可以开展本币业务、零售业务等,预期未来房贷等业务门槛会相应放宽。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银行业的对外开放,在“引资”的同时,也实现“引智”和“引制”。对外开放不仅有助于充实中资银行的资本金,学习和引进先进的服务理念、管理经验以及成熟的产品和技术,更重要的是可以引进现代管理理念和公司治理机制。

 

中国社科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金龙:首次提出“要加快保险行业开放进程”,意味着保险业开放力度会比较大。推动保险业的对外开放,为保险业的发展壮大注入新的活力,为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转变提供巨大动力。首先,保险行业外资股比限制将进一步放宽,主要是人身险公司外资股比50%的限制可能会有所突破;其次是外资保险公司的经营范围和其他限制将进一步放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预计未来外资进入保险业的组织形式可以更加灵活,在合资公司中可以谋取控股地位,甚至还可以以独资子公司的形态经营,从而增强了外资保险公司的经营灵活性与自由度。

 

放宽股比限制之后,哪些外资股东有望最先突破原有限制、占据控股股东地位?小编在这里为你梳理一下目前银行、证券和保险业的外资持股情况。

 

图表:外资股东持股上市银行情况

来源:上证报记者通过Wind统计

 

图表:外资股东持股上市险企情况

来源:上证报记者通过Wind统计

 

图表:外资股东持股证券公司情况

来源:光大证券整理

 

【从金融市场层面来看——双向制度更完善、投资渠道更多元】

 

曾刚:目前债市已经逐步开放,未来进一步加大开放程度,包括扩大境外投资者占比,拓宽境外投资资金进入的渠道等。股市开放方面,已经有沪港通、深港通,未来将实现资金有进有出,提高金融市场融合程度,双向机制不断完善,渠道多元化,规模逐步扩大。这也涉及资本项下自由兑换,未来对外开放和资本项目管理将有机统一,这是一个有序推进的过程。

 

连平:近年来股市、债市的开放都在持续推进,接下来这些方面的开放步伐会更大一些,如进入门槛、交易规模等。

 

未来证券投资涉及的资本流动的双向开放范围将进一步扩大,程度会进一步提高。个人账户的用汇便利程度也将逐步提升。中国已初步成为资本输出大国,未来资本和金融账户开放也会积极稳妥地推进。

 

从IMF资本和金融项目交易分类标准下的40个子项来看,目前我国达到可兑换和部分可兑换的项目已有37项。其中,直接投资已实现基本可兑换,证券投资领域的资本项目开放深入推进,QFII、RQFII不断扩容,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相继开通。以自由贸易账户为特色的自贸试验区资本项目可兑换有序推进。

 

中泰证券:开放包括体制机制的合作,预计在沪伦通、“一带一路”国际板等方面有望形成突破。

 

“沪伦通”准备工作进展

 

对外开放当前走到哪一步?

 

去年11月,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在国新办吹风会上的一番表述,为金融业对外开放带来和煦春风。从去年至今,银行、证券、保险三大重要金融领域都相继迎来了一系列开放新政策的落地。

 

开放绝不是空喊口号,实实在在的政策已经落地。小编在这里为大家详细梳理银行、证券、保险行业的开放线路图。

 

【银行业】——业务准入限制放宽


 2017年至今出台的银行业对外开放相关政策

 

【证券业】——外资持股限制逐步放宽


 2017年至今出台的证券业对外开放相关政策

 

【保险业】——优化外资经营环境

 

2017年至今出台的保险业对外开放相关政策

 

同时,资本市场上,互联互通机制的先后推出也不断加大境内金融市场与全球合作的深度与广度,而“沪伦通”则是市场期待的下一个合作亮点。

 

近年来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相关成果 

本文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李丹丹 金嘉捷

延伸

阅读五

一声令响!中国金融业开放进入快车道

人民日报报道,4月10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演讲中,中国领导人向世界明确表态: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动扩大进口等十大计划陆续被抛出,每一个举措宣布后都赢得了在场人士经久不息的掌声。

领导人讲话中指出,今年,我们将推出几项有标志意义的举措。在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方面,1)去年年底宣布的放宽银行、证券、保险行业外资股比限制的重大措施要确保落地,2)同时要加快保险行业开放进程,3)放宽外资金融机构设立限制,扩大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业务范围,拓宽中外金融市场合作领域。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博鳌论坛上表示,过去40年中国制造改变了世界,今后中国金融将改变世界。他说,今后金融业会更强大,金融资本市场会更活跃、更发达。作为金融监管系统,肩负着很重要的责任,相信能够把主席的期许落实好。

在此消息影响下,A股市场上,银行领衔金融股崛起,建行涨逾6%,招行涨5%,宁波银行、成都银行、工商银行涨超4%。沪指收涨1.66%报3190.32点,创下一个半月最大升幅。

(图片来源:Wind金融终端APP)

机构指出,近年来,我国整体的对外开放进程正在加快,金融业也在对外开放的潮流中砥砺前行。客观地讲,我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相对缓慢,落后于整体开放进程。多数G20国家的开放指数处于0.9-1.0之间,我国几乎相当于这些国家的一半,说明未来我们还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金融业当前各个细分领域的对外开放水平各有差异,整体来讲:保险业的开放程度较高,银行次之,证券行业的开放程度最低。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业在不断放开对外限制的同时,国内正进行着一场不打折扣的严监管行动。

联讯证券指出,金融体系的规范、金融监管机制的逐步完善,为金融业扩大开放提供了基础。2017年开始,针对金融体系的监管不断强化,对影子银行和交叉性金融产品风险严查,理财和同业业务、表外业务和机构间的合作面临比较严格的管控,金融体系抵御系统性风险的能力增强。在这个过程中,监管机构的监管水平也明显提升,国务院金稳会成立后加强了协调监管,减少了监管真空。

金融开放提速

特朗普访华期间,外交部曾表示,将按照时间表,大幅度放宽金融业,包括银行业、证券基金业和保险业的市场准入,并逐步适当降低汽车关税。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提出,放宽或取消银行、证券、基金管理、期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外资股比限制,统一中外资银行市场准入标准。

而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外资增长若干措施的通知》也提到,在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领域减少外资准入限制。

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透露,我国将放宽外资进入金融业的投资比例限制。这些举措包括:

将单个或多个外国投资者直接或间接投资证券、基金管理、期货公司的投资比例限制放宽至51%,上述措施实施3年后,投资比例不受限制;

取消对中资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外资单一持股不超过20%、合计持股不超过25%的持股比例限制,实施内外一致的银行业股权投资比例规则;

3年后将单个或多个外国投资者投资设立经营人身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的投资比例放宽至51%,5年后投资比例不受限制。

外资银行在银行体系总资产占比较低,且逐年下降

据光大证券研报,外资银行在我国银行体系总资产占比较低,且占比从2011年以来持续降低。近10年来我国银行业快速扩张的同时,外资银行的发展步伐相对较慢。

全球金融危机后,境外战略投资者纷纷撤退。在经历了三年的锁定期后,境外战略投资者出现减持、甚至清空了所持有的本土银行股权。2009年瑞银、苏格兰皇家银行出清了中国银行。之后,高盛、美国银行在持续减持后最终分别出清工行、建行持股。德意志银行和花旗银行紧随其后,分别出清了华夏银行和广发银行。

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外资银行资产总额为2.93万亿,在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中占比约为1.26%。

此外,外资银行在华盈利能力也不理想。2017年末,外资银行总资产利润率为0.48%,仅为全国银行业平均盈利水平的一半。

光大证券指出,除了网点少,国债承销、企业债交易、保理和财务咨询业务放开时间晚,都使得外资银行错过了我国银行业大发展的“黄金期”。

对境外投资者来说,中国的银行业市场仍然充满吸引力。中国利率仍未完全市场化,息差有“保证”。中国银行经营成本/净资产在13%左右,而美国、欧洲的比例都高于20%。外资银行或将“重返中国”。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指出,银行业的对外开放,在“引资”的同时,也实现“引智”和“引制”。“对外开放不仅有助于充实中资银行的资本金,学习和引进先进的服务理念、管理经验以及成熟的产品和技术,更重要的是可以引进现代管理理念和公司治理机制。”由竞争机制带来压力和动力,客观上也有助于中资银行的进步和繁荣。

合资券商已开始有新行动

据中国基金报,目前我国境内的合资券商并不多。1995年首家合资券商中金公司成立,目前,我国的合资券商已达13家。其中,根据CEPA补充协议设立的合资券商有汇丰前海、东亚前海、申港证券和华菁证券四家;另有中金公司、中银国际、高盛高华、瑞银证券、瑞信方正、中德证券、第一创业摩根大通、东方花旗、摩根士丹利华鑫。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多数合资券商业务发展较为缓慢,无论在规模还是营收上都难以进入国内券商前列。据平安证券统计,目前我国129家证券公司中,合资券商的营收及净利润占比不到行业的3%。

2001年加入WTO之后,我国对外资证券机构来华发展做出以下承诺:(1)外国证券机构可直接从事B股交易;(2)允许外国证券公司设立合资公司,外资比例不超过三分之一;(3)合资券商可以从事A股的承销,B股、H股、政府和公司债券的承销和交易,以及发起设立基金。2005年外资券商的设立审批被暂停,直到2008年才重新开放审批。2012年,证监会将外资在合资证券公司的持股比例上限提高到49%。

由于中外方股东间的经营理念冲突以及业务发展受限等问题,外资在证券领域也一度出现撤资趋势。如首家合资券商中金公司,其原有的外资投行摩根斯坦利已经撤资,并联合华鑫证券成立新的合资券商摩根斯坦利华鑫证券。此外,2016年12月,第一创业公告称,拟收购J.P.Morgan持有的第一创业摩根大通证券33.30%的股权,一创摩根成为其全资子公司。

不过,随着证券业开放的政策一步步明晰,海外投行入华的热情又重新燃起。

证监会3月9日宣布,将就修订外商投资证券公司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修订内容是允许外资控股合资证券公司,合资券商境内股东条件与其他券商的股东条件一致。此后,合资券商将能全面涉足经纪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等其它业务,取得“全牌照”资格。

在2017年年初,摩根士丹利和瑞士银行就提高了对中国证券合资公司的持股比例,其中摩根士丹利增加合资券商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股份至49%监管上限。摩根士丹利表示,拟增加其在华合资券商的投资比例。

港资股东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持股51%汇丰前海证券表示,计划在未来四年内将其团队规模提高一倍以上,并相信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将吸引海外资金进入中国证券市场。

法国兴业银行则明确表态,拟出资10亿元在华成立合资券商,控股51%。目前法兴正在寻找一家或者多家合作伙伴,具体的时间表要等证监会出台相关外资准入的细则之后才能确定下来。

证监会的资料显示,目前仍有18家筹备中的合资券商处于排队状态,如大华继显陆金(云南)证券、云锋证券、百富证券等。

光大证券指出,这次将外商投资证券公司的比例上限提高至51%,但并未提及外资入股上市券商的限制。合资券商的证券经纪业务还未开放,如果进一步放开或对本土券商造成冲击。

基金业开放程度较大,外资私募入华势头凶猛!

据光大证券,2017年末,我国基金公司总数为113家,其中外资参股家数45家,占比为39.82%,占比有所下降。主要是因为这几年中内资基金公司增加较多,而外资基金公司数量较为稳定。

外资参股的基金公司中不乏工银瑞信、华夏基金等规模较大的基金公司。有13家合资基金公司的总资产规模在1000亿元以上、18家基金的外资持股比例达到49%的最高上限。

而外资私募机构于去年开始进入中国,势头迅猛。去年就有瑞银、富敦、英仕曼、惠理、景顺纵横、路博迈、安本、贝莱德、施罗德等近10家外资机构拿到了私募牌照。

近期,路博迈投资、富敦投资、惠理投资等多家外资私募相继在基金业协会备案了首只产品,而首家进入中国的外资私募富达泰利已备案了3只产品,包括两只固收基金和一只股票基金。

保险业开放程度高

与银行业相比,我国在保险业的开放程度较高。2005年之后,除合资寿险公司外方股比不得超过50%、外资财险公司不得经营法定保险以外,在业务方面外资保险公司已享受国民待遇。2012年,正式向外资财险公司开放机动车交强险市场。

从保险的种类来看,外资保险业务主要的开展领域是寿险。这与我国财险业务主要以车险为主有关,外资公司受制于服务网点有限等因素,参与度较低。外资保险公司寿险业务品种较为丰富,参与度相对较高。

据光大证券,合资保险公司数量不少,但整体市场份额不大。由于保险业外资持股比例放开还有三年过渡期,短期内对本土保险公司的冲击不大。

金融业内部严监管旋风不止

央行网站周一消息显示,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金融业综合统计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8〕18号),全面部署金融业综合统计工作。由人行统筹,牵头成立统筹金融业综合统计管理工作小组。掌握金融家底,最终要建立国家金融基础数据库,将金融业全流程全链条进行统计覆盖。

简要说明此次国务院部署的近期主要任务:

1、资管产品综合统计:实现“一穿到底”的利器,让刚兑等行为无处遁形,摸清风险。

2、建立系统重要机构、金融控股集团的统计。

3、建立金融业资产负债表,完善货币信贷统计,使宏观杠杆率统计更准确。

4、完善债券、货币、外汇、黄金等金融市场统计。

5、完善地方金融、互金的统计。

华泰金融指出,此次从国务院层面推进金融数据统计,将为后续资管统计体系构建铺平道路。3月28日资管新规已经获得中央深改委通过。预计资管新规将于近期下发。

资深市场人士王剑指出,这个重磅政策,其实在2017年11月公布的“大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中就已有提及。资管新规也需要一个执法者,那就是这个综合统计系统。

所有资管产品(包括银行、券商、信托、基金等一切开展资管业务的金融机构发行的所有资管产品)都要把信息汇总到央行的这个综合统计系统中。汇总的信息非常齐全,至少要包括投资者信息、投向信息、基本信息等。当央行收集完信息后,如果统计功能足够强大,那么便可以通过代码等信号,自动识别同一嵌套链条上的资管产品。

产品A在上报时,报告自己的投资人是甲,自己的投向是产品B。

产品B在上报时,报告自己的投资人是产品A,自己的投向是乙。

那么综合统计系统收集到这些信息后,自动对接,一穿到底,就能识别:是甲通过产品A、产品B最终投向乙。真正实现信息汇总、一穿到底后,想拿资管通道做点什么偷鸡摸狗的事,就不那么容易了。

目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三大攻坚战之一,也是金融战线的头等大事。因此,建设好一个功能强大的金融业综合统计系统,全面摸清我国金融业的家底,摸清各项业务数据和宏观杠杆水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一役才能最终取得决定性胜利。

本文来源:Wind资讯,综合自光大证券研报、中国基金报、王剑的角度等

延伸

阅读六

一锤定音,博鳌亚洲论坛释放新一轮开放明确信号!

10日,博鳌亚洲论坛释放出新一轮开放的明确信号,并划定了多项开放举措的落地时间表,包括今年银行、证券等放松外资股比限制将确保落地,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将在今年上半年完成修订,今年相当幅度降低汽车进口关税等。

下一步,包括加快保险行业开放进程,放宽外资金融机构设立限制,尽快放宽汽车等行业外资股比限制等,也已列入开放“计划表”。专家指出,新一轮开放红利可期,近期相关开放举措将开始密集发布落地。

新一轮开放承诺掷地有声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是10日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释放出的明确信号。具体而言,在扩大开放方面,中国将采取四项重大举措:第一,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第二,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第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第四,主动扩大进口。与此同时,这些对外开放重大举措将尽快落地。

其中,在备受关注的放宽外资准入方面,将推出几项有标志意义的举措。包括去年年底宣布的放宽银行、证券、保险行业外资股比限制的重大措施要确保落地,同时要加快保险行业开放进程,放宽外资金融机构设立限制,扩大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业务范围,拓宽中外金融市场合作领域。在制造业方面,汽车、船舶、飞机等少数保留限制的行业已经具备开放基础,下一步要尽快放宽外资股比限制特别是汽车行业外资限制。

在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方面,今年上半年,将完成修订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工作,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在主动扩大进口方面,今年将相当幅度降低汽车进口关税,同时降低部分其他产品进口关税,努力增加人民群众需求比较集中的特色优势产品进口等。

新一轮开放承诺掷地有声,引发博鳌亚洲论坛与会嘉宾和会下专家的热烈回应。

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10日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全球化的‘下半场’:风险和不确定性”分论坛时表示,中国要继续扩大开放的举措给世界做了一个示范。他指出,过去中国一直觉得开放条件不够成熟,但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特别是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化受到一些挫折的情况下,进一步扩大中国的开放给世界做了一个示范。

联合国贸发会议经济事务官员梁国勇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在部分西方国家选择孤立主义和保护主义,把大门逐渐关上的同时,中国选择加大开放力度,把大门越开越大,这是明智的选择,反映了中国对内坚定推进改革开放、对外努力推动全球化进程的决心,也反映了中国维护全球多边秩序、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国担当。

外商投资负面清单上半年完成修订

值得关注的是,多项标志性开放举措已经划定落地时间表,包括今年银行、证券等放松外资股比限制将确保落地,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将在今年上半年完成修订,今年相当幅度降低汽车进口关税等。下一步,包括加快保险行业开放进程,放宽外资金融机构设立限制,尽快放宽汽车等行业外资股比限制等也已列入开放“计划表”。

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东艳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我国的对外开放一直处于不断推进的过程之中,这次向世界宣布中国进一步开放的举措,和之前的开放进程以及党的十九大的部署是一脉相承的。

“深化开放的举措是有一定突破的,也与近些年开放进程的步调保持一致。”东艳说,一是服务业的开放。我们提出了金融业开放,这也是之前上海自贸区在逐步探索的,这次开放可能会为金融行业带来一定外部竞争的挑战,但现在中国金融行业的竞争实力还是很强的,所以我们有信心通过服务业的开放创造更多的市场机会,同时也为我们服务业发展提供更多动力。二是汽车业开放,进一步开放显示出对国内汽车产业发展的信心,我们将竞争视作一种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方式。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表示,金融领域是我国过去40年来改革开放非常成功的一个领域。他回忆道:“资本市场是市场经济的高端市场。随着实体经济如制造业实现民营占比过半,制造业发展整体活跃,金融业也到了混合所有制的时候。”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成就,也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机会,当前中国处于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关键时期,我们向世界申明,改革开放不仅没有动摇,而且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

专家预计,近期相关开放举措将开始密集发布落地。白明表示,今年是十九大精神的首个落实年,很多任务需要抓紧落地,“就像新学期布置作业,前期没落实,后期就窝工,所以这是赶前不赶后的”。

中国开放红利惠及世界经济

专家指出,中国开放红利将对世界经济产生正外溢性。

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表示,我国开放的四大举措充分体现了在全球化时代中国负责任和有担当的大国胸怀。相信我国对外开放一定会打开一个全新的局面,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新声音,也一定会进一步坚定中国企业在世界舞台进一步发挥作用的信心和决心。对于企业来说,我们不仅要加快“走出去”实现自己的发展,还要把在中国形成的成熟方案带到更多国家,让中国方案成为世界方案,让世界各国人民享受到数字经济发展的普惠成果。

谈及扩大开放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史蒂芬·格罗夫在博鳌论坛上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扩大开放对推动全球协作发展有重要意义。中国继续扩大开放的主张对于各个经济体均有益处,开放的经济贸易对全球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他指出,在近年来全球化面临倒退的压力下,扩大开放不仅可以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从外资角度看也将受益匪浅,如高技术工种招工、员工社会保障、投资保障等方面都将得到加强。

印度中国研究所(ICS)副主任叶文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此次中国宣布扩大开放重要举措,能够振奋亚洲各国经济。“以前中国领导人在达沃斯等国际场合对各国领导人和国际机构做过开放的表态,但这次是在倡导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博鳌论坛发声,这个空间的变化十分重要,亚洲国家理所应当站在政策利好的最前沿,这将促进亚洲各国与中国更紧密合作,相信亚洲机构和企业近期也将做出相应积极动作,以期尽快参与其中。另外,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也彰显了亚洲的活力,利于亚洲和更广泛新兴经济在全球经济版图中提升区域地位。”叶文说。

本文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孙韶华 闫磊 刘邓 实习生 左翰嫡

延伸

阅读七

金融业对外开放超预期!银证保将调整这几项准入政策,大变局来临

4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宣布“中国决定在扩大开放方面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举措”,并称“中国人民将继续与世界同行”。

多位与会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我国整体的对外开放进程正在加快,金融业也在对外开放的潮流中砥砺前行。预计我国整体的改革开放将提速,金融业也将在对外开放的潮流中继续换档提速。与此同时,中国的对外投资也将越来越多地和全球经济紧密融合。

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时不我待

多位金融业内人士指出,中国金融业的发展一直在开放中前行。

以中国证券业为例,近年来对外开放步伐从未停顿,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动作“频频”。

沪港通、深港通顺利开通,境内交易所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易所积极开展务实合作,A股成功纳入MSCI指数,我国首个国际化期货品种原油期货也正式在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挂牌交易……

近期,证监会进一步扩大证券业对外开放,促进高质量资本市场建设,修订《外资参股证券公司设立规则》,拟以《外商投资证券公司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重新发布。其中,修改内容包括:允许外资控股合资证券公司,逐步放开合资证券公司业务范围,统一外资持有上市和非上市两类证券公司股权的比例,放宽单个境外投资者持有上市证券公司股份的比例限制以及完善境外股东条件。

截至2018年1月27日,我国当前证券公司总数为131家,基本上都是国内控股的法人主体,其中外资参股为13家,仅1家为外资控股,持股比例为51%。2017年12月7日,汇丰前海证券作为境内首家外资控股的综合类证券公司在深圳开业。

哪些准入政策将要落地?

证券业未来拟调整的准入政策

1,业务范畴:

征求意见稿规定:允许新设合资证券公司根据自身情况,依法有序申请证券业务,初始业务范围需与控股股东、第一大股东的证券业务经验相匹配。

2,股权比例:

征求意见稿规定,允许外资控股合资证券公司。合资证券公司的境内股东条件与其他证券公司的股东条件一致;体现外资由参转控,将名称由《外资参股证券公司设立规则》改为《外商投资证券公司管理办法》。

逐步放开合资证券公司业务范围。允许新设合资证券公司根据自身情况,依法有序申请证券业务,初始业务范围需与控股股东、第一大股东的证券业务经验相匹配。

统一外资持有上市和非上市两类证券公司股权的比例。将全部境外投资者持有上市内资证券公司股份的比例调整为“不超过我国证券业对外开放所作的承诺”。

放宽单个境外投资者持有上市证券公司股份的比例限制。要求“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或者协议收购方式,单个境外投资者持有,或者通过协议、其他安排与他人共同持有上市证券公司已发行的股份比例不得超过30%”。

完善境外股东条件。境外股东须为金融机构,且具有良好的国际声誉和经营业绩,近3年业务规模、收入、利润居于国际前列,近3年长期信用均保持在高水平。六是明确境内股东的实际控制人身份变更导致内资证券公司性质变更相关政策。

2017年11月国新办吹风会上,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表示,将单个或多个外国投资者直接或间接投资证券、基金管理、期货公司的投资比例限制放宽至51%,上述措施实施3年后,投资比例不受限制。

银行业未来拟调整的准入政策

2017年11月国新办吹风会上,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表示,取消对中资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外资单一持股不超过20%、合计持股不超过25%的持股比例限制,实施内外一致的银行业股权投资比例规则。

保险业未来拟调整的准入政策

2017年11月国新办吹风会上,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表示,3年后将单个或多个外国投资者投资设立经营人身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的投资比例放宽至51%,5年后投资比例不受限制。

放宽外资持股限制影响几何?

光大证券研报认为,放宽外资持股限制,将对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带来以下影响。

1,外资银行或加速布局中国市场

短期内,降低外资准入门槛可提升中小银行的吸引力;长远来看,有助于提高我国银行业的综合水平。

外资持股比例放开后,外资银行(包括境外母公司和外资银行在华分支机构)可以绕过自身业务受到的限制,通过并购中资银行,加快进入和布局中国市场,实现真正的“外资控股+本土化经营”的商业模式。届时,一些中小规模的地方性银行可能将受到外资的青睐。

长远来看,通过中外“联姻”,我国银行业能更有效地吸收外资银行的先进经验,比如在风险控制、个人消费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方面。这将使得银行的服务将更加差异化,整体上有助于提高我国银行业的综合水平。

2,加剧券商行业竞争

这次将外商投资证券公司的比例上限提高至51%,但并未提及外资入股上市券商的限制。

根据现行的法规,单个境外投资者持有(包括直接持有和间接控制)上市内资证券公司股份的比例不得超过20%;全部境外投资者持有(包括直接持有和间接控制)上市内资证券公司股份的比例不得超过25%。这意味着如果外资想控股券商,只能投资非上市券商,从行业竞争的角度来看,这对本土上市券商可能不利。但如果接下来放开这项限制,或将增加外资入股本土上市券商的可能性。

合资券商的证券经纪业务还未开放,如果进一步放开或对本土券商造成冲击。如前所述,合资券商在经纪业务方面受限较大,这大大削弱了他们的盈利能力。如果未来监管部门进一步开放合资券商的经纪业务,或将加剧行业竞争,对本土券商带来冲击。

3,短期内对本土险企冲击不大

由于保险业外资持股比例放开还有三年过渡期,短期内对本土保险公司的冲击不大。如前所述,外资保险公司的业务范围与中资类似,不足之处在于营销渠道有限,市场份额太小。

未来,监管部门或将进一步简化外资保险公司设立分支机构的审批流程,减少其产品在商业银行和网上售卖的限制等等。

本文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陈莹莹 徐昭

延伸

阅读八

易纲“首秀”定调货币政策 概括货币政策结构引导作用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8年会”时表示,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稳健中性,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这也是易纲履新后首次公开出席活动并发表演讲。

易纲将当前金融方面的主要工作概括为三句话。第一,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第二,推动金融业的改革和开放。第三,打好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的攻坚战,保持金融业整体稳定。其中,货币政策再次被放在首位。“这三点也可以看作今年央行工作的施政纲领。”中金所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发言除了一以贯之对于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的表述,还首次系统概括了货币政策的结构引导作用,即积极运用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抵押补充贷款、定向降准等结构性的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受强监管影响,银行同业业务大幅收缩,银行间流动性持续趋紧,业内时有降准呼声,对此,赵庆明认为全面降准可能性较小。“此次发言透露的信号显示,央行将更加重视货币政策的结构性作用,从这一角度看,货币政策下一步大概率仍是坚持通过定向降准,PSL,MLF,SLF等工具释放流动性,而不会实施全面降准。”他说。

同时,赵庆明也表示,货币政策作为总量政策在结构性作用方面可能较为有限,但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补短板的作用。

谈及下一步货币政策着力点时,易纲表示,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稳健中性,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总体上要松紧适度、管好货币供给的总闸门,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稳定,保持M2、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合理增长。”

此外,易纲也回应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没有对M2和社会融资规模提出预期数量的目标的原因。“这体现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的新的变化。”易纲表示,在控制好总量的前提下,结构上将更加注重质量的提高,适当地有针对性地支持经济中的薄弱环节更好的为实体经济服务。对社会资本参与比较少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适度地采取精准滴灌,加大对扶贫、小微企业、三农、双创等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的支持,尤其是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助力打好精准脱贫、治理污染的攻坚战。

本文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实习记者向家莹

延伸

阅读九

易纲“转正”首度发声:圈定当前金融三项主要工作

一是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二是推动金融业改革开放,三是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保持金融业整体稳定

“第一句话是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第二句话是推动金融业改革开放,第三句话是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保持金融业整体稳定。”这是央行行长易纲3月25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圈定的当前金融方面的三项主要工作。这也是易纲就任央行行长以来首次公开发表讲话。

第一是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易纲指出,下一步,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稳健中性,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总量上要松紧适度,管好货币供给总闸门,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稳定,保持M2、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没有对M2和社会融资规模提出预期数量目标,这是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变化。在控制好总量的前提下,结构上将更加注重质量的提高,适当地、有针对性地支持经济中的薄弱环节,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对社会资本参与较少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适度采取“精准滴灌”,加大对扶贫、小微企业、“三农”、“双创”等普惠金融及绿色金融的支持,尤其向深度贫困地区作一些倾斜,助力打好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

第二是积极推进金融业改革开放,提升中国金融业竞争力。

“金融业开放有三条规律要遵循:一是金融业作为竞争性服务业,应遵循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原则。二是金融业对外开放须与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相互配合,共同推进。三是金融业开放要与防范金融风险并重,金融开放程度要与金融监管能力相匹配。”易纲强调,如果遵循这些规律,就会不断将金融业开放推向前进,一是放宽金融业准入限制,二是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三是提升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程度。债券市场方面,推出了“债券通”。股票市场方面,先后推出了“沪港通”、“深港通”。继去年6月份明晟公司宣布将A股纳入MSCI指数之后,今年3月23日,彭博宣布将逐步把中国债券正式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债券指数。外汇市场方面,不断扩大对境外交易主体开放力度。下一步还将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继续推动金融市场的双向开放。

第三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整个金融业的稳定。

易纲表示,中国有很好的条件做好金融风险防控工作。具体来看:一是稳住宏观杠杆。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加强宏观审慎管理,提高系统性风险防范能力。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稳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通过市场化债转股、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发展直接融资、强化资本约束、规范表外业务与通道类业务等多种方式,使社会整体债务增长较快的情况进一步平稳下来,抑制风险隐患累积。

二是深化金融和其他关键领域改革。认真贯彻落实《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深化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从防范系统性风险角度支持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新体制。完善金融企业公司治理,增强国有企业债务约束。完善房地产金融调控政策,推动建立防范金融风险的长效机制。

三是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尽快补齐监管短板。进一步明确“监管姓监”,优化监管力量,严格监管执法,抓紧出台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指导意见、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机构指导意见、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办法等审慎监管基本制度。

四是坚决取缔非法金融活动。强化金融风险源头管控,加强金融领域准入管理,清理整顿各类无照经营和超范围经营金融业务,未经金融管理部门批准,不得从事或变相从事金融业务。

本文来源:证券日报

记者:闫立良

延伸

阅读十

宜早不宜迟,易纲今天宣布金融开放时间表(附论坛闭幕日重要观点集粹)

易纲: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具体措施和时间表

4月11日,央行行长易纲在“货币政策的正常化”分论坛上宣布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具体措施和时间表,将在未来几个月内落实以下措施:

1.取消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内外资一视同仁;允许外国银行在我国境内同时设立分行和子行;2.将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人身险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上限放宽至51%,三年后不再设限;3.不再要求合资证券公司境内股东至少有一家是证券公司;4.为进一步完善内地与香港两地股票市场互联互通机制,从5月1日起把互联互通每日额度扩大四倍,即沪股通及深股通每日额度从130亿调整为520亿元人民币,港股通每日额度从105亿调整为420亿元人民币;5.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国投资者来华经营保险代理业务和保险公估业务。6.放开外资保险经纪公司经营范围,与中资机构一致。

年底前,还将推出以下措施:1.鼓励在信托、金融租赁、汽车金融、货币经纪、消费金融等银行业金融领域引入外资;2.对商业银行新发起设立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和理财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不设上限;3.大幅度扩大外资银行业务范围;4.不再对合资证券公司业务范围单独设限,内外资一致。5.全面取消外资保险公司设立前需开设2年代表处要求。

在演讲中他还表示,在中国是审慎的货币政策,我们没有任何量化宽松、零利率政策,现在国际主要央行都在收紧利率,开始退出扩张,也会进行缩表,我们也已经准备好了。

易纲指出,中国不会以人民币贬值来应对贸易摩擦,“我们的货币政策是关注国内的宏观经济形势,它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中国哪怕关税上升也不会让自己的货币贬值。”

他透露,经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目前“沪伦通”准备工作进展顺利,将争取于2018年内开通“沪伦通”。

财政部副部长程丽华:预计全年减税降负超万亿元

4月11日,财政部副部长程丽华在“税改:‘抢跑’经济的竞争力”分论坛上表示,国务院决定从2018年5月1日开始,继续实施深化增值税改革的措施。通过增值税的减税措施,预计全年将为市场主体减税达到四千亿元。在降费方面,清理规范的范围不仅涉及政府行政事业型收入,还涉及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等等。后续财政部还要继续出台一些减税降费的政策措施,比如实施个人所得税改革、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总之,我们要通过不断的改革,来进一步的为企业减负增效。预计全年我们减税降负将超过一万亿元。”

肖亚庆:企业国际化要遵循国际规则   国企要加强自身宣传

4月11日,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在“国企改革:市场融合 开放发展”分论坛上表示,中国的企业出去并购,也并不一定都要持有百分之百的股权。中国企业下一步国际化进程要按照国际规则,根据新时代的变化,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过程中谋求共同发展和进步。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是提高竞争力,继续完善国有资本合作开放和市场化进程。合作过程中市场共享、技术共享、管理共享,互补的作用日益显现,发展前景日益扩大。他还表示,国企要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推介自己,宣传企业理念及管理做法。

龙永图:政府之间互相扯皮、责任重叠   要解决政府治理问题 

4月11日,原外经贸部副部长、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在分论坛“政府与市场”上表示,政府和市场最核心的问题是要实现公平的、合理合法的竞争,要解决政府怎么样给市场立规矩?怎么样监管市场?怎么样让市场变得更加活跃?怎么样让市场满足老百姓的需求,不要破坏环境,不要造假货,保护知识产权,市场能够公平快速的发展。

他表示,中国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政府之间互相扯皮,责任重叠,有权有利的事情大家抢,比较难办的就不干,政府支离破碎缺乏统一的能力。他强调,政府首先要廉洁,要高效,不能扯皮,职能要清理,政府的治理解决了,市场的发展会更加健康。

李稻葵:中国当下要理顺社会、政府、市场三者关系   不要一提国有企业就是“二等公民”

4月11日,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在“政府与市场”分论坛上表示,现在改革进入深水区,众多争议跟利益混在一块,这时候就需要顶层设计。他认为现在难的是社会与市场的关系,社会与政府的关系,这个关系没有理顺。政府对公共医疗和教育文化的意识不到位,基础教育政府必须掏钱,而且应该是中央政府掏钱,不要推给地方政府。文化方面,芭蕾舞、交响乐不能全部靠政府,需要靠民间的组织、基金会支持。

对于国际上质疑国有企业的声音,他表示,鞋子穿我们脚上,舒不舒服自己知道,不要一提国有企业就是“二等公民”,国有企业也有很多完全是市场竞争的。他指出,国有企业毫无疑问要改革:第一,政府管资本不管企业;第二,面向市场招聘职业经理人;第三要充分放权。

吴晓求:独角兽上市破坏了公平性   警惕“独角兽”变成“毒角兽”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在分论坛“资本市场改革的‘四梁八柱’”上表示,发行制度要进行改革,应该逐步从核准制到注册制改革,发行标准也要改革。他指出,独角兽上市的确破坏了公平性,衡量独角兽的标准也有待探讨。警惕“独角兽”变成“毒角兽”。他指出,监管架构也要改革,理论上说监管者的职责就是提高监管市场透明度、保证市场的公平。中国处罚违法力度太低,操纵市场的处罚力度已经有了,IPO的造假处罚力度太低,要给它上刑法。

李迅雷:金融开放使证券行业面临洗牌   上市公司盈利还不够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在分论坛“资本市场改革的‘四梁八柱’”上表示,无论是海外发达经济体的资本市场,还是中国的资本市场,都是红海。金融业开放,外资如果进来,更加有利于竞争,未来国内资本市场集中度会更高,大的证券公司的市场份额会越来越高,证券行业面临洗牌。关于上市公司,他表示,国内企业的成长性还不够,资本市场的结构还存在很大问题。上证指数现在只有3100多点,比2015年要低,主要因为上市公司盈利不够,资本市场改革要提高上市公司的盈利。

朱民:国企未来的竞争力发展空间几乎是无限的

4月11日,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在“国企改革:市场融合 开放发展”分论坛上表示,中国进入一个对外开放的新阶段,这个符合世界大潮,其中由于物联网、工业网的发展,国企未来的竞争力和发展空间几乎是无限的。做基础服务的大型国企,借助工业网和物联网的发展,把企业软件化、平台化,这是全世界的大公司梦寐以求的事情。

他还认为,国企的核心竞争力的理解和行业有关、跟沟通有关。当下,要给国企松绑,让国企进入新的领域去发展,特别是进入未来的新领域,这个是国有企业未来核心竞争力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拉米:特朗普的贸易单边主义很危险   中国需要进一步减少国有企业份额

4月11日,欧洲智囊团(Notre Europe)荣誉主席、世界贸易组织前总干事拉米在分论坛“国企改革:市场融合 开放发展”上表示,美国的贸易措施就是特朗普想要单边主义,这个后果是很危险的。昨天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给出的一个信号,就是中国要多边主义,而不是双边主义,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他认为,中国在这轮新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需要进一步减少国有企业的份额,国有企业的规模和竞争肯定是密切相关的。

在另一场分论坛“政府与市场”上,拉米表示政府通过国有资本来行使的管理权利太大,这种权利可能会对私营部门形成挤出效应,可能会影响创新,也可能会导致资源错配。国家的管控要有一个度,这个度不能够影响到市场的公平竞争。

洪小文:机器没有创新力和智慧   不必害怕人工智能

4月11日,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洪小文在分论坛“让人工智能‘落地’”上表示,人工智能这个词是有些误解的作用。计算机虽然很强大,但机器没有人聪明,它没有创新力和智慧,不必害怕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模式,有很多需要遵循的规则。他表示,人工智能在医疗的应用上,看好“三甲”的系统。

曹德旺:建议别给大企业减税   直接给小微企业免税

4月11日,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在“税改:‘抢跑’经济的竞争力”分论坛上呼吁,政府不要对大企业减税,建议对小微企业免税。相较于美国当下的减税政策,曹德旺认为,中国政府不能向美国学习,因为中美税制不同。他认为,中国在减税方面确实有进步。但因为牵扯到财政赤字,还有其他方面的平衡等问题,因此在帮助企业降低要素成本方面,短期内也只能降低一部分。

本文来源:第一财经中国经济论坛,综合自一财APP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