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税延养老险究竟能为你省下多少税?

2018-04-13 中国金融信息中心

 

CFIC导读:

当收入超过16666.67元这个临界值时,购买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的税前扣除限额将是不变的。换句话说,1000元就是可享受税延优惠的最高缴费水平。

经过近十年的等待,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终于迎来试点之日。根据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自今年5月1日起在上海市、福建省、苏州工业园区三地实施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

根据试点方案,取得工资薪金、连续性劳务报酬所得的个人,其缴纳的保费准予在申报扣除当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限额据实扣除,扣除限额按照当月工资薪金、连续性劳务报酬收入的6%和1000元孰低办法确定。也就是说,如果个人投保,上限按月收入的6%计算,最高不超过1000元的这部分钱不用交个人所得税;此外,由此产生的投资收益,也不用交个人所得税;等到你要领取商业养老金的时候再缴纳个人所得税就可以了。

对于取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的个体工商户业主、个人独资企业投资者、合伙企业自然人合伙人和承包承租经营者,税前可扣除部分也是按当年应税收入的6%计算,最高不超过12000元。

以上海为例说明:

也就是说,当月收入超过16666.67元这个临界值时,税前扣除限额将是不变的。换句话说,1000元就是我们可享受税延优惠的最高缴费水平。

那么,究竟能省下多少税呢?以一名30岁的工薪族为例,其扣除三险一金等税前列支项目后工资为18000元,按照试点扣除标准,可以有1000元免税额,据其收入所对应的25%最高税率计算,税延政策使他延后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每月250元,一年为3000元。到60岁退休时,合计免税9万元。退休后,从个人账户支取商业养老金,根据30年后起征点及税率进行缴税,由于退休后的收入通常不会高于工作时的收入,因此退休后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通常较低,再扣除通胀因素,税收负担将会大大减轻。

专家表示,国家将养老保险费从税前工资中扣除,应税工资和应交个人所得税都得到降低。这部分降低的税的延迟缴纳,给民众带来了增值的时间。这项政策旨在鼓励老百姓养成良好的储备养老金的习惯,为未来的养老生活早做准备。

“未富先老”是我国发展进程中无法回避的基本国情,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给我国“多层次、混合型”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带来了严峻考验。目前,一支柱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承担了大部分的国民养老责任,二支柱的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经过十多年发展,正处于税收政策不断完善和各项制度逐渐发育的过程中,三支柱的商业养老保险总体呈持续稳健发展态势,但规模较小,覆盖面不足。在一支柱独大、二支柱逐渐完善的对比下,第三支柱发展严重滞后,导致我国三支柱养老保障制度框架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中国太保寿险健康养老事业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税延养老保险政策试点能够有效促进三支柱的发展壮大,增强养老保险体系的可持续性、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养老保障水平。

据透露,中国太保已从产品、技术、人才、服务等多方面着手做好了相关准备,政策正式试点、公司获取相关资格后即可开展销售。

中国太保方面表示,税延养老产品设计将严格遵照政策要求:一是收益稳健。产品设计将最大限度控制风险、稳健投资、让利于民;二是长期锁定。产品管理将满足长期性要求,以更好地保障客户的退休生活;三是终身领取。保险姓保,先保障,后理财是其原则,是保险行业的根本价值所在。公司将基于生命表的数据基础,向客户提供多样化领取方式,包括终身和不短于15年的养老年金领取方案,供客户选择;四是精算平衡。产品设计时将充分考虑投资收益率、期望寿命、人口增长率、老龄化速度等因素,总体实现精算平衡。

在技术与服务准备方面,中国太保将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作为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以技术促服务、降成本、优化客户感受,适配客户需求的不同场景,精简操作流程与环节,通过PC端、移动端等各种操作界面,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快捷的服务体验,实现税延养老保险产品买得到、服务好,确保国家政策普惠于民。

文字编辑:刘锟

本文来源:上观新闻

延伸

阅读一

税延养老保险这块蛋糕怎么分?中高收入者、大型险企率先受益

4月12日,财政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自5月1日起在上海市、福建省、苏州工业园区三地实施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税延养老保险”)试点,试点期限暂定一年。以个人投保计算,投保人每月最高可税前抵扣1000元。

有券商人士分析认为,税延养老保险试点的长期意义,不亚于资管新规。未来资管新规落地之后,很多旧有的套利、刚兑、嵌套、杠杆类的金融产品将消失,而真正长期服务于居民养老需求的,以长期资产配置为目标的产品也将迎来更多的机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税延养老保险试点可以增加养老资产、改善养老金体系存在的结构失衡、缓解基本养老保险的可持续压力以及弥补企业年金发展的不足,对于完善“三支柱”的养老金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商业养老保险具有参与机制开放、激励机制有效、运行机制灵活等优势,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在养老金体系中的作用,在中国高储蓄率的国情下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试点还将增加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形成的长期资金的投资对于资本市场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对中高收入人群的吸引力更大

以上海为例,税前月收入2万元的个人,扣除限额为1000元/月,即每月可节税250元;对于税前月收入1万元的个人,可以节税85元。

据中信非银团队估算,假设一个收入中等偏高人群边际税负为30%,如果参与税延养老保险,每个月缴费1000元,则每个月暂时少纳税300元;如果不参与税延养老保险,则当月税后到手收入为700元。连续缴纳15年,假设每年5%投资收益率累计,15年后税延养老账户下可领取25万元;而不参与情况下,同样按5%投资收益率累计,15年后累计余额为19万元。预计参与税延可以额外获得32%好处。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试点方案的扣除限额目前来看还算可以,但是随着社会平均工资的提高和增加,应该进行动态性调整。要是没有这个调整,过几年它的激励性就会逐年衰减,但这次并没有提到这点,以后肯定会不断完善。

平安证券认为,目前中国的养老体系以基本养老保险为主,但是其替代率不断下行,目前在45%左右;而企业年金也在新政策下积极降低进入门槛以解决增长停滞的问题,但效果有待检验。税延型商业养老险的推出有望引导中高收入群体积极参与第三支柱个人账户的积累,缓解基本养老保险收不抵支的压力。
广发证券则认为,总体来看,试点方案对于高收入群体的吸引力更大。在领取养老金阶段,按照25%领取额度免税,余下额度按10%税率计算,相当于养老金全额7.5%的税率计税,这比退休前的税率明显更低,从而实现对投保人的税收优惠。

大型险企将率先受益,收获大量稳定长期期缴保费

对于税延养老保险试点的出台,业内人士认为,其长期意义不亚于资管新规。
华宝证券分析称,未来资管新规落地之后,很多旧有的资管模式将退出历史舞台,很多我们熟悉的套利、刚兑、嵌套、杠杆类的金融产品将消失,一个时代结束了。而真正长期服务于居民养老需求的,以长期资产配置为目标的产品将迎来更多的机会。

据中信非银团队简单估算,税延养老保险试点可以产生20%寿险期缴新单增量。在政策全国推广后,保守假设1亿潜在受益人群中有1000万人参与税延养老,每年缴费1000元,则有望产生1200亿元新单保费。2017年寿险全行业期缴新单保费为5772亿元,对应将有约20%期缴新单增量。

广发证券认为,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业务的开展将为寿险企业带来大量稳定长期期缴保费,优化保费结构。相较新兴险企,大型险企能占领个人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先机,进一步提高保障型业务占比。有理由相信,规范程度、成熟度较高的大型险企将率先受益,成为其中的试点对象。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平安养老险)相关负责人表示,平安养老险正在积极准备,力争第一时间提供客户投保出单服务;报审产品以示范产品类型为准,拟以最全产品类型覆盖客户需求。目前,需等银保监会下发业务管理办法和示范产品后,公司报审产品通过后正式销售出单。平安养老险作为平安集团旗下经营团体客户主要子公司之一,将通过企业和团体渠道进行产品销售与服务,并依托集团优势积极准备个人销售平台的准备。

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太保,601601.SH;2601.HK)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中国太保目前正在积极准备税延产品的相关工作,将以示范产品为准,报审最全产品类型以满足不同客户需求,待监管机构下发业务管理办法和示范产品后,及时上报产品,力争第一时间提供税延产品,供客户选择购买。中国太保还表示,税延养老保险政策启动后,将能撬动可观的养老金资产增量。税延养老资产是持续滚动增长的长期资产,其资产集聚效应的逐步释放,必将对我国资本市场产生重大的积极影响。

泰康养老产品精算部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根据通知中关于领取商业养老金时的规定,目前,参照7级个税累进税率,累计税率达到10%的消费群体就适合购买税延养老保险。而在产品设计上,泰康养老将遵照产品设计指引,按照“收益稳健、长期锁定、终身领取、精算平衡”的原则进行开发,产品将以稳健型为主、风险型为辅,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

本文作者:胡志挺

本文来源:澎湃新闻

延伸

阅读二

徐敬惠、李艳华、甘为民谈个人税延养老险

徐敬惠

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徐敬惠:保险机构应在养老保险金融体系发挥基础作用

自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加之养老金体系三支柱发展极不均衡,属于第一支柱的公共养老金“一柱独撑”,职业养老金与私人养老金这二、三支柱发展非常滞后,普通人的养老保障需求与体系保障能力之间的缺口巨大。国务院办公厅7月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将于2017年年底前启动。那么,未来保险机构该如何更好服务于养老金体系建设?普通人又该如何规划并选择好适合自己的养老金融产品呢?

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保险机构在经营养老金融方面具有七大比较优势:

一、立足风险管理本业,提供安全可靠的养老风险保障

今年6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商业养老保险资金和社保基金一样,都是老百姓的“养命钱”、“ 活命钱”,必须确保这些资金安全可靠运营。保险业是管理风险的行业,是养老金融业务的先行者,养老金融也是保险业的核心业务,保险业天然格外重视养老风险保障和养老金安全。与其他金融行业注重短期回报的特性不同,保险业更加擅长投资和管理长期资金,基于先进的资产负债管理技术,穿透经济周期、利率周期,为百姓提供长期稳定的收益,实现安全保值和合理回报,在百姓的养老保障中发挥基石的作用。保险业提供的养老金融产品可以以约定保证利率或保底利率的形式,提供长期甚至终身的养老保障,养老保障利益可以锁定。

二、强化偿付能力监管,可以保证保险机构养老金融安全运作

中国保监会持续加强保险监管,对保险机构的产品设计、销售流程、资金运用、风险管理和偿付能力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管理。从2016年起,行业全面实行偿二代监管体系,今年9月,保监会又印发了《偿二代二期工程建设方案》,进一步提高偿付能力监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保证保险机构经营养老金融安全可靠运营的同时,也有效保障了消费者权益。

三、覆盖全生命周期,产品责任涵盖个人所有人身风险

致力于为市场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保险保障是保险公司的使命所在,保险公司有能力利用好其生命表的数据基础和独一无二的精算技术,为市场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养老保险产品,满足市场养老金资产保值增值、定期年金领取、终身年金领取等方面的需要。一是提供安全性高、保障性强、满足长期或终身领取要求的年金保险;二是提供各种形态的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三是提供涵盖生老病死残等多种人身风险责任保障的综合养老保障计划;四是提供具有长期养老功能、符合生命周期管理特点的个人养老保障产品;五是提供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等。

四、整合社会资源,全面满足个人的养老保障及服务需求

个人对于养老保障的需求不仅仅是获得养老金的给付,更重要的是得到相应的健康养老服务,保障自身的健康和生活水平。与其他金融行业不同,保险业天然承担着服务社会治理的使命,与健康养老领域关系紧密,当前已经在整合健康养老上下游产业链方面形成了成熟的体系,能够提供包括养老、护理、医疗、康复在内的一揽子养老保障计划,实现养老保障与服务供给并行,在养老投资之外全面满足市场对于养老保障的需求。

五、专业咨询服务,为个人提供全方位的保障规划

相较于其他金融机构,大型保险机构具有寿险、养老险、资产管理、养老服务等牌照齐全的优势,拥有覆盖更广、数量更多的机构网点和队伍资源。同时,保险机构内部构建了成熟的培训和技能认证体系,以及领先的数字化系统平台,能够保证服务队伍基于客户的个人和家庭情况,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和全方位的保障规划,给客户带来便捷、顺畅的全旅程体验。

六、与社保体系完美互补,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保障选择

税延养老金融产品可以与社保体系形成完美互补,为个人提供除了按月领取养老金以外的个性化保障选择。保险机构积累了丰富的养老保障产品设计经验,既可以提供收益保证型的养老保险,也可提供最低保证+收益浮动型的养老保险,还可提供收益完全浮动型的养老保险;不仅能够提供税延养老金融产品,还能根据不同客户的保障需求和健康状况,灵活设计相应产品与之组合,还可以根据客户的身体情况和生命周期变化,灵活调整给付额度和给付方式,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保障个人的生活品质。

七、服务实体经济,实现个人、国家和保险机构等多方共赢

养老金融资金是长期投资资产,可以投入国家重大战略和基础设施建设,助力供给侧改革,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多年来,保险机构成功投资了诸多国家重大基建项目,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建设等诸多领域,在长期资金运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能够保障养老投资资金安全稳健运行,为个人提供稳定的投资收益,为国家实体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也推动公司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多方和谐共赢。

税延养老保险可以说为对个人养老保障提供了基础性的补充,事关大多数人的老年生活和幸福。个人在选择税延养老金融产品时,要重点关注以下几点:一是要规划好。要咨询保险机构的专业人士或财务顾问,全面分析自身所面临的风险、财务能力、风险承受能力、退休收入结构及期望等,做好资产配置及投保规划;二是要配置好。具有养老保障或长期储蓄功能的产品或资产丰富多样、五花八门。百姓应当坚持“保障为主、投资为辅”的原则,退休之前配置一定比例的收益保证型养老保险,退休之后则配置一定比例的定期年金或终身年金保险,管控风险,防止老年贫困。

泰康养老董事长:李艳华

泰康养老董事长李艳华: 长护险将成为典型的“医养结合”式社会保障制度

“受人之托,勤勉尽责。”日前,泰康保险集团执行副总裁、泰康养老董事长李艳华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这既是泰康养老的经营理念,也是自己人生的座右铭。”

事实上,关于养老话题的热点不断。3月29日,人社部和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的指导意见》,将完善待遇确定机制、建立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建立个人缴费档次标准调整机制和建立缴费补贴调整机制等;而由2018年全国两会衍生出的养老政策,落地预期亦在加强。

对此,李艳华指出,“在社会养老保险中,建议继续扩大政府购买服务的力度,让保险公司或社会化经办机构,更多地参与其中。目前,市场上新建企业年金的企业不多,应该进一步制定促进企业年金发展的政策,并且切实降低企业负担,为企业年金释放空间。除第一支柱社会养老保险外,第二支柱企业、职业年金和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应对老龄化的作用日益突出,应该加快养老保障体系的结构调整。”

李艳华强调,与其它保险公司比,泰康养老最大的优势是“医养GBC模式”,即医养保障覆盖政府、企业、个人。目前,泰康养老政府项目已经覆盖39个城市,服务的企业客户已经超过40万家,政府和企业客户延伸覆盖的个人已经超过6400万人次。

建立大病保险盈亏调节机制

在医疗体制改革中,李艳华认为,“保险公司一方面可以参与社会医疗保险经办,另一方面可以提供补充医疗的保险产品。例如,在社会保险经办中,可以发挥网点优势,提供异地结算等服务;发挥精算专业优势,为健康管理、支付方式等改革提供建议。”

值得一提的是,大病保险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18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建议,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保障水平,居民基本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再增加40元,一半用于大病保险。

李艳华认为,“首先是要完善大病保险制度,其次还要提高大病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大病保险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保险公司承办,保本微利是重要原则。对于保险业而言,在保本的基础上,更多的是参与这项制度的社会意义和企业的社会责任。如果保险公司长期亏损,将会影响继续承办的积极性,对大病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带来风险。由于基本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和保险公司系统尚未对接,使得保险公司难以在医疗审核控费方面发挥作用。”

为此,李艳华建议,“一是建立盈亏调节机制,遵循收支平衡、保本微利的原则,比如对于超过保险公司保本微利范畴的结余,保险公司要全额或部分返还,而由于政策调整等带来的政策性亏损则不应由保险公司承担。二是实现信息共享,加快推进开放基本医疗保险信息系统接口,实现患者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信息和大病诊疗信息、费用结算信息等实时共享。”

此外,在医疗体制改革中,“分级诊疗”成为热词。所谓分级诊疗制度,即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实现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

李艳华表示,分级诊疗制度要有抓手,泰康保险正在积极推进。“一是建立分级付费机制;二是要有明确的支付标准,这个标准是基于循证医学、临床路径、诊疗规范来制定,要依靠信息化技术手段;三是支付方式改革,包括病种付费、人头付费、复合付费、DRGs的机制;四是建立构架管理方案,探索不生病、少生病的实现路径。”

长期护理保险契合“医养结合”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呼声渐高。所谓长期护理险制度,即主要是为被保险人在丧失日常生活能力、年老患病或身故时,侧重于提供护理保障和经济补偿的制度安排。2016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发《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工作的原则性要求,明确15个试点城市,标志着国家层面推进全民护理保险制度建设与发展的启动。

对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实际运行情况,李艳华认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实施有三大难点。“一是照护服务的管理,包括服务标准、人才培养和质量控制等维度;二是失能鉴定标准建设,不可简单借鉴国际经验,需要在科学化和运行操作的社会化两个层面下功夫;三是信息化的建设,长期照护不仅是简单的医疗行为,还有众多围绕健康促进、预防保健,慢病防控的生活日常照料内容,因此长期照护的系统群也是要集待遇申请、失能评定、护理服务提供、服务评价、费用结算于一体的全流程解决方案。”

李艳华指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将会从更深层次推动医养结合的发展,可以成为国家应对老龄化的顶层设计。“老龄化带来的不仅是养老资金不足的问题,与之相伴而生的失能人员照护问题,即‘ 养和康 ’ 的问题也是事关国家发展、百姓福祉的重要课题。‘ 长期照护病床一床难求’、‘ 护理人员缺口超千万 ’、‘ 护理服务没有标准化流程 ’ 等焦点问题处理不好,将会引发更深层次社会问题。”

“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后,既能发挥保险的资金补偿功能,也可以通过政策、资金引导,撬动老年医疗照护服务业走向正轨。统计数字显示,15个试点城市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实施后,吸引投资72亿元,新增养老机构284家、培训机构44家,直接拉动就业2万人。近年来,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到推进‘ 医养结合 ’ ,而从广义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将成为典型的‘ 医养结合 ’ 的社会保障制度。”

目前,泰康保险已经承办江西上饶、新疆石河子、四川成都、湖北荆门、黑龙江齐齐哈尔、浙江嘉兴等9地的长期护理保险,覆盖500万参保人口,协议管理170余家照护机构,培训居家照护人员千余人。

预计职业年金将高速增长

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布职业年金招标结果,泰康养老等8家机构入围受托人名单,这标志着全国职业年金法人受托评选工作的全面启动。关于职业年金的最新进展,李艳华透露,“根据我们了解,目前福建、海南、河北、山东已经公布细则,还有多个省份细则已经进入审批阶段。”

李艳华强调,“职业年金是省级统筹、财政拨款,面向机关事业单位,具有强制性。从本质上看,职业年金是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的延期支付,是为未来退休养老做准备,以避免基本养老保险不足导致生活水平下降,是关系几千万人养老保命的大事。由于省级统筹、资金集中,对安全、业绩和服务有着更高要求,即职业年金更注重长期稳健和可持续盈利。在职业年金的管理上,国家不再允许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受托,表明重视受托人的专业性,受托人的责任更加凸显。”

在职业年金的规模上,“职业年金是财政拨款,缴费具有可持续性,预计将会高速增长。有专家预测,按全国机关事业单位人员4000万人,合计缴纳职业年金费用为工资的12%计算,2019年的累计规模可能会达到万亿。”

此外,对于“十年磨一剑”的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李艳华表示,“通过税收激励加快发展第三支柱,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从国家层面讲,可以实现对第一支柱社会养老保险、第二支柱企业、职业年金的补充,进而提高养老金替代率;对普通民众而言,现在税前列支保费,领取时再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方式,可以降低个人税务负担;对保险公司而言,英美等发达国家养老金保险在人身险保费中占比超过35%,而我国退休后分期领取养老金的年金保险,在人身保险保费收入中占比不足5%,养老保险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目前,泰康养老已经做了大量的产品、系统、政策研究工作。至于哪类金融机构更适合经营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产品,李艳华坦言,无论哪类金融机构管理,核心都在产品的收益、账户资金的安全,保险公司的投资理念是长期资产负债管理原则,强调绝对收益。“选择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一看投资回报的收益率,二看投资回报的稳健性。”

甘为民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兼首席执行官

平安养老险甘为民“三套马车”论: 养老金、医养结合、个人税延养老险并进

从银行到保险,跨界后的甘为民片刻不曾停歇。

“银行和保险虽然领域不同,但对风险防控同样重视,尤其是养老险涉及老百姓的‘养命钱’、‘活命钱’。”3月28日,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平安养老险”)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甘为民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谈及跨界的感受时强调。

从银行转战平安养老险已有半年时间,甘为民坦言,吸引他加入平安的是平安其文化,包括“责任心、危机意识和创新力”。平安养老险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平安养老险利润12.20亿元,同比增长80.75%;企业年金受托资产规模1987.97亿元,企业年金投资资产规模1839.4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采访过程中,甘为民提出了“三套马车”的概念。“在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将继续提高养老金,推进医养结合,如果再加上税延养老险,形成‘三套马车’,必将丰富我国的养老保障层次,完善市场环境和机制,形成良性、健全的养老新模式。”

商业养老险进入制度建设阶段

十年磨一剑。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下称“个人税延养老险”)再度成为市场焦点。个人税延养老险从提出至今已有十年时间,是指投保人在税前列支保费,等到将来领取保险金时再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一种商业养老保险。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陈文辉透露,目前,个人税延养老险试点方案已经获得国务院通过,监管正在积极准备,将于近期推出。

面对渐行渐近的个人税延养老险,保险机构准备好了吗?对此,甘为民透露,“我们参与了保监会组织的一系列前期筹备和研究工作,内部成立了由销售、服务、业务、精算和IT组成的多功能专家小组,在系统和产品两个方面积极准备,力争在政策出台后,第一时间上市。”

目前来看,我国存在养老资产总量不足、养老金体系结构失衡、基本养老保险的可持续发展压力大、企业年金发展面临现实约束等问题。甘为民认为,个人税延养老险似乎是一小步,但却是具有里程碑的一大步。“此次个人税延养老险将为未来新时期养老带来新的模式性变革,这标志着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正式进入制度建设阶段和新的发展阶段,巨大的养老市场和保费增量预期,将直接提升第三支柱规模和养老保障能力,进而缓解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支付压力,弥补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发展不足,促进三支柱平衡发展。”

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在养老金总资产中,第一支柱4.64万亿元,占比65.82%;第二支柱1.3万亿元,占比18.44%;第三支柱1.1万亿元,占比15.74%。可见,第一支柱独大,而第二、三支柱发展程度低,三个支柱之间发展不均衡。

甘为民表示,我国老龄化人口每年都在不断增加,仅仅在过去18年(1999年至2017年)里中老年人口增加了1.1亿人,养老问题已经摆在我们面前。根据测算,从2030年开始, 我国65岁及以上老龄人占比仍会在相当长一个时间内保持高位在33%左右。

甘为民指出,“降低个人税务负担,加之不同生命阶段边际税率差异,将极大刺激个人养老意识的提升。个人税延养老险可适应不同群体风险偏好和保值增值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个人养老金替代率和养老质量。”

此外,从保险机构角度看,可以分为内外部两个层面。在内部层面看,拓宽了保险机构的业务范围,提升了保险机构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需要。甘为民强调,“一方面,带动保费增长和收益增加,上缴的营业税和所得税大比例增长,还能弥补财政个税减少的部分。另一方面,让保险机构在产品、运营、投资、制度、系统等方面进行一次深化性改革,从而提升保险机构各项工作能力。”在外部层面看,提升了保险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家战略实施、资本市场平稳发展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支持。

长期机构投资者作用凸显

从资金端看,个人税延养老险获批将提升保险机构作为长期机构投资者作用,促进商业养老保险资金与资本市场协调发展,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国家战略参与度和支持能力。

甘为民指出,保险业与实体经济两者间本就是“共生互荣”的关系。目前,养老金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方面作用可以有三点,包括长期资金的来源、社会稳定的基础、金融市场的稳定器。“从长期资金来源看,养老金资金具有长期属性,可以参与国家基础设施等建设;从社会稳定基础看,可以提供养老保障;从金融市场稳定器看,养老金与社保一样,是金融市场长期资金,秉承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理念,对金融市场有稳定作用。”

例如,2016年7月,平安养老险发起设立“南通城建投资发展基金股权投资计划”,金额28亿。该股权计划投资于南通城建江海投资基金中心,专项用于南通江海大道项目股权投资,是对“长江经济带”重点项目的有力支持。

谈及养老金的保值增值,甘为民强调,“一是做好资产配置,养老金管理90%的业绩由资产配置决定,因此如何监督实施资产配置尤其重要;二是设立合理的业绩目标,投资管理的目标可以是绝对收益,也可以是相对收益,不同的目标意味着不同的风险偏好,也有着不同的管理方法;三是做好风险管理,尤其需要注意控制组合的回撤不能过大,养老金的最终目标是长期的复合增长率,但是过大的波动会严重损害长期收益,这就要求组合的风险要分散;四是控制信用风险,尤其在经济转型和金融去杠杆的过程之中,信用风险无法回避,但可以积极管理,管理好可以创造超额收益,管理不好则会导致组合损失较大。”

本文作者:李致鸿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最保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