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从2000万到7000亿,“绿地模式”揭秘

2018-04-16 中国金融信息中心

 

CFIC导读:

企业史是很难写的。一不小心,就写成了一本内部陈列馆的流水账,或者写成一首乏善可陈的颂歌。企业史的主角,必须是家有故事的企业。然后,还得把它所在行业和市场的风云诡谲,把它所处社会经济背景的宽广度写出来。《永不止步——从“中国的绿地”到“世界的绿地”》做到了。翻阅完这本书,忽然有一个感觉,绿地模式,终于基本成型了。

企业史是很难写的。一不小心,就写成了一本内部陈列馆的流水账,或者写成一首乏善可陈的颂歌。

有的企业史,是与创始人连在一起的,写企业就是写创始人,同样,写企业家也必须将企业连在一起写。比如,写恒大就是写许家印,写万达就是写王健林,写绿地就是写张玉良,反之亦然。

有的企业史,与创始人既密不可分,又相对独立。比如,融创之于孙宏斌,万科之于王石。

有的企业史,某种程度上只能是创始人的传记,企业家的光芒牢牢地遮蔽了企业的光芒。比如,冯仑之于六君子分家之后的万通地产,潘石屹之于上市之后的SOHO中国,任志强之于华远地产。

企业史的主角,必须是家有故事的企业。然后,还得把它所在行业和市场的风云诡谲,把它所处社会经济背景的宽广度写出来。

《永不止步——从“中国的绿地”到“世界的绿地”》做到了。翻阅完这本书,忽然有一个感觉,绿地模式,终于基本成型了。

第一,你得有一个聪明的企业领导人。

25年间,带领绿地从一个小企业,成长为排名200多位的世界500强企业,这样的老板,不可能不聪明。中国不缺聪明人,也不缺聪明的企业家,所以,这里说的聪明,内涵要丰富得多。

多年前,有次在少数几家媒体的场合,被问及自己的爱好是什么,张玉良沉吟了半秒,说:还是工作吧。张玉良是个工作狂,这在地产界乃至于整个企业界,都是出了名的。

这给绿地人尤其是绿地管理层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但张玉良偏又是个见谁都笑的谦谦君子。他给你的压力,绝不是通过暴怒、痛骂传导过来。

多说近乎谀。只说两个词,坚定,坚忍。坚定是指目标,即张玉良和绿地对目标的执著;坚忍是指态度,即张玉良和绿地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勇气。

第二,你得有一个清晰的、有前瞻性的企业战略。

只有战术,没有战略的企业,走不远。投机可能一夜暴富,但没听说哪个企业是靠投机持续发展30年。

毫无疑问,企业战略是企业老板跟管理层制定出来的。所以,一个聪明的老板与一个好的企业战略息息相关。

张玉良很多年前就说过,绿地是“做政府所想,为市场所需”。从成立之初从事城市绿化、保障房,到后来开始大规模开发住宅均是如此。。

进入21世纪起,绿地“一主多翼”的战略逐渐清晰起来。张玉良后来将它命名为“一主三大”,即加速做强一个主业、推进三大战略,即持续做强房地产主业,加快发展“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费”三个重点领域。

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在给《永不止步》写的序里说,“企业要常青,还要能根据自身所处的市场环境和发展阶段,做到因时而变、因地制宜,抓住机遇、经受挑战、扬长补短,不断迎难而上、超越极限。”因此,绿地的“一主三大”,不是恒定不变的。

2017年,随着绿地科创、康养等新兴产业逐渐成熟,绿地集团的“一主三大”战略实际上已实现了更丰富的内涵,无论是“一主三大”,或者是“一主N大”,它实际上构成了绿地商业模式的主体,也就是攸克君称之为“绿地模式”的业务主体。这种模式的最大特征是,突出主业以及多元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

突出主业是因为,可见的将来,房地产开发业务仍将是绿地营收和利润的主体,某种程度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保障;产业协同是指,无论是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费,还是康养产业,都是围绕主业来布局的,与主业有很强的互动、协同效应,而不是盲目的多元化。

第三,可能是迄今为止最优的企业股权结构。

绿地的主要股东里,管理层和核心员工是单一最大股东;上海市的两家国企,它们所持股份合计起来构成最大股东,但没有超过50%;还有多家机构股东。国资股东和机构股东,都属于战略投资者,不干涉企业经营。

这种混合所有制的股权结构,是很多国企改革的目标。甚至联通这种大央企也在推行混改。

房地产企业里,万科也是混合所有制。股东有国企,有管理层和职工,有民企。但万科的管理层和职工所持股份占比太低,如果以股份配比话语权,则太过脆弱。何况,第二第三大股东仍充满巨大的不确定性。

其实,华远地产也是混合所有制。西城区国资委下属的华远集团是大股东,管理层和职工也是大股东之一。但华远地产体量太小,不具有模式意义。

绿地将这种混合所有制股权结构模式,延伸到了它收购的其他国企身上。比如,收购贵州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贵州建工),绿地只持股51%,省国资委和管理层及职工持有49%;收购的江苏省建,也只持股55%,剩余由管理层持股。

以上三个方面,绿地模式缺一不可。人们都说,模式只能借鉴,不能复制。确实如此。哪怕你也有一位聪明的老板,一个清晰稳定的企业战略,一种优良的股权结构,你还得同时复制过去20多年的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也许与某个偶然的历史机会擦肩而过,结果就全然不同。

《永不止步》是绿地的发展史,重点是2012-2017年的发展史,同时也是张玉良的企业管理史。一批比绿地体量还要大的企业,并不能以“XX模式”称之;而张玉良和绿地已然提供了一种值得同行以及更广大的企业界思考的绿地模式,这显然是它了不起的价值所在。

然而,我们希望绿地走得更远,更高。诚如书名所说,绿地,已从中国的绿地走向了世界的绿地;同样,20多年来,也有一批企业从中国走向了世界。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占据了500强靠前的位置,但我们并不应仅仅是规模成N倍甚至几何级数的扩大,还应该将文化和价值观层面的东西撒播出去。

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历史上所有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伟大企业,都同时是带给世界先进管理思想和卓越价值观的企业。在企业管理理论、管理思想方面,西方已统治数百年了。是时候了,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企业界应该给世界贡献自己的管理理论、管理思想和管理哲学。

这正是我们寄望于张玉良和绿地以更宽广的视野和使命所在。

本文作者:攸克 

本文来源:攸克地产

延伸

阅读一

我从26岁的绿地身上,学到了什么? 

物理学上说: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只有变化本身。 

但真正将这一哲思落实到生活中来,未必人人都能做到。毕竟改变,意味着付出更多辛苦,面对更多未知,而停留在熟悉的环境中,生活则会容易得多。

相比于主动停留或被迫改变,生活中还有一些人,总是积极主动地寻求变化,永不停歇地挑战世界的一切未知,而他们比常人有更大的可能创造奇迹。

前两天,房小评翻看了一本关于绿地控股的企业变迁史《永不止步》。说实话,不是这本书,房小评真不知道绿地最初得名,是因为这是一家货真价实的绿化公司。

相信你一定好奇,26岁的绿地,是如何从一家绿化公司,走到了今天成为一家世界500强企业? 

我想,“永不止步,永不满足”这8个字,可一言以蔽之。

不断壮大:2000万到2000亿


1992年,绿地集团作为一家2000万注册资本的国有地方企业出发,主要使命是城市绿化,同时需要通过综合经营自负盈亏,张玉良接受任命成为负责人,直至今天。 

张玉良带领下的绿地,当时并没有得到太多资源帮助,一切都要靠自己。很快绿地瞄准并抓住了上海市动迁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的机遇,在城市化的浪潮中找到了自己的盈利模式,继而跃出上海,成为全国布局的房地产开发企业。 

2005年,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收紧,房地产行业骤然入冬,扩张过快的绿地险遭不测,经过这一教训,绿地随即在房地产主业之外,成立了建设、商业、能源、汽车服务四大集团,以平抑单一房地产行业的周期性波动。

从这前20年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不难看出,绿地随时处于一种变化调整的状态。用张玉良的话来说,就是“做政府所想,为市场所需”。 

曾经,上海人均绿化面积指标垫底全国,为解决这一现状,诞生了绿地。1998年开始的住房制度改革以及全国范围的城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为绿地发展房地产事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随后,看到上海市对煤炭资源的需求,绿地深度介入能源行业。而在经济加速上行,企业扩张迅猛形势下,绿地在产品结构中布局了大规模商办产品。 

绿地每一次的转型,皆是出于对时势的考量,这不仅为企业寻找到新的发展风口,也为政府及社会解决了燃眉之急。正是在这样跳跃增长中,绿地用20年时间,实现了2000万到2000亿的奇迹。

持续升级:500强到200强

2012年,20岁的绿地闯入世界500强,实现了张玉良当初的豪言壮志。然而庆祝活动还在开展,张玉良就提出了更大的目标:世界200强。 

并非单纯追求企业规模,更不是为了显示成绩。张玉良表示:“提出进入世界200强的目标,主要是想防止队伍因为荣誉加身而产生懈怠,至于目标本身的数字是200还是300,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

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多少人,在取得一定成绩之后,就想要暂时歇一歇,毕竟一直努力实在太辛苦了。

张玉良却给绿地定调:绿地发展策略的核心是“时、势”二字,转型、升级在绿地永远是常态,对于远方,绿地的追逐永远没有止境。 

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怎么升级?往哪个方向转型? 

好在,绿地是一家敢于尝试的企业。经过前20年不断累积的经验,结合当前国家经济环境,企业发展基础和对未来趋势的预判,张玉良为绿地所确定的转型方向是:一主三大。 

即持续做强房地产主业,加快发展“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费”三个重点领域。这既是绿地的发展战略,也是重要的产业布局。依托于此,绿地将调速换挡,重启引擎。 

房地产作为绿地的主业,贡献者数千亿的规模。的确,目前整个行业都面临着转型升级,但既存的巨大优势绿地并不打算放弃,而是推动房地产主业从偏重规模到偏重盈利、从偏重开发到开发运营并重、从偏重国内开发到全球同步开发三大转变。 

在大基建领域,绿地早在2004年就完成了对宝钢建设的收购并将其改组为绿地建设集团。当经济步入新常态之后,各级政府对于基础设施投资的需求加大,而PPP模式的力推也使得社会方在工程施工利润之外,还有获得资本收益的可能。 

这为绿地在基建领域的爆发式增长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绿地还抓住机遇,重点发展地铁产业,以“地铁 + 物业”综合开发为核心模式,推动地铁项目大规模落地,快速形成产业发展的规模效应。 

目前国内大型企业都在着手建立自己的金融业务体系,与其他产业协同发展。而绿地早已落子布局,早在2009年就投资设立了区域性小额贷款公司,涉足准金融行业。2011年,更是开房地产行业风气之先,成立绿地金融投资控股集团。

在大金融板块,绿地将依托房地产主业优势,在细分领域提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同时,通过投资并购,着力获取核心金融资产,建立起拥有多种金融牌照的金融控股集团架构体系。 

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消费升级成为“美好生活”一项重要支撑。在大消费领域,绿地重点发展进口商品直销、酒店、旅游等产业,重点关注与中产阶层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的成长性较好、市场规模较大、盈利能力较强的中高端消费业态。同时,发挥绿地的国际化优势,不断将进口商品直销、酒店、旅游等消费业务打造为具有创新价值的产业板块。

永远创新:大魔方与大航海

哪怕今天的绿地,也绝不是用“一主三大”就可以简单概括得出来的。明确的产业布局大方针之下,产业集群间不断的转型、扩围、协同,由此诞生了多种多样的玩法。就像一个神奇魔方,不知道可以呈现出多少种姿态。 

比如,在如今大火的特色小镇和产业园建设中,绿地就可以提供从房地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资源培育及导入、甚至区域人口衣食住行所需各类业态资源等一条龙的全产业服务,包括绿地的金融业务可以设立产业基金来协助当地政府导入产业,真正扮演城市综合运营服务商的角色。 

再比如,房地产与消费之间同样协同紧密,利用绿地的自持物业,大消费的线下布局可以快速推进,如今绿地全球商品直销中心就已迅速落地全国多个城市。 

丰富的产业布局,也让绿地在与地方政府的合作中,极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绿地在陕西规划的千亿元级新投资就将落地“房地产+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费”的全产业布局,甚至帮助当地国资企业实现混改,盘活地方经济。 

拥有一手好牌,绿地的视野自然也并不局限于国内,绿地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走到世界前列,实现跨国经营,这应该是每一家企业都要力争达到的目标。”张玉良如是说。

经过多次尝试,绿地最终在韩国济州岛扬帆起航,2012年正式开始“大航海时代”,从“中国的绿地”变成“世界的绿地”。 

济州岛、悉尼、法兰克福、洛杉矶、伦敦、多伦多……绿地的脚印迅速踏遍全球。为了保证项目运营的效率和现金回流速度,绿地在海外一反国内房企普遍的做法,选择独立经营。 

2014年,绿地当年的海外收入就实现了153亿元,这个数字都抵得过当年一个TOP50房企的年度销售额。 

此后,绿地“走出去”的脚步仍未停歇,而且随着“一主三大”战略的确定,在国际化部分首次提出“引进来”,推动国内国际双向资源整合,不断提高全球化战略的广度和深度。 

绿地全面进军大消费领域,将连接从直采到直销的全产业链,同时构筑线上线下的全渠道,建立全球商品进口网络,真正实现“嫁接全球资源,服务中国市场”战略的实施。 

比尔·盖茨说:“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 这是在更新迭代极快的科技领域,随时保持创新进步的自我警醒。 

而绿地这样一家500强的综合型跨国企业,同样保持“永不满足、思变图强;永不止步、争创一流”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督促绿地永远前进在转型升级的路上。

从注册资本2000万元,到资产突破7000亿元,绿地只用了26年。 

不论到达何种高度,实现怎样的成绩,绿地想的永远不是坐下来庆祝,而是树立下一个更大的目标,唯有这样才能保持前进的动力。

一家企业的成功,永远是企业文化精神的成功。26岁的绿地,随时焕发生机与活力的秘密,就是房小评看的这本书的书名《永不止步》。

本文作者:房小评 

本文来源:中国房评报道

延伸

阅读二

绿地速度:雄安新区首家双创中心启航

雄安新区首个双创中心——“雄安绿地双创中心”3月25日正式开业。这也标着绿地作为一家名列世界500强的全球经营多元化企业集团,在雄安新区的布局迈入又一实质性领域,在国家战略下进入新一轮发展阶段。

从2017年4月雄安新区确立,到2018年1月绿地雄安公司成立,再到3月25日,备受瞩目的“雄安绿地双创中心”正式开业。不到一年时间即正式落地启动,“绿地速度”再度成为行业焦点。雄安绿地中心,不仅仅是作为绿地集团在雄安新区开业的首个项目,更成为双创领域首个在雄安开业的项目。

雄安绿地双创中心是由绿地集团牵头开发,携手清华控股清控科技联合打造的双创项目。定位助力全国新能源、生物医药、信息工程、新材料和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在雄安新区的服务平台。最终形成一个创新创业要素集中、产业集群、人才集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双创产业集聚区。项目总面积近17000平方米。目前已拥有因果树、创头条、公司宝、AA加速器、起风了-第一创业视频媒体、选址中国等11家入驻企业和近二十家准入驻企业,行业涉及人工智能、网络安全、虚拟现实、新零售、在线教育、创业媒体、企业服务等多个领域。

多家入驻企业表示,雄安绿地双创中心在小而精的空间中作出了完善的配套资源,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包括资金支持、产业对接、政策咨询、项目孵化等多重支持,加之高效便捷的办公环境,更是是最初选择绿地这一品牌房企选择入驻的原因。  

开业当天,绿地控股集团董事长、总裁张玉良、绿地控股集团京津冀事业部总经理欧阳兵、清控科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董钧、清控科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双创街投资董事长程方共同出席开业仪式。享誉全国的清控科创核心团队拥有十余年丰富的科技园区建设运营和创新创业服务经验,旗下的厚德创新谷、中关村创业大街等多个项目都是双创领域的国内“第一”,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和良好的信誉。双创街投资核心团队更是拥有十余年丰富的科创地产、创新创业服务、金融投资的经验,始终以“让创新更开放,让创业更轻松”的宗旨推动科技创新,是为行业翘楚。

绿地控股集团董事长、总裁张玉良表示: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重大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大型国有龙头企业及世界500强企业的资源优势,绿地集团在集团战略层面一直高度重视参与雄安建设,在产业层面针对性布局、全面对接新区发展定位方面,不断积极努力,并加快实现了产业落地。本次“雄安绿地双创中心”能成为雄安首家开业的双创项目,正是绿地集团积极布局的成果,同时也标志着绿地已经以实际行动和实际能力,精准响应国家战略,正式投入雄安 “千年大计”的建设当中。

清控科创作为一家全球经营的多元化创新服务功能平台,通过与绿地控股以及众多双创企业精诚合作,依托雄安双创联盟的落地,未来双创中心一定可以发挥自身多元产业协同效应、资金资本优势,同时高效整合雄安新区重大国家级新区的综合资源,充分发挥雄安新区综合发展环境优势及对整个京津冀区域的辐射力,全面助力雄安新区的建设与发展,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引擎。

当天,由双创街投资与绿地公司联合发起的雄安双创服务联盟在雄安绿地双创中心宣布成立。这是雄安首个专门针对创新创业机构提供服务的行业联盟,该联盟旨在为创新者、创业者提供全要素生态价值环的双创服务。雄安双创服务联盟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清华产业资源为依托,以街区作为空间载体,增强专业领域交流沟通,通过开放核心资源边界,提供全要素解决方案,助力雄安创新创业企业高速成长,构建落实雄安创新发展示范区的基石服务平台。因果树、公司宝、创头条、AA加速器、起风了、天使投资人中心、网速、选址中国等8家机构的创始人作为首批联盟成员也共同参加了该成立仪式。

本文来源:中国经济网

延伸

阅读三

雄安新区首家双创中心挂牌 首批11家企业入驻

“雄安绿地双创中心”25日在河北雄安新区正式挂牌,成为双创领域首个在雄安新区开业的项目,首批11家企业入驻。

据了解,“雄安绿地双创中心”由绿地集团携手清华控股清控科技联合打造,是一个以助力新能源、信息工程、新材料和环境保护等项目在雄安新区创新发展的服务平台,力图打造创新创业要素集中、产业集群、人才集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双创产业集聚区。项目占地总面积近17000平方米,目前已拥有因果树、创头条、公司宝、选址中国等11家入驻企业和近20家准入驻企业,涉及人工智能、网络安全、虚拟现实、新零售、在线教育等多个领域。

多家入驻企业负责人表示,“雄安绿地双创中心”为企业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办公环境,同时将为企业发展提供包括产业对接、政策咨询、项目孵化等多项支持。

绿地控股集团董事长、总裁张玉良表示,绿地集团高度重视参与雄安新区建设,在对接新区发展定位方面积极努力,促成“雄安绿地双创中心”成为雄安新区首家开业的双创项目。下一步,集团将以更多实际行动积极投入雄安“千年大计”的建设当中。


本文来源:新华网

延伸

阅读四

雄安新区首家双创中心开业

2018年3月25日,雄安新区首个双创中心——“雄安绿地双创中心”正式开业。开业当天,由绿地控股集团、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欧亚国际协会联合共建“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莫斯科交大交通学院(雄安)”的战略签约也在现场完成。根据协议,该项目将由绿地控股集团牵头投资建设,开展三方合作办学,以先进的办学理念,统筹整合中俄优质教育资源,推进教育领域全方位合作。

雄安绿地双创中心是由绿地集团牵头开发,携手清华控股清控科技联合打造的双创项目。定位助力全国新能源、生物医药、信息工程、新材料和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在雄安新区的服务平台。最终形成一个创新创业要素集中、产业集群、人才集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双创产业集聚区。项目总面积近17000平方米。目前已拥有因果树、创头条、公司宝、AA加速器、起风了-第一创业视频媒体、选址中国等11家入驻企业和近二十家准入驻企业,行业涉及人工智能、网络安全、虚拟现实、新零售、在线教育、创业媒体、企业服务等多个领域。

当天,由双创街投资与绿地公司联合发起的雄安双创服务联盟在雄安绿地双创中心宣布成立。这是雄安首个专门针对创新创业机构提供服务的行业联盟,该联盟旨在为创新者、创业者提供全要素生态价值环的双创服务。雄安双创服务联盟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清华产业资源为依托,以街区作为空间载体,增强专业领域交流沟通,通过开放核心资源边界,提供全要素解决方案,助力雄安创新创业企业高速成长,构建落实雄安创新发展示范区的基石服务平台。因果树、公司宝、创头条、AA加速器、起风了、天使投资人中心、网速、选址中国等8家机构的创始人作为首批联盟成员也共同参加了该成立仪式。

本文作者:高改芳


本文来源:中证网

延伸

阅读五

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为“绿地”或“绿地集团”)是一家全球经营的多元化企业集团,创立于 1992 年,总部设立于中国上海,在中国 A 股实现整体上市(600606.SH),并控股多家香港上市公司。


以2000万元注册资金起步,绿地集团历经25年蓬勃发展,资产规模突破7400亿元,连续六年入榜世界企业500强……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应运而生、搏击成长,以超常规式的发展走出了一条富有时代烙印和自身特色的发展路径。

绿地目前已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业,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费等综合产业并举发展”的多元经营格局,实施资本化、公众化、国际化发展战略,旗下企业及项目遍及全球四大洲十国百城。

绿地正努力成为一家主业突出、多元发展、全球经营,产业与资本双轮驱动,并在房地产、金融、基建等若干行业具有领先优势的跨国公司,真正从“中国的绿地”成长为“世界的绿地”。

深耕中国 布局世界

绿地先人一步的国际化步伐迸发出巨大能量,深耕中国几乎所有省市自治区,广泛布局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德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海外国家,着力塑造品牌国际声望与全球竞争力,并通过参与全球市场竞争,淬炼激发出深化转型的蓬勃活力。未来的绿地将以培育世界级企业为目标,力争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真正成就中国企业的未来无限。

丰富多元的产业板块

绿地依托房地产主业优势,积极发展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费及新兴产业等关联板块集群,实现“3+X”综合产业布局,保障企业平衡经济波动、实现持续增长。“一业特强、多元并举”的多元产业板块,更有利于绿地充分打通并嫁接各产业板块优势,打造稳健增长、基业长青的“绿地系”企业群。

产融结合的双擎动力

绿地坚持产业经营与资本经营并举发展,实体产业与金融、投资之间的协同效应日益放大,已实现国内 A 股整体上市(600606. SH),并控股多家香港 H 股上市公司,构筑起境内外资源整合的资本平台。未来,绿地金融将涵盖保险、信托、证券、银行等金融领域,打造“资金 + 资管”产业链,使产融结合发挥更强发展动力。


本文来源:绿地集团官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