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e租宝式大案!善林金融非法集资600亿大起底(附防骗指南)

2018-04-26 中国金融信息中心

 

CFIC导读:

“善林金融”系典型的庞氏骗局,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亿宝贷”是善林金融旗下的线上理财平台,除此之外还有“善林财富”、“善林宝”、“广群金融”等,根据此次警方通报,这些线上平台对外大肆销售非法理财产品,涉案金额600余亿元。

“善林金融”系典型的庞氏骗局,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亿宝贷”是善林金融旗下的线上理财平台,除此之外还有“善林财富”、“善林宝”、“广群金融”等,根据此次警方通报,这些线上平台对外大肆销售非法理财产品,涉案金额600余亿元。

“还有10万在亿宝贷里面放着,能拿出来吗?”

“当初那么多广告,拿了那么多奖,怎么就会雷了?”

“已经投进去的钱谁来赔给我们?”

这是善林金融维权QQ群中投资者们接连抛出的问题。

24日晚间,上海警方通报善林金融案件最新进展,“善林金融”法定代表人周伯云、执行总裁田景升、“幸福钱庄”负责人陶剑勇等8人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已经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批准被执行逮捕。警方对案件定性为:“善林金融”系典型的庞氏骗局,已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此时距离4月9日周伯云自首、警方介入刚刚过去半个月。投资人的心情仍然处于愤怒不平、茫然无措的阶段。

真假项目之谜

善林金融维权群中一名网名为“Nicole”的投资人向中国财富网表示,经朋友介绍,她在“亿宝贷”(原名“幸福钱庄”)平台上投了10万,第一期到期已经拿到收益,继续投第二期的过程中,周伯云自首。“现在也没法撤,公司那边没有任何消息”。

“亿宝贷”是善林金融旗下的线上理财平台,除此之外还有“善林财富”、“善林宝”、“广群金融”等,根据此次警方通报,这些线上平台对外大肆销售非法理财产品,涉案金额600余亿元。

目前“亿宝贷”、“善林财富”官网均已下线,“善林宝”、“广群金融”网站仍存,但产品已经无法购买,要么显示“已售罄”,要么显示“满标”。

“善林宝”网站上现有的项目信息显示,大多数借款企业均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收益率也并没有高到离谱,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年化利率分别为5.5%、6.8%、8%、10.8%。

Nicole说,当时有看到被投项目的相关文件,朋友还去贵州实地看了项目,“就确定是真实标”。

Nicole的朋友去看的这个项目叫做“幸福之路”,网上能搜到的信息寥寥,其中一条来自同类投融资平台,项目描述为“重大利好项目,项目名称贵州PPP官民共建项目幸福之路,主办方贵州省人民政府,承办单位贵州省财政厅、贵州省人民政府金融办公室,担保方高通盛融财富集团,资金用途用于投资贵州中耀华建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的道路修建项目”。其中提到的产品亮点包括:高通盛融回购;政府兜底;贵州PPP模式是全国范本;200万以上到贵州兴义实地考察,实地采摘何首乌活动。

中国财富网注意到,这条项目信息的发布者,正是善林金融的投资顾问。

高通盛融是一家什么公司呢?成立于2013年2月,周伯云为创始股东,在2015年6月之前,周伯云一直是高通盛融的董事长。目前高通盛融所投资的两家公司,善林(上海)商务咨询有限公司、铭江(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善林金融均为主要股东。

也就是说,“幸福之路”这个项目看上去是个真项目,而且因为善林金融的重要关联方高通盛融做担保,善林金融来融资,这样一个完整的局让投资人相信这是个“好项目”。

在“善林宝”的出借排行榜中,最高出资达到1771.9万。

据网贷天眼数据,“善林宝”目前待偿金额达到了1.91亿元。善林金融的其他几个线上平台“善林财富”、“亿宝贷”、“广群金融”的待偿金额分别为17.41亿元、5.08亿元、4021.56万元。仅仅是这四个被警方通报的平台,总的待偿金额就已达到24.8亿。

警方的定性是:善林金融对外宣称的投资项目并无盈利能力,其通过借新还旧的方式偿还前期投资人到期本息,随着时间推移,资金缺口越来越大,最终导致崩盘。

涉嫌私设资金池、自融

上述P2P平台,只是善林金融庞大体系中的一部分。善林金融的起家是依靠线下门店。自2013年10月起,周伯云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在全国开设1000余家线下门店,招聘员工并进行培训后,通过广告宣传、电话推销及群众口口相传等方式,以允诺年化收益5.4%至15%不等的高额利息为饵,向社会不特定公众销售所谓的“鑫月盈”、“鑫季丰”、“鑫年丰”、“政信通”等债权转让理财产品。

这些要素构成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认定。广强律师事务所非法集资犯罪辩护与研究中心秘书长曾杰向中国财富网表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具有四个特点:主体非法性、宣传手段公开性、还本付息承诺利诱性、集资对象不特定性。可以从上海警方4月24日的通报中看出,警方就是从这四个条件出发展开的侦查活动,善林金融的特征与四个特点完全对应。

曾杰介绍,债权转让产品,一般是指P2P平台的超级放贷人模式,一般会有一个专业放贷人的角色(多数是由公司法人、财务负责人担任),先向借款人放款,取得相应债权,再把债权按金额、期限打包错配、小额分散,包装成理财产品,卖给投资人。如果先吸收投资人资金、再放贷,就容易形成资金池。如果P2P平台承诺对债权出售的保本付息或回购,就会让出售债权的行为发生质变,投资人不再承担债权风险,投资就会变成存款,就涉嫌非法集资。

在善林金融体系里,周伯云等人以第一超级放贷人出现,而其又是P2P平台的实际控制人,这就导致P2P平台失去了“信息中介”的本质,而成为了一个资金中介或信用中介。善林金融业务模式的违法判定还在进行中,曾杰提出,本案的侦查重点会放在善林金融保本付息承诺的形式上,是以口头还是书面,是其所有的业务都涉嫌犯罪,还是只有一部分业务如此。

此前曾有媒体报道,善林金融通过线下门店POS机直接划扣投资人的投资款到善林金融的帐户上;另外在善林宝线上平台注册充值时,收款方显示是善林(上海)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这些均表明善林金融直接或间接接受、归集出借人的资金,私设资金池,明显存在违规。

曾杰认为,近几年来,大量类似善林金融这种线下P2P公司、借贷中介型公司都使用这种模式推广业务范围,涉及的金额往往巨大,此种模式一直饱受自融、资金杠杠化、形成资金池、债权虚构等质疑,近期也成为相关部门打击非法集资的重点关注对象。

网贷之家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对中国财富网表示,由于线下财富公司的高成本运营、缺乏合格投资人设置、信息披露的不透明、监管的不可操作性等原因,线下理财公司近些年事件不断。此次善林事件也意味着,针对线下理财公司的打击力度会持续加大。

被包装出来的“家大业大”?

善林金融吸收社会大众资金形成的资金池,除了被用来供周伯云等人任意使用之外,另一大用途是包装宣传。为了使“善林金融”这家公司看起来“家大业大”,在民众中营造“大而不倒”的公司形象,骗取投资者的信任。

目前善林金融的官网仍可以打开,中国财富网发现,官网的重点就是宣传公司及周伯云获得的奖项。例如公司获得2017(第十六届)中国互联网大会“影响力品牌奖”;“2016金鼎奖”被评为卓越独立财富管理机构、高成长性独立财富管理机构;2016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波兰期间,善林金融董事长周伯云出席“中国—波兰经贸合作论坛”。

在投资者维权群中,投资者们一个重要的控诉就是“在权威媒体投放了大量广告”。善林金融是中国女排的赞助商,在各大卫视黄金时间段、纽约时代广场、伦敦希思罗机场等著名地标均投放了广告,宣传攻势不可谓不猛烈。

网贷之家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对中国财富网分析,善林金融案件与“e租宝”案件有一定相似之处,核心都是线下理财公司,装修豪华气派,公司规模不断扩张,并包装成网贷或互联网理财平台,对公众迷惑较大

于百程提醒,一方面,监管部门需要不断进行投资者教育,普及合法与非法投资渠道的差别,加大社会监督和举报力度。投资人需要学习投资相关知识和政策,对于线下的理财公司要回避,“切勿贪心”。对于拟投资的平台,要多方了解,并建立独立思考能力,从背景、合规性、业务、舆情等多方面进行把关。

警方表示,请各地投资人携带本人身份证复印件、合同复印件及投资、转账凭证等有关资料到本人户籍地或者实际居住地公安机关经侦部门或派出所登记、报案,主动配合公安机关开展调查取证工作。

曾杰表示,投资人已经投进的资金可以追偿,但很难全额退还,会在资产清算后按比例退。现阶段,投资人最重要的还是先登记自己的投资情况

本文来源:中国财富帮

本文作者:顾志娟

延伸

阅读一

“善林金融”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8人被捕 涉案金额达600余亿元

4月24日,记者从上海市公安局获悉,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善林(上海)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善林金融”)实际控制人周伯云等8人当天被警方批捕,此案涉案金额高达600余亿元。

据了解,2018年4月9日,善林金融实际控制人周伯云向上海浦东公安分局自首,称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向社会不特定公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已产生巨大资金缺口致使无法兑付投资人本息。

经警方调查,“善林金融”采用传统的门店推销与互联网营销相结合的“线上”“线下”交易模式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自2013年10月起,犯罪嫌疑人周伯云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在全国开设1000余家线下门店,招聘员工并进行培训后,通过广告宣传、电话推销及群众口口相传等方式,以允诺年化收益率5.4%至15%不等的高额利息为饵,向社会不特定公众销售所谓的“鑫月盈”“鑫季丰”“鑫年丰”“政信通”等债权转让理财产品。自2015年2月起,犯罪嫌疑人周伯云又在互联网上开设“善林财富”“善林宝”“幸福钱庄”“广群金融”等线上理财平台,对外大肆销售非法理财产品,涉案金额600余亿元。

警方调查发现,“善林金融”通过推出各种不同期限、不同收益率的理财产品,吸收社会大众资金形成资金池,供周伯云等人任意使用。为了使“善林金融”这家公司看起来“家大业大”,更是不惜花费公众巨额资金,大规模开设线下门店,支付员工高额工资和高额提成,同时做足包装宣传,在民众中营造“大而不倒”的公司形象,骗取投资者的信任。

警方查实,“善林金融”对外宣称的投资项目并无盈利能力,其通过借新还旧的方式偿还前期投资人到期本息,随着时间推移,资金缺口越来越大,最终导致崩盘。据此,“善林金融”系典型的庞氏骗局,已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下一步,警方将全力查清案情,追缴涉案赃款,维护正常金融秩序。

目前,“善林金融”法定代表人周伯云、执行总裁田景升、“幸福钱庄”负责人陶剑勇等8人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已经上海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批准被执行逮捕。

本文来源:新华网

记者: 朱翃

延伸

阅读二

震惊!600亿庞氏骗局曝光,1000家门店关门,8人被捕

继钱宝网后,近日,又一百亿级平台轰然倒塌,千万用户再踩庞氏骗局巨坑!

4月24日晚间,上海市公安局官方微博“警民直通车-上海”发布《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善林金融”法定代表人周伯云等8人今被批捕》

1

案情6大重点

2018年4月9日,善林(上海)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周伯云向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自首,称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向社会不特定公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已产生巨大资金缺口致使无法兑付投资人本息。公安机关随即开展调查。

此前,此案被媒体陆续报道。

1、涉案金额600余亿元

自2015年2月起,犯罪嫌疑人周伯云又在互联网上开设“善林财富”、“善林宝”、“幸福钱庄”、“广群金融”等线上理财平台,对外大肆销售非法理财产品,涉案金额600余亿元。

2、8人被捕

截至发稿时止,“善林金融”法定代表人周伯云、执行总裁田景升、“幸福钱庄”负责人陶剑勇等8人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已经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批准被执行逮捕。

3、“线上”、“线下”交易模式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线下1000余家门店

经警方调查,“善林金融”采用传统的门店推销与互联网营销相结合的“线上”、“线下”交易模式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自2013年10月起,犯罪嫌疑人周伯云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在全国开设1000余家线下门店,招聘员工并进行培训后,通过广告宣传、电话推销及群众口口相传等方式,以允诺年化收益5.4%至15%不等的高额利息为饵,向社会不特定公众销售所谓的“鑫月盈”、“鑫季丰”、“鑫年丰”、“政信通”等债权转让理财产品。

4、·营造“大而不倒”影响骗取投资者,骗来的钱供实控人任意使用

“善林金融”通过推出各种不同期限、不同收益率的理财产品,吸收社会大众资金形成资金池,供周伯云等人任意使用。为了使“善林金融”这家公司看起来“家大业大”,更是不惜花费公众巨额资金,大规模开设线下门店,支付员工高额工资和高额提成,同时做足包装宣传,在民众中营造“大而不倒”的公司形象,骗取投资者的信任。

5、定性:典型的庞氏骗局

经查,“善林金融”对外宣称的投资项目并无盈利能力,其通过借新还旧的方式偿还前期投资人到期本息,随着时间推移,资金缺口越来越大,最终导致崩盘。

据此,“善林金融”系典型的庞氏骗局,已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下一步,警方将全力查清案情,追缴涉案赃款,维护正常金融秩序。

6、警方:尽可能挽回投资人损失

警方提示:公安机关现正对此案开展全力侦查,将最大限度挽回投资人的损失。请各地投资人携带本人身份证复印件、合同复印件及投资、转账凭证等有关资料到本人户籍地或者实际居住地公安机关经侦部门或派出所登记、报案,主动配合公安机关开展调查取证工作。

2

相似的一幕曾发生在南京

善林金融出事后,相似的一幕又出现,投资者群:诧异,不信,不解,恐慌,愤怒……各种讨论的声音,如同钱宝网出事时一样。

2017年12月26日,钱宝网实际控制人张小雷因涉嫌非法集资犯罪向南京市公安机关投案自首。标志着继e租宝之后,看广告填问卷玩游戏每月可赚过万的钱宝网宣告崩盘。

其官网介绍,截至去年8月底,钱宝网已经投资30多家公司、遍布全国10余省市的规模。用户注册量已超过2亿,根据钱宝网官方公布的数据,其交易金额已经超过了500亿。

其实自从2012年钱宝网上线,就因为年化收益超过40%而饱受争议。在此期间也有媒体提出过诸多的质疑,但依靠着各种广告,各种活动,钱宝网通过源源不断的新钱在进入,资金池足够充裕,一直没有发生问题。

负面新闻如此之多,再加上年化40%以上高额的投资回报,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其问题所在,可就是这样的一个旁氏骗局,却令无数的投资人上当受骗,究其原因还是被高额的利息冲昏了头脑。

苏商会微信号曾推送过一名专业从事网络信息工作的正处职领导也被迷惑了双眼。

在钱宝出事后,他一方面开会要求单位员工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一方面躲在幕后,为集资人开展非法“维权”活动出谋划策,企图向政府施压,影响案件侦办进程。因涉嫌寻衅滋事犯罪,他于3月3日被省公安厅直属公安局依法刑事拘留。直到那时,他才幡然醒悟,“说到底,就是想坐收渔利,结果却让自己身陷囹圄,失去了自由。”

3

善林金融、钱宝网的背后

回到善林金融,为什么投资者相信?很多时候,观念因时间而变。

一个大背景是,这几年在金融创新金融自由化的旗号下,各类资金盘疯涨,其资金流向不透明,所有的模式都归为互联网金融创新。互联网技术在提高金融效率时,蓄积的风险和传导面也在迅速扩大,所以现在出事的平台,投资者都是遍布会国各地。

善林金融存在时间长,借助各种新概念新模式,再加各种增信手法,从中国女排高级赞助商,再到各大卫视甚至纽约时代广场、伦敦希思罗机场投放广告,这是来自上层意识的增信背书。

具体到下一个层面,则主要依靠线下门店获客增信,在似是而非的国家政策PPP、互联网金融等宣传下,业务员被洗脑,沦为金融的奴隶,通过“熟人关系”模式向客户推荐理财产品,善林金融的投资者很多就是公司业务员、业务员的家人、亲戚、朋友等。

从e租宝到现在的钱宝网、善林金融,一个变化是增信渠道由主流传统媒体变成各类新媒体新社群。简单来说,比如e租宝当年在央视等主流媒体投放大量广告,而e租宝倒下后,主流媒体已不再接受任何这类新金融投资的广告,于是这些投资更广泛的来源各类网络、新媒体等。

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是,这几年传统媒体急剧洗牌,媒体公信力的缺失,而新型媒体很容易沦为资本的附庸、奴婢,社会普遍缺乏一个强有力的投资公信力平台。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大量来源于微信社群、新媒体等,这和传统熟人社会契合,一个简单的投资收益图,通过熟人朋友等朋友圈模式传播,在熟人的站台背书下,一个很简单的骗局也难以识破,也就是说,投资靠熟人增信而忽视金融产品本身。

金融素养的缺乏,监管的漏洞,信息的不对称、再加上人性贪婪等因素,导致到处都是投资的坑,到处都是投资的雷。

最后还是那句话,投资高风险项目前请三思再三思,不要被光鲜的宣传、高额的收益保证冲昏头脑,你图他利息,他在盯着你的本金!

本文来源:综合自:21世纪经济报道、华夏时报、澎湃新闻等

延伸

阅读三

600亿惊天骗局背后的P2P,今年"阵亡"140家(名单)!多部委发声:打击非法集资

 涉案超600亿!警方曝光“善林金融”惊天骗局,8人被捕涉全国1000家门店。

昨天4月24日,上海警方官方微博发布公告称,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善林金融”法定代表人周伯云等8人被批捕。网友们都被600多亿的涉案金额震惊了。


先来回顾一下事件经过

1、2018年4月9日,善林金融实际控制人周某某因涉嫌违法犯罪,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已依法立案侦查。

2、消失了15天后,上海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发布《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善林金融”法定代表人周伯云等8人今被批捕》。

“善林金融”法定代表人周伯云、执行总裁田景升、“幸福钱庄”负责人陶剑勇等8人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已经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批准被执行逮捕。

3、自2013年10月起,周伯云在全国开设1000余家线下门店,以允诺年化收益5.4%至15%不等的高额利息为饵,向社会不特定公众销售所谓的“鑫月盈”、“鑫季丰”、“鑫年丰”、“政信通”等债权转让理财产品。

4、自2015年2月起,周伯云在互联网上开设“善林财富”、“善林宝”、“幸福钱庄”、“广群金融”等线上理财平台,对外大肆销售非法理财产品,涉案金额600余亿元。

5、不惜花费公众巨额资金,大规模开设线下门店,支付员工高额工资和高额提成,同时做足包装宣传,在民众中营造“大而不倒”的公司形象,骗取投资者的信任。

经查,“善林金融”对外宣称的投资项目并无盈利能力,其通过借新还旧的方式偿还前期投资人到期本息,随着时间推移,资金缺口越来越大,最终导致崩盘。

今年以来超140家网贷平台"经侦介入"或“停业”

今年以来已有139家网贷平台停业,另有7家有经侦介入(含善林金融旗下2家),而这还是剔除了不少提现困难的平台之后的结果。

基金君分析了其中几家问题平台,基本逃不开从大肆宣传到借新还旧,再到造假拖延,最后跑路或被抓等老掉牙的套路,但仍然有前仆后继的投资人投身其中,真是应了那句“傻子太多,骗子不够用”的话。

1、三国财富非法集资一案被公安机关受理

网贷天眼资料显示,三国财富官网创立于2015年4月,实缴注册资本5000万,为一家综合型的互联网投资理财公司。目前其官网已无法打开。

2017年8月31日,网友在论坛表示,三国财富信息披露极度不透明,资产方材料不公开,文字描述简单,所有标的如出一辙,投资记录不可见。推手一会限额一会不限额,年化(收益率)给羊毛党都超过90%了。

2018年2月25日,贴吧中有网友爆出三国财富充值提现通道关闭,8号开始不能提现,9号客服失联。2月27日,北京公安局的一份受案回执显示,三国财富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一案已被公安机关受理。

2、麦穗金服26项不合规,整改25天被清盘 

麦穗金服近日发布清盘公告称,经25天的整改,平台未能达到《互金整改通知书》的要求,决定即日起停止平台所有运营,正式宣布清盘。

据互金整治现场检查事实认定书披露,麦穗金服存在高达26项不合规操作。

公开资料显示,麦穗金服成立于2016年5月,是中国创新型互联网信息服务企业,致力于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安全、诚信、低风险、回报稳定的理财渠道。麦穗金服于2018年1月12日与富滇银行签订资金存管业务合作协议,不过并未正式上线银行存管业务。

3、财富中国涉嫌虚增造价,谎称上线资金存管

据财富中国官网介绍,财富中国是一家注册资本达8.6亿元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实缴资本为2.43亿元,总部位于深圳并在全国多地设有多个分公司及网点,于2014年6月上线。

据网贷之家数据,截至2017年底,财富中国累计成交量217.18亿元,贷款余额108.12亿元。不过知情人士称,平台涉嫌数据虚增造假,实际上规模可能远低于此。

4月以来,财富中国官网大多时间处于无标可投状态,历史标的发布情况与介绍也无从查询。根据官网,平台签约第三方支付平台保障资金和交易安全,但网贷之家发现财富中国并未上线银行资金存管系统。

客服所称的存管银行华兴银行的业务人员表示,华兴银行与该平台在去年底已经终止了业务合作。网贷之家向多方人士求证到,财富中国已被深圳市经侦立案侦查。

4、百亿线下理财平台“借新还旧”,实控人投案自首

公开资料显示,上海旌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011年成立,总部位于上海市,是一家以实业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为主的产业集团。

8.4%至16.2%的年化利率,有“实业投资”的“集团公司”兜底保障,更有“上交所”和澳大利亚股票上市的IPO信用背书……当这家“百亿线下理财平台”今年2月忽然传出资金链断裂,不少投资者第一反应是愕然和不可置信。

调查发现,旌逸集团“主营业务”其实就是“借新还旧”的庞氏骗局——以高利率吸纳公众存款,再用后来者的钱款支付此前投资人的本息。

上海公安普陀分局2月11日晚上发布信息称,上海旌逸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孔某因涉嫌违法犯罪,于2018年2月10日向上海普陀警方投案自首,相关案情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3月19日,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旌逸集团实际掌控人孔某及相关的谢某、钱某等9名犯罪嫌疑人,因其“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非法集资案件继续“双降”

但总体形势依然严峻

4月23日,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商务部、人民银行、证监会等成员单位在会上介绍了当前非法集资的形势、各领域非法集资的特点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来看一组惊人的数据:

2017年全国新发涉嫌非法集资案件5052起,涉案金额1795.5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8%、28.5%,

2018年1-3月,新发非法集资案件1037起,涉案金额269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6.5%和42.3%,继续保持“双降”态势。

2017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立案侦办非法集资案件8600起,其中涉案金额超亿元的案件达50起,且动辄数十亿、上百亿元

2015年至2017年全国法院新收非法集资犯罪案件同比分别上升108.23%、36.7%、6.13%;2015年至2017年审结非法集资犯罪案件同比分别上升70.1%、76.2%、22.2%。

新发案件几乎遍布所有行业

投融资类中介机构、互联网金融平台、房地产、农业等重点行业案件持续高发。大量民间投融资机构、互联网平台等非持牌机构违法违规从事集资融资活动,发案数占总量30%以上。

涉案地区分布

案地区快速从东部向中西部扩散,从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蔓延。除江苏、浙江、河南、山东等原有的高发地区外,北京、河北、山西、重庆、贵州、新疆、云南、安徽等成为新的高发区。

手段花样眼花缭乱

假借迎合国家政策,打着投资理财、网络借贷、众筹、期货、股权、虚拟货币的幌子,迷惑性更强,“金融互助”、消费返利、养老投资等新型犯罪层出不穷。特别是互联网上非法集资犯罪成为普遍模式。

层层包装设计所谓的项目和产品,以当下“热门名词”“热点概念”炒作,诱惑社会公众投入资金。许多非法集资借助互联网平台,近期还出现了完全借助微信群等开展非法集资等行为,隐蔽性强。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

当前互联网金融领域非法集资形势有四方面特点:

一是专业化趋势明显。一些不法组织和个人假借迎合国家政策,未取得相关牌照从事互联网金融业务,以具体项目和线上投资标的等为依托,包装专业规范的合同文本和业务流程,手法极具迷惑性,增加了投资者辨别难度。

二是非法集资新型方式层出不穷。随着专项整治工作的深入推进,互联网金融主要领域的风险得到有效识别和管控,但新型业务不断冒头。

三是线上宣传和线下推广相结合。一些非法集资平台通过线上大肆宣传和线下门店推广的方式发展人员加入,短期内迅速敛财,由于投资者众多且分散,一旦平台出现问题跑路,投资者资金难以追回。

四是“多头在外”躲避监管打击。一些非法集资涉案人员通过藏身境外、租用境外服务器搭建网络集资平台、将涉案资金非法转移至境外等方式躲避国内监管打击,使案件侦破难度加大。

证监会:非法集资业务行为复杂化

证监会有关人士指出,当前,非法集资呈现向新领域、新业态蔓延趋势,以原始股、私募基金、股权众筹为名的非法集资风险事件时有发生,证券期货行业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仍然艰巨繁重。

首先,网络化趋势明显。不法分子设立网络平台,借助互联网渠道宣传推广、募集资金,突破了地域界限,加速了风险蔓延,增加了打击处置难度。

其次,业务行为复杂化。一些违法机构兼营P2P、众筹、小贷、私募基金等多种业务,跨界经营、模式嵌套、业务相互交织渗透,行为模式更加复杂隐蔽,增加了调查认定难度。

同时,滥用新概念,进行伪创新。一些公司利用投资高新科技项目为噱头公开募集资金,还有一些企业打着区块链招牌,开发各种“虚拟资产”公开发行融资。

证监会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第一,加强日常监管,持续传导监管压力。证监会积极落实依法全面从严监管要求,做好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经纪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等重点领域非法集资风险防范、监测和预警工作,排查防范证券期货业非法集资风险。加强证券期货从业人员监督管理,严禁其为非法集资活动提供便利。清理规范场外配资活动,有效防范利用配资业务从事非法集资活动的风险。

第二,组织专项行动,整治违法违规场所平台。证监会会同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有关成员单位,认真部署开展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回头看”行动,集中整治地方各类交易场所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坚决防控各类交易场所触碰非法集资红线。

第三,健全法律法规,压缩非法活动空间。证监会近年来陆续出台《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区域性股权市场监督管理试行办法》等规章制度,逐步完善重点领域监管制度,织密扎紧制度笼子。积极推动《证券法》修订、《期货法》立法工作,推动制定《私募投资基金管理暂行条例》,研究起草《股权众筹试点管理办法》,推动省级人民政府完善地方各类交易场所监管规定。通过“开正道”,压缩非法集资活动空间。

第四,加强防非宣传,提高投资者风险意识。针对各类以证券投资为名的新型非法集资活动,通过编写警示案例、发布监管问答等形式,提高社会公众风险识别能力。线上线下相结合,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攻势。同时,督导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将防范非法集资、非法证券期货活动等作为投资者教育的重要内容,强化持牌机构防非宣传意识

住建部:有互联网金融平台利用众筹买房非法集资

住建部有关人士介绍称,房地产行业非法集资活动有以下特点:

一是以分割销售并承诺售后包租的形式非法集资;

二是违规预售商品房变相融资或“一房多卖”;

三是以房地产项目名义向社会公众融资并承诺高额利息等。

此外,近年来,又出现了利用互联网金融平台众筹买房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的现象。

为有效制止“一房多卖”骗取购房款、恶意骗贷等行为,住建部督促指导各地加快推进房屋交易合同网签备案工作,确保项目真实,交易真实,有效保护房屋交易安全,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截至2017年12月底,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部实现新建商品房网签备案,260个城市实现二手房交易合同网签备案。

此外,住建部积极配合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等部门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严禁开发企业、中介机构提供或协助提供首付贷等违法违规金融产品;认真查处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未取得相关金融资质,利用P2P网络借贷平台和股权众筹平台从事房地产融资业务的行为。

本文来源:中国基金报

本文作者:泰勒 汪莹

延伸

阅读四

非法集资案高发,公安部提醒这十类“理财”千万别上当!

所谓的慈善互助项目、金融创新投资平台,或者“消费返利”商城,您周围有几人参与?有无意识到这可能就是非法集资乃至赤裸裸的集资诈骗?

23日,在银保监会举行的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法律政策宣传座谈会上,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杨玉柱表示,当前我国非法集资案件数量、涉案金额继续下降,但总体形势依然严峻,呈现大要案高发、手段花样翻新,认定难度加大等特点,公众必加强警惕。

当下非法集资有哪些特点?

银保监会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杨玉柱表示,当前非法集资形势有新的变化。

  • 案件继续“双降”,但总体形势严峻

据统计:

2017年全国新发涉嫌非法集资案件5052起,涉案金额1795.5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8%、28.5%;

2018年1-3月,新发非法集资案件1037起,涉案金额269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6.5%和42.3%,继续保持“双降”态势。

但案件总量仍在高位运行,参与集资人数持续上升,跨省案件持续多发,涉及多个省份乃至全国的重特大案件仍时有发生,总体形势依然严峻。

  • 发案“遍地开花”,大要案高发频发

当前,全国非法集资新发案件几乎遍布所有行业,呈现“遍地开花”的特点,投融资类中介机构、互联网金融平台、房地产、农业等重点行业案件持续高发。

大量民间投融资机构、互联网平台等非持牌机构违法违规从事集资融资活动,发案数占总量的30%以上。

案件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人口大省,但中小城市、城乡结合地区、农村地区案件也在逐渐增多,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 手段花样翻新,认定难度加大

一些不法分子层层包装设计所谓的项目和产品,以当下“热门名词”“热点概念”炒作,诱惑社会公众投入资金。

一些无商品、无实体、打着“虚拟任务”名头的案件陆续出现,许多非法集资借助互联网平台,近期还出现了完全借助微信群等开展非法集资等行为,隐蔽性强、风险传染快,风险不容忽视。

此外,非法集资与传销、诈骗等犯罪相互交织特征在一些领域和地区更加突出,农村地区非法集资“口口相传”“熟人拉熟人”现象明显,这些都给防范和打击工作带来更大困难。

公安机关提醒:警惕这些“理财”项目!

公安部有关人士介绍称,2017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立案侦办非法集资案件8600余起,发案数呈现高位运行态势。重特大案件多发,2017年涉案金额超亿元的案件达50起,且动辄数十亿、上百亿元,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

公安机关提醒广大群众,遇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投资”、“理财”项目,务必警惕:

  • 以“看广告、赚外快”“消费返利”等为幌子的;

  • 以投资境外股权、期权、外汇、贵金属等为幌子的;

  • 以投资养老产业可获高额回报或“免费”养老为幌子的;

  • 以私募入股、合伙办企业为幌子,但不办理企业工商注册登记的;

  • 以投资“虚拟货币”“区块链”等为幌子的;

  • 以“扶贫”“慈善”“互助”等为幌子的;

  • 在街头、商超发放广告的;

  • 以组织考察、旅游、讲座等方式招揽老年群众的;

  • “投资”“理财”公司、网站及服务器在境外的;

  • 要求以现金方式或向个人账户、境外账户缴纳投资款的。

天上不会掉馅饼

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

选择正规渠道投资理财

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 、经济日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