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2018-05-24

CFIC导读:

徐渭在一败涂地中,仍然构建着自己的精神王国,在那里,他得到了一切。

徐渭在一败涂地中,

仍然构建着自己的精神王国,

在那里,

他得到了一切。




▲水仙图




▲雨中醉草



▲草书杜甫怀西郭茅舍诗轴(局部)


曾经有一些连环画之类的小人书,

经常会出现徐渭的身影:

不是智斗地主、就是智惩贪官。

传说虽然动听,但大部分都是假的,

真正的徐渭根本没有能力干这些事情。

因为在他出生100天的时候,

他的父亲就去世了。

按说老幺应该更招人疼爱吧,

更不凑巧的是,

他的亲生母亲只是正室苗夫人的陪嫁丫头,

根本没有任何的地位。

在他的父亲去世后,

苗夫人把他的亲生母亲赶出家门,

亲自抚养徐渭,但对他极好。

在14岁那年,苗夫人也去世了,

徐渭只有跟着比他大37岁的哥哥生活。

这个从小就是“别人家孩子”的徐渭,

内心其实是很脆弱的,

寄人篱下与缺少关爱,

使得他特别渴望出人头地,

在那个年代,想要出人头地只有一条路——科举。

于是徐渭就开始了他的漫漫长征路。

20岁就考上了秀才,这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他精神抖擞,准备一鼓作气考举人中进士,

最终当大官,光宗耀祖,

过上没羞没臊的生活。

但是现实是残酷的,

小时候有多么辉煌,长大了就有多么悲催。

他一次又一次的参加乡试,

结果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直到41岁的时候,还是个秀才。

▲四季花卉图(局部)

▲咏月词轴(局部)


人要是倒霉了,真是喝凉水也塞牙。

好不容易吃上了软饭,

还没吃几年呢,妻子潘氏就因肺病去世。

这样一来,老丈人潘地主对他恨之入骨,

怨他没有照顾好自己的宝贝女儿,

把他撵出了潘家。

这个时候,徐大哥也因沉迷炼丹而去世,

徐二哥也早已病死贵州,

家业败落,被豪绅无赖给霸占了。

徐渭真的是家破人亡、走投无路了,

幸亏有才华傍身。

依仗从小的读书本事,他开设了“一支堂”,

招收学童,挣点教书钱。

照道理说,神童考试,逢考必过。

可到了徐渭这里,似乎不太灵验了,

因为他的心思根本不在《四书五经》上,

而是致力于经世致用之学。

书法、诗词、绘画,甚至兵法,他都懂。

“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

1550年秋,

蒙古首领俺答汗率军在北京一带掳掠,

嘉靖皇帝被困北京城,首辅严嵩却毫无退敌办法,

在政治和经济上,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徐渭在老家听说后,义愤填膺,

挥笔写下了《今日歌》《二马诗》,

痛斥严嵩误国。

▲驴背吟诗图轴

▲行书五言诗轴(局部)


胡宗宪是什么人?也许很多人不知道。

俞大猷是武功高手,

据说他年轻时候去过少林寺,

为的是求取少林寺的武功秘籍,

结果去了一看,传说中的高手全是废物,

自己一个人挑了一个少林寺。

后来参军,成了军中悍将。

这么一个厉害角色,

在文官胡宗宪面前小心翼翼、连头都不敢抬,

两腿还要发抖。

据说胡宗宪相貌非凡,

更有种逼人的气势,不怒自威。

此时手握闽浙两省军政大权,

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

这时候,胡总督来请徐渭出山,

是为了一个大事业——抗倭。

自从来到胡宗宪的总督府,

徐渭丝毫没有干大事的觉悟,

成天穿着破衣烂衫到处晃悠,

没事就在街上跟一帮人喝酒,

总督府有事找他商议,可找不到他人,

只好开着大门等他到半夜。

喝完酒回到总督府,进入议事厅,

胡宗宪和一干军政大员们正在议事,

他绕着会议室走了一圈,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大摇大摆的走了出去。

留下一帮人傻眼了,

在总督大人面前竟然敢这样?莫不是个神经病吧。

▲胡宗宪

事实证明,徐渭绝不辜负胡大总督的盛情款待。

在渡过开始的磨合期后,

徐渭对胡宗宪说了八个字:先定大局,谋而后动。

照着这八个字的总方针,

胡宗宪制定了详细的作战方案,取得抗倭的巨大胜利。

除了做军师,他还当起了总督府的秘书长,

凡是胡宗宪的公文往来,

全部交由徐渭来操办。

1558年,舟山捕获白鹿,

这可是上天降下的祥瑞,

他代替胡宗宪写了《进白鹿表》,

与白鹿一起送入京城。

嘉靖可是高兴坏了,觉得自己离成仙又进了一步,

给予胡宗宪大大的褒扬。

趁此机会,徐渭一鼓作气写了《再进白鹿表》,

《再进白鹿赐一品俸谢表》,

巩固了自己在胡宗宪心中的地位,

也巩固了胡宗宪在朝廷的地位。

君子之交淡如水,

你看得起我,

我就誓死报答你。

▲徐渭

▲墨荷图(局部)

严重的精神压抑,让他陷入自杀不可自拔。

先是用斧子砍自己的头,

“以利斧击首,血流被面,头骨皆折”。

接着拔下墙上三寸长的铁钉,

插入耳朵好几寸,血流如迸,

医治了数月才好。

最后用锥子击碎了自己的肾囊,

还是没死。

自己死不了,他还要杀人。

因为怀疑续弦的妻子张氏不贞,

就手起刀落杀了自己的老婆。

杀人可是犯法的,

没的商量,徐渭被抓进了大牢。

在牢狱中,徐渭披戴着枷锁,身上长满了虱子,

冬天的时候,床头上积起了厚厚的雪,

连朋友送来的食物也被人抢走。

1573年,坐了7年牢的徐渭,

借着万历登基,大赦天下的时机终于出来了。

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沧桑,

他已经不抱任何的人生理想和政治雄心。

徐渭已经死了。

青藤先生却浴火重生。

▲论鱼雁馆帖摺法札

▲黄甲图(局部)

出狱后,徐渭先后游览了杭州、南京、富春江一带,

并结识了许多的书画朋友。

5年后,宣大总督吴兑邀他北上,

他也欣然前往,担任吴兑的文书。

出任这个职务,完全是出于帮朋友的忙,

所以有事他就做,没事到处玩。

经戚继光介绍,

他绕过居庸关,到辽东拜访李成梁。

进门他就说:“听说你们家要招先生”?

李成梁说:“是啊,不知你会什么”?

面对这位东北军区的司令,

徐渭还是那副无所谓的样子,“我会兵法”。

来司令家教兵法?滑天下之大稽。

周围的人都笑了,

李成梁却试着问了一句:“阁下是从孟诸那里来的吗”?

徐渭微笑着点点头。

李成梁立马起身,90鞠躬。

李成梁明白,当他还是个老秀才的时候,

这位落拓不羁的老人,早已在谋划东南了。

▲赋得夜雨剪春韭(局部)

他把自己一生的兵法心得,

结合在东南抗倭的实际案例,

全部教给了这个天资聪颖的学生——李如松。

多年后,李如松在朝鲜大破日本,

继续了东南抗倭的胜利与荣耀。

李成梁说:“留在辽东吧,我包养你”。

吴兑说:“留在宣大吧,咱们是朋友”。

戚继光说:“留在我这吧,咱们干大事”。

徐渭说:“罢了、罢了,归去吧”。

我不得志、我穷困、我潦倒,

但我知道我是个男人,

伺候人,一次就够了,

要不然就真以为自己的膝盖直不起来了。

穷,但是得讲究。

▲蕉石图


徐渭曾向人说过:“吾书第一、诗第二、文第三、画第四”。

就是他认为最不成才的一项技能,

让后世几百年的大师们望尘莫及。

从寒冷的北国返回温润的江南,

身边只有年轻时的朋友和追随他的门生。

因为一生不治产业,钱财随手散尽,

此时只得靠卖字画度日,

但手头稍微宽裕,就不肯再作。

就在这些拿去卖的画作中,

有很多的传世珍品。

如《墨葡萄图》,不仅用墨的浓淡显示了叶的质感,

题诗的字体结构与行距的不规则,

犹如葡萄藤蔓一样在空中自由延伸,

书与画在此时融为一体。

如《梅花蕉叶图》,将梅花与芭蕉放在一起,

并题诗:“芭蕉伴梅花,此是王维画”。

梅花在北方雪地,芭蕉在炎热的南国,

二者在这里相遇,如阴阳相交、日月凌空,

便构成了一种禅机。

正如张岱所言:“今见青藤诸画,离奇超脱,苍劲中姿媚跃出”。

▲墨葡萄图

如此画风,连带着他的书法也特别有性格。

如果说董其昌破坏了墨法,

那么徐渭就是破坏了笔法。

自身孤傲的性格、随性的思维,

让他的书法大开大合、酣畅淋漓,

这在晚明以“台阁体”为主的寂寞书坛,

引起了轩然大波,

大咖们纷纷讨论:“字还能这么写”。

陶望龄说:“称为奇绝,谓有明一人”。

袁宏道则称:“先生诚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矣”。

大家纷纷来请教学习,

他装了个X:“非特字也,世间诸有为事,

凡临摹直寄兴而,铢而较,寸而合,

岂真我面目哉?但取其意气而已矣”。

意思就是:不单单是字,世间的所有事情,

都不必刻意模仿别人,那样就不是真正的我啦。

只要明白其中的道理,再结合我的风格,

做的人、写的字,才是真正的我。

成功就是用你喜欢的方式,做你喜欢的事。

不泯然于众,只遵从内心真实的感受,欣然向前。

▲草书岑参诗轴(局部)


晚年闲居的日子,

徐渭丝毫没有“东南第一军师”的风采,

披头散发、破衣烂衫,

住在几间破房子里。

他自己还写了一副对联:

“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

有人慕名来访,

站在破门外恭敬的等候,

他张口就哄人走:“徐渭不在”。

书画作品也被晚辈、门生们或骗或抢,全部拿走。

家里所藏的数千卷书籍,也变卖殆尽,

即使这样,他还是经常吃不上饭。

在这样的困境下,他仍然创作了杂剧《四声猿》。

其中《狂鼓史渔阳三弄》有感于严嵩杀沈炼而创作,

具有狂傲的反抗精神。

《女状元辞凰得凤》《雌木兰替父从军》,

都是写女扮男装建功立业。

这部杂剧高华俊爽,

汤显祖读后大为惊叹:

“《四声猿》乃词坛飞将,辄为之演唱数通,

安得生致文长,自拔其舌”。

▲梅花蕉叶图(局部)

▲榴实图(局部)

▲行草立轴(局部)

在他不得志的时候,

他没有放弃自我,仍然在读书论事;

他在胡宗宪身边的时候,

没有任何的贪污、堕落,坚守君子之交;

当他穷困潦倒的时候,

面对李成梁、戚继光、吴兑的招揽,

能够坚守自己的内心,

不为名利所折腰。

那一年,徐渭神采飞扬;

那一年,徐渭纵论天下;

那一年,徐渭举头眺望星空,身心俱澄澈。

本文来源:书法第一网

延伸

阅读一

靠谱,是最高级的聪明

聪明有很多种,最高级的聪明是靠谱。

靠谱,说起来简单,就是可靠,值得人信任和托付。但落下去复杂,它是一个人能力与德行的综合。

靠谱,通常是比聪明更重要的品质。如果说聪明是攀登人生高峰的云梯,那靠谱一定是最结实的那块踏板。

靠谱的人

不轻易允诺



看一个人靠不靠谱,首先要看他是否遵守承诺,是否具有执行力。

但生活中总会遇到这种人:明明答应得好好的,事到临头却变了卦;嘴上说的很好听,却从来不行动。

这些不靠谱的表现,很可能是因为人对自身能力的预估有偏差。在答应别人的请求之前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而是一拍脑袋就应承了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

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自己“筋疲力尽”却只把事情做到了“50分”,令对方失望;或是干脆打破承诺,使自己被迫成了那个说大话、空话的人。久而久之,没有人愿意再把任务交给你,朋友也会疏远你。

因此,摆正自己位置,清楚自己的能力,做决定前深思熟虑,慎于言也要慎于行,接受能力范围内的托付,拒绝掉无法应付的请求,这样你才能成为一个靠谱的人,而不只是别人眼中的“好好先生”。

靠谱的人

站在全局思考


靠谱的人懂得未雨绸缪。他们从不会临时抱佛脚,打无准备之仗。所以当困难或挑战来临时,他们总能比别人游刃有余,也更能让人安心。

靠谱的人懂得居安思危。他们会认真准备,从不敷衍应付,不放过生活工作中任何一个细节,同时不断给自己“充电”,给自己留够足够的时间和余地。 

靠谱的人,大有格局,小有目标。他们领着1000元的薪水,却能想10000元的事,站在全局思考问题;他们做事踏实,从不朝三暮四,对自己的人生有清楚的阶段性规划和目标,从不走一步算一步。

人生多变,懂得提前规划的人才是真正的聪明。

靠谱的人

守住立身之本


一个靠谱的人,必然是一个光明磊落有大德之人。

巴菲特在一次与大学生的座谈会上,被问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您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

他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让学生思考:若你能买进某个同学的10%,卖出某个同学的10%,你会选择买进谁?卖出谁?

你可能会选择买进你最认同的那个人:那个最有领导才能、能实现他人利益的人,那个慷慨,诚实,即使是他自己的主意,也会把功劳分予他人的人。

而你选择卖出的则是最令大家讨厌的人:此人不诚实,爱吃独食,喜欢耍阴谋诡计,喜欢背后说人坏话,喜欢过河拆桥、落井下石等等。

可以看出,最让人有认同感的人,恰恰就是我们口中“靠谱”的人。他能让人放心,让人依赖,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行事光明,心胸坦荡,给别人留有余地,不自我不自私,懂得推己及人。

靠谱的人,通常是厚道人,因为厚道所以才能更让人放心。

如果一个人无德行,那聪明只会变成害人的利器。厚道靠谱才是真正的聪明。

聪明常见,靠谱难得。最高级的聪明,是靠谱。靠谱就是“慎言慎行,将事情办得超出预期”,靠谱就是“不贪不占,懂得推己及人”,靠谱就是“凡是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本文来源:人民论坛网,综合搜狐网

延伸

阅读二

成功之道:始于立心,得于人和,顺于天道,成于勤恳!

古人的成功之道:始于立心,得于人和,顺于天道,成于勤恳!

一、始于立心

一、始于立心

王阳明有句话,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立心就是立志,立下志向,心也就有了方向。

秦朝末年,民不聊生。秦皇出巡,车马仪仗威风凛凛。见此情形,

刘邦说:“大丈夫当如是”。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之”。

公元前208年,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击溃十倍于己的秦军;公元前206年,刘邦入咸阳,立法令,封府库,秦二世而亡。

古人云:志不强,智不达。志向不够远大,智力、能力就不能完全发挥。

正是因为得天下的志向,敦促着刘邦不断进步。最终以一泗水亭长,开创了一个朝代。

二、得于人

二、得于人和

俗话说得好,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

做事讲究的是人和。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擅长的与不擅长的,大家互补合作才是王道。单枪匹马闯天下,总不如有个团队好。

秦亡之后,楚汉相争。刘邦手下,运送粮草有萧何、运筹帷幄有张良、调兵遣将有韩信,冲锋陷阵有樊哙。大家枪口一致对外,众志成城保刘邦上位。

项羽勇力冠绝天下,但是身边就一个范增出谋划策。鸿门宴上项羽放走刘邦,范增怒言:竖子不足与谋,范增也与项羽失和。

最终,项羽兵败垓下,刘邦赢得天下。

三、顺于天道

春秋时期,楚国人尹池出使宋国,刺探虚实,为攻打宋国做准备。宋国的相国在家里接待了他。

相国左边邻居家的院墙向前突出了很大一块,却不拆了修直。右边邻居家的水直直地流过相国的院子。

相国说,左边家里世代做鞋,如果让他搬家,他的客人就找不到他了,他就没办法谋生了。至于右边那家,他家地势本来就高,流水的话自然会流过我家的院子,也不好加以限制。

楚国使者回去之后,马上劝国君打消了进攻宋国的念头。他说,宋国相国善待人民,民心所向,我们如果攻打他就是逆天而为,我们不但打不下来,还会被天下人耻笑。

孟子有句话: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就国家而言,民心就是天道。

一个人顺应民心、顺应天道,不逆天而为,才能顺风顺水,免受厄运。

四、成于勤勉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份辛劳一份才。付出一份辛劳,才能有一份收获。

孔子十五志于学,发奋读书,韦编三绝。读《易》的时候,把这部竹简书翻来覆去地读了许多遍,连串在竹简上的牛皮带子都磨断了多次。

司马光小时候记忆力差,别人读一遍他要读三四遍,别人背三遍,他要背诵十遍。为了督促自己努力,用一圆木头做成枕头,半夜一翻身,枕头就滚落,然后脑袋就会跌下来,他就清醒了,起来继续读书。勤学苦读的司马光后来成为宋朝的宰相。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本文来源:世界顶级华商商道

延伸

阅读三

成功人士默守的潜规则:只跟大格局的人交往!

1

每一代的创业者都有一个同样的困惑……

40年代出生的创业者困惑自己为什么不能成为 任正非 (1944年出生)

50年代出生的创业者困惑自己为什么不能成为 王健林 (1954年出生)

60年代出生的创业者困惑自己为什么不能成为 马 云 (1964年出生)

70年代出生的创业者困惑自己为什么不能成为 马化腾 (1971年出生)

80年代出生的创业者困惑自己为什么不能成为 程 维 (1983年出生)

创业在同一时代,为什么你成为不了任正非、王健林、马云、马化腾和程维呢?

赚钱有四个阶段,“挣钱、来钱、生钱和赚钱”。

挣钱作为创业的第一个阶段是最艰苦的,要用双手靠力气来和别人争。正是因为这个阶段挣钱非常难,很多人养成了非常节俭的习惯,他们恨不得把钱掰开两半来用。这个习惯的形成后的最大坏处是,他不仅仅对自己吝啬对于其他人也吝啬。自己出去吃饭能要一个菜绝对不会要两个,住宾馆能住快捷的绝对不住星级的。

但是,当你进入到和钱发生关系的第二阶段“来钱”的时候,如果你对钱的认识没有进化升级,还是停留在第一个阶段的时候,就非常危险了。第二个阶段“来钱”,“来”字的繁体字是十字架下面三个人,依靠的就是更多的人的参与来帮助公司赚钱。

可以进入第二阶段。很多的创业者对钱的认识依然还停留在“省”上。他对自己都一直非常的吝啬,你怎么指望他能对员工慷慨。

这位亿万富翁对于一个需要感谢的服务员都如此吝啬,我能够想象到他对公司的员工也绝对不会慷慨。这就是他公司无法继续发展壮大的最主要的原因。

格局决定一切:公司不是一个人能做伟大的,必须依靠员工,没有员工,企业家什么也不是,公司什么也不是。

你也许会说,可是,如果你说的对,为什么他能成为亿万富翁呢?没有错,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只要胆大就是第一批富裕起来的人。但是,为什么现在这些暴发户很快消失匿迹了呢,就是因为他们无法对钱的认识上进行进化升级。

格局决定一切:对钱的认识不进化,没有的将会永远没有,已经拥有的也会逐渐失去。

有些企业老板总是抱怨公司没有人才, 其实,就是因为他们对钱的认识没有进化升级。这些老板们始终弄不清楚,员工凭什么追随你,员工来到你的公司,是来帮助你一起实现你的理想,但是人家还是要养家糊口,你不仅要让员工赚到钱,而且还要有尊严。

你如果不让员工赚到钱,员工怎么让你和企业赚到钱呢?

格局决定一切:当我们有权利给别人发钱的时候,发出的多与少,不仅仅是一种良心,而更是一种对人的尊重和其创造价值的敬畏。这种尊重和敬畏,表面上是为别人,归根结底是为了自己和企业更好的发展。

为什么中国的企业平均存活期只有4年左右,能够做10年20年的凤毛麟角,因为这些企业的当家人对钱的理解只能停留在第一个阶段,而无法进入到第二个阶段。

格局决定一切:企业当家人对钱认识的速度决定他了赚钱的速度,更决定了企业的生与死。

如果你是一个打工者,你发现你的老板对钱的认识的格局没有进化,你有两个选择:一是让他提升对钱认识的格局;另外一个选择就是离开他,否则,你永远也赚不到钱。

如果你是一位正在热恋中的小女人,记住,小气吝啬的男人,无论他现在多么帅,多么有钱,那永远都是他自己的,都和你无关。

格局决定一切:我要的是天下,凡是和这个目标无关的一切我都可以舍弃。——刘邦

中国最古老的象棋的创意是源于刘邦和项羽的天下之争。刘邦战神项羽有很多原因,但是,有一个原因一直被忽视了。

胜者王侯败者寇,一般失败者都会被涂上颜色,但是项羽失败之后更多的是同情。很多人对项羽及其倾慕,认为他是真英雄。就连他的爱情,也是凄美动人,霸王别姬的故事让多少美丽的女子倾慕能有一个项羽式的夫君。

相比较刘邦,大家的评价多是说他是一个地痞流氓出身,夺得天下纯粹是意外。

但是,看看下面的这组数据你的认识就会有改变了。

我们说一个好汉三个帮,最能帮项羽的有范增,但是,最后利他而去。最有能力的韩信转而投向刘邦。而刘邦这边张良、萧何、韩信被称为“汉兴三杰”是刘邦战胜项羽的肱股之臣。

为什么刘邦这边能聚集这么多能人,而项羽不行呢?各种作品中给出了各种答案,我今天从财经的视角给出一个从来没有的答案:项羽太小气和吝啬。

格局决定一切:吝啬和小气是男人成就伟业的天敌

项羽本来是贵族出身,应该是最大方的,可是,因为他出生不久会楚国就被秦国灭了,他颠沛流离吃了很多苦,所以,本应该大方的人变得吝啬了。据说,项羽在分封给手下人官职的时候会犹豫不决,他会把官印放在手里反复的抚摸思考,因为他的手太有力了,以至于官印都给磨平了。

而刘邦虽然出身卑微,但是,这个人非常有江湖气息,他身边的朋友非常多,原因就是他非常的慷慨。谁有困难只要提出来,他肯定是借钱也要帮忙。

刘邦这一点梁山的宋江和他非常的像。宋江文武都一般,但是,他为什么能够受到那么多梁上好汉的拥戴呢?而且还成为了梁山的董事长呢?

其根本原因就是宋江对于钱的认识的格局,他知道钱是用来做什么。

宋江有一个与生俱来的优点就是讲义气,他的这个讲义气集中体现在对钱的认识上,他对于钱的认识是一步到位。在地方上当小吏的时候,对于江湖上需要帮助的人,无论是认识还是不认识,只要他有钱他就会不图回报的把钱给这些朋友。所以,江湖上人们送给他一个外号叫做及时雨宋江。

宋江入主梁山担任第二把手的时候,也一直保持着这个作风,其对钱的慷慨甚至超过了晁盖。

虽然晁盖在临死的时候并没有把董事长的位置传给他,但是,梁山好汉仍然选举他为老大。

因为大家知道宋江是一个懂得分享的人,抢了钱,除了拿出一部分作为维护梁山这个公司发展必备之外,其余他都会分给大家。

刘邦更是慷慨,一座城池被贡献之后,他会把所有的珠宝赏赐给官兵,给有功之臣封官更是毫不吝啬。当年,唐高祖李渊封官也是如此。有谋士就劝他不要这样。李渊说,反正这些都不是我的,我造反一旦失败什么都没有了,还不如趁着有的时候分给大家。

对于刘邦和李渊来说,他们知道造反只有死路一条,能活命的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夺得天下,而和这个目标相比,金钱、官职、女色都可以不要。

格局决定一切:给创业者的忠告,如果你只是为了赚点钱,我想下面的话你没有必要看。如果你也想让自己的公司成为伟大的公司的话,那么,和这个目标无关的一切都可以舍弃,比如金钱和名誉。

格局决定一切:赚钱能力是门槛最高的高贵。

很多人鄙视有钱人,我只能说,当有钱人飞得越来越高的时候,那些飞不起来的人,会觉得他们渺小。当有钱人赚取更多钱的时候,那些没有赚到钱的人会闻到他们身上的铜臭气。

但那又如何……

vcpema:附几个关于格局的经典故事

有一家庭妇女,一天她买了一件衣服,回头习惯性地跟邻居显摆,却发现同样的衣服邻居比她少花了20元钱,于是她耿耿于怀数天。这人的格局就值20元钱了。

有一个乞丐,整天在街上乞讨,对路上衣着光鲜的人毫无感觉,却嫉妒比自己乞讨得多的乞丐,这人估计一直就是个乞丐了。

三个工人在工地砌墙,有人问他们在干嘛?第一个人没好气说:砌墙,你没看到吗?第二个人笑笑:我们在盖一幢高楼。第三个人笑容满面:我们正在建一座新城市。10年后,第一个人仍在砌墙,第二个人成了工程师,而第三个人,是前两个人的老板。

记住,拥有怎样的格局,就拥有怎样的命运!

2

文/马德

一只蚂蚁拖着一穗麦芒,它发现无法拽进窝里,就把麦芒拖到一边,为其他蚂蚁让路。

这,就是一个生命的格局。

中国人在建筑上是讲究大格局的。门楣要高,屋宇要广,庭院要深,然后,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其实,这也是每一个人喜欢的人心的格局。

襟怀要大,气象要大,三千里驿站与亭台,八千里疏云和淡月,在国人看来,格局一大,内心就会宏阔,精神就会逍遥,灵魂就会奔逸自由。

跟有大格局的人交往,有通透的快感。那感觉,仿佛你走在幽暗里,突然间,整个世界的窗户,为你一扇一扇打开,然后,阳光匝地,风烟俱静。

大格局,说到底,是大眼界,大智慧,大涵养,大气度。

也因此,小肚鸡肠的人,睚眦必报的人,锱铢必较的人,都难有大格局。心眼小,仇恨大,计较多,都会是心性的泥淖,难以让人清丽出尘,步入大格局的宏大境界。

不要在利欲熏心的人那里找格局,也不要在追逐权力的人那里找格局。一个内心被钱权诱惑和迷乱的人,是不会有格局的。

真正的格局,只生长在恬淡的心境里。若一棵树长在旷野,风婉约地吹,云含情地过,花香偷眼,流水迷离,但它依旧是一棵树,坚守在旷野里,四野疏阔,八风不动。

才大而器小的人,有格局,但格局终会促狭;才微而德盛的人,有格局,且格局会越来越辽阔。

才能会使格局的内在丰富,德行会让格局的外延宽广。有大才大德的人,即便是眉宇方寸之地简单的一念流转,也可见大格局澎湃。

欲望是格局的大敌。无论多大的格局,一经欲望和贪婪咬噬,就会眼界短浅,就会襟怀窄小,就会肚量褊狭。

一个人,若从大格局中滑落下来,属于生命的最炫目的光亮也就萎落了。之后,无论他再拥有多少,也再难见雍容华美的大气象了。

金岳霖深爱着林徽因,却宁愿,隔着一生的距离守望。在他人生的最后,有人想得到他跟林徽因的种种故事。

他说:“我所有的话,都应该同她自己说,我不能说。”顿一下,他接着说:“我没有机会同她自己说的话,我不愿说,也不愿意有这种话。”

我想,这该是这个世界,爱的大格局了。这来自灵魂的格局,让人唏嘘。

本文来源:人民财经报

延伸

阅读四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明白99%的事与自己无关(深度好文)

这两年,“极简”一词刷爆朋友圈。但很多人误解了极简,以为极简就是扔东西。

其实,真正的极简,是明白我们身边99%的事情都没有意义,从而把时间和精力倾注在1%的美好人事物上。

01

余秋雨上《开讲啦》时提到一件事:有几年,他忙着寻访世界古文明遗址快走完的时候,一家传媒老总很感动,对余秋雨说:“最后一站,我来陪你吧!”

“好啊!”余秋雨答应了。

寻访古遗址,余秋雨相当于离开了社会,又不能看电视,又无法看报纸,他完全不知道这几年世界发生了什么,于是对传媒老总说:“给我补补课吧。”

老总只花了不到十分钟,就把这几年世界发生的事情讲完了。

余秋雨问:“就这一些?”

老总说:“就这一些。”

余秋雨问:“那中国呢?”

中国这几年发生的事,老总只讲了五分钟。

老总看着余秋雨失落的样子,说了一句:“秋雨,绝大部分事情发生后的第二天,我就连再讲一遍的兴趣都没有了。”

余秋雨听着这句话,心里暗自庆幸:“我这几年不管不顾,看来并没损失什么啊。专注于喜欢的事情,反倒收获了很多快乐。”

其实,真的就是如此:我们身边看似每天都汹涌着各种人事物,其实99%的信息都与我们无关,99%的人物都与我们无关,99%的事情都与我们无关。

但我们却把很多时间和精力耗费在了这99%与我们无关的人事物上,而忽略了那1%我们最该认真对待的部分。

02

一位高中同学过得非常忙碌。因为她非常喜欢关注别人。

文章出轨了,她要大骂一通。宝强离婚了,她要痛骂一顿。反正什么新闻,她都要插上一脚。

而且,她超喜欢跟风。看到同事纹身了,她要跟着纹。看到朋友买什么书了,她要跟着买。连别人囤什么货,她也要凑热闹。

她说:“如果我不关心这些,会被人认为落伍。”结果,她把生活过得一团糟。

另一位报社的同事却过得很“闲”。

当大家都在热议文章出轨时,她正在厨房为老公做生日蛋糕。当上百万人跑去微博骂马蓉时,她正坐在窗下做手工。

翻看她微信,发现在任何话题面前,她都没有发表过一句看法,微信里,全是她爱做的事、要做的事、已做的事。

她说:“那些都是别人的生活,对与错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她是单位里公认的最会生活的人。

有一次,我问她生活的秘诀。

她说:“很简单,不要过度关注别人。与其一风吹草动就灵魂出窍,不如脚踏实地过好自己的生活。”去掉“过度关注别人”的虚耗时间,我们的生活就可以大幅度简化。

不要过度关注别人——这才是极简。

03

2015年,德国评选年度恶词,排名第一的恶词竟然是——好人。

奇怪吧?其实不。

因为我们平时最常遇到的麻烦,往往都来自于好人。他们的口头禅就是:

“我是为你好”。

“你不要再跟那个人来往了,他那么讨厌。”

“你不要穿这种衣服,难看死了。”

“你应该看有深度的书,这些全是垃圾。”

“离婚?为了小孩,你就再忍忍吧!”

当你张口解释时,他们立刻回复:

“我是为你好,换做别人,我才懒得管他。”

如此好人,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或者,我们自己就是这样的好人。

我们总喜欢把自己的价值和喜好强加在别人身上,“我喜欢的东西,你也该喜欢。我讨厌的东西,你也应该讨厌。”仿佛不到别人的生活里指手画脚、不去别人的世界里指点江山,我们的人生就不完整似的。

但其实:别人的生活,关你屁事。你既耗费精力,还不讨好,何必。

连岳有句话说得好:对他人的私事不关心不介入,允许他人的道德观、生活方式和自己不同,将消除世上90%以上的烦恼。

不要随意介入别人的生活——这才是极简。

04

《致贱人》里写道:

“总有些人会利用你的专业来找你做各种事。

你不是学英语的吗?帮我翻译一篇论文呗。

你不是学中文吗?帮我写个讲话稿呗。

你不是学设计吗?帮我设计个LOGO呗。”

如果你拒绝,就会背上恶名。

“还是同学呢,这么点忙都不帮。”

“这么点忙都不帮,你好意思吗?”

如果你怕背上恶名,不忍拒绝,那恭喜你,从此你就“麻烦”缠身了。

我特别欣赏心理咨询师吴迪的做法。他开咨询室时,立下了几条规矩:如咨询预约收费,不是免费。如咨询必须在咨询室,不能在咖啡馆餐厅。

…………

经常有人对他说:“我请你吃饭,跟你谈谈我的感情问题。”

他立马回复:“我对吃饭没兴趣,想咨询请预约,每小时1000元。”

有人又说:“我是某某的朋友。”

他立马回复:“你是谁的朋友都一样。”

很多人觉得他冷酷,但吴迪说:“你不能接受我的界线,疏远就疏远吧!”结果,大多数人最后都理解了他的原则。

吴迪说:“建立好心理和行为边界,不要让别人随意介入你的生活。这不是斤斤计较,而是便于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不让别人随意介入你的生活——这才是极简。

05

作家李尚龙写过一件趣事:他一位朋友,在成名之前,给一个很大的报社投过稿,可每次投稿,都石沉大海。一年后,他的书意外大卖,那家报社的创办人竟亲自来找他约稿。如今他们关系很好,因为一个需要卖书,一个需要好稿。

有人问:你为何和这家报社的关系那么好?

他说了一句话:等价的交换,才有了等价的友谊。

李尚龙自己也是如此,上大学时,他酷爱社交,参加了三个社团,只要有活动,就会去打个酱油。看到谁,就逮住谁留存下电话。可一遇到急事,他想找人帮忙时,打遍了电话,也没人愿意慷概相助。后来,他终于成为名人后,遇到什么事打电话就应者云集了。

这时他才懂得:只有关系平等,才能互相帮助。自己不牛逼,认识再多牛逼的人也没有用。

很多人经营人脉时,习惯往外求:求资源、求渠道、求关系。但到头来,往往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真正聪明的人,习惯向内求:放弃99%的无用社交,转而全力提升自己。

因为他们懂得:人脉不在别人的身上,而是藏在自己身上。唯有自己变强大,才能获得有用的人脉!

放弃99%的无用社交——这才是极简。

06

我姨家的表妹,才25岁。这段时间,她过得非常焦虑。因为她两个同学都结婚了。

“我要赶在26岁之前嫁了,30岁之前生完二胎,然后相夫教子,这样才是女人的标配生活。”

她一脸认真,说得我都笑了。

这几年,“标配生活”好像很流行。多少岁之前应该买房,多少岁之前应该买车,多少岁之前应该当上部门主管。

…………

为了过上这样的标配生活,很多中国人把生活过成了竞技场,一旦规定时间完不成目标,就会深深焦虑。

学者萧功秦研究东西方文化差异时发现一个问题:“中国人喜欢沉溺于物质生活的享受,平时谈话的内容不外乎是房子、汽车,在世俗生活享受方面有很强的从众心理。而欧美人,虽也有一些关心物质生活,但更多的人一生都在追求活得有意思。有的人喜欢冒险,而在物质享受方面相当随便,有的人成了亿万富翁,但生活依然非常朴素。他们对于别人以何种方式生活,物质生活如何好,可以完全不在乎。他们只追求和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过自己想要而不是别人羡慕的生活。”

很多欧美人过得比我们幸福,不是因为有钱,而是他们从来不给自己设定“标配”,也不去羡慕别人的“标配”,更不会嘲讽别人的“非标配”,他们只追求和专注于自己的“私人订制”。

苏东坡说:人间有味是清欢。清欢之所以好,是因为它对生活的超逸,不讲究物质的条件,只讲究心灵的品味。返璞归真,让生命回归最舒适的状态。

什么是极简?就是回来做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杨绛先生说:“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回来做自己——这才是极简。

07

前段时间,和朋友聊天时。他说他在反思一件事情:

一件事情,他做得欠妥,同事说他,他点头如捣蒜:“是,是,是,下回注意。”

但一回家,他就向老婆抱怨。

老婆听后说:“你也有不对的地方……”

他立马就火了:“别人不理解我就算了,你怎么也不理解我。”

我总是把最差的脾气和最糟糕的一面给了最亲密的人——这就是朋友的反思。

其实,我们也常犯这样的傻——对陌生人太客气,对亲密的人太苛刻。

非洲草原,百万犀牛在迁移,景象壮观。似乎他们是以集体为依托,一起生活的。

但其实,犀牛一生中,整天呆在一起生活的,不过几头而已。

几百只大象结伴而行,仿佛是一家。其实整天呆在一起的,不过五六只而已。

人呢,人要和多少人打交道呢?

社会学家研究发现——无论你圈子多大,真正影响你、驱动你、左右你的,通常也就是身边那八九个人,甚至四五个人。但我们却把大把时间花在了取悦那些无关紧要的人身上,而把坏脾气留给了我们最重要的人。

什么是极简?满目山河空念远,不如怜取眼前人。

专注于取悦我们最重要的人——这才是极简。

08

美国埃默里大学教授马可说过一句话:“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99%的事情,对于我们和别人而言,都是毫无意义的。”

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我们应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倾注在1%的美好人事物上。人活到极致,一定是素与简。99%都是无用的,聪明人只过1%的生活。

本文来源:人民财经报

延伸

阅读五

突然间懂了,世界是现实的!(句句见血)

昨天再好,也走不回去,

明天再难,也要抬脚继续。

当你觉得很累很难受的时候,

就说明你在成长,

你在走上坡路

必须努力才能走到顶峰;

当你站在高处,

眼前的路都是下坡路,

只有小心翼翼才能稳住。

一个人能被人嫉妒,

证明这个人很优秀,

一个人若被人欺负,

说明这个人很忠厚。

所以,

有时候敌人的出现不是为了打击你,

  反过来想一想,

别人嫉妒你,

正是因为你有可嫉妒之处。

这不正说明你很优秀吗?

当你对生活失去兴趣的时候,

说明你过得太安逸了,

该给自己定目标了。

当你对自己失去信心的时候,

说明你活得太消极了,

该改变一下心态了。

  人生最大的快乐不在于占有什么,

而在于追求感受到什么。

眼里看到美景,

心里装满忧愁,

这样的人生不会幸福。

只有感受到温暖,

感受到真情,

人生才会变得与众不同。

不要怪社会现实,

要怪自己没有能力,

不要怪生活艰难,

要怪自己不够成熟。

有能力,有实力的人,

才不怕社会残酷,

够勇敢,够坚强的人,

才不怕寸步难行。

只要持续地努力,

不懈地奋斗,

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

  无论生活给了多少失落与辛酸,

以一颗感恩之心

去微笑面对一花一木,

  人生才能变得从容、优雅、大气。

本文来源:人民财经报

延伸

阅读六

人与人的差距是如何拉开的

导语

人与人的差距到底是如何拉开的?

为何你的努力已经暴露了你的智商在哪里?

有的人说

因为原生家庭的差距而拉开的,

有的人说

因为个人思维格局而拉开的

有的人还说

.........

其实一个实际一点的回答:

人与人的差距,是从对“复利”的认识偏差开始拉开的。

经济学家用一个公式表达复利效应:

(1+r)n;

R代表你正在做的事,

N代表时间。

只要 r 为正,

即你在做正确的事,

时间就会为你带来奇迹。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如何拉开的

1

复利就是力量


什么是复利思维?

先问一个问题:

假设一张0.04m的普通纸张足够大,将其对折,再对折,如此重复对折64次,大概会有多高。

很多人想,一张纸才多厚呀?薄薄的一层,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对折64次,撑死了也就几层楼那么高,10米?20米?

这已经算是极限了。

而事实是,如果你算一下的话,一张薄薄的纸,对折64次,其高度166020696万公里,这个长度是什么概念?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才38.4万公里。

这就是复利思维的力量。

如果你还不能相信的话,再看一个问题:

一片池塘出现了一小块浮萍,它每天增长一倍,预计10天就能长满整个池塘,请问,多少天能长满一半水面?

答案是第九天。

也就是说,你第九天看的时候,才覆盖池塘的一半,但只需一天时间,就覆盖全部了,听起来魔幻,但事实如此。

当你有5000万美金时,你只是个千万富翁,可是只要翻一番,一天之内,你就会变成亿万富翁。

这就是复利的力量。

所谓复利思维,其本质就是:

做事情A,会导致结果B;

而结果B,又会反过来加强A,

不断循环。

2

剩余的力量

正如一张纸的对折,每一次都是把之前的结果翻倍;

正如滚雪球,雪球粘上的雪越来越多,变得越来越大,而越来越大的雪球又能够粘上越来越多的雪,如此不断重复,雪球会大到不可想象;

正如财富的积累,当你有了盈余资金,即使不多,只要能产生盈余,

哪怕很低的盈余(例如回报率5%),不断重复,利滚利,长时间下来,也会是一笔很大的资金。

经济学家用一个公式表达复利效应:(1+r)n

R代表你正在做的事,

N代表时间。

当r为正时,例如你每天坚持看半个小时书,也许一天两天,你和别人的差别无法显现出来,但三四十年之后,差异是你想象不到的;

再例如你每天坚持跑步半小时,也许一天两天,你的身体并没有变得多么强壮,三四十年之后,和你同龄的人,有的人也许已经不在了,有的人疲弱不堪,但你还是能一餐吃三碗饭,一口气上六楼不用喘。

只要r为正,即你在做正确的事,时间就会为你带来奇迹。

3


财富福利

在财富积累领域理解复利思维,最好的例子是巴菲特。

大家都知道巴菲特曾经是世界首富,即使是现在,依然是全球富豪榜前十位的人物。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巴菲特一生中99%的财富,都是他50岁之后获得的。

也就是说,50岁之前,他也许就和我们一样,是一个普通的中产阶级,50之后,进入财富爆炸期。

关于财富积累,巴菲特在其 2006 年《致股东信》中,举了一个例子:

从 1900年1月1日到 1999年12月31日,道琼斯指数从 65.73 点涨到了 11497.12 点,足足增长了176倍,是不是非常可观?

那它的年复合增长是多少?

答案是并不让人钦佩,才仅仅只是 5.3%。  

这个增长率意味着,你有一万块钱,每年才新增530块钱,不用巴菲特,每个普通人都能做到这个增长,但这个世界只有一个巴菲特,因为只有他能持续数十年地坚持。

有是什么复杂的财富秘诀吗?

并不是,就是很简单的复利思维的运用,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认真做。

如此而已。

4


为何有些人挣不到钱

既然按照复利思维的效应,挣钱很容易,为什么还有很多人挣不到钱?

这里有个很大的误解。

很多人认为复利的核心在于回报率,但其实复利真正的核心在于时间,即使年5%的回报率,100年后,也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数字。

问题是:有多少人,能持续做到100年每年5%的回报率。

不是能力上能否做到,而是没有这个耐心。

要么觉得回报率太低,不屑去做;

要么觉得回报率太低,摁不住蠢蠢欲动的疯狂举动。

这就是富人和穷人最根本的区别。

大多数人总想着一夜暴富,用最短的时间追求最快速的财富积累,追求过高的回报率。

高回报率意味着高风险率,被骗、亏空、债台高垒,压死了一个又一个普通人;

真正的智者追求财富稳步增长,平衡好回报率和时间,“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价值投资理论”等等,说的就是这样。

巴菲特说:“人生就像滚雪球,关键是要找到足够湿的雪,和足够长的坡。”

90年代的股票,10年的房地产,17年的比特币和消费升级,这个时代不缺机遇,只要你用心,有耐心,未必会成为首富 ,但实现普通人的资产增值保值还是不难的。

一夜暴富总是很难的,但慢慢挣钱相对容易很多。

只可惜,这个世界绝大部分人,都喜欢做难的事情,而不做容易做的事情。

希望你不要这样。

5


知识复利

复利思维可以用来思考人生,而不仅仅是财富积累。

李笑来当了7年的新东方英语老师,坚持每天雷打不动看2个小时书,2016年12月份,他在得道上线了一个专栏,分享自己学到的知识。

你知道这个专栏最后卖了多少份?105866份,营业额2000多万,不到5个月的时间。

去年,电视剧《欢乐颂2》大火,安迪作为职业精英的形象深入人心,她最突出的一个特征就是,每天都要看2小时书,不管再晚,必须至少看2个小时。

欢乐颂5个女主角里面,也就安迪有看书的镜头。

日积月累几十年,同样的年龄,无论是在气质、认知格局和收入方面,安迪都都比樊胜美高出太多。

6


普通人的故事

也许你会觉得,安迪是虚拟的,李笑来离自己太远。

那来说说雷海为吧,一个外卖小哥,在今年的中国诗词大会上击败北大硕士,成为年度冠军。

范雨素,一个普通的家政保姆,去年,一篇《我是范雨素》火爆网络,两家出版社连夜打电话找她出书。

用常人的眼光外卖小哥击败北大硕士,家政保姆成为火热作家,某种程度上算成功了吧。

人们一定会认为,他们背后付出的辛酸,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真的他们背后付出了很多辛酸吗?

记者问雷海为:“你每天的作息时间是怎样的啊?哪有时间看诗词呢?”

雷海为答:“不管工作和生活多么忙碌,时间挤一挤还是有的。

送外卖其实有很多碎片化的时间,这些时间用来背诗词是比较合适的。

比如在商家等餐的时候、在路上等红灯的时候。

这些时间都可以拿来背诗,下午两点半到四点半这段时间,我回到住处换过电瓶,吃过午饭,有那么一个多钟头的时间。

这个时间相对充足,就可以坐下来好好读几首诗词。”

你看,等餐、等红灯、回到住处换电瓶休息的时候,背个把小时诗词。

辛苦吗?好像也没有到挑灯夜战的地步;

辛酸吗?和你等红灯、坐地铁看手机,其实是一样的。

正是这日积月累的一个小时阅读,一个外卖小哥击败了一名北大硕士。

这就是复利的力量。

董卿说“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时刻给你回报。”

所谓知识复利,就是:

新知识不断成为下一次思考素材的积累,

从而让知识能够不断以“复利”速度快速迭代。

7


健康复利


连续40年没有生病,连基本的感冒都没有,做到这样,难吗?

我一开始以为,难。

如果让我做到连续1年不生病,可能还可以。

但连续40年不生病,连基本的感冒都没有。

难,真的很难。

后来,我看到了张全通的故事,一个76岁的老人,和其它年逾古稀的老人不一样,张全通首先看起来就不像70多岁的,一身肌肉,虽然不是浑身大块头,但皮肤没有松弛,身体赘肉很少。

更重要的是,张全通对记者说:“我从30岁之后,就从来没生过病,连基本的感冒都没有。”

怎么做到的呢?

每天坚持慢跑2公里,游泳半个小时,即使是冬天也不例外。

“只要海水没有结冰,再冷我都不怕,别人穿着棉袄,我只穿一条泳裤,到海里就跳下去。”

从31岁开始,整整坚持了46年。

这样的坚持带来的回报就是:

他的身体素质和样貌,看起来比同龄人要年轻20岁。

健康也是有复利的,你今天多锻炼20分钟,身体就能得到一分的锻炼,反过来就能促进你明天的工作和锻炼。

其实要身体健康真的不难,一日三餐正常吃,别熬夜,作息规律,每天坚持慢跑和锻炼半小时,难吗?不难,有点心都能做到。

一直坚持,身体就会给你回报。

8


人脉复利

人脉也是一个复利模型。

尤其是在社交媒体如此发达的今天。

职场上有一个说法,叫做“情感银行”。

今天,你损害了一个朋友的利益,即是从“情感银行”中取了钱;今天,你和朋友合作共赢,即是往“情感银行”中存了钱。

“情感银行”其实就是你的人脉资源,一个人“情感银行”中的存储越多,意味着人脉资源越丰富。

但人脉复利讲的是,你是每天在往“情感银行”中存钱,还是每天在从“情感银行”中取钱。

简单来说,一个天天需要麻烦同事的人,和一个天天能给同事带来帮助的人,

在公司同事群中留下的形象一定是不一样的。

人际关系大师斯蒂芬·杰姆提出“微笑原则”,每天早上上班,对每一个同事微笑,一年后,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你的微笑所传递之人,又会把对你的好印象扩散出去,并在行为上反馈给你,

例如,在与你共事时更加积极,对你的工作更加包容,等等。

这些反馈会促使你更喜欢微笑待人。

人脉复利的最终回报是,你将会在人群中拥有自己的形象,以至于每当有人提起你,立刻会有人附和说:“他可真不错啊!”

9


复利效应的 “临界点” 

《道德经》里面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从复利思维来看,人生很多难题,其实都不难。

为什么很多人依然熬不过去。

因为他们没有熬过那个临界点。

复利效应中,有一个“临界点”,一旦事情迈过这个“临界点”,就会飞速向前发展。

前面的例子中,池塘中的浮萍每天增加一倍,从0到覆盖一半,花了9天,而从覆盖一半到覆盖全部池塘,仅仅只花了一天。

这就是“临界点”。

巴菲特的财富积累可以看出来,从0增长到100万美元,很难,也许需要几十年时间,但过了100万美元这个“临界点”,从100万美元增长到200万美元、500万美元,就变得容易很多。

马云有一句话,可以很形象地描述复利思维的“临界点”:

“今天很痛苦,明天很痛苦,后天很美好。但绝大部分人都死在了明天晚上。”

你也许可以坚持一天两天一年两年每天看书,你也许可以坚持一天两天一年两年每天锻炼,但看不到效果,也许你就放弃了:

“唉,没什么用。”

其实不是看书锻炼没什么用,是还没有到达那个“临界点”。

很多人都知道复利思维,“临界点”在存在区分这个世界的平庸者和伟大者。

10


复利效应的破坏效果惊人

以上,讲的是复利效应的正面效果,一旦人生进入负循环,复利效应的破坏效果一样可怕。

每一次雪崩,都是每一朵雪花施加的重量。

一个事物一朝崩溃,一定是此前无数次的重复错误行为。

每天坚持锻炼半小时,你健康指数在数十年后比同龄人会优秀很多很多;

那么,如果每天都熬夜半小时呢?

也许几年之后,就不在人世间了。

假设一个人的水平是1,如果每天毫无进步,那么一年后,这个人的水平还是1

如果每天进步1%,例如每天看书,锻炼等等,1年后,这个人的水平是:

(1+1%)365=37.38;

反过来,如果这个人每天退步1%,例如坚持玩手机、刷微博,每天熬夜半小时,身体透支1%,1年后,这个人的水平是:

(1-1%)365=0.025

37.38和0.025,差距一目了然。

当然,这只是纯理论和数字的推导。

但这些推导依然有意义,它们会警告每一个人:

即使你每天只错那么一点点,一年,或者十年之后,你的人生轨迹,也许再也无法改变,你会彻底沦丧。

所以,每天努力一点点,用投资大师芒格的话来说:“确保你每天睡觉之前,都比你醒来时聪明一点点。”

剩下的,交给时间,你的人生会进入正循环轨道。

本文来源:国馆、留美学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