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2018-05-28

 

CFIC导读:

机会属于敢于离开旧世界、渴望新大陆的探险者。最快乐的人,是为使命感而工作的人。我从没有见过任何人后悔following their heart(随心而行) !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e06659bly78&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上海纽约大学2018届本科生毕业典礼致辞


   真格基金创始人、天使投资人

徐小平先生


谢谢!谢谢大家。俞校长、雷蒙校长、Hamilton校长、Berkley主席、全体教职员工、家长们、朋友们,以及全体毕业生们:



能够参与并见证上海纽约大学2018 届毕业典礼,我倍感荣幸。请允许我对每一位毕业生说:祝贺你们!毕业快乐!

 

几年前,我在曼哈顿的纽约大学参加了我儿子的毕业典礼。在座的各位家长一定能理解我当时的心情:那是我人生中最自豪的一天……那一天也是我最快乐时刻——我终于不用再替我儿子交学费啦!(笑)子女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培育,在座毕业生取得的成绩,也有家长一份的功劳——在此,我想同样对家长们说:祝贺你们!

 

俞校长授予了我“校长荣誉奖章”,我十分感激。但说句实话,你们听到的关于我所取得的事业成就,让我感到有点惶恐不安。我庆幸关于我的介绍只包括了我职业生涯的亮点,但我必须诚实地告诉大家,真实的情况并不如大家听到的那么辉煌。

 

和你们在座许多人一样,我年轻时对出国留学也充满向往。在加拿大求学期间,我的理想是成为一位著名音乐家。虽然这个理想并没有足够的才华来支撑,但我当年的鸿鹄之志还是值得肯定的。整整七年,我沉浸在音乐学的知识海洋里,挣到了两个学位。小提琴和吉他成为我度过闲暇时光的最佳伴侣,我写歌、练琴……我几乎拥有成功音乐家需要的一切东西——除了观众和收入。

 

一边等待着世界发现我的音乐才华,一边我不得不到处打工补贴家用。当我快到40岁的时候,我无法再回避内心的质疑:如果我的理想是创作风靡华夏大地的音乐,那我此刻在异国他乡当个外卖小哥又算怎么一回事呢?


1996年,我回到中国,加入了处在发展早期的新东方。我的新工作是帮助新东方学生申请出国留学。我干得不错,但我总是觉得我是一个从事着无关行业失败的音乐家。

 

这个念头挥之不去、令人沮丧。直到有一天,一则新闻让我眼前一亮:这是一个关于两位美国律师的故事,他们因为赢得了一个轰动全美的官司成了家喻户晓的名人:而这两位律师在成为律师之前,都追逐过跟法律风马牛不相及的梦想:其中一位想当演员,另一位要做爵士音乐家!尽管二人出师不利,但他们却在第二职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我从这则新闻里获得极大的启发:顷刻间,我都所有自我怀疑烟消云散。我开始以一个全新的角度看待我在新东方的工作:这是我的人生使命。我不再是一个失败的音乐家,而是一个听到了上帝召唤的命运宠儿。我之前在音乐领域的困顿挫折不再是虚度的年华——恰恰因为那些日子,我能够设身处地为寻求我帮助的学生着想,帮他们避免不必要的挫折和失望。

 

也许你的职业与你在上海纽约大学的专业完全对口——因为“你们的课堂就是整个世界”。也许相反。我的建议是:不管你的职业规划与新的机遇相距多远,对于新的机遇,你还是应该保持尽可能开放的心态。本科四年教育已经为你打下了扎实的人文功底。无论从事什么工作,你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综合素质都是你应对挑战的强大实力。无论在多么陌生的领域,你们都能够迅速学会、融入并取得成功。

 

我发现命运有着自身的逻辑。有时候,我们渴求的快速通道不一定是最好的人生之路。那些不如人意的事态虽然会给我们带来失望,但它们是人生中无法回避的一部分。那些洒落在人生路上失败的眼泪,同时也播下了成功的种子。虽然我也希望自己的事业一帆风顺,但回看来路,所有挫折都不是绝境,它们只是通往成功的必由之路。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看到你们,我想自己青春年少时另外一段野心勃勃的时光。

 

当我还是中央音乐学院大一学生时,有一段时间我十分焦虑和迷茫。我不知道自己将来拿着音乐学的文凭能找到一份什么工作。有一天,一位老师跟我们谈起音乐系学生的职业选择。40年过去,他说的每字每句依旧令我记忆犹新:“音乐学毕业生可以在高校任教或从事音乐研究,也可以做音乐编辑、制作人、经纪人,对了……”,老师漫不经心地补充了一句:“你们也可以去文化部工作。”

 

电光火石间,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归宿:我要去文化部工作,我会平步青云,最终成为文化部部长!

 

我想象:在这个令人敬畏的职位上,我能做的事情太多了:我能复兴中华文化艺术,我能弘扬中国伟大传统……或者,退一万步讲,至少我能叫贾斯汀·比伯别再唱歌了(笑)。长话短说,我的部长梦也没有实现。所幸的是,这个梦想背后的精神一直伴随我至今。这种精神直接影响了我的一生。

 

从那时起,“成为部长”,就成了我的某种人生指引。“部长”一词,在我心中从一个具体的职务,变成了一个广泛的隐喻——代表着我想要成为的那种人。我意识到,我们不需要一个很高的头衔来对自己提出一个很高的要求,在任何位置上,你都能够改变世界。

 

即便是在我从事体力劳动的日子里,我每天都会带着使命感起床。我真的享受在必胜客送披萨吗?说实话并不。尽管如此,我每次外送,都似乎有关世界的未来(当然也包括我的小费);在美国一家叫“春卷先生”的餐馆洗碗打工时,我会尽心尽力把每个盘子擦得锃光闪亮——在“春卷先生”,我成了“春卷部长”;在新东方,我为学生提供出国规划,每次都要求自己的建议经得起岁月的考验;在真格基金,我跟创业新手们对话,对他们的敬畏犹如面对未来商业巨头。

 

态度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成败。我要求自己做一个有价值的人。如果你给自己设立一个高远的自我期许,这种自我期许一定能让你走得更远。不要奢求工作完美无缺,而要鞭策自身追求卓越。如果你能这样要求自己,我保证,机会迟早就会降临。

 

十来年的天使投资生涯能够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这也是为什么当我看着毕业班的同学,仿佛看到了300个潜在的创业者。说到这里,我想给你们最后一个建议。

 

在真格基金投资的那些公司里,有些经过努力并失败,有些则长成了独角兽。创业活动充满了不确定性,但初创企业的发展速率和成长体量令人眼花缭乱。风险投资百花齐放,创业生态日趋完善成熟,公共政策也积极助力着创业创新。

 

敢问路在何方?只有你自己知道答案。我承认,创业并不适合每一个人。但是,我愿意给大家提供一个看问题的崭新视角:其实,进入职场的每一个人,本质上加入的都是一家“初创公司”——唯一的不同是:有人是在这家“初创公司”成长壮大之后中途上车;有人是则是在未来巨头呱呱落地之际就陪伴它一起变大变强。

 

听上去挺激动人心的。但另一方面,创业潮的兴起让我们的职业选择变得更加难以取舍。你可以走一条传统的职业大道,在大公司一步步等待着加薪提职;但你也可以冲进充满风险但更加刺激的创业丛林。

 

有时候,对我们事业发展最大的桎梏就来自于我们自身。要对新机会保持敏感和警醒,让你的精神和想象力引导你前进。在今日这个瞬息万变、无数商业模式带来无数发展机会的时代,“喜新厌旧”能让你比“循规蹈矩”走得更远。保持对新事物的敏感与好奇,你一定会找到你心所属的事业平台。

 

保持强大的自信心。从上海纽约大学这所优秀学校学成毕业,你们的才华会获得万千雇主的青睐。我此刻就想到有500家会欢迎你们的企业:我说的不是财富500强,虽然这些大公司一定会期待你们的加入——我心里想的是“真格500强”,即这些年来真格投资的那些创业公司。每个真格的创业公司,都需要你们。而真格投资的企业,只不过是中国机会海洋中的一小部分。彼岸迷人的景色,呼唤着你扬帆远航。

 

许多人摒弃传统思维,勇于尝试全新的、独特的与更大的挑战。他们遵从内心召唤,离开自己熟悉的天地,去新的世界开疆拓土。有些人成功了,有些人失败了。但不管结果如何,我都可以信心百倍地告诉大家:机会属于敢于离开旧世界、渴望新大陆的探险者。最快乐的人,是为使命感而工作的人。我从没有见过任何人后悔following their heart(随心而行) !

 

说到幸福,这才是我们事业与人生的终极追求。这也是我们在场的每一位亲友师长,对你们每一位毕业生的衷心祝福。愿你们在上海纽约大学的时光仅仅是你们人生冒险和收获的开始;愿你们在追求理想的路上收获一切美好;愿你们无论去往何处,都给世界带来正义与善良。带着对你们的无比骄傲,上海纽约大学2018届毕业班的同学们,我祝各位前途畅达,幸福快乐!

 

谢谢!




   NYU Shanghai 2018 Commencement Speech



Xu Xiaoping

Founder & Managing Partner at ZhenFund



Thank you – you are very kind. Chancellor Yu, Vice Chancellor  Lehman, President Hamilton, Chairman Berkley...members of the faculty...families, friends, and all of you in the graduating class: What a privilege to join in this wonderful occasion, and to  celebrate your great achievement. May I say to each one of you graduates: well done, and congratulations.

 

A few years ago, at NYU in Manhattan, I watched my son receive his diploma. In a way every mother and father here will understand, I count that day as among the proudest and happiest in my life as I’ m finally done with paying his tuition ! And this moment here at NYU Shanghai would not feel complete without recognizing all the parents who made this day possible: You, too, have done well. Congratulations.  

 

Chancellor Yu has honored me today with this Medal, and I am deeply grateful. The complimentary words you have heard about my professional attainments leave me, I confess, a little embarrassed. Happily for me, the introduction focused on my career high points. Honesty requires me to note that the story is not quite as impressive as it might sound.


Like many of you, I dreamed of studying abroad, only my journey took me all the way to Canada. My great ambition at the time was to become a famous musician. It was not to be, but you have to give me credit for aiming high. For seven years, I immersed myself in the study of musicology, earning two degrees. I played my violin and guitar at every spare moment. I wrote my own songs, and practiced my performances. I had everything a hugely successful musician needs – everything except an audience and an income.  

 

While waiting for the world to discover me, I worked in different jobs to support my patient wife and two young sons. At a certain point, as I neared the age of 40, there was no escaping the question: If the whole plan was to become a music sensation in China, what was I doing delivering pizzas in Canada?

 

By 1996 I was back in China, in the early stages of New Oriental. My new job was to help Chinese students go abroad for higher education. I was doing fine, but I kept thinking that I was a failed musician doing an irrelevant job.

 

It was a depressing thought. But I remember one day reading a little news item that caught my attention. The story was about two American lawyers who became famous by winning a very high-profile court case. It turned out that both of these men had set out on other careers before studying law. One had planned to be an actor, the other a jazz musician. And yet here they were, flourishing in their second choice of a career.

 

Somehow, for me, this moment was like a revelation. Suddenly my mind was at ease. I began to see my situation differently. I saw this work for what it was – my vocation. I was not a failed musician accepting my fate in another line of work. I was a man drawing close to his true calling. My disappointments in music no longer felt like wasted years. On the contrary: because of these, I was able to help others avoid disappointments of their own.   


Maybe your career will be in exactly the field you have majored in at NYU Shanghai, because “the world is your major”. Or maybe not. My advice is to stay open to new possibilities, however far they might be from the original plan. You can always be confident that your time here has set you on a very solid foundation. To any pursuit, you will bring the irreplaceable asset of a well-trained mind. Even in fields far beyond what you have studied, you have what it takes to learn, to adapt, to thrive.

 

I have found that life has its own logic, and the straightest path is not always the best path. Even with all the disappointments they can involve, the unexpected turns are sometimes just what we need. Disappointments, in fact, have been my true teachers. As unwelcome as they were in my career, I see now that they did not postpone success, rather, they prepared the way.


It was much the same with an ambition I cherished when I was your age. I remember the very moment when the idea first came to me.

 

Early in my studies at the Central Conservatory of Music, I was feeling anxious about my future and a little bit lost. I wondered what I could ever do with the degree I was seeking in musicology. One day in class, a teacher spoke of our career options. What he said is still as vivid as it was almost 40 years ago: As a musicology graduate, you could become a teaching fellow or pursue a Ph.D. in that field. Or you could become a music editor, producer, or manager. “Or, by the way,” the teacher added, “you could also work in China’ s ministry of culture”.

 

In a flash, I saw my destiny: I would work in China’ s ministry of culture. I would rise in the ranks. I would become the minister of culture myself!   

 

In such an august position, there was no end to the good I could do. I would lead a renaissance in Chinese culture and revive China’s finest traditions, or at the very least ask Justin Bieber to stop singing. In the short version of the story, however, this, too, did not work out. And yet something of the idea always stayed with me. It has shaped my life to this day.

 

At every turn in those early years, “becoming the minister” was a kind of guiding star. It was a metaphor representing the kind of person I wanted to be. In every job or pursuit, I began to realize, we didn’t need to be in a high position to have high standards and capacity for doing good.


Even when I held lowly positions, I woke up and went to work with a sense of purpose, treating every job as my mission. Did I love that job at Pizza Hut? To be honest, I didn’t. Even so, I made my deliveries as if the world depended on it, not just my tips! Working at a restaurant in the U.S. called Mister Egg Roll, I washed dishes with extra care, giving each the shine of a job done with pride. At Mister Egg Roll, I became Minister Egg Roll. At New Oriental, when I spoke with students, I gave each my utmost attention, as if a word from me could make or break their future. At ZhenFund, I meet with start up entrepreneurs as if I were having meetings with top business leaders.

 

Attitudes settle into habits. I wanted mine to be the habits of a person of consequence. If you have a vision of yourself as the kind of man or woman you aspire to be, that alone will carry you far. Think less about finding the ideal job, and more about making yourself the ideal person. When that is your outlook, opportunity, I promise, has a way of finding you.

 

Twelve years as an angel investor can change your way of thinking. So you will understand why, looking out on this graduating class, I see 300 or so potential startups. And this brings to mind one last suggestion before you collect your degree and go your way.


In our ZhenFund portfolio, we have seen some companies try and fail, and other companies attain valuations in the billions. Nothing is certain except the incredible volume and pace of startup activity. Venture capital is so abundant, the start-up ecosystems so well developed, with public policy working in its favor.

 

Sound exciting? Actually, it can add stress and complexity to each choice we make. Do you take the traditional path of going to a corporation with a big, well-established name and begin moving up the ladder? Or do you make your way in the far less certain but more adventurous world of fledgling companies?

 

You alone will know the answer. It’s true that startups are not for everyone. But may I recommend one way of looking at it. In a sense, every last one of you – indeed, each and every person entering the workforce – will be joining a startup company. The only question is whether you join years afterward, when that startup company has already seen its great rise to prominence...or whether you will be present at the creation, and rise along with something new.

 

Sometimes the only real limitations on how far we go are those we impose on ourselves. In a period of so much change, with so many new business models and the opportunities they bring, don’t limit yourself. Stay alert to all your options, especially to new ones, and go where your mind and imagination lead you. In today’s dynamic environment, curiosity can be a better career guide than caution. You will always find something, somewhere, that answers your inner calling.

 

Be confident, too, in the asset you have acquired today – a degree from this excellent university. It will command the respect of companies everywhere, and offhand I can think of some 500 such enterprises, I’m not talking about the Fortune 500- though of course you have fine prospects with them. I’m referring to the ZhenFund 500, the companies we’ ve invested over the years. They all need young men and women exactly like you. And here is even better news: these are just drops of water in the ocean of opportunity that is yours to navigate.

 

I have met so many people who have turned away from conventional thinking and dared to try something original, different, and difficult. Some of them abandoned one career to go in another direction, led by an inner light. Sometimes they have succeeded, sometimes they have failed. But no matter the result, I can tell you this: The future belongs to those who leave safe paths and embrace the new. And the happiest people are those who strive in doing what they are called to do. I have never met anyone who regretted following their heart.


Happiness, after all, is the return we are all really seeking in a career, and in a life. And speaking for everyone in this audience, that is our great wish for each of you. May your time here mark only the beginning of adventure and fulfillment. May good things always come your way, and may you always be a force for good, wherever you go. With enormous pride in the NYU Shanghai class of 2018, we send you off today, and in all things we wish you well.

 

Thank you.



本文来源:NYUShanghai

延伸

阅读一

徐小平回复雷军:真格是谁,真格为什么而奋斗?


作者:徐小平


小米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的新闻振奋人心,但真正让我感动的是雷军写的公开信《小米是谁,小米为什么而奋斗》。

 

小米为什么而奋斗?我在私下很多场合,尤其是早几年,在雷军作为创始成员的天使会聚会上,多次听雷军讲过这个话题。他创办小米,物质层面是要为中国消费者创造世界级物美价廉的产品;但在本质上,他是要扭转中国制造连中国人自己都不屑使用的现状。雷军要改变中国制造“潮水的方向”。

 

相信很多人都听雷军讲过一个故事:他去美国,同行的朋友们会冲进美国仓储超市 Costco,把各种日用品一箱一箱地搬到车上运回中国。就因为在 Costco 购物实在是高质低价的幸福体验。这种情景深深刺激了雷军。他要做一家公司,让消费者获得更棒的体验。

 

八年磨一剑,雷军做到了。小米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成为国民最爱的品牌之一。作为一个自认为非常注重产品质量的人,我对小米产品是真心喜欢,由衷热爱。我用的手机、电脑当然还是苹果(雷军加油!),但我家里的电视机、自动吸尘器、电饭煲、电水壶、充电宝、甚至我用的牙刷,都是小米出品!这些产品给我带来了很大的乐趣。很多领域只要有了小米出品,我想不到任何使用其他品牌的理由。

 

小米为什么能够如此奇迹般地崛起?雷军的领导力当然是核心要素。那么,支撑着雷军强大领导力的精神力量、或者他的核心价值追求到底是什么呢?从雷军的公开信里大家可以看到,小米之所以能一路走来取得成功,就在于它从创办第一天起就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一家创新驱动的互联网公司,使命是坚持做“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产品,让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

 

让我来谈谈我对这八个字的理解吧——中国制造要做到“价格厚道”并不难,中国制造事实上价格一直都很“厚道”,难的是让中国制造真正“感动人心”。


而小米的产品确实带给我真正的感动:有一天,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带给我一套尚未发布的家用工具盒。他让我猜多少钱?我从 599 元猜到 199 元,再也不想往下猜了,因为我无法想象这套我认为值好几百块、非常精致的工具盒只卖 99 块。我为这 99 块的定价感动,不是因为价格便宜,而是看到雷军明明摆着很多钱不去赚,“只为让人们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小米越成功,学习小米的公司越多,我们的生活必将更加美好。

 

我很早就认识雷军了。2010 年我正在学做天使投资,去拜访雷军。他给我推荐了一个项目。出于对他的敬意和信任,更出于我渴望跟着他学投资,我在还没有见到创始人的情况下,就承诺了 300 万美元。


见过该项目创始人王川之后,我给雷军打电话表示愿意增加投资到五百万美元。我记得雷军当时在电话里开心地笑了起来,但过了一周他语带遗憾地告诉我,说团队不希望稀释太多股权。


可惜我当时没有坚持投五百万——两年后,小米收购了这个名叫“多看阅读”的项目,王川成了小米联合创始人,主导了小米电视的研发,我也骄傲地变成了小米的股东。虽然比例小得我从来都不好意思告诉别人,但也足以激励我在小米即将上市之际,表达我就算没有股份也一定会说的对雷军的敬意和对小米的赞美!

 

我开始做天使投资时,雷军已经是天使投资领域大名鼎鼎的领军者了。雷军在做小米的同时,还通过小米投资与顺为资本两个机构,投出了大量优秀公司,让小米的价值观渗透到了整个产业链,缔造了气势磅礴的小米生态系统。


我非常骄傲的是,顺为资本是跟真格合作最多的机构投资人之一。我们好多优秀的项目,比如引爆中小学生学习效率的一起作业、颠覆餐饮供应链的美菜……都是在真格天使之后,顺为投了 A 轮,并在其支持下,迅速成长、成熟。

 

我常常引用真格基金联合创始人王强说过的一句话:“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家公司,决定其终极命运的,不是科技、不是财富,而是其核心价值观。” 雷军的公开信,是这个观点的最好验证。小米“为什么”的核心价值观,是它赢得市场、赢得人心的底层密码,也必将引领小米继续高歌猛进,早日让中国制造与日本制造、德国制造、美国制造并驾齐驱。

 

小米奇迹值得我们思考和追随。我想借雷军公开信的题目,也问问自己:真格是谁,真格为什么?真格是谁?真格是创业者最好的朋友,真格要做中国创业者的资金来源和精神家园。


真格为什么而奋斗?作为投资机构,真格需要为投资者创造收益。但犹如小米有着高于赚钱目标的诗与远方那样,真格的诗与远方,就是要通过倡导自主创业,号召和帮助一代青年相信自己、相信未来、相信中国,在这个诞生了小米这样伟大公司的创业时代和创业国度,勇敢投入时代创业大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你也许不能创造小米那样宏大的事业——为什么不呢?——但至少,在你的人生道路上,有小米这样伟大的企业和你作伴,有雷军这样杰出的企业家与你同行,当然,还有真格基金这样的投资机构为你呐喊、加油,你没有理由不抵达你的使命彼岸!

 

最后转发雷军的这封公开信,与各位创业路上的朋友共勉。 



微信公众号:雷军(ID:leijunxiaomi)


《小米是谁,小米为什么而奋斗》


您好!感谢您对小米的关注和支持。当您打开这份文件时,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家风华正茂、勃勃向上的公司,更是一份由勇气和信任所支撑的新商业蓝图。

 

在此,我想向您说明,小米是谁,小米为什么而奋斗。

 

小米不是单纯的硬件公司,而是创新驱动的互联网公司。

 

具体而言,小米是一家以手机、智能硬件和 IoT 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我们的使命是,始终坚持做“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好产品,让全球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

 

8 年来的每一天里,“和用户交朋友,做用户心中最酷的公司”的愿景都在驱动着我们努力创新,不断追求极致的产品和效率,成就了一个不断缔造成长奇迹的小米。

 

2010 年 4 月成立小米时,我和我的合伙人们只有一个简单的想法:做一款让我们自己喜欢、觉得够酷的智能手机。我们 8 个联合创始人中,6 人是工程师,另外 2 人是设计师,都是消费电子设备狂热的“发烧友”。

 

“感动人心,价格厚道”这八个字是一体两面、密不可分的整体,远超用户预期的极致产品,还能做到“价格厚道”,才能真正“感动人心”。创新科技和顶尖设计是小米基因中的追求,我们的工程师们醉心于探究前人从未尝试的技术与产品,在每一处细节都反复雕琢,立志拿出的每一款产品都远超用户预期 。我们相信打破陈规的勇气和精益求精的信念才是我们能一直赢得用户欣赏、拥戴的关键 。

 

不止于技术,我们推崇大胆创新的文化。从手机工艺、屏幕和芯片等技术的前沿探索,到数年赢得的 200 多项全球设计大奖;从“铁人三项”商业模式,到通过“生态链”公司集群 ;从“用户参与的互联网开发模式”,到小米线上线下一体的高效新零售…… 创新精神在小米蓬勃发展并渗透到每个角落,并推动我们不断加快探索的步伐。

 

目前,我们是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机制造商,并且创造出众多智能硬件产品,其中多个品类销量第一。我们还建成了全球最大消费类 IoT 平台,连接超过 1 亿台智能设备。与此同时,我们还拥有 1.9 亿 MIUI 月活跃用户,并为他们提供一系列创新的互联网服务。

 

真正让我们更加自豪的并非是这些数字,中国智能手机和智能设备等一系列行业的面貌因为我们的出现而彻底改变。

 

我们推动了智能手机在中国的快速普及和品质提升,这为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快速爆发打下坚实基础。移动支付、电商、社交网络、短视频等行业在中国的蓬勃发展都有赖于移动互联网涌入了数以亿计的庞大人口。中国这一全球最大市场中,移动互联网行业的跨越式发展、成熟的背后,我们也被公认作出了不少贡献。

 

优秀的公司赚的是利润,卓越的公司赢的是人心。更让我们自豪的是,我们是一家少见的拥有“粉丝文化”的高科技公司。被称为“米粉”的热情的用户不但遍及全球、数量巨大,而且非常忠诚于我们的品牌、并积极参与我们产品的开发和改进。

 

浴火重生,小米商业模式被充分验证

 

作为一家年轻的互联网公司,小米的发展并非一路坦途。2016 年,我们的市场占有率曾有过下滑。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早先几年过于迅猛的发展背后还有很多基础没有夯实,因此我们主动减速、积极补课。2017 年,小米顺利完成“创新+质量+交付”的三大补课任务,迅速重回世界前列。

 

据我们了解,除了小米,还没有任何一家手机公司,销量下滑之后能够成功逆转。

 

浴火重生,小米经历了一家能够长期稳定发展的公司所必需的修炼。我们的管理更加有序,我们的人才储备更加充实,我们的技术积累更加深厚,我们的供应链能力和产能管理能力更加强大。

 

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商业模式经历了考验,得到了充分验证。

 

小米不是单纯的硬件公司,而是创新驱动的互联网公司。尽管硬件是我们重要的用户入口,但我们并不期望它成为我们利润的主要来源。我们把设计精良、性能品质出众的产品紧贴硬件成本定价,通过自有或直供的高效线上线下新零售渠道直接交付到用户手中,然后持续为用户提供丰富的互联网服务。

 

这就是我们独创的“铁人三项”商业模式:硬件+新零售+互联网服务 。小米至今的成就说明了这一模式强大的生命力。创业仅 7 年时间,我们年收入就突破了千亿元人民币,这一成长速度是许多传统公司无法企及的。

 

效率的提升来自于运营成本,尤其是交付产品给用户时的交易成本的极大降低。小米独特的商业模式使得商品既好又便宜得以实现,造就了用户信任的基础。

 

永远坚持硬件综合净利率不超过 5%

 

小米创办之初,我们就有一个宏大的理想:要改变商业世界中普遍低下的效率。

 

一件成本 15 美元的衬衣在中国的商店里要卖到 150 美元,定倍率有惊人的 10 倍。一双鞋要加 5 到 10 倍,一条领带加 20 多倍,这样的例子举不胜数。

 

但我始终难以理解,为什么生产和流通的效率长期不能提高?为什么商业运转中间环节的巨大耗损要让用户买单?为什么所有“cost down”的努力都只在那 10%的生产成本里抠索,而从不向无谓耗损的那 90% 运营、交易成本开刀?

 

小米有勇气、有决心推动一场深刻的商业效率革命 。在 2011 年初,小米迎来第一次年会时,我向在场的全公司 100 多名员工和他们的家属们说,我们要做出性能、体验都最好的智能手机,只售 300 美元——当时主流的智能手机售价普遍在 600 美元以上。

 

伟大的公司都是把好东西越做越便宜,把每一份精力都专心投入做好产品,让用户付出的每一分钱都足有所值。

 

用户是我们一切业务运转考量的核心。小米前进的路上,我们一直在思考:从古至今,商业世界变化纷繁,跳出形形色色的商业模式话题之外,始终不变的是什么?

 

用户对“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产品的期待,这就是小米的答案。

 

有很多我们的用户说,进入小米之家或者登录小米商城,可以放心地“闭着眼睛买”,因为品质、价格一定都是最优的。这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也是我们的终极追求。

 

没有用户的信任,就没有我们追求的高效。用户的信任,就是小米模式的基石。效率,就是小米模式的灵魂。持续赢得用户的信任,我们的任何业务都将无往不利。而一家真正实现世界级效率的公司,将拥有穿越经济周期、持续抓住行业涌现的新机会和长久保持优秀运营表现的能力。

 

“感动人心、价格厚道”不是一句空话,这八个字是我们的价值观和精神信条。在此,我要向所有现有和潜在的用户承诺:从 2018 年起,小米每年整体硬件业务的综合净利率不会超过 5%。如有超出部分,我们都将回馈给用户。

 

因为,我们始终坚信,相比追求一次性硬件销售利润,追求产品体验更有前途;相比渠道层层加价,真材实料、定价厚道终究更得人心。

 

我们始终坚信,我们的信念——大众消费商品应该主动控制合理的利润——将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任何贪恋高毛利的举措都将走向一条不归之路。

 

所以,我想向您说明,我们会更看重长期用户价值的维护,小米的商业价值和您的投资价值,也将来源且仅来源于用户价值的不断放大实现。

 

硬件综合净利率永不超过 5%就是小米高效的证明。我们深知,小米的理念最终成为社会的共识尚需时日,但时间会是小米的朋友,我们固执的坚持、持续的投入、坚决的执行终将换来理想的实现。

 

建设全球化开放生态,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今天,小米走到了历史性的重要节点。面向未来,小米建立的全球化商业生态有着极具想象力的远大前景。

 

小米要构建的绝不是一个封闭的商业帝国。小米也不仅是一家创新的科技公司,更是数字时代的生活方式的创立和推动者。让全球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要实现这一目标,1 家小米远远不够,需要 100 家甚至更多的“小米”,一起建立起丰富而繁荣的新商业生态。

 

“德不孤,必有邻”,通过独特的“生态链模式”,小米投资、带动了更多志同道合的创业者,围绕手机业务构建起手机配件、智能硬件、生活消费产品三层产品矩阵。现在,小米已经投资了 90 多家生态链企业,改变了上百个行业,未来这个数字会更加庞大。

 

这样的改变不仅发生在中国。以智能手机业务为例,在全球已进入的 70 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中,我们已经在印度取得份额第一,并在 15 个国家名列前茅。我们正在并将继续证明,小米模式在全球都具有可快速复制的普适性 。

 

建立全球化的开放生态,让小米长期发展的机遇更多、边界更广阔、根基更稳健。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时代就在眼前,我们相信我们全球生态平台所生成的大量独特的消费和行为数据,能让我们更为敏锐、精准地洞察用户的需求,为我们在未来赢得巨大优势。

 

小米是一家工程师文化主导的公司。工程师们的梦想就是持续探索先进技术,并惠及尽可能多的用户,做用户心中最酷的公司是我们的愿景。我们坚信,科技创新进步带来的利益应该能被大众轻易共享,互联网精神的本质是透明、高效以及平等普惠。

 

最大的平等,莫过于日常生活体验的平等:让所有人,不论他/她是什么肤色、什么信仰,来自什么地方,受过什么教育,都能一样轻松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

 

这就是我和小米所有员工夜以继日持续奋斗的目标。

 

感谢您关注小米,和我们并肩投身于创造商业效率新典范,用科技改善人类生活的壮丽事业。许商业以敦厚,许科技以温暖,许大众以幸福,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现在才刚刚走出了第一步,我们已经改变了几亿人的生活,未来我们将成为全球几十亿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厚道的人运气不会太差。请和我们一起,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雷军


本文来源:真格基金

延伸

阅读二

徐小平:拥抱新事物是青春的证明

1月13日下午,在黑马成长营(以下简称“黑马营”)的课上,真格基金创始人、黑马学院名誉院长徐小平做了《终生学习,拥抱青春》的分享。以区块链带给自己的震撼开篇,徐小平再三强调求新、求知、终生学习对创业者的重要性。这次演讲一如继往保持了生动、深入、富有激情的徐氏风格。

口述 ✎ 徐小平


以下为徐小平分享节选,经创业家&i黑马编辑。



区块链技术带来的影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我今天要讲的主题是“终生学习,拥抱青春”,大家看我青春的样子就知道我一直在学习。大家应该都知道我前几天关于区块链的发言,我在群里说不要分享出去,结果还是传出去了,搞得我措手不及。所以今天我讲的东西大家也不要分享——谁分享出去我罚他一个比特币。


我先讲讲我为什么要发那个帖子,我要借此机会和大家讲讲心里话。我是在1月9号凌晨5点钟左右发出去的。自元旦以来,前后十几天,我基本上没有在4、5点以前睡过觉。为什么?我日日夜夜和区块链各方面的朋友聊天,不是聊如何ICO,而是请教区块链知识。


什么东西让我感到兴奋、痴迷呢?因为在对此旁观怀疑好几年之后,我开始意识到,区块链技术可能带来巨大改变。什么叫巨大改变?


六年前我和在座的黑马导师李祝捷(注:不惑创投创始人)一起投了找钢网。找钢网一举颠覆了整个钢铁中介行业;微信的出现颠覆了电话,京东的出现颠覆了电器卖场,滴滴的出现颠覆了出租车业务……AI的出现人们担忧会颠覆人们的就业,而区块链又将改变什么?作为天使投资人,我对区块链技术不能不保持一个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所以我要拼命学习。


为什么我会将那段话发到真格CEO群里?因为这里面每一家公司真格基金都投了几百万、上千万人民币,如果我们的创业者面对这一次新技术革命错失良机的话,就有可能被淘汰。犹如找钢网淘汰整个钢铁业的中介系统。一个独角兽,一笔几千万、上亿美金的融资就有可能付诸东流。我们曾经的梦之项目,有可能成为梦中看花,醒来一无所有。所以我的短信,首先是从真格投资公司出发,号召他们不要忽视区块链技术。


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大多数创业者的机会窗口只有短短几个月、甚至几周。往往转眼之间先发优势就没有了,再去追赶就十分艰难。区块链的到来,给很多行业带来的变数可能超过以往。因此,我觉得要必要用比较高调的语言唤醒大家,毕竟这是一个自己人的社区嘛。所以,我在凌晨5点钟给我们被投公司CEO发了那段话。


对于整个事件传播的结果确实不是我期待的,但我也并不认为这是一件坏事。它起到了“提醒人们了解区块链技术革命”的作用。我是希望人们知道这一点的。而这个信息经过我们自己群里的一段缓冲和转发,比我直接在什么地方振臂高呼好。我对新生事物有激情,但我从来不是那种冒进、偏激的人。


区块链对世界的改变正在影响各行各业。有人说区块链不能颠覆所有的行业。当然是这样。互联网也没有颠覆钢铁业、采矿业、房地产。但互联网给三百六十行都带来了好处。区块链必然也是这样。


请大家记住,以上我讲的只是区块链,而不是ICO。ICO只是区块链技术的一个应用,而不是区块链技术本身。有人说98%的ICO项目不会有回报,因为泡沫太多了,这一点我是同意的。但ICO最大的问题不仅是泡沫,而是缺乏监管。这个问题,我相信政府一定会有所作为。


如果有了完善的法律和严格的监管,ICO会不会成为一个好的融资途径呢?传统的IPO,如果结合了区块链技术,会不会更加高效?我觉得区块链技术孕育着无限的可能性。



拥抱未知是伟大的时代精神


5年前我在硅谷开会,一个叫Tom Ding的小伙子走过来,他说要做一个为初创企业融比特币作为启动资金的公司。我一听这个东西太烧钱了,也不知道比特币有什么用,但这个小伙子是复旦大学毕业的,14岁就到复旦,18岁就毕业了。他是一个天才。我就当场拍板给了他投资。这是一个很经典的天使投资,50万美元15%。经过千难万险、九死一生,Tom Ding把他的公司与另外一家公司合并,造就了硅谷区块链领域最炙手可热的Dfinity!


4年前我见到李林(注:火币网创始人),是朋友介绍的,他说要做一个比特币的交易平台,我说行,我们投。后来投资界的很多朋友劝告我不要投。他们说:小平,你不能投比特币,比特币是专门用来交易军火、毒品的。我一听,心里想:如果比特币能够用来在世界上最不值得信任的人之间做交易,那它如果用于合法交易该多棒!因为交易的灵魂是信任。比特币能够解决信任问题。所以我就投了。


Tom Ding和李林,他们身上展现出来的对新事物、对未知的拥抱,是这个创业时代最伟大精神。所谓创业就是拥抱未来、拥抱未知。我本人对新事物是渴望的,对尖端的创业潮流是热爱的。我宁可相信,绝不怀疑。这是创新者、终生学习者的一个必须的素质。这也是我们能够投到这样区块链时代创新公司的原因。


过去4、5年,每年春节以后回到北京,我都会迅速感到一种生理的不适——怎么出现这么多新东西让我无法消化、理解?比如,2017年初AI浪潮滚滚而来,到了年底AI+就提出来了。互联网搞了20年,直到3、4年前才提出互联网+,可互联网还没“+”完,AI+就来了。而现在,区块链就又开始了。


今天早晨五点半起床飞回国的。一起床,发现朋友圈里有一个创业者还在工作。我问他怎么不睡觉,他说我在跟加州的人联系,大家准备用区块链技术来做一个志在颠覆微博的东西。他能不能颠覆微博我不知道。但起码当新的技术来临的时候,这帮一无所有的年轻人,兴奋地去拥抱它,勇敢地去追求它。这是这个时代最宝贵的现象。


“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创业的主人。而这样的人,最终会做世界的主人。



我的学习生涯


关于学习,我想再讲一点我年轻时候的学习经历。


我22岁来北京上大学。22岁上大学,不是因为我弱智,而是因为文化大革命, 27岁毕业。我上的是中央音乐学院,学的专业叫音乐学。我觉得自己没有专长,但是我知道我的基础学科实际上是文史哲,而文史哲最好的在北大。所以我大学期间最牛的经历之一就是到北大听课。冬天早晨6点钟起床,走20、30分钟,到民族宫坐15路车到动物园,再坐332公交到北大。路上得花我1、2个小时,到了那里喝一口自来水就去上课,一上就是一整天。


靠什么支持着我呢?是求知的渴望。


我在音乐学院的收获不用说。但在北大当旁听生的这两年,为我后来在北大、新东方、真格基金的工作增添了更加丰厚的知识基础。


毕业前后我感到迷茫。1985年那个时候工作没有什么选择,要么政府机关,要么学术机关。所以后来我出国好几年,回来创业过一年,但失败了。1996年,我回到新东方。那时的老俞,已经摸爬滚打练就了一身金刚不败的本领。我跟着俞敏洪学习创业,成了一名合格的创业者。我为自己自豪的是,当我从一个学者、知识分子转型为创业者的时候,尽管带着种种的不适应,我还是迅速完成了这个历史性转型。


我是罗辑思维的忠实粉丝,如饥似渴地听着罗振宇的专栏。在听他说、在学习,每天每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罗振宇倡导认知升级,他也在升级着我的认知。包括他转型五次,硬是创造了知识付费这个行当。从俞敏洪到罗振宇,我也很自豪成了他们的合伙人与合作者。这个过程就是我学习、成长、转型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必然会对新生事物产生排斥和抗拒。但我想我会继续保持着这种学习的心态,随着时代成长。


什么叫先知?春江水暖鸭先知。先知就是鸭,它到水里去了,所以它知道水暖。而我总是被这个时代的先知们引导着、鼓励着不得不踩到水里去,最终自己也成为了一只鸭——我知道春江水暖、桃花盛开。我经历了技术的春天、创业的春天、各种各样创新的春天。我会一直呆在水中。


前几天我看到村上春树一段话,看完大为感触。立即转给了我太太,和她共勉。我读给大家听一下。村上春树说:我一直以为人是慢慢变老的,其实不是,人是一瞬间变老的。人变老不是从第一道皱纹、第一根白发开始的,而是从放弃自己的那一刻开始的。只有对自己不放弃的人,才能活得不会老,老去的只是年龄,不老的是气质。让人不老的特质是必须有一颗童心,注重仪表,经常旅行,学习到老……


对于我来说,什么是瞬间变老呢?就是当我对新的东西拒绝、反感的那一刻。作为创业者,大家很年轻,你要知道怎么能让你的企业持续捕捉到新的机会,一路向前,那就是去拥抱新的技术,做一个颠覆者,而不是被人颠覆。为了保持年轻,我愿意跟黑马营的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前进。


谢谢大家!


徐小平答黑马营营员问


黑马营营员:您觉得像我们这样的创业者学习社群,有没有用区块链的机会?如果我们被区块链颠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方式?


徐小平:实际上我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区块链的应用是一个大问题。我研究到今天,说实话还没有见到一个消费级的区块链真实应用。但我想它肯定会出现。互联网是多少年后才有了盈利模式的?区块链的应用和模式,一定会出现,也一定会出现在教育领域。


黑马营营员:我现在最焦虑的事情是对学习的焦虑,我的精力非常不足,最近莫名其妙地眩晕,总是觉得时间不够,每天各种信息都来不及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徐小平:如果你有颈椎病的话就要按摩一下……知识爆炸、信息爆炸是永恒的话题。知识分为两种:一种是应用知识,一种是基础知识。到了咱们这个年龄,还是以应用知识为主。



你要把这个行业的知识研究透,这里面涉及到学习的取舍问题。王强(注:真格基金联合创始人)饱读诗书、非常博学,他几乎把一生都献给了读书这件事。


有一次我和俞敏洪、王强出差。俞敏洪在处理电子邮件,我在打游戏,王强在看书。当时他读的是一本法语书。我和老俞假装谦卑,实际上是想测试他到底读了没有,结果人家把整个书的内容讲得头头是道,我们当时就服了。


读一本书可能会花费你几天的时间,而且还不一定是应用知识,因此你要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取舍。时间管理和健康管理就是一种需要学习的技巧。


黑马营营员:我是做养老行业的,您到了需要养老的年龄以后,会不会选择在国内养老?如果您在国内养老的话,您是青睐高大上的建筑,还是温馨的服务?


徐小平:我两个都要。日本的养老行业非常发达,因为它是一个老龄化严重的国家。大家知道日本养老院都建在什么地方吗?日本养老院的地址一般都设在市中心,以便子女探视、老人社交;而中国的养老院都建在山清水秀、远离都市、远离人类、交通不便的地方。所以,将来养老的话,我一定会选市中心、离黑马学院近的地方。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老牛(注:黑马学院董事长牛文文)一起慢慢变老……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创业者一起慢慢变老。当然肯定是年龄最大的我先变老……不过也不一定,因为村上春树说:人不是慢慢变老的,而是瞬间变老的。我希望大家都在创业中永葆青春,永远不老!


本文来源:创业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