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卷耳:采采卷耳,若问相思何时了,除非相见时|新华诗叶
//
编前语:
《诗经》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源头之一,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读诗不仅可以感受到历经千年的文字之美,提高对美的感知能力,还能提升古典文学修养,为我们的心灵找到一片绿洲。本期“新华诗叶”,让我们一起走进《诗经》,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感受诗意和美好。
格桑花开。(新华社记者 陶明摄)
诗经·周南·卷耳
采采卷耳[1],不盈顷筐[2]。嗟我怀人[3],寘彼周行[4]:
陟彼崔嵬[5],我马虺隤[6]。我姑酌彼金罍[7],维以不永怀[8]!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9]。我姑酌彼兕觥[10],维以不永伤[11]!
陟彼砠[12]矣,我马瘏[13]矣,我仆痡[14]矣,云何吁矣[15]!
注释
1.采采:采了又采。毛传作采摘解,朱熹《诗集传》云:“非一采也。”而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则认为是状野草“盛多之貌”。卷耳:苍耳,石竹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嫩苗可食,子可入药。
2.盈:满。顷筐:斜口筐子,后高前低。一说斜口筐。这句说采了又采都采不满浅筐子,心思不在这上头。
3.嗟:语助词,或谓叹息声。怀:怀想。
4.寘(zhì):同“置”,放,搁置。周行(háng):环绕的道路,特指大道。索性把筐子放在大路上,于是眼前出现了她丈夫在外的情景。
5.陟:升;登。彼:指示代名词。崔嵬(wéi):山高不平。
6.我:想象中丈夫的自称。虺隤(huī tuí):疲极而病。
7.姑:姑且。酌:斟酒。金罍(léi ):青铜做的罍。罍,器名,青铜制,用以盛酒和水。
8.维:发语词,无实义。永怀:长久思念。
9.玄黄:黑色毛与黄色毛相掺杂的颜色。朱熹说“玄马而黄,病极而变色也”,就是本是黑马,病久而出现黄斑。
10.兕觥(sì gōng):一说野牛角制的酒杯,一说“觥”是青铜做的牛形酒器。
11.永伤:长久思念。
12.砠(jū):有土的石山,或谓山中险阻之地。
13.瘏(tú):因劳致病,马疲病不能前行。
14.痡(pū):因劳致病,人过劳不能走路。
15.云:语助词,无实义。云何:奈何,奈之何。吁(xū):忧伤而叹。
译文
采呀采呀采卷耳,半天不满一小筐。我啊想念心上人,菜筐弃在大路旁:
攀那高高土石山,马儿足疲神颓丧。且先斟满金壶酒,慰我离思与忧伤!
登上高高山脊梁,马儿腿软已迷茫。且先斟满大杯酒,免我心中长悲伤!
艰难攀登乱石冈,马儿累坏倒一旁,仆人精疲力又竭,无奈愁思聚心上!
胡杨林。(新华社记者 郭刚摄)
赏析
很多时候,人是很怕听情歌的,很怕陷入那种浓得化不开的小情绪中,我亦如此,可这首唱尽了先秦男女相思的情歌——《卷耳》,却是例外。
它哀而不伤,几笔勾勒,几处白描,都简简单单,可字里行间流淌出的相思之情,既清丽,又深厚,纯纯的,一下子就将平静的心湖掀起了无数的涟漪。
好的文字是一种抵达,抵达的是人心。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记事状物,相对容易一些,可是“画虎画皮难画骨,画人画面难画心”,最难的是内心情感的描摹,就比如,相思该怎么刻画?
在先秦时代,交通不便,道阻且长,很多时候,所思所想之人在千山万水之外,这份思念属于“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属于“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就如这首《卷耳》。
相思是一种慢性毒药。诗中的女子仿佛中了这相思的毒,日日夜夜盼郎君,茶饭不想,寝食不安,在田野间劳作,也都打不起精神来,思绪纷飞,卷耳采了又采,却半晌都采不满小小的一筐。
她轻轻叹了一口气,索性不采了吧,去到大路上,踮脚翘望,一条大道又远又长,仿佛到了天边。她轻轻地吟唱,“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我那远行服役的丈夫呀,你什么时候能够回家?
读到这里,就读到了一个聚讼纷纷的地方,也是理解这首诗关键的一点。诗中“嗟我怀人,寘彼周行”中的“我”,和“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中的两个“我”,指的究竟是谁?是不是一个人?
《毛诗序》上解释这首诗写的是“后妃之志也”,这种说法胶柱鼓瑟,牵强附会,与实际内容不符。在《诗集传》中,朱熹把这里的“我”都看作是女子在思夫,似乎也有些讲不通。试想一下,一个纤纤女子,怎么能够一会在田间采集卷耳,一会又骑着马儿登上高高的山脊梁呢?这有点蒙太奇,不合逻辑。
倒是钱钟书在《管锥编》上的解释合乎情理,他说,此诗先写女子思念在外的丈夫,再写男子思念在家的妻子,属于“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这是旧时说书人的习惯语,也是古时章回体小说的叙事手法,指的是故事有两个头绪,为了叙述方便,只好先按下一头,且说另一头,一个一个地讲。
读这首诗,像是在看一场正在演出的话剧,演的是两个相爱的人分隔千里,彼此思念。一幕的主角是女子,她无心劳作,恹恹采卷耳;一幕的主角是男子,他星夜奔波,行至高岗,人困马乏,倦鸟祈归,所以饮酒思乡,可山高水长,维以不永怀,也维以不永伤。
小草含露。(新华社发 夏俊林摄)
怀人是世间亘古不变的情感主题,这首《卷耳》,既有女子思念夫君,亦有游子思归,将怀人和思乡巧妙地糅合在一起,引领了中国的“怀人诗”的发展,影响深远,光泽千年。
无论是唐诗,像是韦应物的《闻雁》,“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还是宋词,像是晏几道的《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还是元曲,像是徐再思《折桂令·春情》,“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柳絮,气若游丝,空一缕余香在此”。
古往今来,这些描写离愁别绪、怀人思乡的诗词歌赋,从某种程度上说,都受到了《卷耳》的影响。
征人天涯,芳心难顾,相思太苦太苦。这份苦,萦绕心头,千锤百炼成诗,这千千万万的相思诗句中,抵达你内心的,又是哪一句?
本期活动
《诗经》是一条文字之河,因时间的关系,我们永远生活在它的下游,感受其芬芳,接受其哺养。在古人一咏三叹的吟诵中,我们体会着风雅颂、赋比兴,这份诗意和美好,我们的后代也值得拥有。
新华诗叶自今年10月中旬开始推出《诗经》品读系列文章,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与支持。
为回馈读者厚爱,特开设“读《诗经》,展书画”活动,欢迎各位读者将对《诗经》的感悟通过文字或者书画的形式进行投稿。您可将作品发送至邮箱xinhuachubanshe@126.com,我们将在之后的栏目中展示您的作品,并挑选5位读者赠送《陌上花开》一书。
图书推荐:
《陌上花开:和慕清一起读诗经》
郭慕清 著
ISBN:978-7-5166-3137-9
定价:48.00元
出品:匡乐成
监制:许新、黄春峰
编辑:王婷、李成、陈思淇
统筹:江文军、田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