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诗经·雄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新华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2024-09-05

  //  

编前语:

《诗经》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源头之一,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读诗不仅可以感受到历经千年的文字之美,提高对美的感知能力,还能提升古典文学修养,为我们的心灵找到一片绿洲。本期“新华诗叶”,让我们一起走进《诗经》,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感受诗意和美好。

诗经·邶风·雄雉

雄雉于飞,泄泄[1]其羽。我之怀矣,自诒伊阻[2]!

雄雉于飞,下上其音。展[3]矣君子,实劳[4]我心!

瞻[5]彼日月,悠悠[6]我思。道之云远,曷云[7]能来?

百尔君子[8],不知德行?不忮[9]不求,何用不臧[10]?


注释

1.泄(yì)泄:鼓翼舒畅貌。朱熹《诗集传》:“泄泄,飞之缓也。”

2.诒:通贻,遗留。自诒:自取烦恼。伊:此,这。阻:阻隔。

3.展:诚,确实。

4.劳:忧。

5.瞻:看。

6.悠悠:绵绵不断。

7.曷(hé):何,何时。云:作语助。

8.百尔君子:汝众君子。百,凡是,所有。

9.忮(zhì):忌恨,害也。

10.臧(zāng):善。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何用不臧,犹言无往而不利。”


译文

雄雉展翅自飞翔,翩翩起舞展翅膀。苦苦思念心上人,独怀忧思天一方!

雄雉展翅自飞翔,飞上飞下鸣声响。苦苦思念心上人,忧思苦念情惆怅!

日月更迭岁月长,悠悠思念不能忘,道路遥远使人愁,何时他能回家乡?

众多贵族一个样,不做好事无修养。你不损人又不贪,走到哪里不顺当?


赏析

《诗经》的十五国风,有许多篇目都记录了先秦时代底层人民的生活故事,可谓是一部小人物的生活史诗。

就比如这首诗,讲的是女子思念与等待丈夫。那时的卫国,淫乱不恤国事,军旅数起,丈夫久役,男旷女怨,男旷而苦其事,女怨而望其君子,这些都是当时普罗大众生活中最简单、最真实的缩略图。

《金刚经》中有这样一句:

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否?

“微尘众”,说的是小人物。蒋勋曾经以这三个字为书名,仔仔细细写了《红楼梦》中的小人物,比如,二丫头、冯渊、王狗儿、龄官、茗烟等。那些曹雪芹着墨不多的人物,经他讲述后,顿时觉得生动起来。

《诗经》的十五国风,大多也是“微尘众”的故事。正是因为微小,所以鲜活,它不在高远的庙堂,而在乡野,在邻舍田间,所以,每一个生活细节都仿佛跃入眼帘。

如果你仔细想象,你甚至可以看见三千年前她们在太阳下“采采卷耳”,能看到她们鼻翼渗出的晶莹汗珠,或者是“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夜晚出行赶路,伸手不见五指,漆黑一片,啾啾虫鸣,你似乎能够听到他内心紧张时如擂鼓的心跳声。

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

所以,《诗经》中那些絮絮叨叨,甚至啰啰唆唆、哀哀怨怨的故事里,那些远去与守候、哭哭笑笑、爱憎嗔怒里面的情绪和爱恨,都不是瞬间的事情,都不是卑微的,而是一面永恒照耀我们的镜子。

我们延续着三千年前的生活,我们的后人也将和我们一样。

就如,《雄雉》中讲到,“不忮不求,何用不臧?”一个人不损人又不贪,走到哪里能不顺当呢?这两句简单的话,拷问着古人,也警示今人,它是人品的坐标,也体现出一个人修养的高低。这八个字指出,德行和修为要不损人、不贪婪、不嫉妒,才能臻于美好。

可是,人生在世,要做到“不忮不求”,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孔子也曾问子路:“衣敝缊袍,与衣狐貉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子路听了孔子的话,深以为然,终日背诵这两句“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孔子又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到底是孔老夫子道行深,他对子路先扬后抑,指出要做到“不忮不求”虽然很难,但这却不是修行的终点,人还要有更宏大、高远的志向和目标。

三千年来,斗转星移,日新月异,人类改变了客观世界,沧海变桑田,“日月换新天”,可是对人的主观世界,比如人性修为、道德的要求,并不曾有太多改变。

纵使世间有太多我们不能承受的“恶”,可是对于“善”的歌颂和要求,始终如一,可悲的是,过了三千年,人类又有多少进步呢?

三千年前的“微尘众”,人性的善,依旧闪光,人性的恶,也依旧为非作歹。不管岁月如何更迭,在漫卷历史的风尘里,一代又一代人,用几乎不变的标准来衡量一个人的德行。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然而,我们却不停地重复着昨天故事,不是吗?


图书推荐:

《陌上花开:和慕清一起读诗经》

郭慕清 著

ISBN:978-7-5166-3137-9

定价:48.00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新华出版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