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1月15日 上午 2:40 被检测为删除。
紫砂壶之“双胞胎”:思亭与梨形(五)
方非一式,圆不一相,这是《紫砂壶》推出一个全新的系列,一共六期,12把紫砂壶,帮助壶友理清一些极为相似的壶型。
一把紫砂壶准确地说共有钮、壶盖、壶腹、壶把、流嘴、足、气孔等七个部位,有些紫砂壶的某些部位很相似,容易让人混淆。
比如思亭与梨形。
▶思亭◀
闽南有俗谚:“一无名、二思亭、三逸公、四孟臣”。
思亭排名优于孟臣,是因为思亭壶式俊挺,伫立茶船之中,有若蛟龙昂首,气韵出众,因而,思亭就成了高身梨形壶的代言词。
早期的思亭壶,壶身如葫,弯嘴曲上,圈把秀丽,高虚盖与壶口相切,圆球形钮,圆包底,壶嘴曲度较小,流口简练;
而年代稍晚些的思亭壶,风格柔美,曲线明显,流口较尖,二者均以其俊秀高雅,留名壶史。
▶梨形◀
言毕思亭,反观梨形壶,梨式造型,壶身状似梨,鼓腹,圆韵,盖拱起与器身相切,压截盖,贯气融为一体,圆钮有的脚,结构交待清晰。
闽南地区更是人手一壶,有“手中无梨式,难以言茗事”之说。
▶思亭与梨形◀
荀子有云可述: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仔细比较两者不难发现,梨式的成型应在思亭之前,其最早的出处或已无从考证。
▲梨形(左) 思亭(右)
思亭与梨式无论是在壶型还是在历史渊源上,都有着千丝万缕、密不可分而又各自独立的微妙关系。
思亭,最早脱胎于传统梨式壶,由陆思亭将其改进融合,渗入自己独到的制壶理念,终成为紫砂又一经典器型。
小技巧
通常扁的像个梨的我们叫梨形壶,而把梨型拉高,横截壶盖且过墙的那个,我们叫思亭。
如果你喜欢这种系列专题分享,请在文末点亮在看,让小编知道,以便为下一次的推送作为参考,感谢支持!
Go to "Discover" > "Top Stories" > "W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