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 | 《公共行政评论》2022年第2期(内附PDF全文下载)
2022年第2期
目录
2022年第2期
文章信息
专栏导语:国家治理现代化与人民群众获得感
苏毓淞
经济发展与纵向获得感
——基于全球面板数据的分析
季程远 胡悦
【摘要】纵向获得感是快速现代化国家协调不平等与社会稳定关系的关键,但公众的纵向获得感如何产生,既有研究存在分歧。论文认为,除了定向的社会保护和公共服务,经济增长作为普惠性的分配机制,也是纵向获得感产生的源泉。论文首先基于一种贝叶斯方法和全球1695项调查中的229万受访者构建1980—2020年113个国家和地区的纵向获得感全球面板数据,然后利用组内-组间随机效应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了经济发展对于纵向获得感的组间、组内、长期和即时效应。结果表明,一国人均GDP水平与该国纵向获得感水平存在倒U形关系,人均GDP增速对于纵向获得感的正向作用具有组内、组间和即时效应,失业率的负向作用具有组内和组间效应,通胀率的负向作用具有组内效应。论文的发现表明,纵向获得感在主观层面反映经济发展的水平与速度,是解释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的重要中间变量,是理解绩效合法性的新路径。
【关键词】纵向获得感 经济发展 动态组间项目反应理论 误差修正模型
“内外有别”:政治参与何以影响公众的获得感?
汤峰 苏毓淞
【摘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提升公众获得感已成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获得感的影响机制是一个极具理论和现实意义的话题。既有研究主要从实实在在的物质“成果”(即政府施政的结果)来解析公众获得感的差异,然而,系统地考察机会享有(即政治过程的参与)对获得感的影响还鲜有其人。事实上,政治参与是现代政治的基本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内容。那么,公众的政治参与是否影响获得感?具体有何作用?此外,政治参与存在不同类型,体制内参与和体制外参与对获得感的影响是否完全相同?上述困惑尚未得到学界的系统讨论和实证分析,存在较大的学理探讨空间。鉴于此,论文在具体研究中将政治参与分为体制内参与和体制外参与,利用中国社会状况调查(CSS)的混合截面数据,对获得感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体制外参与(包括网络参与和线下参与)不论是行为还是意愿程度的提高,都会显著降低公众获得感;相反,体制内参与(基层选举)的行为和意愿程度的提高,都会显著提升公众获得感;另外,公众参与行为和参与意愿对获得感的影响在作用方向上存在一致性。论文紧扣中国国家治理的时代主线,进一步揭示出获得感的影响机制,从过程性视角重塑了对获得感生成逻辑的既有认知。据此,在未来的国家治理实践中,应更为重视政治参与的作用,不断健全和完善公众通过制度化方式参与公共生活的途径,减少和降低公众试图在体制外寻求参与的行为和意愿。
【关键词】政治参与 民主理论 参与民主 获得感
公共服务参与会增加个体的获得感吗?
——基于政府透明度与信任的调节作用分析
郑建君 马璇 刘丝嘉
【摘要】从自我决定理论和需求层次理论的视角来看,个体在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的参与表现是其获得感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但二者的关系机制会受到哪些条件的影响呢?通过来自3个省、40个社区(村)的1944份实证数据,论文分析了公共服务参与对个体获得感的影响机制及边界条件,并特别关注了政府透明度和政府信任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在公共服务参与对个体获得感提升的正向影响中,政府透明度和政府信任分别表现出显著的调节作用和高阶调节作用。具体来看,只有当政府具有较高的透明度时,个体的公共服务参与才会对其获得感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当个体对政府信任和政府透明度的评价水平都比较低时,其公共服务参与对获得感的影响作用将不再显著。论文聚焦于公共服务供给的参与环节,拓展了个体获得感提升的研究视角,对把握政民互动情境中的获得感提升路径、营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化治理格局具有实践启示。
【关键词】 获得感 公共服务参与 政府透明度 政府信任 高阶调节
科层式规训:政府排名的设置逻辑与作用机制
毛庆铎 甘甜
【摘要】排名不仅是我国推动政策落实的常见政策工具,更是形成组织关系的权力表征。在科层制理论框架下,理想化的权威类型与现实中的支配方式之间存在张力。如何调和化解这一张力?为此,论文引入规训权力视角,通过构建“科层式规训”框架予以解释。这一目标主要通过两方面的过程实现:规训技术一方面能使权威的行使变得更加潜在和巧妙,另一方面则能使权力的运行更有效地嵌入科层结构中。排名是此框架下最具代表性的规训技术。通过全景敞视、分配权力、知识权力三条设置逻辑和层级监视、规范性裁决、检查三条作用机制,权威基础与科层制之间的内在张力被缓解。研究尝试联结科层制与规训理论,既能在经验上解释政府排名的功能意涵,也对后现代公共行政的潮流作出回应。
【关键词】排名 权力 科层制 规训 全景敞视
司法如何影响政策过程?
——基于对地方政府中心工作的案例比较分析
向淼 郁建兴
【摘要】司法化治理是指治理的法治化和司法化,强调司法对治理过程的重要影响。我国司法会在何种情境下配合或约束政府行为?地方政府又将对司法作出何种回应?论文通过梳理作为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的拆违政策,对县级政府领导小组办公室涉诉的两个地区作案例比较分析。案例比较表明,在政策过程视角下,司法-行政关系表现为政策制定阶段的司法协作、政策执行阶段的行政优位、政策审查阶段的合作与制约并存、政策反馈阶段的司法建议。政策审查和司法判决是司法化治理的关键环节,审查结果与行政任务的性质相关:司法机关倾向于在特殊中心工作和政治化政策执行情境中配合政府行为,而在一般中心工作和常规政策执行情境中选择规限政府行为并发挥法律硬约束的功能。同时,政策执行压力与法治问责压力共同塑造了地方政府对司法的回应。在政策执行压力较小、法治问责压力较大时,地方政府更可能回应司法并改变违法的政策执行行为。论文结合政策过程分析与司法分析,关注中心工作情境中司法影响政策过程的路径以及地方政府的调适性变革,为研究地方治理和地方政府行为提供了新视角。
【关键词】地方政府 领导小组 中心工作 政策执行 依法行政
嵌入、吸纳和脱耦:地方政府环境政策
采纳的多重模式
蔡长昆 杨哲盈
【摘要】理解中国环境治理过程的关键在于打开地方政府响应中央环境议程的“黑箱”。不同于其他研究将地方政府的环境政策响应行为视为政策执行的结果,论文认为采纳不等于执行。政策采纳是地方政府对中央政策进行转化、转译以及再生产的过程。基于栖居制度视角,研究建构了分析地方政府环境政策采纳模式的制度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对无锡、广州和武汉河(湖)长制的采纳过程进行了追踪。比较案例分析发现,随着中央政策作为外生冲击进入地方政府治理场域,地方政府构建了三种政策采纳的制度模式:嵌入(典型案例为无锡)、吸纳(典型案例为广州)和脱耦(典型案例为武汉)。政策采纳模式的差异是受地方环境治理场域中的制度逻辑(包括环境治理的制度安排和文化-认知要素)、政社关系结构以及地方政府对于河(湖)长制的机会认知共同影响的。研究突破了既有环境治理研究的央地一元结构视角,强调了时间和地方情境的意义,揭示了地方政府环境政策采纳的复杂过程、机制和策略。
【关键词】环境政策 政策采纳 嵌入 吸纳 脱耦
政策宣介中“借鉴发达国家经验”
能够提高公众政策支持吗?
——以房产税政策为例
江汉臣 卢樱丹 唐啸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大政策宣介中常出现“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提法。但这种宣介方式能否提升公众对该政策的支持度,仍是一个尚未被检验的问题。论文选取房产税政策为研究对象,利用网络调研实验方法,识别发达国家政策信息如何影响公众对国内相关政策的支持度。研究发现:(1)向公众提供发达国家的政策信息并不会显著影响他们对于房产税政策的支持程度;(2)对年轻人和低收入水平的受访者而言,提供发达国家的政策信息,显著降低了他们对于国内房产税政策的支持度;(3)提供发达国家政策信息显著降低了公众对于房产税适合中国国情的判断。研究结果启示决策者在我国未来如房产税、延迟退休、开放生育等重大政策的宣介过程中,须谨慎使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提法,尤其须注意该提法对不同群体政策支持度的异质性影响。
【关键词】发达国家政策信息 政策支持度 实验调研 房产税
由点到网:共同富裕视域下东西部协作
的结对关系变迁
梁琴
【摘要】东西部协作如何助推共同富裕从愿景到现实的跨越?研究认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在于区域均衡发展,这离不开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结对帮扶。研究从跨域治理和历史制度主义的理论视角,以东西部协作中的“结对子”现象为切口,呈现东西部结对关系网络化发展的基本历程、总体特性与内在逻辑。东西部结对关系的初始状态是非均衡的跨域主体结构关系,在历史实践过程中呈现出由“点轴式”向“网络化”发展的趋势,不断重塑区域间资源交换的时空结构并强化经济社会交互性,最终使结构形态和财富分布趋向均衡。在本质上,东西部网络化结对关系由中央权威建构而成,反映国家治权结构的延伸,有利于将政治动员转化为社会动员,将资源匹配转化为资源创造。其中,治理效率与治理公平的演进、运动式治理与常规化治理的转化以及绩效激励与绩效约束的驱动共同作用于东西部协作的结对关系变迁。
【关键词】东西部协作 共同富裕 结对关系 跨域治理
第三次分配视角下非营利组织应对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筹款策略
——基于公众捐赠偏好的实验研究
田园 徐家良
【摘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五中全会提出的重要国家战略,非营利组织是落实这些国家战略的重要主体。已有研究指出,非营利组织在日常运营过程中容易陷入“非营利组织饥饿循环”陷阱,虽然学术界提出了常态情境下应对该陷阱的有效筹款策略,但是在应急情境中筹款策略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研究。对此,论文聚焦于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通过随机控制问卷实验,将不同的被试者随机分配到不同的非营利组织筹款策略组中,来检验非营利组织不同劝募信息组合是如何影响公众捐赠偏好的。实验结果表明,公众在应急情境下,依然存在对非营利管理费用的厌恶情绪。并且,公众对于非营利组织的绩效和透明度信息的敏感程度更高,当管理费用较高时,其绩效和透明度只要存在任何一方短板,公众捐赠意愿会显著降低。实验结果也进一步表明,公众对于筹款策略的偏好因管理费用来源不同,也会存在显著差异。当管理费用来源于善款扣除时,公众对非营利组织的绩效和透明度方面的短板会更加敏感。论文对国家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和非营利组织管理费的政策优化及相关研究扩展均有重要启示。首先,研究对于我国制定非营利管理费用政策提供了实证依据,建议在管理费用比例方面进一步区分常态和应急状态,避免一刀切。其次,也为国家助力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具体措施提供了思路,例如设立国家专项基金,支持非营利组织管理费用。此外,建议我国非营利组织在助力国家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时,可以考虑扩展合作方,形成支持管理费用的弹性系统。最后,政府可以联合高校等部门,制定权威的非营利组织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避免公众对非营利组织形成“低管理费用”甚至“零管理费用”的不合理期待。
【关键词】重大突发公共事件 非营利组织饥饿循环 非营利筹款 公众回应 捐赠实验
中国政府创新与公共治理变革:
文献综述和理论探索
赵琦 顾昕
【摘要】政府创新及其引发的政策创新不仅是中国新时代改革与开放的重大实践问题,而且也是公共管理学的重大理论问题。论文围绕政府创新的研究概况、内涵外延、行动层级、行动类型、政策领域和理论建构等议题,对1990—2021年间发表的584篇关于中国政府创新的中英文文献进行了系统性的回顾,并探索其理论意涵。研究发现:(1)研究取向和方法有所偏倾,以规范研究和定性研究为主。(2)政府创新定义相对模糊,在行动类型上偏重风险性小的渐进型创新。(3)注重市级创新,不大重视基层创新,也相对忽视省级、国家级和跨国的重大创新。(4)政策领域较为单一,忽视了跨领域的变革力量。(5)理论探索虽有一些成果,但对治理变革的理论缺乏贡献。基于此,论文提出,未来中国政府创新研究的深化,除了在取向和方法上发展多样性之外,还应引入创新经济学中“创造性破坏”思想和治理理论前沿的协作/互动治理视角,进一步挖掘和归纳中国实践对公共治理变革的意涵,讲好政府创新的中国故事,为国际学界业已出现的“协作性政府创新”理论的拓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政府创新 政策试验 公共治理 协作性创新 协作/互动治理
【文章来源】《公共行政评论》2022年第2期,原文阅读与下载请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
《公共行政评论》唯一投稿系统:https://ggxz.cbpt.cnki.net/
官网:http://jpa.sysu.edu.cn
编辑部邮箱:jpachina@163.com
编辑部电话:020-84113029
初审:罗义
审核:林川
审核发布:朱亚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