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监狱体是什么?为啥这样设计?香港路牌里原来大有学问!

橙子君 橙新聞 2020-09-06
点击关注橙新闻
带你认识一个真实的香港

采访、撰文:Trista Luo
拍摄、剪辑:Jacky Tam

对不少年轻游客来说,精心打扮后,和街边的香港特色文化产物合影发个九宫格照片,就是变身“港风女孩”的证明。


渐渐,港人也开始发现,那些陪伴自己成长的城市风景,小到一块路牌,大到一家店铺、一条街道,早已在不知不觉间发生改变,于是更多人开始探究这“港风”感背后的学问,深入挖掘当中的历史故事,试图留下些独一无二的香港特色。
香港九十后青年邱益彰(Gary)便是其中之一,而他的“港风”领域,则集中在道路上。从小便对路牌感兴趣的他,2016年成立“道路研究社”,致力研究香港道路设计及改善计划。去年他推出新书《香港道路探索——路牌标志x交通设计》,从世界路牌历史讲到监狱体、交通事物和道路设计。
监狱体到底是什么?日常见到的交通路牌究竟有何特别?路牌又是如何制造?我们请来Gary本人,为大家一一讲解。

邱益彰 图:Jacky Tam

在囚人士制作的监狱体路牌



你可能也曾留意到,不少路牌上的字细看起来有些“奇怪”:它们每一笔头和尾的部分有些翘起,笔锋尖锐,而中间比较窄,甚至常常笔画粗细不一,有种人手打造的怀旧风味,当中大家比较常见的,应该就是东涌的“涌”字。


图:道路研究社facebook
事实上,它们的确是由人手打造,而这些人竟然是监狱中的在囚人士!事源70年代时,惩教署接手生产交通标志和路牌,交托在囚人士以印模方式制作路牌。因为当时没有电脑,而人手制作难免会有误差,这种独特的字体反倒自成一格,变身时下流行的“监狱体”。而刚才所说尖锐锋利的笔锋,则被称为“喇叭口”,也是监狱体最明显的识别标志。

图:Jacky Tam
90年代后期,路牌制作开始电脑化,字形也变得统一,不少新路牌上使用的字体,已经是工整的全真粗黑体,而旧时的监狱体路牌,也越来越少见了。
有见及此,Gary与道路研究社于2016年起发起“监狱体再现计划”,结合Google街景图、亲身拍摄与网络征集方式,搜集监狱体文字,将其数码化存入电脑,并重组制造新字,希望能保留这一文化风景。
目前,道路研究社已经完成约2800个监狱体文字,而他们的目标,则是能造7000个常用字。

图:道路研究社facebook
除了对字体样式的坚持,Gary也希望可以保留监狱体路牌流行时期使用的异体字。比如旧时的“停车场”使用的是传统的“场”字,但今时今日很多人习惯了电脑字体,理所当然认为它是错字,还会留言辩驳,Gary每次都会据理力争。而令人感到遗憾的是,不少路牌上的异体字也被当成错字而贴上“狗皮膏药”。

旧式写法的“撃”被换成常用字“击” 图:道路研究社facebook


“我们其实不是要求大家用回旧写法,而是希望大家不要当旧写法的异体字是错字”,Gary说。



令人疑惑的标志大赏



作为因没考驾照而对路牌一窍不通的交通盲人士,橙子君连路牌上不同颜色的含义都毫无认知,好在Gary耐心一一解答:“蓝色代表主要道路或者普通道路,绿色代表快速公路,白色是区内地方,黄色代表临时,红色则表示警告⋯⋯近来香港还出现了罕见的咖啡色路牌,用来指示观光景点。”


图:道路研究社facebook
那不同的路牌形状又有何讲究?
Gary在书中介绍,长方形表示资讯,圆形代表指令,三角形显示警告,蓝色圆形是命令,而源自美国、造型独特的八角形停车标志也被香港、欧洲引用⋯⋯

图:《香港道路探索——路牌标志x交通设计》
红色圆圈中间加红色斜杠毫无疑问是代表禁止含义,去掉斜杠,则是“限制”的含义。看起来简明易懂,但结合不同情境,体现在标志上有时非常令人头大,甚至有人曾因为看不懂标志、违反规定而被检控。

图:Jacky Tam
拿以下四个单车标志为例,究竟哪个是可以踩单车,哪个是必须弃车而逃,哪个是人和单车皆不得入内?

图:《香港道路探索——路牌标志x交通设计》
答案揭晓:图一是“骑单车者必须下车推车前行,直至限制骑单车区终止”;图二是“限制骑单车区终止”;图三是“禁止单车标志”;图四是“单车径标志”⋯⋯看到这里想必大家已经疯狂掀桌:“这怎么可能看懂!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呢?
Gary介绍称,香港路牌最大的特色其实是跟英国标准,而在此基础上,香港政府也会自创一些交通标志,刚才令人怀疑人生的1号标志便是自创标志之一。
对不少没有看过道路守则的骑单车人士而言,图标有时的确令人迷惑,Gary建议,既然在单车径上大家行进速度较慢,不妨多改用文字形式表达,事实上,文字形式的标志在香港也有不少地方已经使用。

图:《香港道路探索——路牌标志x交通设计》


最能代表香港的交通事物:莫礼逊灯号



“如果你问有什么交通事物最能代表到香港,我会觉得是安全岛上面的灯箱,它的正式名称,叫莫礼逊灯号。”Gary介绍道。


莫礼逊灯号就是大家在安全岛上看到黄色发光物体,比起英国的灯号,它的“头部”更大,“身体”更小,因此也诞生了这样的粤语打油诗:“头大身细伴街坊,白头黄身识发光。借问盏灯有乜用,指引司机咪撞中。”一看到莫礼逊灯号,就知道身处香港。
不过,因为这些安全岛灯箱需要用电,而如果不慎被车撞烂,要修理也很麻烦(撞坏一个安全岛灯箱,要赔至少一千元!),近年它的职责有时已渐渐被反光板取代。
比起莫礼逊灯号,反光板不需要自己发光,只需车头大灯照到就可看见,被撞到后还可弹回,既可减少维修成本,又可省电,其实是更划算的道路设施。但不知大家是否会觉得,如果香港的道路上少了莫礼逊灯号,就感觉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呢?

图:Jacky Tam



把路牌文化融入生活



说回路牌,这些大家随处可见的老朋友,究竟是怎么制作的呢?


Gary介绍称,路牌由反光物料制作,具体操作则是逐层贴不同颜色的贴纸,最后再滚压而成。为什么他会这么了解?因为路牌早已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年纪轻轻(14岁)就离开香港到澳洲读中三的他,飞往大洋彼岸时,除了带上行李,还顺手装上他对路牌的狂热。他把宿舍内的指示牌做成路牌模样,分别指向饭厅、杂物房、洗衣房、厕所⋯⋯还在厨房洗手台贴上了搞怪的时间限制标示,营造依然在香港道路上走走停停的气氛。做点怀乡小玩意对身为设计达人的Gary是小菜一碟,室友也乐得陪他疯。


图:受访者提供

为何对路牌这么执着?Gary看来,路牌设计的美学意义与安全意义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你高速驾车,路牌要给你一个安全足够的时间来判断,而它除了很科学地提供导航作用之外,也见证了城市的演变。”
“每个地方都有一些很微小的事物,可以透过发掘它更加认识自己的城市,它的历史、演变、文化。”Gary说。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香港道路中的奇妙细节,不妨认真阅读这本《香港道路探索——路牌标志x交通设计》吧。



END






《香港道路探索——路牌标志x交通设计》
作者:邱益彰@道路研究社
出版社:非凡出版
出版日期:2019年7月


长按识别二维码下载“橙新闻”APP,发现更多精彩内容!
往期精选 点击阅读↓↓↓

复活节假期一到,香港人又飘了!

做小编也能收入百万?!香港政府这个职位也太让人羡慕了吧…

港府“撒钱“防疫救民生,反对派只会打嘴炮还帮倒忙!

800亿给全港打工仔发工资,港府“直升机式”撒钱抗疫非常可以

汇丰不派息,气哭香港小股东:我靠这钱救命啊…

更多香港新鲜资讯,尽在橙新闻


给我一朵小花,让更多人看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