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橙新闻”关注我们
带你认识一个真实的香港
清仓大卖场这种生意模式,小伙伴一定都不陌生。大卖场里的东西单价低廉,讲究薄利多销,自然也不能负担太高的铺租,通常不会开在一些昂贵的地段。
不过现在世道不一样了,香港受新冠疫情影响了大半年,旅游业陷入停滞,零售业大受打击。
一些实力雄厚的品牌还在苦苦支撑,但是不少店铺已经停业甚至倒闭,街头一时而且出现“冰火两重天”的现象——一边是各种奢侈品店、一边是卖杂货的大卖场。
铜锣湾希慎道一带名店依然林立;租金贵绝全球的罗素街,钟表、珠宝店也并无倒闭,整条街道只有两间铺位空着。
铜锣湾希慎道一带。
但是另一侧的骆克道及谢斐道就不一样了,出现逾30间空铺。
骆克道一间新开专卖盆栽及餐具的大卖场,里面货品价格只需5元(港币,下同)至20元。店员透露,该店的面积不到1千尺(90平方米),然而上手时装店每月需付租金18万元,“你说要卖多少件衣服才能够钱交租?”
店员还指,老板专门经营短租生意,视乎不同地段出售产品,目前租约期为两个月,周末约有5千元的生意额,但扣除工资、租金等成本,估计仅获微薄的利润。
传统游客区旺角的空铺也持续增加,西洋菜街和波鞋街分别出现12间及4间空铺。在铺位需求渐减下,短期租约店如雨后春笋涌现,主要以家品杂货店及电子产品为主。
店员指,大卖场已开店约两个月,顾客主要购买如面罩、口罩盒等防疫用品。他认为,越来越多店铺以薄利多销赚钱,香港70年代有大量夜冷铺售卖廉价货品,现时就像重返当年的经济模式。他还透露,曾于两年前在太子开怀旧影音店,期望推动香港旧时的电影,但港人近年不再关注娱乐,只关注民生,最终于去年经济不景下无奈结业,只能辗转到大卖场当店员,感叹“在香港有理想又有什么用呢?”
主要做水货客生意的上水区,药房、化妆品店和找换店也成批的倒闭。
有本地媒体探访时,药房职员向记者说,2月至今区内已有约4成药房陆续倒闭,他的老板已缩减人手,辞退所有兼职员工,余下的员工则轮班工作,变相每月减薪数千元,“心灰意冷,坚持不住了。”
他身旁的同事也担心将成为失业大军的一员,哀号“可能明天就没有工作了!”
问到顾客现时最常购买的货品,他指着门前的矿泉水说“买水咯!”期间,店外路人屈指可数,仅一名顾客购买6元的罐装咖啡。
在尖沙咀加连威老道经营千多尺潮流服饰店铺的老板抱怨,已经几个月没和客人说过英文,两三个月没和客人说过普通话,周日只能做几百元生意,开铺30年都没遇到这种情况。虽然服装店近期生意大跌 9 成半,但老板不肯认输,咬紧牙关坚持,盼疫情令市面重新洗牌,为尖沙咀未来百花齐放铺路。
图:中新社
老板说:“香港是时候重新洗牌了。近十多年香港一直在原地踏步,满街都是金铺、化妆品铺,极度单一化。说穿了都是因为做内地客生意就能吃饱,轻松赚钱,还吃大了胃,结果现时一收缩,无内地客之下零售业以至整体经济立即崩溃。”
他认为,市况如此惨烈其实是社会结构问题,如果香港的根基好,店铺类型不是这么偏,商家受的伤害都不会这么大,“洗完牌后大地回春,自然有其他类型的店铺,希望我们能支撑到那时候吧。”
图:中新社
香港市民对大量店铺陆续倒闭有何想法?有人认为挺好的.......
在旺角逛街的王太太表示,香港店铺类型千篇一律,认为减少连锁店、金铺及药房不失为坏事,重新洗牌能有助年轻人创业。
她还指,当老年人也学会网上购物时,药房等店陆续倒闭是理所当然,“家附近是这些牌子,去商业区又是这些牌子,那我楼下就能买到,为什么要出门逛街呢”?不过陪妻子逛街的市民王先生表示,过去从东九龙驾车至旺角需时45分钟,最近仅需15分钟即可到达,认为行车顺畅反映香港经济下行。
过剩的药房、金店、连锁店关门、转型,是不是能有利于香港年轻人创业还不好说,但是商铺的租金确实是降了……旺角通菜街最近有两间地铺成功出租,其中一间地铺面积约1000尺(90平方米),租金为12.8万元,;而另一间地铺面积约1,200尺(108平方米),租金仅8.3万元。
要知道,过去核心区商铺租金高企,但近期随着不少品牌缩减规模甚至退租,空铺增多的情况下,铺租也无可避免需求下调。
图:中新社
中原地产工商舖董事总经理潘志明表示,业主未能以长约租出舖位,但又不想商舖长时间丢空,都愿意短租给卖散货的商店,如售卖手机零件的商舖等。过往长约呎租金可达300至逾千元,如以一至三周的短约租出,价钱只有长租约的10~12.5%。
《香港警方深夜交代案情,黎智英们都犯了这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