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见证深圳从无到有,梁振英笑谈:现在深圳堵车都是我们不好
视频来源:橙新闻,巴士的报
他在接受《巴士的报》访问时谈及当年参与深圳建设的往事,他表示,深圳是个移民城市,成功的背后关键因素,就是敢想、敢做、敢闯、敢创。
时光倒流40多年,回到1977年,当时梁振英从英国留学回来,进入仲量行工作,是一个年轻测量师。
梁振英第一次踏足深圳,是在1977年8月1日。他跟着中学老师去深圳水库看画展,当时过关口岸是罗湖口岸,只提供“朝九晚五”的通关服务。
梁振英回忆整个过关过程,那时过关去深圳的人不多,每天大约40多人,香港关口坐两个人,一个是入境处,一个是政治部的人,监察港人为何要入内地。
“内地的过关手续非常繁杂,每个旅客得经过边防人员的问话,比如姓名、年龄、职业、来深圳做什么等等。问完后,边防人员会发给一张回乡介绍书,就是那次旅行的证件。出关第一站要去的地方就是派出所,在这个回乡介绍书上盖章。每逗留一天就要盖一个章,逗留两天就得盖两个章,每日都得去盖章。”
当年深圳还是一个小渔村。
梁振英说,过关问题解决了,还得去中国银行换钱,将港币换成人民币。
“那时人民币管制比较严,在银行换的人民币必须得在内地花完,不能带回香港。我记得我们办完整个手续就花了3个小时。”
梁振英指,当时深圳尚未发展起来,出了关口,到处都是黄土路,没有巴士,也没有的士,出行很不方便。那时已有些年青人瞄准了商机,骑着自行车在路旁拉客。
梁振英记得,那次他花了一毛五分钱到达目的地,体验了一次“自行车载客”之旅。
当天他们匆匆去了看画展,之后匆匆离开,要赶及下午5时过关回港,以免要留下来过夜。这一次旅程,梁振英见证了未开发的深圳,是比较原始的深圳。
1978年12月,内地改革开放的消息传来,梁振英无比兴奋,觉得自己的所学所长,终于有机会服务国家发展了。
1979年,廖瑶珠律师组织了20几名来自法律、会计、工程等各界专业人士,在香港正式成立了“促进现代化专业人士协会”,当时梁振英主动加入这个协会,回内地做义务工作,协助国家发展。深圳是他做义务工作最多的地方。 之后应深圳方面邀请,他们20几个人利用周末去蛇口工业区技术干部培训班“授业解惑”。当时深圳刚刚建市,百业待兴,急需借鉴香港在各方面的经验。
梁振英指,“第一期培训班的课堂设在蛇口工业区内一个山包上的一间小石头房子里,房子很简陋,一堵白墙前两排桌椅,桌上是一台旧式幻灯片投影机。由于没有影印机,他们把上课材料影好带上去。”
梁振英讲的第一节课是土地使用制度以及与土地、房地产和规划有关的实践经验,比如土地和房屋是不是商品?土地如何实现分割?什么是单利率和复利率等等?
由于他当时不会讲普通话,讲课时还需要翻译,后来慢慢才学会讲普通话。
学员来自天南地北,很多是蛇口工业区从全国各地招来的技术干部。后来学员告诉他: “原来以为你是位老先生,等你出现,才发现怎么来了一位20几岁的年轻人。”
梁振英回忆说,他们每个月去授课两到三次,每次都是要用去整个周末。通常星期六讲完课,他便在罗湖口岸深圳一侧的华侨旅社住一晚。
当住客过多、床位不够时,旅社就在过道里甚至厕所门口,打开帆布床,他们就在各种异味吹送下入睡。第二天一早,又去蛇口讲课。
他在授课时发现,对于台下学员来说,不管授课教师是一位老先生,还是从香港来的一位年轻小伙子,只要你对问题有一定的认识,能有好点子,他们都愿意听、愿意学。
当年觉得规划30万人口太多
梁振英在授课时和深圳官员谈起,深圳规划时的人口指标。当时深圳人只有一两万人,官员们却想做30万的人口规划。
“我们不同意,觉得他们定30万人口指标太高了。如今那批深圳官员也退休了,后来我和他们谈起,笑说都是我们不好,不信你们有30万人,无预到足够的容量,所以深圳的塞车、水浸也关我们的事。”
梁振英说,当时怎会预计得到,深圳如今单计常住人口,也有1000多万人呢?
很多朋友问梁振英,深圳为什么这么成功?他告诉朋友,深圳虽然地处广东,但深圳人来自五湖四海,是个移民城市,具备移民城市的特质,其中一个就是她敢想、敢做、敢闯、敢创。他说香港过去也是这样。
深圳在过去40年当中快速崛起,经济总量从1979年的1.97亿元到2019年的2.7万亿元,背后的关键因素,就是敢想、敢做、敢闯、敢创。
(本文图片来自巴士的报)
往期精选 点击阅读↓↓↓
《不愿做检测是怕耽误上班?香港人发烧都要坚持工作...》
《梁振英呼吁全民强制检测!称香港不改变则“死路一条”》
《林郑月娥谈深港关系:香港不介意被超过!》
《迷之购买力,香港豪宅热卖,比居屋还火爆呢?》
更多香港新鲜资讯,尽在橙新闻
点个“在看”,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