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同花顺涨8%,大智慧涨停:还记得1年前那波牛市前的味道吗?

沽民 格隆汇APP 2021-01-26
作者 | 沽民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据
2019年2月22日,春节后的第二周,周五。A股大涨,上证收报1.91%,深证2.36%,创业板指3.10%。

那天,A股的两大牛市指标——同花顺大智慧——纷纷涨停。

随后便是一个热血沸腾的周末,转过来周一,三大指数跳空高开,继续大涨,光头光脚大阳线。那天无数大妈大爷盘中亲赴营业部办理开户,资金跑步入场,牛市到来。
这次,同样是周五,同样是春节后第二周,同样是同花顺与大智慧联手涨停(同花顺下午开板),同样是春季躁动行情的预兆……如此魔幻的一致性,熟悉的味道,配方也相似,货币财政协同放水。还有证监会再融资新规的“神助攻”。

那么,这次还能否复刻2019年一季度的牛市与小阳春呢?


1

节后两周的热点轮动


今天上午和一个券商的朋友聊天,朋友说,一边是每天几千号人的确诊,与病魔做斗争,医生和护士在“抗击疫情阻击战”的火线上争分夺秒;另一边股市在没心没肺地狂欢。看着现在的行情,有点心酸。难道股市真的就能和经济和社会完全脱节吗?

然而,事实是,A股有时就是这么魔幻。从节后开市到今天,已经走过一波小范围的热点轮动了。

从节前先知先觉资金布局医药股,以鲁抗为代表;进而节后口罩股和双黄连爆炒了一波。
随后,宅经济、新零售,云办公、远程办公、视频、电子、芯片,特斯拉概念、光伏、电池、锂钴镍……
印度蝗灾逼近,通胀预期又起,农药、养猪等板块大涨……
再到宽松预期,以及夜壶论,地产股受热炒。随手一拉都是一片红。

最近这两天,热点有向金融和地产扩散的趋势,牛市的味道。今天平安银行发布业绩,银行股普遍向好,热点有向金融股扩散的趋势。

更重要的是,本周五(昨天)牛市概念股——大智慧和同花顺——盘中涨停,同花顺下午开板,大智慧收盘前再度封板。

老司机都知道,金融股,特别是券商股、交易软件、以及交易所等股票都是“牛市概念股”,一般在一波行情的开头(或结尾)是它们表演的时机。

逻辑也很好理解,券商、交易软件与交易所的盈利都是基于市场成交量,而他们股价大涨的逻辑也无非是两种:第一,人们觉得牛市要来,认为它们会赚钱,因而提前布局,预示着牛市要来;第二,牛市后期,市场成交量增加,券商与交易软件等公司明确受益,热点轮动一波之后又回到它们这里,预示着牛市要完。

那么问题来了,这次同花顺大智慧大涨,是复刻去年2月22号的牛市前奏,还是宣告节后这一小波热点轮动与题材炒作的终结呢?

许多迹象表明是前者。


2

估值


如果用市值加权市盈率去看,A股的估值是18倍,符合历史平均水平;而用中位数市盈率去看,目前A股市54倍,也处于历史较低的水平。

从市场直观的角度,我们采用沪深300指数。经过了节后第一天的深蹲,HS300到现在只能说刚刚追回来3900点,比1月中旬的高点、去年4月的顶点,乃至2018年初的大顶,还差得太多。从这个角度来看,A股似乎上行空间不是没有。
然而,近来有读到一位券商首席大佬提出了“交易市盈率”(即基于成交量加权的市盈率,Volume Weighted Average PE,VWPE)的概念,我豁然开朗。A股的估值绝不是统计数据所反映的那么低。

市值加权市盈率是失真的,就像上证综指是失真的一样,因为银行板块市值太大,一叶障目,其它板块的估值反映不出来,而银行又长期不怎么涨。因而采用根据成交量进行加权,可以更加贴近市场的真实状态。毕竟真金白银在交易的那些股票,才是市场真正注意力之所在。

就这样,如果采用成交量加权计算的话,A股的估值(VWAPE)一下子就飙到了100倍以上。
这张图有些失真,因为目前计算市盈率还是基于截至三季报的TTM扣非口径;而由于2018年四季度的财务大计提,2018年4季度到2019年3季度的滚动利润大幅下滑,故而数值是偏高的;事实上基于2019年四季报的PE值可能更为市场所认同接受。

但即便如此,高达110倍左右的VWAPE还是相当高的,说明当前交易热点多在题材类上,而即便是在疫情发生之后,炒作也并未发生明显收敛,甚至市场的风险偏好还在提高。

人们不解,疫情之下,为何市场的风险偏好却在玩命提升,炒作氛围也愈发浓厚?


3

风险偏好提升的原因


在疫情这波严重的黑天鹅事件之下,股市还能够如此放肆地炒作,实际上是对未来宽松政策预期的提前反应,以及对于部分新经济与新产能的乐观态度。

具体来讲,2019年上半年新兴经济体普遍降息,到年中的时候,美联储货币政策也开始转向,标志着全球货币政策重拾宽松,许多国家已经实施负利率。此外一些政府和公司计划推出数字货币,也增强了对货币宽松的预期。

但是流动性的传导需要一个过程,而且有明显的路径效应。特别是疫情当下,许多企业复工存在一定困难,因而对于流动性的分配者而言,投资实业并不可行。因此,多余的流动性会留在金融体系内部,乃至出现空转。这也增加了股市的风险偏好。

此外,疫情导致全国人民外出活动减少,因而许多新经济的逻辑得到证实,例如居家消费、远程办公、线上诊疗、以及视频教学。先前发愁流量从哪里来,现在一下子把服务器挤爆。市场开始憧憬,在疫情结束之后,这些远程的在线的“云”的经济形式,或会延续下去。因而相関概念的股票得到爆炒。

还有科技革命的因素,以特斯拉如入华量产为代表。新能源汽车在过去十年一直是屡遭质疑的一个行业,在美国,问题在于难以量产和需求不足,在中国则是过度补贴导致公司盈利能力堪忧。然而去年年底特斯拉入并实现量产,把这两大质疑都打破了。而市场对诸如特斯拉之类股票,以及中国的一众特斯拉供应链概念股给出的高估值,则计入了许多未来未知的变革。

除了新能源汽车这个正在爆发的科技革命,还有5G、数字货币、区块链、云计算等等众多题材,随着科技的颠覆性力量的显现,市场对这些概念的态度开始逐渐变得乐观。

总结起来:(1)在资金面上MLF利率与LPR之间的联系已经建立,未来利率只会降不会加,流动性的极度宽松会维持,丝毫不用担心;(2)同时担忧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未来财政政策也将发力(参见本周三文章《货币放水,财政放水,抄底基建正当时》);(3)再加上科技革命的因素带来的潜在的未知的爆发性增长,当前市场虽然处于炒作与估值偏高的状态,但只要这些因素没有发生逆转,炒作大概率会持续下去。

退一步讲,最起码大跌是不太容易的。


4

未来推演

说说未来的推演吧。

昨天盘后,证监会高调出台A股再融资的新政策,意在为上市公司松绑。事实上,伴随着对地产调控放松的预期,地产股这两天已经开始闻风而动了

接着就是螺纹钢、玻璃、水泥,房子盖好了,卖出去了,装修就该来了,于是铜铝、有色、家电;房子买了,汽车能不买吗?传统燃油车继续扑街,但现在买新能源已经可以接上了,因此特斯拉以及新能源产业链这波炒作还会继续。

说白了,这次放水很有可能带动一波经济小周期。尘土飞扬的一个躁动的春天,即将到来。从时间上,2017年经济小繁荣,按照三年一循环的规律,到2020年,时辰已到。

唯一需要防范的是黑天鹅。毕竟疫情的冲击是在的,而且居民企业负债率也不低;因此周期上属于复苏到繁荣,但对幅度不要有太高的期待。
疫情冲击最严重的的是今年一季度的数据,因而3月份年度业绩应该不会太差。而到4月份一季报披露前的一段时间,就是避险的时间窗口了。



往期推荐港股上市后首份季报,阿里带来了什么期待?央妈放水,财政放水,抄底基建正当时六张图,说说这次疫情对经济冲击到底有多大


欢迎关注格隆汇全新打造公众号“格隆汇APP”(ID:hkguruclub)。承载“港股那点事”与“格隆汇”的一贯水准,将为大家提供更高质量、更纯味道的深度、优质财经内容与A股、港股、美股投资分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