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疯狂放水的反噬:美债崩盘路径推演

沽民 格隆汇APP 2021-01-26

作者 | 沽民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据
美国又双叒叕放水了!

上周四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发表讲话,并于当日发布额度为2.3万亿美元的贷款支持政策。截至4月8日,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总规模已经达到6万亿,与疫情爆发之前的4.12亿美元相比,激增了接近1.8万亿。


如果加上此前财政部推出的2万亿美元,到目前为止,此轮放水已经为美国金融市场注入6.1万亿美元的流动性,并且放水仍在继续。


1
放水的十年历程


自2008年次贷危机发生之后,美联储开始实施量化宽松策略,其资产负债表开始膨胀。忆往昔,2008年之前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不到1万亿美元,与今天6万亿的体量相比,真有一种曾经沧海的慨叹。

美联储的放水过程,分为几个阶段:

1. 第一阶段是扩表,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推出第一期QE。之后QE持续了三期,分别称为QE1,QE2和QE3。到2014年美联储资产负债规模达到4.5万亿的状态。

2. 第二阶段是缩表,2017年四季度开始,结合加息,实施了一轮紧缩策略。这一轮紧缩操作,将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规模从4.5万亿降到3.8万亿左右。下降幅度约为15%。

3. 第三阶段是再度扩表,从2019年中开始。到2020年初美联储资产负债规模在4.2万亿左右。此次疫情引发美股暴跌,美联储于3月24日开始“无限制”的宽松政策,每天顶格购买750亿美元的债务。此举将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迅速扩增至6万亿的天量规模。

与此同时,美联储还实施了一次顶格降息,将利率降到0~0.25的极限区间,打光价格政策(利率调控)的所有武器。利率不能降了,但放水的游戏还在继续。

4月9日,美联储宣布了2.3万亿美元的贷款支持计划。购买的债券范围扩大至CLO(Collaterilized Loan Obligations,贷款支持票据)和部分CMB(Cash Management Bill,现金管理票据)等风险较高的债券。

同时各地方联储也继续放水,将无节制放水推向高潮。例如昨天纽约联储宣布,将于4月14日购买至多15万亿美元的CMB,语不惊人死不休

事实上,只要头脑正常的人,都能意识到,这么玩迟早是会玩死的,美元的信用全无,美债被全球投资者抛售。但是目前,不论是美元还是美债来看,还是相当坚挺的。这根本原因在于美元霸权。


2
美元霸权


美联储的终极武器,全世界都知道的秘密,不是利率、货币这些工具,而是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

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不是一天形成的,而是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布雷顿森林体系奔溃之后,西方大国之间的汇率出现了无序的波动;而后来随着“美元-石油”结算体系的建立,人们逐渐接受美元。

此外,更重要的是,随着东亚国家/经济体加入全球化,在亚洲与美国之间的商品劳务流和资本货币流,形成了两重循环。这样的商品劳务流最初在战后的日本与美国之间建立。但日本“藏富于民”的策略之下,居民拿着美元到处买买买,因此对美国国债的囤积作用不明显。

后来,随着亚洲四小龙和一大龙加入国际分工体系,对美股国债的“买买买”就形成了,且愈演愈烈,互相绑定。

除了亚洲之外,俄罗斯、中东主权基金、以及部分南美洲国家,也是美国国债的坚定多头。

经年累月,我们就看到下面这张图。随着亚洲不停地买买买美国国债,美国的收益率被压得越来越低,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16附近,到今天终于干到了0位左右。


有一点年齿的人们不难记得,在2008年美联储推出QE时的情形,当时美联储、美国财政部反复讨论,而与市场也是反复沟通,最终才颤颤巍巍地推出QE第一期。

当时人们说这是饮鸩止渴。但是我说,美国金融市场这么一个庞然大物,就算是喝毒药,喝了10年,现在还活着。

但毒药过量,终有一天会不行的。这次美股剧烈的崩盘,似乎已经有点预兆了。


3
美债崩盘路径推演


要理解美债将来如何崩盘,先要看懂此次美股崩盘的逻辑。

美股崩盘的导火索当然是疫情。但是撇开这个因素,人们仍然难免有困惑,美股的估值从来都不高(标普500指数的PE最高的时候也没超过25),没有泡沫,为什么会一下子就跌得这么惨烈?


答案是:货源枯竭

我们知道,美国从2009年3月股市见底以来,上市公司开始了史无前例最大规模的回购。所谓回购,就是公司用剩余资金购买自己股票并注销。

这样一来,会使得流通股数减少。那么在盈利不变的前提下,由于股票数量少了EPS还是会提升。因此虽然股价推高,但估值(市盈率)却并没有增加。此其一。

其二,回购一般是从公开市场买股票,这样会导致投资者手中的股票愈来越少,那么剩下的就是大股东、高管、以及对冲基金等机构手中的所谓“长期稳定持仓”。

经年累月,股价越推越高,可供自由交易的股票越来越少,而这些长期稳定持仓形成了巨量的获利盘。这时,一旦出现风吹草动,昨天的获利“小伙伴”今天就成了“对手盘”,大家争相逃命,就会形成踩踏。

老股民都知道一个词儿,叫“货源归边”,意思是一家公司的股票大多数都持有在少数人手中。这是一个恐怖的状态。市场失去了对价格的缓冲能力。于是很小的边际卖盘就能引发暴跌。

美国长达十年的“回购牛市”,表面上看起来无毒无公害,而且大股东对冲基金们躺着赚钱美滋滋。但是,这种让流通股票越来越少的操作,最终是不可持续的;买卖双方的实力悬殊过大,而“铁桶一块”的买方会从内部被瓦解掉。


股市说完,说回到债市和QE。

QE与股票回购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QE的回购对象是国债和两房债(当前的放水把更多的债券都囊括进去了)。

那么,随着QE不断地进行,市面上的金融机构会把手里的国债拿去换了绿票子,导致流通的国债会越来越少,最终剩下的国债基本上都在少数几家“长期稳定持仓”手里,例如各国险资、亚洲政府、主权基金、养老基金等——他们就类似与股市中的大股东、高管、对冲基金的角色。

随着市场上流通的国债越来越少,可供交易的国债越来越少,而市场的弹性就会逐渐丧失,这时候,美国的国债市场就处于崩盘前的美股市场的状态,一点细微的边际卖盘都会带来市场的崩陷。

这个道理不难懂,尤其是对于各国政府财政部里面那些聪明的头脑。

在2018年的时候,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就是俄罗斯抛售美国国债,基本上把国债持有量降到了2011年的水平。同时期美债持有大国如中国、日本,虽然没有抛售美债,但基本上也不再接新的货了,国债总量就保持在那个位置。说明各国政府对未来美国国债这个大雷心里多少是有点B数的。


大家出门右转看看日本。人家霓虹国为了托住股市,直接拿央行的票子去买ETF,弄得现在日本80%的股票ETF仓位都在央行手里。

股票回购,股票越来越少;国债回购,国债越来越少;央行买ETF,还是造成股票越来越少。到时的后遗症会是更很恐怖的。到极端情况下,市场会变得非常脆弱。

一旦ETF都跑到央行手里,那这要是谁带头抛售ETF,央行非得变成自己的对手盘不可。

这次美股崩盘,其实就是减少货源推高货价循环模式崩溃的一次预演。这次发生在美股,下次说不定就会发生在美债。


4
结论


未来随着QE的发展,美联储持续吞掉国债、吐出绿票子,可以预见的是,国债也一定会遵循与美股同样的逻辑发展,流通中的标的越来越少,市场越来越脆弱,最后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导致崩溃。

这一天很遥远。

目前来看,美联储还有许许多多方法去延缓它的到来。

延缓的方法有什么?比如,扩大QE的可接受债券的比例。这样一些企业债、信用债、甚至到部分垃圾债也会被拿去换钱。目前来看,美联储已经开始这样做了。

这样做长期来讲,等于慢性自杀。

美国国债曾经被认为是全球最优的资产,无风险资产,继而以美债作为抵押的美元,是全球信誉度最高的货币;如果美元的抵押物里面加入了企业债金融债垃圾债以及结构型产品,那么美元的信誉就会受损。

同时,这些垃圾债被回购得多了,也会面临货源枯竭的局面,进而很小的边际卖盘就会导致市场崩陷。


还是那句话,美债的崩盘没那么快,也许要再等上一轮经济周期。但是该来的终究会来。


往期推荐★ 我所理解的中国 疫情底下一个普通美股小散的思考★ 今晚,无论石油三国杀的结果如何,输家早已注定
点击在看,支持格隆汇不断进步↓↓↓
在后台回复“热点获取格隆汇整理的市场热点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