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个月的新美剧,目前只推荐这一部(你肯定猜不到)

2016-10-17 电影通缉令

又到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为什么这年头,续集和翻拍那么多?


说一千道一万,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原创构思是最珍贵的。


就连莱昂内(《荒野大镖客》),卡梅隆(《真实的谎言》),诺兰(《白夜追凶》),大卫·芬奇(《龙纹身女孩》)这样的顶级大导演,都会翻拍前人旧作,可见在电影创作中,一个好的构思有多难求。



《龙纹身女孩》剧照


华语电影争相追逐热门IP,也是出于同样的心理。


也因此,很多惊艳的点子,就被不断再度开发利用。


约翰的父亲死于30年前,有一天翻看父亲的遗物时,他发现了一部老式无线电。


通过无线电,他跟一个年轻男子弗兰克通上了话,两个人越聊越吃惊,他们竟然睡过同一个妹子,哦不是,他们竟然是父子!



《黑洞频率》剧照


约翰帮助父亲未卜先知,躲过了30年前的致命灾难,一觉醒来后,父亲果然复活,令他惊喜万分。


可是与此同时,他的母亲却死于多年前的一件连环杀人案,而当约翰试图拯救母亲时,父亲又成了嫌疑犯!


这是2000年的美国电影《黑洞频率》的情节。



《黑洞频率》剧照


这部篇将科幻、惊悚、犯罪、悬疑和家庭温情等元素融为一炉,短短两小时脑洞迭开,高潮不断,既有烧脑又严谨的时间理论,也有惊险刺激的破案追凶。


在国内外网络上,都是影迷追捧的杰作。


2004年,擅长拿来主义的港人,首次把这个概念本土化,拍出了港剧《隔世追凶》。


郭晋安与许绍雄所饰的父子都是警员,联手侦破相隔20年的悬案。



《隔世追凶》海报


把这个科幻惊悚题材,往破案方向转移的思路,也被2016年的韩国电影《时间脱离者》所借用。


两个男人分别生活在1983年和2015年,却能够通过梦境看到彼此,他们共同追逐一个凶残的杀人犯。



《时间脱离者》海报


而同年的韩剧《信号》,索性将这个设定作为大前提,串联起不同的案件,拍了一部好评如潮的单元警匪剧。



《信号》剧照


也许是看到这个IP在韩国不断开花心有不甘,美国人再度出手,弄出了正版翻拍的美剧《黑洞频率》。




关于此剧,最有意思的地方有两个。


第一,它在CW电视网播出。


这个台以制作狗血青春剧闻名,《绯闻女孩》、《篮球兄弟》、《吸血鬼日记》等,专门瞄准青少年观众。



《绯闻女孩》剧照


很多美剧粉丝都看不起CW台,把它称作美国马桶台。


不过这部《黑洞频率》,却是一反常态,智商在线,线索繁多,基调阴暗,节奏紧密明快,完全继承了原版的大量优点。




另一个意外之处,是这部翻拍竟然跟《隔世追凶》和《信号》一样,把主角都设定成了警察。


只不过年轻的换成了女儿,又给老的安排了一个黑人搭档,遇上愈演愈烈的政治正确,也是果然无懈可击。




20年前,小女孩蕾米的父亲死于一次查案中,但她对此并没有太多伤感。


因为一直以来,她都认定父亲是个坏人,不但抛弃妻女,还是个勾结罪犯的黑警,死有余辜。




某天,在摆弄一台旧无线电时,她跟一个男人弗兰克通上了话。


一系列生活细节的吻合,让双方都吃惊不已,最后他们终于确信,对方就是自己隔空的至亲。


在女儿的提醒下,弗兰克成功逃过了那次黑帮仇杀,他也脱离苦逼的卧底生涯,成为警界英雄,升职加薪不亦乐乎。




可是好景不长,蕾米很快发现,她的拯救之举,却生出了更多的麻烦和悲剧。


根据蝴蝶效应,任何对历史的轻微改变,都将引发无法预估的后果。


首先,原本已经要求婚的男友,变得完全不认识她。




而父亲也并没有如愿复活,仍然在5年前因车祸去世。


接着,母亲神秘失踪,很快噩耗传来,明明还健在的母亲,竟然已经在20年前就死于连环杀手手下。


而更糟糕的是,当她试图与父亲联手追杀连环杀手,却发现追查真凶与拯救亲人之间,似乎是一个两难的困境。




《黑洞频率》才播了两集,已经让我看到了无穷的潜力。


它对原版电影做了很多世界观的补充,比如,父亲的生命与那台无线电联系了起来,具有同生共死的属性,很有点奇幻意味。




主角思维活跃,当她得到机会与去世的母亲通话时,却硬生生忍住了。


因为她清楚,每一个对过去的改变都会有灾难性的后果。


这样的智商,俨然跑在了观众的前面,非常良心。




此外,那些涉及时间旅行的剧,大多是单元剧,无论是英剧《神秘博士》,还是美剧《量子跳跃》,《旅行者》,基本都是一集解决一个事件,互相之间尽量不干扰。


而《黑洞频率》的标准连续剧模式,才真正具有了将时间概念玩到尽的优势。


蝴蝶效应的存在,使得过去和当下同步改变着,随时可能衍生出天翻地覆的后果,而且高度符合逻辑。


这一点,不但在原版电影,从《回到未来》、《一声惊雷》、《蝴蝶效应》等科幻片中,我们都有过深刻的认识。



《回到未来》三部曲大概是银幕上玩得最嗨的


试想,有一部剧的篇幅来充分实践这个概念,会衍生出多少脑洞惊人的情节。


光是想想,就令人无限期待!


最后要说的是,《黑洞频率》的所有“翻拍”作品中,不论是强调悬疑惊悚还是犯罪案件,不论对科幻概念的描写是深是浅,有一点是相通的:


它们都在强调亲情的力量,将它作为拯救一切的动力。


美剧版《黑洞频率》也是一样,很杀泪点不高的人。才看了两集,已经有若干次戳泪点的地方,让我眼眶发酸。




如果很多影视剧都旨在印证:距离,无法成为亲情的阻隔,


那么《黑洞频率》和它的衍生作品则进一步强调:时间,也无法隔断亲人间的联系。


即便被放逐在相隔二三十年的时空,亲情总能找到某种神奇的力量,将两端的亲人团聚在一起,共同克服艰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