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宁波象山海域发现有毒赤潮!浙江人夜宵爱点的扇贝、海瓜子等海鲜最近还能吃吗?

2017-06-22 浙江新闻

这几天,象山海域海域又发生了赤潮,很多市民开始忧心菜篮子了,一些贝类会不会受到污染,养殖的贝类是否安全?


21日傍晚,我们第一时间获得宁波海洋与渔业局公布的贝类检测结果,检测结果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针对这次赤潮,官方回应:赤潮影响较小,捕捞已经停止,贝壳类检测符合标准。



△赤潮海域


这次赤潮,面积并不算很大


6月19日,宁波市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在渔山列岛至檀头山海域发现含短裸甲藻(含神经性贝毒)和具刺膝沟藻(无毒)的赤潮,面积约380平方公里。


渔山海域已是外海,这里的海水原本清澈湛蓝,但现在有了明显的变化,一大团一大团的黑褐色海水分布在汪洋大海。


宁波市海洋与渔业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近几年,宁波海域极少发生赤潮。而这样的有毒赤潮,已有十多年没有在宁波出现过了。不过,总体上来说,这次赤潮的面积不算大。”


庆幸的是,现场没有发生鱼贝类死亡的现象,赤潮面积正在逐步缩减。

  

目前,南韭山西部海域的赤潮面积减小至约20平方公里,渔山列岛至檀头山海域的赤潮面积约280平方公里,水体颜色呈浅褐色。


宁波已启动赤潮Ⅲ级应急响应


赤潮分为有毒赤潮和无毒赤潮。有毒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暴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

  

据专家介绍,有毒赤潮的发生具有偶然性,要有多种条件结合,这次应该与天气有关——宁波正值梅雨季节,闷热的天气非常容易导致有毒藻类滋生。

  

根据《宁波市海洋灾害应急预案》规定,经宁波市海洋灾害应急指挥部批准,于20日12时启动赤潮Ⅲ级应急响应。

  

赤潮发生后,象山已临时关闭该区域的贝类采捕,并告知沿岸养殖户加强防范。


“现在正好是禁渔期,海上基本没有大规模捕捞作业,一些零星的采集贝壳也已停止。”工作人员说。

  

宁波大学海洋学院的蒋霞敏教授介绍说,滤食类贝类对有毒海藻相对不敏感,但有富集作用,毒素容易积聚在体内。


据初步检测,宁波发现的是短裸甲藻,属于裸甲藻目。它可富集到贝类等生物体中,并导致消费者产生诸如恶心、呕吐、腹泻、痉挛、支气管收缩、麻痹、昏迷等神经性中毒症状,因此也曾被广泛称为神经性贝毒。


沿海养殖业影响较小贝类检测符合标准


“目前看来,象山海域的赤潮影响有限,不会对宁波沿海养殖产业造成影响。”宁波市海洋与渔业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为安全起见,宁波市渔业环境与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于19日采集了渔山列岛海域野生厚壳贻贝、荔枝螺、佛手螺以及象山丹城市场野生贻贝等8份样品。



昨天傍晚,检测结果揭晓,报告显示,腹泻性贝类毒素和神经性贝类毒素均未检出;麻痹性贝类毒素除佛手螺有微量检出(小于国家限值标准<80μg/100g的十分之一)外,其余生物样中均未检出。“应该说,根据检测结果,贝类基本都是安全的。”宁波海洋与渔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由于渔山列岛海域目前的水温23.8度左右,为适宜于米氏凯伦藻生长的水温,相关专家判断,赤潮还将持续一段时间——米氏凯伦藻是我国海域常见的赤潮甲藻,能分泌溶血性毒素和鱼毒素,其引发的赤潮为有毒赤潮。据专家介绍,对人体而言,米氏凯伦藻的毒性较短裸甲藻属的毒性要低。


宁波市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将继续对赤潮发展趋势进行跟踪监测;宁波市渔业环境与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计划每天采集5种常见品种,及时通报检测结果。


有毒贝类单凭肉眼无法分辨,需要专业设备实验检测。所以,最近一段时间,市民购买贝壳还是要谨慎为上。


蒋敏霞提醒市民,最近一段时间,尽量不要吃贻贝、牡蛎一类的贝壳,如果一旦食用发生恶心、呕吐等症状,要立即送医。


浙江沿海的贝类都有哪些?


浙江沿海的贝类品种非常多,就算是海边长大的人,也未必能认清所有的贝类。


宁波大学蒋霞敏教授说,人们常说的贝类,全世界现存种类超过11万种,想要弄清楚所有的种类,可是一门大学问。


而贝类在东海的分布,分为三种:


一是暖水性种类(亚热带种类):泥蚶、缢蛏、彩虹明樱蛤等;

二是温带性种类:栉孔扇贝、偏顶蛤等,东海区是它分布的最南端。

三是强暖水性种类:珍珠贝科、芋螺科,由台湾暖流带入。


浙江人所喜欢的海鲜种类中,贝类也占了一方天地,特别是在养殖领域,目前我国的海水养殖产量中,大约有80%来自于养殖贝类。


浙江省养殖的贝类种类也很多,主要有牡蛎、缢蛏、泥蚶、毛蚶、菲律宾蛤仔、贻贝、扇贝、文蛤等。



牡蛎



浙江人喜欢叫它蛎黄。牡蛎是我国传统的四大养殖贝类之一,说出来让人惊讶,它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养殖历史。我们养殖的品种主要是太平洋牡蛎(也称长牡蛎)、近江牡蛎等。

 

泥蚶



在浙江省也很常见,也有着悠久的养殖历史。泥蚶习惯生活在潮间带到浅海的泥砂质海底,它的食物很简单,浮游性的单胞藻、哪怕是有机碎屑它都吃。生存能力强是它的特点,温度、盐度的要求都不高,就算是污水、赤潮它的抵抗力也很强,堪称贝类中的“小强”。

 

缢蛏



我们饭桌上很常见,肉嫩味鲜,营养丰富。很多人都爱吃,浙江特别是宁海长街蛏,非常有名,产量也不少。它也是海涂养殖的主要养殖种类。


它可以利用自己强大的足部挖掘泥沙,然后潜到泥沙里面穴居生活。它全靠足部运动,在洞穴中上升下降,来去自如。

 

扇贝




它可算得上一种名贵海产品,位列海产八珍之一。全世界扇贝种类超过300种,我们熟悉的“干贝”就是它晒干制作而成的。扇贝喜欢成活在低潮线附近到水深60多米甚至更深的海底。


我们这边比较常见的有栉孔扇贝、华贵栉孔扇贝,也算得上我国海区的土著种。



猜你喜欢


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发表署名文章:不忘初心 勇担使命


刚刚,新华社9个字新闻刷爆朋友圈!正文30秒,评论却看了60分钟……


追忆一个渐冻人的最后1411天: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真没吓你!女子跟着电视做瑜伽,因这个动作导致高位截瘫!


活动 | 寻找天生艺术家,第九颗行星等你来创作!



最近不要吃贝类了哦~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新闻客户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