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是9月1号开学?为这日子,多少人操碎了心!

2017-09-01 浙江新闻



最近,微信朋友圈、微博中,

一大波奇怪的病名来袭!


XX恐惧症、XX焦虑症、XX综合症……

当然,在这时节,这个“XX”,肯定是“开学”啦!


戳视频,听小学生说说他们的开学感言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j0544alfvhj&width=500&height=375&auto=0


9月1日,

这个日子对于所有学校教育的经历者,

都有着“新起点”的意味。

但这个“新起点”

为什么要定在9月1日呢?


令人操心的开学日


操心第一人

姓名:张百熙


张百熙在工部、礼部、刑部、吏部、户部、邮传部,除了少个兵部外,他当过古代“六部”中五个部的尚书。


但他最关心的事,好像还是孩子们的学习问题。他参照近代学制,订了一个官方学制,1904年1月公布。这一年是癸卯年,所以这个学制叫“癸卯学制”。


▍张百熙的照片


这个学制,他订得十分细致。其中一个原因,就和开学有关。


在当时,开学,大家都不反对,但朝廷中很多官员,反对的是开学的另一面:放假。


在这以前,学校既没有暑假,也没有寒假,孩子上学,要从年头学到年尾。有条规定是这么写的:“长不辍耕,幼不辍读,暑日休务者,薄其饩廪。”意思是:大人要一年到头做事,小孩要一年到头读书,哪个老师敢在大热天放假,那就扣他工钱!


在当时,要谁敢说给孩子放假,一帮“卫道士”要跳出来大骂:放假,不等于“放羊”吗?这违背往圣先贤的教诲,不只误人子弟,更是政治问题!当时这种大帽子,是可以扣死人的。


张百熙顶住压力,坚决给孩子们“减负”:每学年分为两个学期,第一学期于正月二十日开学,小暑散学;第二学期于立秋后六日开学,农历十二月十五日散学。


今年小暑是7月7日,立秋是8月7日。要按他这学制,暑假只放一个月零六天。

当时星期天放假,各国通行。已经给学生们放了寒暑假,星期天要不要放?张百熙最后的调子还是“放”!


但怎么放,又不让人抓住把柄。张百熙出的招数,让人意想不到。他规定:每月的房、虚、星、昴日为休息日。


这什么意思?当时西方国家一星期是七天,张百熙想规定一星期放假一天,但又不能明说。正好中国古代有二十八宿,按星宿排下来,恰好是一星期的四倍。要按现在的算法,房、虚、星、昴日对应的,差不多是星期四,东南西北各七宿中间的那天。当时人们迷信思想还很严重,就算有人想反对,但怕万一得罪星宿,也就只能憋在肚里了。


这种小事,都这么用心。张百熙真是操碎了心!


操心第二人

姓名:蔡元培



蔡元培制订的学制,让孩子们有了春假


第二个和第三个人,是一起操心的。一个是孙中山,另一个是蔡元培,绍兴人。


在操心孩子哪天开学这事上,蔡元培是个“快枪手”。


1912年1月3日,辛亥革命后,蔡元培被孙中山任命为教育总长,1月19日就改了学制。学制改得快,但很科学。


这次,将一年分成三个学期:8月1日至12月31日为第一学期,第二年1月1日至3月31日为一学期,4月1日至7月31日为一学期。


寒暑假要不要放?要放!但由各学校根据当地的气候,自己决定。这个学制只大致规定:暑假30天到50天,寒假7天到14天。寒暑假外,还多了个春假,反正是春和日丽的时候,所以日子就有点固定了:4月1日到7日。


现在很多学校放春假,享受假期的时候,可别忘了他。



操心第三人

姓名:马叙伦




马叙伦,杭州人。


大部分学校把第一学期的开学日子设定公历每年8月底、9月初,甚至有的干脆就设在9月1日。


但接下来,到底怎么开学、放假,就是一笔糊涂账了。


原因很简单,看看中国近现代史就知道了,之后十多年那段时间,中国就进入北洋政府时期,军阀割据,乱得一塌糊涂,连办学经费、教师工资都发不出来,哪天开学,什么时候放假,也只能“看情况”了。


到了1938年,有个统一的规定:暑假日期为6月30日至8月21日,共50天;寒假为1月1日至30日,共30天。看上去又变回两学期,其实和原来差不多,不过将二、三学期合并在一起,反正春假很短。


但怎么执行,却是个大麻烦:一因为抗日战争已经开始了;二因为他们居然考虑春节!要知道春节很多时候在2月,不过年时放假,过年时不放假!这叫孩子们怎么走亲戚?


千万别以为当时制订政策的官员太糊涂,这么做是有目的的!


春节时在图书馆自习的学生


当时的国民政府西化得一塌糊涂,对传统节日,坚决严防死守。比如说,严禁私售农历、新旧历对照表;规定各机关、各学校、各团体,“除国历规定者外,对于旧历节令,一律不准循俗放假”;更绝的还有一招,春节那天派人在街上盯着,要是有人敢喊“春节快乐”“恭喜发财”,对不起,那就要被请去“喝茶”了。


一句话,就是为了让孩子们忘了还有过年这回事。


终于迎来了解放。1950年8月1日,新中国教育部颁发《中等学校暂行校历(草案)》,规定中等学校一学年分两学期,暑假52天,寒假23天,春假3天。


和原先相比,暑假、寒假延长了,春假变短了,和现在的情况已经差不多了。最关键的是:春节没被忘掉。


第一学期开学的日子,倒还是差不多:每年8月底、9月初。


这时的教育部长是马叙伦,杭州人。



1987年,教育部规定,一学年分为两学期,第一学期一般在9月初开学,翌年元月份放寒假;第二学期2月下旬或3月初开学,7月放暑假。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寒暑假日子基本固定了:每年的9月1日到次年的6月30日为一学年。全国各地中小学,绝大多数会选择在9月1日开学,这成了一种惯例。


有开学,才有放假。想想那些一百多年以前的学生吧,人家可是一年到头都在读书;想想七八十年前的学生吧,在春节鞭炮声中上课、读书,是什么感受?那才真会得焦虑症、综合症呢!


当然,更要想想那些为了孩子们有个假期,操碎了心的人。这些寒暑假和春假,来得不容易啊!




猜你喜欢


开学第一天学校里哭成一片!真相感动无数人......


穿云破雾!看中国如何维护国家利益!《大国外交》第四集《穿云破雾》


我最喜爱的习总书记的一句话|要大力提倡“马上就办”的工作精神,讲求工作时效,提高办事效率


抓落实如敲钉子。今天,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为大家读“新语”


又被套路了!芒果月饼草莓月饼哈密瓜月饼…...原来全是冬瓜馅?


祝学生宝宝们开学快乐!


来源:政已阅(记者 沈蒙和)、工人日报(ID:grrbwx),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