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姚玉峰先进事迹报告会丨不忘初心,追随光明与希望

2017-09-13 浙江新闻


他将家国情怀系于心,在祖国最需要之时毅然归国,他把赤子仁心浇灌在30万例眼疾患者身上,他用独创的“姚氏角膜移植术”谱写着中国眼科医学的世界地位……


9月13日下午,省委宣传部、省卫生计生委、浙江大学在省人民大会堂举行姚玉峰同志先进事迹主场报告会。


报告会上,姚玉峰同志和另外5位报告人分别从不同角度,生动讲述了姚玉峰的感人事迹,充分展现了他信念坚定、一心报国的忠诚与担当,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坚持与追求,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仁爱与情怀,为我们呈现了一名当代知识分子的“最美”形象。


报告人:姚玉峰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眼科主任


我是眼科医生姚玉峰。我是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从医已经30多年,留学回国也已经20多年了。多年以来,总有人不断地问我:


当初为什么会选择眼科的角膜病专业?


为什么留学有成有机会留在国外却选择回国?


为什么要无偿普及角膜病知识和有我个人专利的姚氏法角膜移植术?


我是一名医者,治病救人、奉献患者是医者的使命和担当。今天,我想用:“不忘初心,追随光明与希望”为题,向大家汇报我的医心医路。


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我左眼的眼皮上,有一条长长的现在看起来不太明显的疤。这是我7岁那年一次意外的外伤留下的。当时我的左眼血肉模糊,大家都以为我的眼珠子被撞出来了。


是一位医术精湛的眼科医生,给我左眼皮这块不到指甲盖大的地方,里里外外缝了18针,挽救了我的左眼,而且术后也没影响到视力!童年这段特殊的经历,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对大夫的感恩和崇敬。我向往着自己长大后,也能当一名眼科医生。


上世纪80年代,我梦想成真,成为了一名眼科医生。进了这个专业后我才了解到:角膜病是眼科的大病。


据统计,全球共有4000多万名角膜病人,而中国就占四分之一。这其中的300万病人已经失明,永远生活在黑暗中。这些数字让我的心沉甸甸的,于是我将自己的专业方向锁定在了角膜病上。


而要把角膜病治好,需要多方面的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当时国内角膜病的治疗还是一穷二白,这一切促发了我想到国外学习的愿望和渴求。幸运的是,到了90年代,国家鼓励留学,我获得了卫生部的公派留学奖学金,得到了赴国际一流的日本大阪大学读博士的机会。几位导师都是国际眼科界的泰斗。


初到阪大,我的导师并不了解我,当我提出想读学位时,他们也未置可否。是一次学术会议改变了我的命运。


那是1992年的春天,被称为现代眼免疫学之父的哈佛大学眼科研究所所长,斯特莱茵教授,到大阪做眼前房关联性免疫偏差最新进展的学术报告。


在会议提问互动时,没有任何资历的我,斗胆向大师提出自己的疑问。我问:“如果免疫在眼前房可产生选择性抑制,绕开机理研究的细节,这个机理是否可被用来治疗某些免疫增强性的疾病,比如排斥反应?”


我的提问,出乎斯特莱茵的意料,因为这是另一个方向上的假设。他沉默片刻,若有所思地说:“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还没有研究过。可能性是存在的,值得探讨!”


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斯特莱茵突然从台上走下来,走到还有点羞涩的我的面前,兴奋地对着我的导师说:“这家伙很厉害!”


可以看出,我的导师很高兴,也很自豪。会议一结束,他就对我说:“留下来读学位吧,你的奖学金我来解决。”


科学需要质疑和探索才能进步。也许是我的初生牛犊不怕虎和勇于挑战的想法,打动了两位学术界的权威吧,幸运就这样降临到我的头上。


因为机会来之不易,我在大阪读书期间特别刻苦。几年的努力,我在角膜病的研究上,取得了三项在世界上有独创意义的成果。因此,当时以严谨苛求出名的大阪大学医学部的教授委员会,一致同意我提前2年进行博士论文答辩。


答辩后,导师们给我创造条件,都认为我会留下来继续向更高的学术高峰冲刺。毕竟,这里有全世界最好的研究平台和工作条件。当得知我要回国时,导师们都表现出了惊愕和不可思议。


确实,留下来,意味着自己可能在高起点、高平台上赢得更大的学术成就,生活条件和孩子教育也将极大改善。面对导师的诚恳挽留,面对他在我留学期间给予的无微不至的关怀,我有过犹豫,有过纠结。但是,静下心来,我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学医?我为什么要出国求学?想到万里挑一选派我出国留学的国家卫生部和母校,想到出国前留在脑海里那些痛苦不堪的角膜病患者,我坚定了回国的决心,因为,“学成回国、报效祖国”,这个初心我不能忘!


之后,美国哈佛大学也多次向我伸出了橄榄枝,我也婉言谢绝了。我相信,改革开放的祖国正处在千载难逢的大发展时代,中国现代医学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春天,这也是我个人施展才能、回报社会的最好时机,因此选择回国,我义无反顾。事实证明,我当年的选择没有错。回国后,我组建了自己的团队,建立了一个现代学科,我发明的姚氏法角膜移植技术有了广阔的用武之地!


姚玉峰资料图


说到“姚氏法角膜移植术”的发明,还有一个戏剧性的故事。


自从1906年德国医生施行人类第一例角膜移植,为角膜病盲的患者开启了希望。但是,排斥反应却成了拦路虎。各国的科学家前赴后继,努力了一百多年,一直没有攻克这个难关。


我的博士课题就是研究排斥反应机理,排斥反应最主要的对象是内皮层,仅有6微米厚,相当于头发丝的十分之一,这就是光明与黑暗的距离!


三年来,我尝试了三、四十种方法,用了上千只的老鼠,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一天早晨,仍停留在实验冥想中的我,去吃早餐。我随意拿起一只水煮蛋轻轻一磕,发现裂开了一个小口子,当我剥下一小片蛋壳,露出的是完好无损蛋衣!蛋衣?我突然如醍醐灌顶般顿悟:蛋壳跟蛋衣的关系,不就像角膜整个基质层跟内皮层的关系吗?如果先把类似“蛋壳”的角膜基质层与类似“蛋衣”的内皮层分离开来,那么内皮层完整保留的可能性就完全可以实现!灵光乍现,就在这一瞬间,一个分离术的初步设想,在我的脑子里形成了。


我欣喜若狂!然而,科学的路上没有一帆风顺。要实现这个设想,并不容易。现成的所有器械都不适合,我只能自己设计发明专用器械,经过无数次的研发磨合,成就了后来获得专利的“姚氏勾”及一整套姚氏手术器械,还有分离充填材料的粘弹剂。至此,我的设想变成现实的条件成熟了。


真正把姚氏法角膜移植用在病人身上,是在我回国一个月后的事。1995年5月20日,我主持了世界上第一例采用最新剥离术进行的角膜移植手术。术后无排斥反应,患者三个月后视力达到1.0。我可以自豪地告诉大家,20多年过去了,几千例姚氏法移植术后均实现了零排异!


2002年,经过多年的实践验证,我把这项技术的临床结果总结成论文,发表在国际眼科界最有影响力的杂志Ophthalmology上,当即美国眼科科学院就配发了快讯,称这是角膜移植领域的一大技术突破!


我的这项移植术,后来被国际眼科界命名为“姚氏法角膜移植术”,被大范围应用在国内患者身上,也被推广到美国、日本、欧洲等地。这项技术,还被写进了“国际角膜移植进步史”等教科书中。


回国后,我的门诊每天都有从天南海北慕名而来的病人,路途遥远,花费大,耽误病情。国内的同行们也经常向我表达对角膜病系统知识的渴望。


我想,一个人的服务能力太有限,如果有10个、100个、1000个姚玉峰,那就可以让更多人重获光明。知识和技术,只有服务患者,才能体现价值。


因此从2009年开始,我办起了“角膜病诊治新进展学习班”,培训超过5000多人次的眼科医生,学员涵盖了除西藏外的所有省份。每每听到回到当地医院的学员用学习班上的知识和技术,治好了他们的病人,我深感欣慰,觉得这才是自己最大的价值!


回顾我的成长经历,我要感谢,是伟大的祖国、伟大的时代给了我成长的机会,是各级组织给了我成长的平台。我只是做了一点点有益的事,却换来了巨大的荣誉和肯定,我深感惭愧。健康中国、健康浙江,是我们当代人的责任。我将不忘初心,倍加努力,继续追随光明与希望,更好地回馈社会,服务人民!


更多感人事迹点击查看》》

姚玉峰先进事迹报告会②丨厚植人才成长的沃土

姚玉峰先进事迹报告会③丨姚老师,我身边的楷模

姚玉峰先进事迹报告会④丨姚医生:您是光明的天使

姚玉峰先进事迹报告会⑤丨受益一生的三堂课

姚玉峰先进事迹报告会⑥丨用纯粹的心采写纯粹的人



猜你喜欢


一周一个价,最近这样东西价格涨涨涨,家家都有!为何涨得如此“疯狂”?


全球学子就业竞争力排名,36所中国高校上榜浙大第四!(附名单)


今天凌晨iPhone8已面世!送iPhone8的活动我们已经准备好了


被这样的硬汉感动!趁午休去医院动手术缝了20多针,然后若无其事地回到单位继续上班



给姚医生点ZAN!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