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疫情防控期间,浙江公务员招考有特别规定

浙江新闻 2020-10-16


6月29日,浙江举行第五十一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省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卫生健康委、省体育局负责人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省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省政府副秘书长陈广胜通报我省疫情防控最新情况:6月28日,我省无新增确诊病例,无新增无症状感染者。截至6月28日24时,我省现有确诊病例1例,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2例(含境外输入1例)。


就近期全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情况,发布会作了简要通报。



一、依据国内疫情进一步调整防控措施。


由于近期国内连续发生本地新冠肺炎病例,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通知》,自6月16日起,北京市中高风险街道(乡镇)人员、新发地批发市场等相关人员禁止离京。为切实阻断传染源,我省经研究决定,对有北京市中高风险街道(乡镇)、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等重点场所旅居史、接触史的人员,未按规定要求离京的,在来浙返浙后实行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对其他离京来浙返浙人员,持有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能出示包含核酸检测阴性信息的“健康码”绿码者,在测温正常且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可自由有序流动;对无法提供离京前7日内检测证明的,实行“落地即检”。


新冠病毒感染有极强的潜伏性,6月16日我省温岭市发现一起病例是从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返乡的经营人员,前4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经第5次检测结果为痰标本阳性才得以确诊。由于及时妥善采取管控措施,有效避免了病毒传播的隐患。对按规定需要隔离医学观察人员,我省严格进行2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1次血清抗体检测。隔离医学观察期间,如出现发热等异常症状,立即转送定点医疗机构进行诊治。同时,加强中高风险地区来浙返浙人员信息核查和登记管理,落实个人报告承诺制度。上述政策对所有地区、所有人员一视同仁,管控措施将随各地疫情形势和风险等级变化作动态调整。


二、持续抓好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


加强核酸检测工作,既有利于巩固防控成果、维护群众健康,又有利于人员合理流动、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我省根据风险因素和行业特性,动态推进“应检尽检”。自4月8日至6月28日,由政府组织的重点地区、重点人群核酸检测人数为335.8万人。积极推进“愿检尽检”。6月1日以来,全省医疗卫生机构和第三方检测机构平均每天核酸检测人数达7.6万人。


为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的要求,我省不断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和效率,目前最高日检测能力达26万份,确保核酸检测报告在12小时内出具。我省统一公布255家具有检测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第三方检测机构和150家综合服务点名单、预约咨询电话等信息,还将根据检测工作需要,继续合理布局和增设检测采样服务点,切实提高检测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在明确“应检尽检”费用由各地政府承担的同时,我省率先将学生去发热门诊所需核酸和血清抗体检测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并于4月30日进一步将政策扩大到所有参保对象。


三、加强船员换班管理服务和沿海港口疫情防控。


为有效防止境外疫情输入,又切实满足船员换班合理需求,我省落实沿海属地责任,按照“应换尽换、应上尽上、应检尽检、应隔尽隔”原则,加快中国籍船员换班审批速度,严格落实无特殊情况抵港48小时内完成换班申请上岸要求。4月1日以来,全省累计完成829艘次、10012名船员换班,日均换班112人,受检换班船员未发现相关病例。


为确保疫情防控无“死角”,我省在对换班下船船员开展核酸检测的同时,对所有抵港船修船舶、远洋渔船等在船船员也实行全员检测,确认无异常情况后再安排离港或船修。进一步完善国际船员健康申报机制,提前进行疫情研判。开展所有海港码头全覆盖防疫检查,严格落实防控措施,坚决消除潜在风险。


四、千方百计精准帮扶企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稳经济的基础是稳企业,稳就业的根本也是稳企业。市场主体在,经济发展的根就在,社会就业的本就在。由于受全球疫情冲击,世界经济严重衰退,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不少企业面临生产经营困难。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企业精准帮扶机制建设,省市县联动,政银企协同,推动企业克难攻坚。


非常时期需要非常之策。我省下大力气减轻企业负担,制定进一步助力市场主体纾困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尤其是顶格落实好中央扶持小微企业减税降费措施,将减免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对小微企业自用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对中小微企业免征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等优惠政策,一并延长到今年年底。同时,将降低工商业电价5%的政策延长到今年年底,将降低企业到户水价、气价10%的政策延长到今年9月底,对今年7月1日至12月31日水资源费、人防工程易地建设费按规定标准的80%收取。在落实相关措施的基础上,省政府还实施“放水养鱼、涵养税源”行动计划,将进一步放大政策叠加效应,切实让广大企业休养生息,努力“留住青山、赢得未来”!


发布会问答


提问1:近期国内新增病例大多都与新发地批发市场关联,并且国外也陆续有肉类加工企业暴发聚集性疫情的报道,使人们越来越关注畜禽肉和水产品的安全问题,想请问浙江在这方面做了哪些防控措施?



陈广胜:对新冠病毒,我们有待于不断加深认识,也有必要将疫情防控从“防人为主”转为“人物并防”。6月13日,我省下发紧急通知,组织开展对市场环境、重点食品和从业人员的新冠病毒监测。同时,部署实施重点领域食品安全大检查,将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大中型商超、提供生食类水产品的餐饮单位、食品冷库等作为重点场所,加大对进口或国内疫情防控重点地区入浙的生鲜、冷冻畜禽肉和水产品的管控力度,实现重点主体全覆盖、重点品种全溯源、重点问题全销号。


此次大检查采取溯源追查、监督抽检、滚动检查等方式,围绕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点环节、重点品种开展台账记录、进货查验等现场检查,不符合要求的不得销售经营;对在抽检中发现问题的,做到产品控制、原因排查、整改落实、行政处罚、信息公开“五到位”。自6月13日至28日,全省共检查重点经营单位9.2万家,责令整改给予行政警告4343件,拟立案查处114件。从检查情况看,绝大多数市场主体都能提供进口畜禽肉、水产品入境检验检疫证明,包括三文鱼在内的冷链食品货源均与北京地区无关联。对大型批发和零售农贸市场环境、进口畜禽肉和水产品、重点从业人员等采样标本5159份,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总体来看,我省疫情防控基础工作是扎实的,食品安全是有保障的。我们正运用数字化手段完善管理模式,在全国率先开发冷链食品溯源码,以进口食品经营企业、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为入浙供应链首站,全面掌握进口或来自国内疫情防控重点地区的冷链食品在浙流向,实现从供应链首站到消费末端的全链条闭环追溯管理,确保我省不发生系统性的疫情防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提问2:目前疫情防控已经进入到常态化阶段,现在又值夏季,卫生环境对此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不知道在这方面我省目前有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孙黎明:做好公共环境卫生和个人防护,是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的一项重要举措。爱国卫生运动是我国防控传染病的一个传统法宝,重在基础、重在基层、重在平时,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积极开展防治结合和群防群控。我省爱国卫生运动也有着悠久的历史,1952年毛主席视察杭州小营巷,我省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爱国卫生运动,68年来,无论是应对鼠疫、霍乱,还是在环境卫生整治、卫生创建、农村的改水改厕、病媒生物控制、健康教育、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爱国卫生运动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我省的爱国卫生运动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开展冬春季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和爱国卫生月活动。在今年1月份疫情初期,部署开展了全省冬春季爱国卫生环境整治专项行动。聚焦重点场所和薄弱环节做好环境卫生整治。在4月份疫情向好的关键时点,组织开展了以“防疫有我 爱卫同行”为主题的爱国卫生月活动。1至4月,全省累计开展城乡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5.38万次,整治村庄(社区)2.22万个,市场2962个,病媒生物集中消杀5.92万次。


二是大力倡导群众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积极组织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和微信等新媒体,做好社区人群和重点场所的健康教育,加强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引导广大群众建立良好的卫生行为。1到4月份,全省爱国卫生运动线上活动参与人次达到2049.33万,线下活动参与人次达到441万,发放宣传材料1.77亿份,通过新媒体发布文章1.54万篇,阅读量达1.17亿次。


三是筑牢基层防疫健康防线。对重点场所和薄弱环节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向企业、学校派驻卫生防疫指导员,助力复工、复产、复学。同时,开展社区人群和重点场所的健康宣教。通过活动和教育,全省居民对传染病防控的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像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扎堆以及使用公筷公勺等等健康行为日益成为良好的习惯。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入开展夏秋季爱国卫生运动。作为加强疫情常态化防控的一项重要的举措,重点是要抓好“五项工作”:


一是深化国家卫生城镇创建巩固。创新城镇卫生管理手段、模式和理念,加强城乡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健康城镇和健康细胞工程建设,推动国家卫生城市(县城)、乡镇巩固提升再上新台阶。


二是抓好市场环境卫生治理。深化市场长效管理机制,全面提升城乡集贸市场环境卫生水平和精细化管理水平,做好市场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处置,合理引导和规范化管理摆摊、设摊,加强环境卫生管理。


三是做好病媒生物防制。坚持日常防制和集中防制、专业防制和常规防制相结合,落实餐饮店、景区等重点单位、重点场所病媒防制主体责任。组织发动单位、学校、家庭做好户内外杂物、下水道沟渠、屋顶楼台等等卫生清理,加强病媒生物的监测预警和专业服务机构规范化管理。


四是推进城乡“厕所革命”。加快建设符合标准、数量充足、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干净整洁的城乡公共厕所。抓好农贸市场厕所的提档升级,指导完成农村改厕任务,做好农村户厕无害化改造。


五是加大文明健康行为宣传力度。我们将积极推进健康知识“五进”活动,即进单位、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普及平衡膳食、戒烟限酒、适当运动、心理卫生知识,推广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等做法。结合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和季节性传染病流行的特点,加强对新冠肺炎肠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以及中暑、溺水预防救治等方面的宣传教育。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需要各个成员部门和广大公众的积极参与,重在抓平时、防日常、落细处,从而不断改善环境卫生面貌和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


提问3:7月26日,我省将举行公务员招录与遴选笔试。在疫情防控期间,请问今年在组织公务员招考方面有哪些特别规定?对考生又有哪些注意事项?


陈广胜:今年的公务员招考,最大的特点是将疫情防控工作贯穿各个环节。在硬件方面,将适当增设考点,减少考点内的考场数,降低人员密度。如果天气状况许可,考场可采用自然通风。此外,要在相对独立的区间设立临时隔离室,用于应急处置。考点启用前,必须对考场、候考室等全部设施开展通风、消毒、杀菌等环境卫生整治。


有别于往年,今年的考点将设立特殊考场,主要用于健康码为“绿码”却临时出现发热等症状、没有流行病学史的考生应试。对此次公务员招考,要做好人员排查工作。省人事考试院将在考前14天开始收集报考对象、考务人员的健康状况信息。仍在隔离治疗的患者以及隔离期未满的密切接触者,不得参加现场考试。


这里要专门提醒广大考生:首先,应如实申报考前14天健康状况,并填写承诺书;其次,近期自觉减少外出,避免人员聚集以及与不必要的人员接触;第三,乘坐公共交通时应戴口罩,加强途中防护,尤其是尽量避免触摸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物品,并及时洗手。省外考生要提前申领浙江“健康码”。作为考生,都很珍惜招考的机会。现在离笔试时间已不到一个月,希望大家执行好注意事项,以防万一,也祝愿大家届时考试能有充分的发挥和展示。


提问4:之前浙江为了疫情防控全面取消和延后了大型体育赛事举办,6月初,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了《关于有序恢复体育赛事活动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有序放开赛事活动的基本精神。大家现在都比较关心哪些赛事可以恢复了,省体育局对于有序恢复赛事活动将做什么样的安排?



张亚东: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为积极做好全省疫情防控工作,在省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在各地和广大体育赛事机构的大力支持下,前期我局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配合疫情防控大局,取消和延期举办在我省举办的重大体育赛事活动1049场(竞技性赛事440场,群体性活动609场),涉及直接参赛人数达30余万人。二是部署做好全省117家大中型公共体育场馆的防疫消杀工作。三是开展居家健身指导和线上健身活动,联合社会力量推出“宅家运动会”直播课程,全平台观看量超1000万次;组织线上公益活动“居家健身运动汇”,鼓励老百姓自行上传居家健身视频进行交流挑战,累计收获视频投稿3500个,视频点击总量达8000余万次,营造了浓厚的居家健身氛围。


前不久,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步趋稳,为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了《关于有序恢复体育赛事活动的指导意见》。省体育局认真贯彻总局的指导意见,于近日研拟本省有序恢复体育赛事活动的实施意见,并经省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批复同意。根据前述意见,下一步我们将在严格执行国家和省疫情防控各项指令、确保办赛、参赛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基础上,积极稳妥、安全有序推进全省体育赛事开展,以丰富群众生活,促进体育消费,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针对大家关心的赛事恢复工作,我们的总体方针是有序推进,分级分类管理:

一是国际性体育赛事、跨省际举办的大型体育赛事和全省性的马拉松暂不恢复办。一方面,这是国家体育总局的明确要求;另一方面,大规模的人员跨地域流动和人员聚集也会对疫情防控造成较大压力,因此,此类赛事暂不恢复。


二是全国性单项赛事要审慎有序办。由国家体育总局或总局项目管理中心、协会等单位主办的赛事,各地承办单位要结合当地疫情防控实际并取得当地主管部门同意,及时报省体育局职能部门备案。在确保安全管理到位,应急预案完备的情况下方可举办。


三是省级赛事要确保安全办。省体育局主办的赛事,由省体育局赛事执行单位与赛事举办地体育主管部门协商确定。坚持属地管理,各地、各单位要积极加强沟通协调,特别要加强与公安、教育、卫健等部门的协调,取得业务指导和支持。如省青少年竞技体育系列赛事,参赛人员必须是全省注册的在训运动员,人员情况都掌握就可以恢复举办。省级单项体育协会举办的赛事,按“谁主办、谁负责”的要求,严格落实各项责任措施。


四是地方性赛事要结合实际办。设区市以下单位举办的赛事,由当地体育部门负责做好赛前指导和赛事监管,逐步有序开放赛事。


提问5:针对目前的疫情防控形势,从全省办赛、参赛看,还有哪些新举措、新要求?


张亚东:关于赛事举办,首要任务还是要在确保疫情防控平稳的情况下逐步放开,因此,各地赛事机构我们要求根据本地的防控部署,有序推进赛事恢复举办。总体上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办赛参赛人员须全员摸底。赛事的组织管理人员与参赛对象必须为同意复工复学人员。严禁红码、黄码人员参与赛事组织和参赛。抗体阳性转阴性者暂不参与赛事活动。


二是办赛场所须全面清洁消杀。参赛报到前,根据各级防控办相关的防控疫情卫生清洁与消毒指南要求,对比赛、交通、运动员生活和用餐场所进行全面的清洁消毒。


三是疫情防控物资用品须配备齐全。要高度重视赛事期间的防疫物资保障工作,建立健全防疫物资保障工作机制,按照疫情防控工作需求和机构规模,配备必要的防护口罩、消毒液、红外测温仪等疫情防控用品,做好应急处置预案。


四是比赛场地要严控不明来历人员进出。要全面实施赛事场地“封闭式”管理制度,严控不明来历人员进出,加强进出流程管理,除组织和参赛人员外,禁止观众等其他人员进入比赛场地。


五是认真做好赛事恢复的预告工作。赛事恢复举办的时间明确后,要通过“赛事补充通知”或“疫情防控期间参赛告知书”等方式告知相关人员赛事恢复时间以及参赛前注意的事项和准备工作要求,确保安全有序参赛。


六是加强办赛组织管理和督促检查。各地体育部门要充分认清当前疫情防控的严峻性、复杂性,强化“守土有责”的使命担当,加强组织领导和部门沟通,明确责任分工,制定工作预案,确保把各项工作落实落细,注重办赛、参赛人员信息收集,便于溯源,增强主动性、前瞻性、科学性,构筑起赛事疫情防控严密防线。


对于赛事恢复,还要借此机会强调一下赛事各方的职责要求:首先,赛事主办单位要负总责。赛事主办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和省防控总体要求,科学预判赛事举办、规范有序提出赛事举办计划,合理安排比赛举办时间、地点、参赛对象、并严格赛事组织和保障人员把关。其次,赛事执行单位对赛事组织管理、裁判员选派要负主责。赛事组织环节要结合疫情防控需要,合理调整赛事举办的时间、规模,精准预判,科学决策。再次,赛事承办单位(承办地)要全面负责赛事的管控工作。要及时向当地疫情防控主管部门报请报备工作方案预案,要加强交通、住宿、就餐及赛事组织安排上的疫情防控特殊管理。对赛事工作人员、保障人员的安全负责。


同时,参赛单位要负责好参赛队伍的安全管理。要全面掌握参赛运动员、教练员及领队等相关人员的身体状况,确保参赛人员健康。省体育局近期将组织一次全省的竞赛管理干部培训,进一步加强对全省体育赛事的组织管理工作,提升管理水平。




更多新闻

源:浙江日报记者 黄慧仙 沈听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值班编辑:薛妍辰

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