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堂吉诃德]外国文学专题

李涓 文研青年 2022-12-22



编者按以下为冲刺群专题研究有关塞万提斯的讨论内容,请研友参考。感谢群友李涓同学供稿。因为是讨论稿,难免疏忽、不全,望谅解。





引言:关于塞万提斯的研究作为考研的重点之一。主要研究作品为《堂吉诃德》。历来考研考察侧重于人物形象、艺术成就,尤其两位主角:堂吉诃德及桑丘二者形象、典型意义、及二者互补性。时间有限,我的专题讨论力求做到所能的最好。

武大考题

2011年.简述塞万提斯《堂吉诃德》的反讽艺术。

      (从内容和手法两个维度谈)

   2012年.堂吉诃德和包法利夫人之形象比较。

      (把握二者共同点:对理想的追寻—最终的堕落)


答案请参考本期另一篇推送文章,请点击查阅历史消息查看。


作品内容:《堂吉诃德》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现实主义杰作,通过堂吉诃德荒诞不经的游侠史,主要描写和讽刺了当时西班牙社会上十分流行的骑士小说,并揭示出教会的专横,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困苦。。

思想意义:A.嘲弄王权 B.讽喻权贵 C.同情平民

重点考察:

1、人文主义:(从作品内容和人物形象塑造方面)HOT!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基本内容是:强调以人为本,反对神权、神性, 宣扬人权、人性 , 对以“神”为中心的宗教思想进行大胆的冲击 ;抨击梦寐如意, 推崇理性知识, 讴歌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巨人”式人物;否定禁欲主义, 追求现世享乐 , 蔑视天国幸福, 赞美爱情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美好感情;批判封建割据 , 拥护中央集权, 渴望结束宗教纷争、地方割据 , 建立统一强盛的民族国家。

   从作品内容来说,小说以现实主义的笔触 , 真实反映了当时西班牙社会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 并用了大量的篇幅, 展现了封建势力占统治地位的专制王权社会触目惊心的贫富悬殊现象。对上层阶级享受荣华富贵 , 劳动人民却无衣无食进行批判。

   从人物形象来看。中心人物堂吉诃德虽然是一个被嘲弄的游侠骑士的喜剧典型, 但在小说中他也是作为真正骑士的高度道德原则的体现者而出现的。 他坚信自己的理想最美、最好的是真理 , 是正义。 他怀着除强扶弱、济世救人的宏图大志, 去和他认为是恶的东西斗争。作者正是通过堂吉诃德这一形象 , 来表达进步的人文主义思想, 寄托作者的爱憎和希望。作品中堂吉诃德谈到骑士道就神智迷糊、荒唐可笑。但是只要不涉及骑士道的时候, 他头脑清醒、明白事理、谈吐非凡, 时时流露出人文主义者的真知灼见。反映了人文主义崇尚知识与理性。并通过桑丘成功担任总督张扬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且小说中 ,塞万提斯还半开玩笑地让堂吉诃德向牧羊人描绘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太古盛世”,在这样原始的社会里 ,人们吃野果 ,喝泉水 ,住树皮盖的屋子 ,简直成了“茹毛饮血”的野人。这当然是个笑话 ,然而堂吉诃德之所以看中和迷恋这个时代 , 主要是因为“那时候的人还不懂得`你的’ 和`我的’ 之分。 在那个太古盛世 ,东西全归公有。”这种反对私有制的思想 ,正是文艺复兴时期一切人文主义者所向往、追求的理想社会的核心内容。

  同时人文主义者主张个性解放和个人自由 ,反对封建的君权和神权。小说中堂吉诃德放走苦役犯 ,就是因为“人是天生自由的 ,把自由的人当奴隶未免残酷”。 所以他对那些戴镣铐的苦役犯们说: “打倒暴君 ,拯救苦难 ,这是我应尽的天职。”他支持少女玛赛拉摆脱封建束缚 ,到田野放羊 ,寻找自由的生活。 而且认为“所有的好人都应敬重她。”堂吉诃德曾经受到公爵的款待 ,但他对公爵豪华的城堡毫不留恋 ,觉得它像一座沉闷的牢房。他和桑丘受尽捉弄 ,终于离开城堡 ,走到郊外 ,立刻觉得精神焕发 ,他不禁感慨地说: “自由是天赐的无价之宝。”这些描写可谓含义深刻 ,发人深思。 可以说 ,公爵的城堡就好似当时黑暗的、扼杀人性的西班牙上层社会的一个缩影 ,而没有任何樊篱的广袤的自然世界才是人文主义者的自由天地。

(可结合作品详谈)

2、疯癫主题及其与理性关系

3、人物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堂吉诃德 :堂吉诃德是一个复杂的艺术典型,是现实中的“大众戏子”和理想社会中的“民族英雄”的统一体。作者借助时代错位与主客颠倒,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了这个梦想家+偏执狂的文化品格。堂吉诃德这个著名的喜剧人物在出游途中多次险些丧命,成为千古笑柄。但随着小说情节的发展,作者在其形象中逐渐注入了新时代的理想和忧患意识,使之染上了悲剧色彩。堂吉诃德这个复杂的典型,或以荒诞不经的梦想家的面目出现,或变身为真理与正义的捍卫者;糊涂时是一个乱冲乱杀的疯子,清醒时却是一个学识渊博的智者;似可怜又可笑,实伟大而崇高。这种矛盾反映了西班牙专制社会与正在兴起的资产阶级的历史冲突。

桑丘 (从人物形象的互补性、蕴含的人文主义理想、)

桑丘是塞万提斯在《堂吉诃德》塑造的文艺复兴时期正面描写的农民形象,寄托着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与主角堂吉诃德形成互补和对比。桑丘的人物形象及思想境界在作品中具有一个变化。开始 ,作为中下阶层农民的桑丘 ·潘沙,粗鲁、俚俗又自私自利,从他支离破碎、粗俗不堪的俗话, 表明了他卑贱的出身, 并与堂吉诃德形成强烈对比。他们一个又高又瘦骑着驽马 ,一个又矮又胖骑着小毛驴, 这些形式上的对比都为以后他们更为深刻的思想对比做了外在的铺垫。当堂吉诃德答应他到海岛上做总督时 ,他觉得还不如主人多给他几个瑞尔更实惠些, 他对现实充满着渴望 ,而对那些虚无缥缈的许诺并不在意, 当时他的语调充满怀疑。进入《堂吉诃德》的第二部之后,,随着游侠经历的丰富,,他的思路也变得敏捷而宽阔 ,心胸更加坦荡起来。他逐渐由一个自私、狭隘的小农, 向着更高一层的人文主义实践者转变。

 

4、艺术成就:

A.多维的叙事扇面:以“游侠”为原点向外展开B.故事套故事的盒子技巧:以主要人物及其性格为主线,横向交叉和套装大量框架式故事C.自爆叙事者身份,加入自己的观点D.创作与批评,具有“元小说”的特点E.阅读与写作关注小说所写的人物、情节在现实生活中是否存在的问题,F.真实与虚构追求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但又面临着从艺术上永远都无法达到的“真实再现”的困境,从而揭示了现代小说的这一宿命。G.迷宫模式,作品中作者、叙述者、原书作者、译者、民间传说、地方文献和假冒作品之间的不确定性,使作者几乎成了故事的参与者,读者也在不知不觉之中进入了文本创作的迷宫

 

重点问题:

1、分析比较薄伽丘、塞万提斯和拉伯雷小说中的人文主义。

 分析比较堂吉诃德与巨人传的讽刺艺术的异同。

(可参考钱理群有一门书《哈姆雷特与堂吉诃德的东移》)  

Ps:这两个问题中题主有些书也还没看到,会尽量去看书,回来补,大家也可以思考下。

 

2、为什么说堂吉诃德精神是一种戏剧性的荒谬?以堂吉诃德和哈姆雷特为例分析文艺复兴时期的疯癫主题。

   因为小说中除堂吉诃德之外的人物也都认为堂吉诃德 “恢复骑士道”是 “荒唐” 的奇想, 都报之以嘲笑。此时 , 从作品的深层内涵和作者此时的视角来说,讽刺的视角显然就由作者转向了作品里现实的这些人以及任何时候的读者。对于堂吉诃德这一形象来说 , 真正的讽刺确实来自于和他处于同一生活层面的现实中的人。正是在这种意义上 , 作者已站到了理解、同情并支持堂吉诃德的视角上。同样是在这个层面上 , 堂吉诃德戏剧性的从一个卑微的喜剧人物变成了崇高的悲剧人物。堪称“一种戏剧性的荒谬”。

作为人文主义者,堂吉柯德永远行动大于思想,在整部作品中处处是他的行动,他仅靠着一匹瘦小的马,一个破烂的盔甲和长矛,一个仆人就开始了他的荒诞的骑士征程,妄图复兴骑士道。他德疯癫来自于对基督教的坚定信仰,由于对自己理想中的骑士精神入迷而疯癫。在一定程度上是无意识的。他的行动和思想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他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作家心目中的理想人物,他熟知天文地理、关注妇女的命运、追求理想的乌托邦社会、提出了“社会改革的方案”,这些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当时西班牙社会的进步。但是堂吉柯德注定是一个悲剧,为了实现所谓的社会理想最终差点丢了性命,反映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下人文主义理想必然破灭。

 思想大于行动的人文主义者—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是一个典型的思想大于行动的人文主义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摆在哈姆雷特的面前,在巨大的使命面前哈姆雷特虽然有行动的决心却不知如何行动,思想过多而行动延宕,于是哈姆雷特便发出了一个天问“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而哈姆雷特的疯癫在一定程度上是被迫的。爱情、亲情、友情都背叛了哈姆雷特,现实压的哈姆雷特喘不过气起来,他只能自语、独白,以其疯狂的形式吐露出自己的心声。所以我们在文本中看到的出处是哈姆雷特自言自语式的独白,这近似疯狂的言语表达了哈姆雷特对世界、对人生、对理想的不满与愤恨。哈姆雷特行动的延宕、疯癫的语言反映了人文主义者在现实面前被无情的、彻底的击碎的悲剧。

 

3、   分析堂吉诃德的信仰和疯癫的关系。

  从外显的形态而言, 堂吉诃德的疯癫是虚拟的狂妄, 因为, 他要用骑士精神来改变不合理的现状, 或者更确切地说,是要使现在退往过去。因此, 这种思想是近乎痴人说梦。 而恰恰是堂吉诃德的痴人说梦式的疯癫偏执, 才使堂吉诃德的疯癫内隐着最高的善与美, 从而构筑着一个真实的自我世界。 美是心灵的直觉 , 不依靠外显知识的参与和干涉,因此, 我们不能从美的概念或思想出发来评判这种疯癫所显示的趣味, 它是个体生命对主体存在的肯定, 是对心灵自由信仰的炫耀。 这种炫耀就象一盏灯, 外显的部分是自我虚幻的物质世界, 只有内隐的光华才是生命的真实存在———审美的精神本质。因而, 在堂吉诃德的疯癫中, 信仰的炫耀是死亡的再生, 它是没有梦景的梦,因为堂吉诃德的疯癫是走向真理的自由, 不是用来聊以自慰的希望。  堂吉诃德的疯癫是自我灵魂的熔化,疯癫的本质应该是粉身碎骨, 即是要破坏一切被视为我们作为人的基础的东西, 砸毁一切在习惯上被我们视为永恒真理观念的规定性和明确性。 这种思想我们把它叫做“想入非非”, 这就是堂吉诃德的骑士理想, 堂吉诃德的骑士漫游思想在信仰炫耀的光芒中披荆斩棘, 堂吉诃德的疯癫不需要他人的预言, 不需要外显的评判尺度。 堂吉诃德的疯癫是心灵的自我预言, 在自我预言中有心灵大胆地说出真实的谎话:在风车上看见了巨人的思想与高空的距离, 在羊群身上看见了军队的风格与懦弱的本质,在理发师的铜盆里看见了自我崇拜与信仰的魔力, 在穷客店里看见了社会的等级与生命的渺小。 所有的自我宣言, 不需要文明知识的参与, 不需要历史认识的指导, 只需要心灵的自我欣赏与心灵的自由歌唱。 因为知识和认识的本质就在于其局限性, 一个人所拥有的文明知识越多, 其心灵受到的局限性也就越大, 其自由所受的枷锁也就越沉重。 带着枷锁的个体是没有生命的人, 因为这种人总是努力要保持与社会文明的一致, 从而也就总是处于一种卑怯与服从的状态之下, 因为他的知识不是他天生就有的, 而是要通过学习而获得———他相信外显的秩序, 就象《圣经 · 旧约》中的故事一样, 人类的始祖相信蛇的引诱, 相信人类自身以外的知识能够让自己明辨是非、知晓善恶, 但是得到的结果却是自我的消亡。 这种结果不是上帝的预先决定 , 而是智慧带来的讽刺:生命的美丽永远与知识的束缚不可调和。 生命的美丽存在永远不会依靠道德的善恶观念来显现,如果一谈论人的认识, 认识会教人永远生活在一个假恶丑的评判领域中, 而人却要试图摆脱被评判的假恶丑。 外在的知识便要教人去放弃自己的心灵直觉感激的能力与权利, 因为心灵的直觉感激不可能发生判断性的概念, 也就不会产生所谓的假恶丑的东西, 就象堂吉诃德的疯癫所直觉的世界, 那是一种不能用言语的方式也即文明的尺度去衡量的世界。这就是说, 我们只有忘掉那些把我们牢牢束缚在有限认识的永恒法则, 才能真正看清自我的本质、自我的需求是什么。堂吉诃德的疯癫意味着自我上升的愿望, 这种愿望丢掉了虚假的外层包裹, 是直线而不是螺旋式地上升到人类原初的善、美的境界, 从而到达人类认识之前的真的世界。 堂吉诃德的疯癫是一种心灵自我感激的表达方式, 这种表达方式的意义只有最初的唯一, 就是最初的悟读, 是情感的天然释放。堂吉诃德的疯癫所谕示的感激特性是没有因果阐释的自主权力, 因为这是灵魂的自我言说, 是灵魂的高兴之表达, 而“灵魂之高兴并不是因为它得到了什么。 它自己分赠自己, 并为自己的礼物而高兴。只有处于神魂颠倒, 即离开世界、与世界彻底决裂的状态下, 才有这种可能。堂吉诃德的疯癫在与外在世界的彻底决裂的状态下, 实现着自由的快乐和幸福。

 同时堂吉诃德的疯狂放射出生命个体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是对现存文明知识与社会信仰的否定, 是善与美的深情呼唤,。 福柯在《疯癫与文明》一书中提出: 在中世纪,疯癫或愚蠢在罪恶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在中世纪末的闹剧和傻剧中,疯人、愚人或傻瓜的角色变得越来越重要,他们开始作为真理的卫士站在舞台中央。差不多在 15 世纪下半叶,死亡的主题独领风骚。而文艺复兴时期,疯癫主题取代了死亡主题,但这“并不标志着一种断裂,而是标志着忧虑的内在转向”,堂 ·吉诃德式的“奇情异想”代表着浪漫化的疯癫,“正是由于这种疯癫,另一个时代、另一种艺术、另一种道德的价值会引起质疑” ,堂·吉诃德对恢复骑士的”黄金时代”的奇情异想的疯癫意味着文艺复兴时期“人”的觉醒,人们开始质疑现存的伦理道德与“人”自身存在方式的合理性,在“疯癫”的表象下隐藏着一种巨大的不安,“这是对艺术品中现实与想像的关系的忧虑,或许也是对想象力的创造与谵妄的迷乱之间以假乱真的交流的忧虑”,这种忧虑可以说是“人”的意识觉醒后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忧虑,理想世界与残酷现实的对比让让“疯癫”意象在文艺复兴时期不断上演。


4、《堂吉诃德》与《阿Q正传》比较研究(ps:武大爱考的类比分析)

相同点:喜剧性外壳下蕴涵着深刻的悲剧性

  马克思从历史发展规律本身出发认为喜剧的实质在于,他是以新旧交替为内核的历史矛盾运动中喜剧性因素的集中表现。当某种事物在历史进程中丧失了存在的合理性依据时,他的存在“变成了一种‘时代上的错误’,“最终‘陷入可笑的境地’,阿 Q 的病态性格是建立在人类普遍弱点之上的,走向的封建统治在人民精神上所形成的时代和社会的烙印,也是中华民族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正是这种内在的不合理性导致了阿 Q 思想行为的荒谬可笑。从阿 Q 身上我们看到了国民的落后﹑保守,看到了旧中国必然走向灭亡。堂吉诃德性格的喜剧性同样是时代逆流的产物。骑士道本是反映封建经济的观念形态,在西欧封建制度进入全盛时期的十一世纪流行。随着封建经济的解体和火枪在军事上的运用,他早已成为历史陈迹。可是生活在资本主义时期的堂吉诃德却偏要在现实生活中恢复骑士道精神。他穿着古代的骑士甲胄,脑袋里装的却是人文主义思想;他手中提的是中世纪的长矛,进攻的却是火枪﹑大炮装备起来的西班牙现实社会。时代的错误引发了他的种种“奇思异想”和荒谬行为,从而成为一个夸张的﹑滑稽的﹑喜剧性的角色。

 

不同点:

 性格及人格

  人格上阿Q,严格来说,他并不缺乏自尊意识,在他的内心深处潜藏着不甘受凌辱,改变自己的低下人格地位的愿望。但弱者的地位,冷酷的社会,决定了他只能以一种畸形的方式——自我麻醉,自欺欺人来争取自尊独立人格。这不仅无助于他实现自己的目的,反而使他的人格地位朝更低下的方向转化:从敏感禁忌,

以丑骄人到麻木健忘,自轻自贱,直至自己打自己幻想胜利,最终完全丧失了社会正常意识。目睹阿 Q 不幸人生,我们的情感经历着质的变化:阿 Q 不再是一个满是“劣根性”﹑令人鄙视﹑供人调侃的小丑,而是一个受尽了剥削压迫﹑奚落愚弄的挣扎着的弱者。

 而堂吉诃德。同样,堂吉诃德的游侠行为固然可笑,但他具有贵族的美好品质和高尚人格,他的的荒唐行为往往出于善良的动机。他攻打风车,是要铲除人类的巨魔;释放苦役犯,是为了反对奴役,给人自由;砸烂木偶戏台,是想解放正在受难的骑士。为了追求自己的正义理想,他餐风露宿,不畏艰险,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辞。他身上闪耀着高贵的品质和人文主义的美好特征。

 性格上,阿Q的油滑 、麻木、愚顽、憨拙在其性格的构成因素中占主导地位,而堂吉诃德性格的构成因素则主要是固执、痴迷、荒唐和疯癫。堂吉诃德的言行虽然荒唐、鲁莽,但是只要不涉及骑士文学,他便表现出渊博的学识,议论中常常充满真知灼见, 而且富于幽默感。

 精神胜利法的差别。

   鲁迅笔下的阿Q和塞万提斯勾画的堂吉诃德,均被认为是“精神胜利法”的典范,但二者在性质上也有区别。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消极的,“阿Q以如是等等的妙法克服怨敌之后,便愉快地跑到酒店喝几碗酒,又和别人调笑一番,口角一通,又得了胜,愉快地回到土谷祠,放倒头睡着了”。他借此去麻木自己那颗因地位卑微、 生活艰辛而充满痛苦的心,去适应那种凄惨的生活,丝毫没有借此去改变现状的意思。阿Q几乎成了“精神胜利法”的代名词,鲁迅有意突出他的这种特征, 力图通过阿Q这一形象勾画出中华民族的灵魂,借以揭示中国当时那种愚弱的国民劣根性。堂吉诃德的精神胜利法是积极的,在吃了亏以后,堂吉诃德仍安慰他的侍从  “咱们经过的那些暴风雨,都是马上要天晴风定的征兆,表示时势要好一幕幕场景,就在这样的舞台上重复演示转”。他借此鼓舞起自己继续前进的勇气,使自己不至于因暂时的挫败磨灭了意志,被一时的失败泯灭了其行侠仗义、救苦济贫、名扬天下的伟大抱负。 塞万提斯赋予他的主人公以更丰富的内涵。他把自己的人文主义思想嵌进了表面上疯癫可笑的堂吉诃德的灵魂深处。

 

 

5、《堂吉诃德》的现代性分析

(注:需注意还有后现代性分析)

(从包含多种永恒主题,以及对现代小说的贡献方面切入)

 

6、《堂吉诃德》与骑士文学终结

    骑士文学是在骑士制度建立的条件之下形成的一种文学样式 , 它充分表现了封建贵族阶级精神特征 , 反映了骑士阶层的生活理想。 骑士小说在结构上千篇一律 , 情节荒诞 , 行文冗长 , 叙事繁复, 人物的性格和外貌雷同 , 中心思想与内容大同小异。随着人文主义思想和相关作品的产生, 骑士文学在艺术价值的表现力上举步维艰。西班牙人文主义作家塞万提斯的著作《堂吉诃德》正是表现骑士制度衰落和骑士文学终结的一部伟大的作品。《堂吉诃德》从宏观和微观两大角度对骑士文学进行了批判。宏观上表现为对骑士文学赖以生存的封建制度和骑士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微观上主要从骑士文学的文体、思想、表现手法等方面对骑士文学进行了全面的否定 , 从而实现了否定落后文学形式, 倡导人文主义精神的目的。

 

7、   堂吉诃德与“狂人”比较

  从行为表现上看,堂·吉诃德与狂人都具有“疯癫”的特征,都是文学史上著名的疯子形象。堂·吉诃德是游侠疯魔症患者。这位骑士单枪匹马,勇闯天涯,矢志恢复骑士道。他将那匹又老又瘦弱的马取名“驽驿难得”,将众人眼中的丑女视作心中理想的“贵妇人”,将旋转的风车当作巨人勇敢迎敌,把羊群当做被施了魔法的敌军……种种行为似乎都表明堂·吉诃德的“疯”。而鲁迅笔下的狂人则具有惶惶不可终日的“迫害狂”症状,他的日记里反映的是一个险恶的吃人世界,他逃无可逃,自己也深陷吃人世界,弹精竭虑于自己被吃和吃人的病态行

为。这些行为也都可看出狂人之“疯狂”。

   而从写作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来看,堂·吉诃德和狂人也具有相似性。塞万提斯所处的时代,是新旧交替的时代。

  且两人还共同存在孤独的症状。堂·吉诃德单枪匹马,浪迹天涯,为“扫除人间不平”而浴血搏斗,但他却到处挨打受骂,没有人理解他想恢复美好世界的愿望。这位骑士一路上都是在不停地受伤中度过,而周围的“善良”的人们之所以对这位骑士热情纯粹就是为了得些笑料。这位骑士常常感到周围的敌意,“我亲身体验到,我的冤家有的是显形的,有的是隐身的; 而且我也拿不定他们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找什么机会,变成什么模样来攻击我。” 而狂人也同样的陷入了可怕的孤独的深渊,周围的一切都对他虎视眈眈。“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 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地议论我,又怕我看见。一路上的人,都是如此。”面对周围众人的戒备,狂人不禁疑惑: “我同赵贵翁有什么仇,同路上的人又有什么仇”。 堂·吉诃德与狂人在敏锐地感知到时代的不合理并试图拯救这衰落的世道时,却被还未启蒙觉醒的群众敌视包围,陷入一种不为世道所容的孤独的恐惧之中。鲁迅曾说: “暴君治下的臣民,大抵比暴君更暴” ,在某种意义上,“看客”的存在也暴露了旧社会的畸形、病态,表达了对不合理的旧社会的批判。而堂·吉诃德和狂人这两个“疯人”可以说是真正的知音,他们都陷入层层“看客”的包围之中,找不到安全感,时刻警惕着身边隐藏的各种迫害。

 堂·吉诃德和狂人的“疯癫”症状不仅包含了中西方知识分子共同的人文精神,同时他们也都具有各自的时代文化烙印。不同的时代思想、文化背景不仅造成了堂·吉诃德与狂人“疯癫”带有各自的差异性,也使两者的精神结构大相径庭。现代精神分析学大师荣格在其代表著作《心理类型学》一书中,从世界思想史的角度,从个体心理出发,勾勒了两种心理类型———内倾和外倾,前者“向内思考,思考自身”,后者“向外探索,靠近客观世界”。从堂·吉诃德的表现看,他是一个典型的“外倾非理性型”人物,一个夸大妄想狂症患者。他是“通过一种虚妄的自恋而与自身认同。虚妄的自恋使他将各种自己所缺少的品质、美德或权力赋予自己”。他明明是一个哭丧着脸的瘦弱老头,偏要自夸是武艺精湛的模范骑士; 他的座骑明明是匹老瘦的劣马,他偏要冠之以“驽驿难得”的雅号; 他的意中人明明是个像庄稼汉一样壮硕的村姑,他却偏要认为“她的相貌美丽无双,她的名声女中第一”。堂·吉诃德总是夸大其词,豪情万丈,而他所表现的“歇斯底里显然是外倾型最常患的神经病症。……其 特 征 是 对 正 常 态 度 的 一 种 夸张” 。而《狂人日记》中的狂人,他怕见人怕光亮又怕声响的“迫害狂”病态,与堂·吉诃德的夸大妄想形成很大反差。他“是最紧张的焦虑的牺牲者,……常常陷入极度的烦恼之中。他通常在实际能力方面表现出一种不可弥补的缺陷和对任何自我吹嘘的嫌恶”   。狂人无时无刻不与无处不在又无影无形的吃人的“青面獠牙”作着无望的挣扎、斗争,表现出人性的极度萎缩和被虐的恐惧。狂人令人震悚的哆嗦自语,活画出一个属于“内倾非理性型”的抑郁的人格类型。

 

  意蕴层次分析

  在文学批评领域内,文学批评方法层出不穷,从最传统的“历史——传记”类批评和“道德——哲学”类批评到晚近的后殖民主义批评、女权主义批评等等,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但是几乎所有的批评方法都只是从一个侧面对作品进行剖析、阐释,因此每一种批评方法都有其无法回避的局限性。顾祖钊先生在他的《文学原理新释》一书中,在把文本分为语言、形象、意蕴三个层次的前提下,针对文本的意蕴层面提出了一种新的整体性的批评方法——即意蕴层次批评,对文本的意蕴展开全方位的解读。因为这种方法具有其他批评方法所没有的综合性和整体性,所以用这种批评方法对文本的意蕴进行解读更具合理性。《堂吉诃德》是一部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的不朽名著,其中丰厚的蕴涵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自它诞生以来,人们便开始了对它的各种各样的解读,但是都是各执一词、莫衷一是,不同时代不同的人对它的理解都不一样。本文用意蕴层次批评方法这种新的方法对其进行整体性的探析,杂揉百家之长,避开各家之短,使《堂吉诃德》的意蕴在这种批评方法下获得较为全面的展示。《堂吉诃德》是一部既可笑又可叹的著作,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又油然而生一种悲壮之感,在笑声中体味深深的悲凉。本文把《堂吉诃德》的意蕴分为三个大层次,第一层是审美情韵层,主要分析了《堂吉诃德》荒诞的喜剧美和崇高的悲剧美;第二层是历史内容层,结合塞万提斯本人的经历和西班牙当时的历史,分五个层次进行阐析——塞万提斯本人的真实映射、西班牙社会的真实写照、摩尔人被驱逐的血泪史、西班牙海外殖民历史的曲折反映、反映了西班牙人文主义者与农民的社会关系等;第三层是哲理意味层,剖析了堂吉诃德的疯癫中显示的生命真实,从中看到知识分子“知其而不可为而为之”的人生态度,也映射出的塞万提斯的人文主义思想及其信仰危机和他心中的宗教理想,表现了作为文艺复兴后期代表的塞万提斯的进步的人文主义思想,蕴涵着作者心中无法磨灭的宗教理想,寄托了塞万提斯心中的爱憎和理想。



欢迎关注扫描二维码添加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或者添加答疑微信/QQ:2275828991,有更多文学院考研指导!希望本期答疑解答了部分同学的疑问。无论你报考哪里,小编都在此祝福你复习顺利,在考研的路上收获真知!我们下期再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