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研君有话说 ||关于武大文学类考研暑期深度复习点拨公开课的总结

编辑部 文研青年 2022-12-22

文研

青年

“文以会友,研途相伴”

“文以会友,研途相伴。”文研青年(微信ID:ddxsmax)为中文专业硕博研究生自发组织和独立运营的微信公众平台,旨在聚集对文学研究和文学考研有独到思考和见解的青年研究者和中文考研人。文研青年通过学术沙龙、经验交流会、读书会和考研指导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强平台凝聚力,如今已经成为硕博研究生活跃的线下交流平台和中文考研人信赖的咨询平台。

客服QQ/wechat↓

2275828991欢迎咨询

昨晚(即7.25)19:30—22:00,文研君给各位小伙伴直播了名为“武大文学类考研暑期深度复习点拨”的公开课,收到了很多好评和小红花,这让文研君不胜欣喜,同时也自觉羞愧。因为准备得比较仓促,直播的时间也不是很充裕,有些问题讲解得不够详细和深入,所以很感谢大家的谅解和包容,文研君一定争取下次做得更好!(奋斗)


既然老夫子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和“温故而知新”这样的话,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愉快地开始对昨天公开课的复习吧。

首先,文研君给大家介绍了三样工具,美其名曰:“一座天堂”(图书馆)、“一只蜘蛛”(中国知网)与“一颗星星”(超星)。希望大家一定不要轻易忘掉这三样宝贝哦。文研君后面推荐的书和资料基本能在这三个地方找到。要是找不到,文研君可以和大家一起找,但前提是你自己找了而没找到噢(不然文研君就变成搬书机了,抱歉,文研君暂时木有开发这个功能)。


然后,文研君简单地讲了讲心态问题,结论是要对自由充满自信,所以我们不急;要对必然充满恐惧,所以我们不会懒。

第二,文研君和大家讲了自己对这场考试的理解以及所谓的重点、难点、热点。结论是不要求全责备,存在知识缺陷是很正常的,但是能“心中有树,心中有数”就很好。



在开始第三部分之前,文研君说了说为什么不推荐大家看超星上的视频的原因。文研君的第三部分是针对每个科目都推荐了一些书目,并对每本书都做了简单的讲解和说明。这些书是下面这些“小宝贝”(也有“大宝贝”):

1、古代文学:

通史: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三版)

陈文新《中国古代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章培恒《中国文学史新著》

林庚《中国文学史》(清华大学出版社)


拓展读物:

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或《清思录》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

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

徐公持《魏晋文学史》林庚《唐诗综论》

程千帆《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 古诗考索》或《程千帆选集》

葛晓音《八代诗史》《唐诗宋词十五讲》

尚永亮《唐诗艺术讲演录》

王水照《宋代文学通论》

陈文新《传统小说与小说传统》《中国文学流派意识的发生和发展》(“四书”)《明清小说名著导读》《且向长河看落日》


(四大名著导读丛书)

周先慎《中国文学十五讲》《明清小说》(北京大学出版社)《古典小说鉴赏》

王兆鹏《唐宋词史论》《唐宋词名篇讲演录》

张锦池《中国四大古典小说论稿》

蒋寅《百代之中:中唐的诗歌史意义》《清代文学论稿》

莫砺锋《杜甫评传》《杜甫诗歌讲演录》


作品选:

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或袁行霈《中国文学作品选注》

余冠英《诗经选》《汉魏六朝诗选》

程千帆《古诗今选》

萧涤非《杜甫诗选注》或葛晓音《杜甫诗选评》

郁贤皓《李白集》(凤凰出版社)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李梦生《宋诗三百首全解》

2、现当代文学:

文学史: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研究》

陈国恩《中国现代文学》

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

於可训《当代文学概论》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名著教程》

樊星《中国当代文学》


拓展读物:

洪子诚《问题与方法》《当代文学关键词》《当代文学概说》《当代文学的概念》

陈思和《中国现当代小说名篇十五讲》《中国新文学整体观》

王晓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

吴秀明《中国当代文学史写真》

严家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全三卷)

钱理群《心灵的探寻》《鲁迅作品十五讲》《与鲁迅相遇》

李欧梵《铁屋的呐喊》

汪晖《反抗绝望》

王富仁《中国文化的守夜人》《现代作家新论》

蓝棣之《现代诗的情感与形式》《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

赵园《论小说十家》《北京:城与人》

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

於可训《新诗文体二十二讲》

孙玉石《中国现代诗歌艺术》《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新诗十讲》《中国现代诗导读》

武汉大学出版社“红烛学术丛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珞珈语言文学学术丛书”


作品与作品选:若干。高等学校语言文学名著导读系列教材

3、外国文学

涂险峰《外国文学》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

朱维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 亚非卷)

徐葆耕《西方文学 :心灵的历史》《西方文学十五讲》

郑克鲁《20世纪外国文学史》(上下)


拓展书目:

郑克鲁《欧美文学名著导读》

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影响的焦虑(中心)”

蒋承勇《西方文学“人”的母题研究》《西方文学“两希”传统的文化阐释》《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现代阐释》《20世纪西方文学主题研究》

刘建军《基督教文化与西方文学传统》

莫运平《基督教文化与西方文学》

黄铁池《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名著文本阐析》(北京大学出版社)

陈中梅《神圣的荷马》

刘小枫《索福克勒斯与雅典启蒙》

残雪《永生的操练》

杨周翰《莎士比亚评论汇编》

陈众议《塞万提斯学术史研究》

白璧德《卢梭与浪漫主义》

杨武能《走近歌德》

艾布拉姆斯《镜与灯》

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

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

李健吾《福楼拜评传》

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

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二十世纪外国文学选讲》

纳博科夫《文学讲稿》

叶廷芳《论卡夫卡》《卡夫卡评传》

曾艳兵《卡夫卡研究》

残雪《灵魂的城堡》

李维屏《乔伊斯的美学思想和小说艺术》

刘象愚《从现代主义走向后现代主义》

曾繁仁《20世纪欧美文学热点问题》

汪介之《欧美文学评论选》

吴元迈主编“世界文学评介丛书”选介

4、文学理论: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五版)《文学理论新编》《西方文论十讲》《童庆炳讲古典诗学》《从审美诗学到文化诗学》

韦勒克《文学理论》

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入门》

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


5、古代文论:

李建中《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文论与文化经典讲演录》《文心雕龙讲演录》《体:中国文论元关键词解诠》《批评文体论纲》《中国文论经典导读》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发展史)

王运熙《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文心雕龙译注》

王元化《文心雕龙讲疏》

杨明《文心雕龙精读》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

钟嵘《诗品》

杜甫《戏为六绝句》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严羽《沧浪诗话》

李清照《词论》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刘熙载《艺概•词概》

王夫之《姜斋诗话》

王国维《人间词话》《红楼梦评论》


6、西方文论:

马新国《西方文论史》

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朱立元《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


7、比较文学(含比较诗学):

曹顺庆《比较文学教程》

赵小琪《比较文学教程》

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

王向远《宏观比较文学讲演录》

曹顺庆《中西比较诗学》

童庆炳《中西比较诗学体系》

张隆溪《20世纪西方文论述评》《比较文学研究入门》《道与逻各斯》

刘若愚《中国的文学理论》


还有一部分“消闲”书,就不一一列举了。



第四部分阐述的文研君自己归纳的考研指导思想和思维方法。这里先截个图(独家原创,有图有真相):



这部分和第三部分一样,都是满满的诚意呢。这部分开启“文研君语录”模式吧(嘚瑟中):


首先是“四结合”,文学史、作品、专著、传记是一个整体,让作家和知识的形象更加立体。这个好处是什么呢?那就是答题时会十分全面。举例来说“稼轩词豪,东坡词旷”的观点。首先可以举例证明大体上看确实如此。但二者的底蕴其实都是“悲”。再继续往下,(或许)可以说稼轩词亦偶尔可以旷,而东坡词有时也自有豪迈之情。这样这个整体就全面了。


其次是明中心。建议用一个词或一个意象来把握一个人(或一个人的一个层面)。记住一个关键词,然后去展开联想。举例:鲁迅“反抗绝望” 杜甫“诗圣”


其三是别同异。即有意识地将作家作品进行一定程度的比较。 沈从文的“乌托邦” 与其他“乌托邦”。 再比如:张爱玲“怨女” 丁玲“欲女” 萧红“愚女”


总结:知识和人一样,也害怕孤独,它也需要伙伴、朋友与敌人。只有能把它们联系起来,它们才会在你的心灵中来回激荡,不容易忘却,形成巅峰体验,也不难唤醒。而且只有有意识地去联系它们,你才它们相遇的次数才会多,这样才会彼此熟悉,日久生情。



思维方法篇

文研君一共归纳了三种思维方法,这三种方法是:

大小之间:“语境”的切换。说是“语境”其实也不对,更确切的说,应该是一种文化场域。这种文化场域的切换要求“深剖为文之用心”,就像老子说的“反者道之动”,不仅要看到评论,也要看到评论者,如张炎之批评吴文英;又比如周济之称许周邦彦为“集大成”(其一是为了对抗浙派的姜夔、张炎;其二是符合周济本人的词论“浑化”“非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其二,跳出题目本身,寻求题目成立的理由。比如论述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原则(隐性比较,大场域的思路);其三,回归历史语境,寻求其合法性,如郭沫若、茅盾一类人的评价,用观念之变迁来解释。事实上,在理解事物时也可以把事情放小,但对考研的帮助好像不是很大。(实际上,完全的客观是不可能的,最终要达到的其实是历史的共谋。)


深浅之际:“理论”的进入。这是十分麻烦的,也只能尝试一说。首先,放弃记忆理论本身,而是去记住理论的运用环境,在生活中去寻找类似的理论切入场域。比如说“陌生化”理论,“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比如说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春夏秋冬,想到“现当代女性群”是否有运用的可能;再想想格雷马斯的行动元,在叙事性作品中是否可用;而新批评是否能用于古典诗词,“多义”“矛盾”“不和谐”“反讽”“张力”等等。作者在作品中随意出没,是否是元小说;对理论先有运用的兴趣,然后才有运用的可能。这个过程是由浅及深的,也即由浅及浅,缓慢深入,先在墙外“偷学”,最后才能登堂入室。


远近之刻:“体验”的开启。无论何时,我希望大家一定要保留对自我体验的确信。也唯有体验本身才是自己的。理论、知识这些都太高大上,作家、作品也实在太遥远,所以“相由心造”,“物自己生”,即使有些想法不被外界认可,但还是应该保留着,比如在我的印象中孟子就是一个特别傲娇的小老头;而孔老夫子是个慈眉善目白发飘飘的老爷爷;老子则是个仙风道骨的神仙;再比如杜甫是“乾坤一腐儒”;李白是“酒鬼”兼“驴友”;这些感性的印象是人生极其宝贵的,我不希望各位学到了知识和理论之后就丢弃掉它们,不能成为知识和理论的奴隶。学习只是为了更丰富的体验,将知识与理论从遥遥难及近到唾手可得,永远离不开“体验”。



最后是曲乱唯仁部分,也是本堂课的结束语。文研君用了福柯、钱穆和程千帆三位大牛的话来自勉和勉励大家,希望我们在这个阐释自由的时代有所为有所不为,坚持“以仁心说”。

这堂课的效果据说很好,那么我们再来观赏一下答疑环节吧,昨天的答疑是直接语音,不方便展示,那今天文研君就选择一些典型的问题来书面回答吧:


同学A

什么时候开始针对试题背书呀?答题的时候不会组织语言怎么办?

文研君

背书的话,建议至少在二轮复习在开始。首先还是应该对所有的知识有一定的把握,然后再去有选择性的背书。


语言的组织是需要训练的,在训练的过程中,首先要理清楚问题和回答的思路,然后再去动笔,要先心中有数。


在书写的过程中,要注意叙述的逻辑,建议使用层级化表述,同时多使用表达观点的词语。如:“首先,其次,再次,最后,结论是,事实上,我认为,综上所述”等,这样会显得清楚明白,而且也有助于表达能力的提升。


同学B

现在每两天看完一本教材,但是没有记笔记,这样合适吗?

文研君

同学你看书的速度真是令人佩服。但是做事情往往欲速则不达噢。当然,如果这是你的看书习惯,那么应该也没什么吧。


但文研君还是建议重要的基础书目应该要仔仔细细地去琢磨琢磨,虽然没必要像文研君这种蠢货专门花一个月去啃《西方文论史》,但那些重要的章节是需要细读的没错啦。


如果读书速度实在快,那么文研君建议你采用多次阅读回忆法。即在每次阅读之后马上对读过的书进行回忆,如果发现什么都没记住,也没有获取到什么感性印象,那么你是不是会心慌……然后你肯定会老老实实开始啃书(偷笑)。


记笔记这种事文研君不好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习惯,平时记笔记考研也记笔记。有研究表明,习惯是提高效率的利器,也是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没必要为了考研而重新创造习惯。


同学C

题目的答案看起来好像就中心的那几点,自己组织语言要编好多,感觉好难……

文研君


同学你看到的可能只是表象,一个中心点是可以无限向外延伸的(只要你的相关知识足够)。而且一旦你复习进入状态,只会觉得知识太丰富以至于纸短情长,应该不至于担心答不满的问题,而是担心写不完,写不下……


另外,编答案这种事其实不是很难,主要就是掌握“套路”,常见的论述方式就那么几种。


同学D

记笔记感觉速度好慢……

文研君

首先,我建议有记笔记习惯的人记笔记。如果各位在强迫症与危机感的冲击下觉得一定要记笔记的话,那么文研君强调一点,笔记一定不能过于求全。一旦你妄图不遗漏任何可能的知识点,你就不是在记笔记,而是在抄书……(是的,就是文研君每天中午都在做的那种蠢事)笔记应该也是“PPT”即强有力的刺激点,重点。充其量也不过是详细版的PPT。


所以,当我们记笔记的时候,请想一想自己是不是在抄书……文研君自己最推荐关键词记忆法,记笔记的时候也可以记录关键词的,应该会有减负的作用呢。

同学E

听说暑假班讲课又快容量又大,怕跟不上……暑假班最好复习到什么程度呢?

文研君

不知道大家有木有过“死去活来”的经历。文研君曾经花一个月时间看了康德的第一批判,整得云里来雾里去,只觉得半死不活,生无可恋……但是当我终于似懂非懂地读完那本书,后来发现自己真的变化很大,感觉自己换了个人,尤其是思维和想法都会深入好多。


所以,有时候要被强行拔高一下下才能突飞猛进呢,咱们的暑假班就是把大家拉得高高的,这个看到考研这个小矮子的时候就能尽管欺负啦哈哈哈。


另外,暑假班这种事情是面对所有人的,不同复习程度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收获的啦,这样就好像咱们去听大牛牛们的讲座一样,是一个道理的。如果一定要有一个最适值的话,那么大概是一轮复习快要结束或进入二轮复习不久,因为暑假班主要传授的可能就是整理知识的重点及技巧吧(偷偷说一句,有很多独门秘笈噢)


……还有好多问题,虽然文研君已经习惯被大家“群起而攻之”,但感觉昨晚还是淹没在了热浪滔滔的题海里。

好了,公开课的回顾就到这里喽!昨晚没来得及听课的童鞋赶紧去听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最后,悄悄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文研君最近在给大家艰难地准备一个惊喜呢,虽然还在难产中,但迟早会面世的,敬请期待!

文研君敬上



文研青年简介

“文以会友,研途相伴。”文研青年(微信ID:ddxsmax)为中文专业硕博研究生自发组织和独立运营的微信公众平台,旨在聚集对文学研究和文学考研有独到思考和见解的青年研究者和中文考研人。文研青年通过学术沙龙、经验交流会、读书会和考研指导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强平台凝聚力,如今已经成为硕博研究生活跃的线下交流平台和中文考研人信赖的咨询平台。


总策划:Colin

内容:编辑部

排版:刘西

审核:元贞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1. 直播通告 ||武大语言学学硕/汉硕暑期现代汉语语音专题直播课听课通知,文研青年独家出品

  2. 2018中文考研||武大华师中文专业课集训营报名须知

  3. 深度复习 ||中文名校文学类专业复习暑期攻略

  4. 盘点 || 文研青年公众号经典推送

  5. 深度经验 ||文学理论考研复习方法论略谈,文研青年独家专稿

  6. 有问必答 || 文研青年中文考研答疑专贴

  7. 问答集锦 || 武大文学类上篇,文研青年独家整理

  8. 问答集锦 || 武大文学类下篇,文研青年独家整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