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研考情 |2019年武汉大学文学院学硕考研考情分析,文研青年独家发布

文小研 文研青年 2022-12-22

随着2019年考研在2018年9月24日进入预报名阶段,众多高校发布了招生简章与招生目录。对于武汉大学文学院各招生专业,武汉大学研究生院于9月15日发布了招生简章;于9月20日发布了招生目录;详情请查阅武汉大学研究生网。文研青年已经发布武汉大学文学院汉硕专业的考情分析。下面,文研青年为大家分析了2019年武汉大学文学院学硕的考研情况,请各位研友参考。

图片截图于武大研究生院官网。

招生专业概况


武汉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有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写作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对外汉语教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汉语国际教育十个专业。学科教学语文从2016年起取消,不再进行招生。除汉硕外,其他专业均为学硕专业。

这十个专业录取并非每个专业进行划线,而是各大类统一划线。很多考生看到自己心仪专业往年进入复试的仅有一两人,就误以为该专业当年只招生一两人,这是一个很大的认识误区。


比如文学类的五个专业(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写作学,包括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的古代文学)初试题目相同,复试分数线也统一划定,2016年统一划为375分,2017年统一划为370分,2018年统一划分为365分,再根据各科上线人数进行差额复试。文献学专业一般分数线和文学类相同。


语言学类的三个专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对外汉语教学),也是相同的情况,具体分数线如下:2016年统一划为390分,2017年统一划为355分,2018年统一划分为365分。


 每个专业内都有不同的研究方向,比如中国古代文学包括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宋元文学、明清文学方向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的元明清文学和中国小说史方向;文艺学包括古代文论和西方文论方向。在被录取之前,考生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文学方向稍有侧重,但不需要明确报考某个方向,只需要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明确自己的报考专业即可。文学院导师选择是入学之后导师与学生双向选择,一般研究方向是和导师选择有关,考生无需过于纠结研究方向。


往年录取情况

(学硕统考为26,汉硕合计为35+30,表格有点错误)


2015年  总计划招生151人,学术学位98人(文学类+语言学类+古典文献学),专业学位53人(学科语文+汉语国际教育);夏令营加保送人数100人:文学类69人,语言学类19人,古典文献学7人,学科语文4人,汉语国际教育1人;统招共录取57人:文学类共16人,语言学14人,古典文献学6人,学科语文8人,汉语国际教育13人。最终总招生157人。


2016年  总计划招生148人,学术学位97人,专业学位51人,后调整为学术型113,专业学位35;夏令营加保送人数100人:文学类68人,语言学18人,古典文献学6人,学科语文4人,汉语国家教育4人;统招共录取54人:文学类14人;语言学13人,古典文献学2人,学科语文5人,汉语国际教育20人。最终录取154人。


2017年  总计划招生145人,学术学位105人,专业学位40人(取消学科语文,只保留汉语国际教育,开始招收非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后更改为学术学位112人,专业学位33人;取消夏令营,共保送92人:文学类69人,语言学类12人,古典文献学7人,汉语国际教育4人;统招共录取:文学类16人,语言学7人,古典文献学3人,学科语文取消,汉语国际教育全日制40人,非全日制128人。最终录取全日制158人。


2018年  总计划招生139人,学术学位99人,专业学位40人;另招收非全日制15人。共保送93人:文学类63人,语言学类16人,古典文献学6人,汉语国际教育8人;统招共录取:文学类16人,语言学9人,古典文献学4人,汉语国际教育全日制42人,非全日制3人。最终录取全日制157人。


2019年  总计划招生130人,学术学位95人,专业学位35人;另招收非全日制30人。保送名额暂定为74人,研招网公布的学硕统招名额为26人。

考情分析


从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武大文学院每年学硕、专硕的招生规模在140~150人之间(最后录取也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每年每个大类的招收人数也相对稳定。能推算出来的只是各大类整体招生规模,大家初试后,按照文学类、语言学类和汉语国际教育三个大类分开排名,将成绩统排名次,根据1:1.2的比例(一会调整,只会多不会少)从高到底依次录取,这个最低分基本就是复试分数线,过线的同学依次进入各专业教研室复试。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最终进入复试的各个专业人数和报考这个专业考生的整体考试情况有关,有的专业整体分数高的人多,分数段长,上线的就多;考的人少的专业,考的整体情况差些,上线的就少,当然也可能就没有上线的,因此就造成了大家看到的各个专业不均衡的初试情况。


2017年武大文学院将专业硕士学位学科教学语文专业裁撤,在总体招生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多出的名额分流至其他学科,又因为17年推免生招生规模相对少于15、16年,这就使得学硕和专硕(汉语国际教育)的总招生名额比往年有所增加。但是不少同学对此情况不了解,综合考虑没有报考武大,所以这又造成了武大文学院统考报名人数比往年任何一年都要少很多,这也就是17年写作学、对外汉语教学两个学硕专业无人上线的直接原因。


文学类(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写作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初试分数起伏较大。15年和16年由于夏令营营员、推免生等扩招,导致统考入学名额整体较大幅度减少;再加上近两年初试专业课卷面难度相比往年有所降低,造成考生平均得分偏高,2016年文学类初试分数线高至375分,这使得第二年报考时,许多考生望而生畏,2017年分数线下滑到370分。2018年文学类的统招人数与2017年相同,但分数下降为365分,变动不大。


性价比同样很高的武大语言学等专业,2016年390分的高合格线也导致17年分数锐减到355分,比去年低了近四十分,可见武大文学院很注重统考生的录取比例,并非网上传言的那样只招一两个人。2018年语言类的复试分数线提升为365分,与2017年相比有所上升,但单科分数线有所上升,值得大家注意。



通过对前几年的考情分析,2019年考生可以综合分析判断自己对学校和专业的选择。鉴于2015、16年缩招,2017年回暖,2018年招生情况继续保持平稳,18年暑期依旧没有夏令营等现状,文研青年预测2019年招生会同2018年基本持平。请同学们结合最近5年的考情综合决定报考专业。


此外,关于对外汉语教学写作学两个专业作出的说明:


2016年写作学统招进复试2人,录取2人;对外汉语教学进复试3人,录取3人;2017年对外汉语教学和写作学均没有统考录取同学;2018年对汉语教学依旧没有统考录取同学,写作学有1人进入复试并被录取。


这两个专业并非不再开设或不招收统考学生,而是两个专业均为大类统一划线,这两个专业这一两年都出现了无人过线的情况,因此2017年和2018年部分专业没有人被录取,但往往相对冷门专业只要过线了就多半能被录取。2019年的考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决定自己的报考专业。


关于武大文学院学硕的真题解析全程辅导,与冲刺视频,冲刺模拟题(11月初发售),详细请查看淘宝店铺“文研青年中文考研店”,或咨询文研青年客服2275828991。



关于武大文学院学硕和专硕考研专业,文研青年将继续持续性地推送相关最新考情,请有问题的同学继续留言反馈哦。 



往期精彩文章

文研青年暑期中文全科集训课程反馈

18年武汉大学写作学考研经验谈

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及其诗歌

文学的故乡:阿来与他的嘉绒藏区

文学的故乡:贾平凹与商州古城

十个海子全部复活:海子及其诗歌创作


策划 | 文研青年

图片 | 网络

编辑 | 陆吉

审核 | 青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