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题研习 |一篇优秀的文学评论如何炼成?附最新评论真题及范文

文小研 文研青年 2022-12-22

2019年考研初试已经结束了,大家肯定对真题非常感兴趣。今天文小研为大家介绍一下2019年武汉大学文学类考研初试题目中大家非常关注的文学评论写作。题目如下:


2019年文学评论写作(30分)

阅读下面这篇小小说,写一篇评论文章,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

苏七块

冯骥才

苏大夫本名苏金散,民国初年在小白楼一带,开所行医,正骨拿踝,天津卫挂头牌,连洋人赛马,折胳膊断腿,也来求他。 

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皓齿,眸子赛灯,下巴儿一绺山羊须,浸了油似的乌黑锃亮。张口说话,声音打胸腔出来,带着丹田气,远近一样响,要是当年入班学戏,保准是金少山的冤家对头。他手下动作更是“干净麻利快”,逢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呢?手指一触,隔皮截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疾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头就接上了。贴块膏药,上了夹板,病人回去自好。倘若再来,一准是鞠大躬谢大恩送大匾来了。

人有了能耐,脾气准格色。苏大夫有个格色的规矩,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决不搭理。这叫嘛规矩?他就这规矩!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能耐就值七块,因故得个挨贬的绰号叫做:苏七块。当面称他苏大夫,背后叫他苏七块,谁也不知他的大名苏金散了。

苏大夫好打牌,一日闲着,两位牌友来玩,三缺一,便把街北不远的牙医华大夫请来,凑上一桌。玩得正来神儿,忽然三轮车夫张四闯进来,往门上一靠,右手托着左胳膊肘,脑袋瓜淌汗,脖子周围的小褂湿了一圈,显然摔坏胳膊,疼得够劲。可三轮车夫都是赚一天吃一天,哪拿得出七块银元?他说先欠着苏大夫,过后准还,说话时还哼哟哼哟叫疼。谁料苏大夫听赛没听,照样摸牌看牌算牌打牌,或喜或忧或惊或装作不惊,脑子全在牌桌上。一位牌友看不过去,使手指指门外,苏大夫眼睛仍不离牌。“苏七块”这绰号就表现得斩钉截铁了。

牙医华大夫出名的心善,他推说去撒尿,离开牌桌走到后院,钻出后门,绕到前街,远远把靠在门边的张四悄悄招呼过来,打怀里摸出七块银元给了他。不等张四感激,转身打原道返回,进屋坐回牌桌,若无其事地接着打牌。   

过一会儿,张四歪歪扭扭走进屋,把七块银元“哗”地往台子上一码。这下比按铃还快,苏大夫已然站在张四面前,挽起袖于,把张四的胳膊放在台子上,捏几下骨头,跟着左拉右推,下顶上压,张四抽肩缩颈闭眼呲牙,预备重重挨几下,苏大夫却说:“接上了。”当下便涂上药膏,夹上夹板,还给张四几包活血止疼口服的药面子。张四说他再没钱付药款,苏大夫只说了句:“这药我送了。”便回到牌桌旁。

今儿的牌各有输赢,更是没完没了,直到点灯时分,肚子空得直叫,大家才散。临出门时,苏大夫伸出瘦手,拦住华大夫,留他有事。待那二位牌友走后,他打自己座位前那堆银元里取出七块,往华大夫手心一放。在华大夫惊愕中说道:   

“有句话,还得跟您说。您别以为我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立的这规矩不能改!”  

华大夫把这话带回去,琢磨了三天三夜,到底也没琢磨透苏大夫这话里的深意。但他打心眼儿里钦佩苏大夫这事这理这人。

文学评论写作一直是文学类考研同学的”心头大患“。很多文研青年的同学们都会向文小研询问文学评论写作的方法。所以,文小研拜托了珈青学姐给大家支支招……

文学评论写作是最见自身文学功底的,以明晰的逻辑性、独到的判断力为经,以文采的丰丽、语言的舒美为纬,文质兼得才不失为一篇好的文学评论。然而要做到这些却是不易的。

综合武大历年文学评论考题,可以见得武大给出的材料大多偏于故事性的小说体裁,篇幅一般较短,材料背后寓意深刻。在开始下笔前首先需要通读材料,读时可以多关注以下几点,在有自我见解的地方标记符号并做笔记:

01

题目

题目包含着最凝练的观点,它往往代表着作品全篇的主题思想或立意角度,比如武大考题中的《轮回》、《同一首歌》。2019年考题为《苏七块》。

02

作者

看到文章作者后,若发现是自己较为熟悉的作者,可以在答题中进行简单介绍。更进一步,可以结合该作者其他作品来谈或是借鉴其他学者对该作者的作品进行品评后的文论观点来谈,这些既可以为自己的文论写作提供立论角度也可以增加写作深广度。如武大考题中出现的阿城、张洁、考尔维诺、黑塞等,都是我们较为熟知的作家。2019考题中出现的也是我们熟悉的作家冯骥才。

03

开头与结尾

一篇文章的开头与结尾的重要性自然是无需多言的,开头有时会摆明作者叙事的时空维度,奠定全文的叙事基调,如武大考题出现的《编年史》;结尾大多具有思想体悟的升华性,此外结尾与开头的相互呼应也是需要留心的,如武大考题中的《轮回》《七情六欲》《犹大的面孔》等。

大致阅读过文章后自己的一些观点会初步形成,下一步文本的细读是文学评论中的主体。“一千个读者有一个哈姆莱特”,不同的读者在阅读后所得感悟不同,法无定法,自然文学评论的阐发立足点也就不同。为了大家在考场上较快进入状态,下面仅从微观角度为大家提供一些文本切入点:

01

鲜明意象

文本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频率较高的意象,它们或是作为背景(如武大考题:《送你一轮明月》、《农舍》)或是作为论说主体存在(如《稻草》)。意象一般会有象征含义,在能指下面隐藏着所指。

02

语言特色

文章总体的语言风格可以是情感激荡的,可以是冷静客观的。另外需要关注文章中人物对话的语言特点,例如方言的运用,这可以结合作家的地方性特点来谈。

03

人物塑造

小说中一般都会对人物进行细节描写,例如动作、神态、心理等等,这些都会使人物更生动、更立体,尤其是人物间(如《同一首歌》中的老年士兵与中年人)或是同一人物前后的对比(如《七情六欲》中的女孩)。

文学评论写作最大的亮点是可以结合文学理论来分析文本,如何能从文本中透视到相应的理论,又如何能进一步论述,这些要求我们对文学理论基础有扎实的掌握,只有“熟”才可生“巧”。可以从以下角度调动起自己平日所学,联通文本与相应理论:

01

主人公的身份

身份是一种符号象征,不同的角色属性不同。如,《七情六欲》中的女孩是精神病患者,《做起来》中的臣民与传令官,《犹大的面孔》中的艺术家,《送你一轮明月》中的禅师,他们各自的身份便是一种话语。文学理论中关于精神病有“疯癫”的理论,关于臣民与传令官可以想到福柯的话语与权力等等,从故事中主人公身份入手是一个很好的引入点。

02

特殊手法

陌生化、反讽手法的分析很适合于文本细读,武大考题《路口》的开头与结尾就是反讽手法的运用。形式主义和英美新批评的一些理论要引起重视。

03

与所知作家或作品相似

若考题中文本与曾读过的某位作家或某部作品风格或情节相似,可以将分析该作者或作品的文学理论运用到考题文本中。如《路口》的叙事与鲁迅的“看与被看”模式有相似性。

写作中在引入文论后需要结合文本中的具体例子来阐明,避免就理论谈理论,使评论写作在骨骼之外能以血肉丰满。写作的最后可以将文本的思想主旨结合自我阅读体验加以升华。有时个人生命的经验会使得文本的内涵延伸而得以完满。文本与读者超时空的互动与沟通是文学评论写作的灵魂,以“对话”为基础才能使评论写作摆脱单薄。

看了上面文研青年珈青学姐关于文学评论写作的一些方法,大家对文学评论写作有没有一点自己的感受呢。文学评论写作的练习更重要的是要多多训练。在此,文研青年拾月学姐提供了一篇2018年武大文学评论题目《稻草》的文学评论写作示范。文小研迫不及待地要让大家来看一看~



最后一根稻草的轻与重

——评《稻草》

 

《稻草》无疑是一则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精彩的故事是寓言成功的开始,在《稻草》这篇短短不足500字的小故事中,主角是一群死去的稻草,他们像亡灵一样聚集在彼岸世界里闲谈、诉苦。

 

在相当有限的字数中,《稻草》表现出了作者剪裁取舍和谋篇布局的用心。故事在开头就直接让读者进入到文本奇异的世界中,已经死去的稻草开口说话,讲述生前遭遇。这一奇异的设定为故事增添了很强的可读性,一开场就释放出了寓言独特的吸引力。有主要台词的稻草只有三个,他们各自用一句话概括了命运的悲惨:一个在阳光下听了一夏云雀的歌声后成了驴子的吃食,一个在微风中体验过像大海卷起细浪的感受后成了猪圈的垫子。仅仅是这两句话的含量,就已经包含了有如天壤之别的相反境遇,在令读者陡生扼腕之感的同时,也显示出短篇小说由于字数的局限而对高质量细节的严格要求。而前两根稻草的简短话语,到了最后一根稻草时,则显而易见地扩张了,它的话里有了更为具体的、更具强烈感情色彩的描述,在视觉体验上立刻成为阅读的重点内容。重头戏被放在了最后,且就此打住,整个故事戛然而止。

 

但随着读者阅读进程的结束,故事的寓意却逐渐明晰。听完稻草们的闲谈,我们能够发现一个共同特点:他们都在谈生与死以及其价值的问题。对前两根稻草来说,生的乐趣是在夏日里聆听云雀的歌声,体会微风拂过时大海所拥有的感受,死的痛苦自然就来自于生之乐趣的消逝。而最后一根稻草对于生与死的体验却不再局限于个人遭际的苦乐,他的痛苦更多地来自于亲身见证希望的渺茫与虚假。毫无疑问,作者在借稻草来表达自己对于生命的感悟,能在如此短小精悍的篇幅背后触及到对于生命的哲思,这是难得可贵的,也正因为如此,作者才能成功地在深度上弥补了其在长度上的不足。

 

相比较之下,最后一根稻草的痛苦显然更加沉重。维系在他身上的是溺水者生命的价值,稻草虽轻,但他却承受着生命不可承受之重:他所承载的,是一个人“活着”的渴望。人的生命如此可贵,生命的重量如此之重,以至于让他忘却了自己一生中的欢乐与痛苦,而把溺水者的希望与希望的落空当成了自己命运里最为悲惨的一幕。没有前两根稻草轻松而惬意的乐趣,最后一根稻草却领悟到了高于他本身存在的意义,博爱与怜悯的情感让他肩负了比自己更重的力量。

 

生存之轻和生存之重,这个隐含在稻草们闲谈中的话题,正是千百年来文学与哲学都孜孜不倦上下求索的生存之思。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存态度和生存方式。选择轻,就意味着放松——自由自在,怡然自得;选择重,就意味着承担——人生的追求,生命的价值。在昆德拉的笔下,《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里托马斯的选择、特丽莎的追索、萨宾娜的反抗、弗兰兹的倾听,都是在自由选择中为人类探究生存时提供不同的借鉴方向。在余华的笔下,《活着》中富贵面对厄运时展示出来的坚忍姿态与生命信念,令人感受到“活着”一词本身的重量。在萨特的笔下,存在主义就是“人学”,人就是根据自我意识决定自己的行动,造成自己的本质。在加缪笔下,《西西弗斯》里的巨石,是苦难的根源,也是生命意义的寄托,最终使西西弗斯发出“我认为我是幸福的”的感慨。

 

人的存在,因为每个人对于生命轻重以及意义的追求不同,方式也不尽相同。稻草的故事正如大千世界中芸芸众生的生存一般,他们不同的选择赋予了各自生命的价值与重量。个体生命都只有一次,在每个人仅有的“唯一”的“一次”中,是轻装上阵,还是负重而生?最后一根稻草经历了最大的痛苦,却也感受到了最深的意义,这或许就是我们给人生交出的答案。(完)


珈青学姐的方法指导和拾月学姐的范文有没有给你一些启示呢?大家和文小研一起,在不断的学习和练习中逐步提高文学评论写作的能力吧~


目前,凡是购买文研青年正版《真题解析》的用户即可成为文研青年考研会员,享受超值会员服务。如需购买文研青年武大华师中文类考研《真题解析》,请在淘宝店铺“文研青年中文考研店铺”中查询。


2019年3月1日起,文研青年将实行新的会员制度,在会员准入门槛、会员服务内容、会员管理规范等方面进行全面升级,敬请关注!现在需入会员的同学请抓住机会尽快订购哦。 


(文研青年淘宝店铺)

根据文研青年现行会员制度,会员服务内容包括:


一、信息咨询与复习指导

凡文研青年会员,可通过文研青年客服,免费享受一对一考研信息咨询服务,包括择校指南、复习规划、报考建议等;并通过文研青年考研会员QQ群,免费享受考研全程知识答疑与日常交流服务。


二、专题研习与考研沙龙

文研青年每年将针对会员同学举办暑期专题研习活动,并不定期举办线下考研沙龙,邀请学长学姐与考研学子面对面交流考研经历与复习经验。所有活动均由专人指导,自愿报名参与。


三、文研青年会员公开课

文研青年每年将开设十次会员公开课,专门针对会员同学提供复习方法与专题知识的指导,所有考研会员均可免费获得听课资格。


四、文研青年产品折扣

文研青年根据考研复习全程规划与各阶段学习特点及要求,分科目、分阶段、分梯度研发了《真题解析》系列、《全真模拟题》系列资料,中文考研网络全程班(基础课+暑期课+冲刺课)课程,复试指导课程,更多产品正在研发当中。


为祝福2019年文研青年考研顺利,感谢大家对文研青年的信任,文研青年在2018年12月30晚9点抽取文研青年锦鲤一枚,赠送价值1360元的《鲁迅全集》一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活动仅针对所有文研青年所有参加过2019年考研的会员学员(含参加2019年考试的往届会员学员),详细请查阅文研青年公众号消息,符合条件的同学请参与并按规定填写相关问卷(问卷请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锦鲤”查阅填写)。开奖将现场直播,确保公平公正。活动难得,敬请参与。


2019年考研已经结束,欢迎大家咨询2019年考研动态,复试政策,以及2020年考研书目,复试侧重,入群指南等等,请添加文研青年微信咨询:


(文研青年客服微信)

好啦,本期节目就到这里,欢迎有疑问的同学在文末留言交流。 


 策划 |文研青年

  文字 |珈青 拾月

编辑 |陆    吉

审核 |青    竹


往期精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