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与沉思!一季度经济复苏拐点来临?这些数据告诉你背后真相
《经济触底反弹》、《经济全面复苏》、《经济拐点提前到来》、《中国经济终于探底回升》……
请几天,国新办公布的一季度国民经济数据,想必大家在各路新闻媒体上也都看了,各种口号雄文粉墨登场,各大财经媒体、各路经济学家开始集体高潮,各路神棍文章就如同雨后春笋般从犄角旮旯都冒了出来。
某大型财经资讯媒体首席经济学家直接公开宣布:“一季度经济拐点已经确立!”
中国一向有点今天出政策,明天就出效果的光荣传统,如今再次上演和重复而已。
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上,在2019年经济目标增速设定上,是下调至6%~6.5%,目的是为逆周期调控留出空间。
换句话说,政府已为今年经济整体下行做好充分思想准备及预期管控。
这才一个月,很多人一看三月数据稍有回暖,就嚷嚷着经济拐点到来,各个行业全面复苏,不觉得幼稚可笑么。
一个庞大经济体经济惯性是很大的,绝不是像猴子般上蹿下跳,这样容易闪着腰。
所以,看到那些喊口号式热血文,一定要冷静,仔细想想背后的逻辑是否值得推敲。
再说,三个月后二季度数据出来就出来,如果被打脸,可千万别吱声了。
因为,情况究竟如何,是会被很快被证实或证伪的。
不过,与2018年相比,今年开年以来,很多人其实都能明显感觉到,不管是外部的国际环境还是国内的宏观政策,都发生了一些新的和积极的变化。
开年后,不管是股市还是楼市,都迎来了一波回暖。
经济有一定好转也是正常的,但是,不需盲目乐观,更不能自我吹嘘,自我膨胀。
如今,中美经贸磋商已经进行到第九轮,目前看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双方所释放信息比较积极的,加上国内推进的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支持小微企业政策也让市场信心得到巨大提振和修复。
这些都给企业和投资者带来信心和真金白银。
但是,我们也要冷静认识到:中美之间博弈是持久战,目前只是缓和,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深层次的矛盾依旧无法解除,而减税降费,实际推行中会面临各种阻碍和困难。
根本而言,我们的经济结构调整还没完成,所以,这个时候度盲目透支乐观情绪,失去危机意识是极其幼稚的。
再看全球,美国、欧盟和日本经济表现都不好,特别是美国经济增速一季度已经出现明显下滑,非农就业数据也是大幅不及预期;英国脱欧、法国巴黎圣母院火灾事件看出欧盟内部裂缝和动荡暂时难以解决。
所以,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在面临巨大不确定性,这个时候,你说我们经济一枝独秀全面扭转颓势,不太假太跃进了吗?真吗?
看看3月的制造业PMI,数据虽然有所反弹,但是,这里面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因为“春节效应”的扰动。
一般而言,当春节在1月底或2月初时,头一年的12月和当年3月的同比数据就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仅在3月中旬公布1-2月合并的工业生产、零售、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所以,形成了每年年初的宏观数据“真空期”。
今年就是这样,今年2月5日就过春节了,并且由于2018年经济不是特别好,导致很多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提前停工,所以,造成一、二月的数据对三月的数据扰动性特别强。
再把今年1-3月指标跟历史均值和去年同期水平相对比,今年是50.5,2018是51.5,2017是51.8,这能说拐点来了吗?
长期而言,大家自己看上面的图,就这,整体水平也处于近年来偏低位置,这有什么值得喊经济拐点到来的?
还有一个让砖家们兴奋的数据就是固定资产投资里的房地产投资增速,同比增长11.8%。
配合上一些城市的房价有上扬,于是,砖家讲房地产周期又要全面启动了。
是不是这么回事呢?
前段时,3月以来地产市场的回暖,是极其结构分化的,就是一线城市和极小部分的热点二线城市回暖。
这种分化在一季度演绎的淋漓尽致。如下图:
上涨的城市都是强二线城市为主,如厦门、福州、南宁、成都等区域性中心城市。
所以,这种非全局极致结构性的回暖,说拐点来不成立。
毕竟,全国有600多个城市,2000多个城镇呢。
你忘了鹤岗今年一套房子三四万了吗?
如果你再仔细观察,这些上涨的一线与热点二线城市,都具备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当地地产调控开启的很早,所以,前期刚需受抑制程度较深,这次释放了出来。
所以,如果根据这个逻辑去推导地产周期到来,经济触底反弹,也是不靠谱的。
数据稍有回暖,还离不开财政乘数效应。
大家都知道,去年下半年经济不太好,在去年4季度时,中央就提前下拨2019年转移支付和地方债新增限额,用于支持地方投资尽快落地。
这件事太重要了!因为这对上面很多数据影响巨大!
我们再看下图:
所以,从1-2月财政部的财政支出节奏上看,支出均明显比过去几年要快的多。
所以,从财政前移、基建投资配套资金的角度上考虑,砖家们讨论的1季度社融超预期大增也就有了很合理的解释,就是配套资金快速跟上了。
因为财政可以撬动社会资金参与基建投资,而财政支出有乘数效应。
比如财政拿一万亿,财政乘数为1.5,就能撬动吸引社会资金1.5万亿跟进来,财政支出有乘数这也是基建投资拉动带动企业信贷回升的根本主要原因。
但上半年“财政支持前移”必定会对下半年财政支出发力空间产生不小的影响。
所以,大家看到这儿,你肯定会更加理性的看待分析这几组国统局公布的经济数据了,因为经济不是拿几组数据就能下结论的,你要深刻理解背后的运行逻辑。
看了这么多,你应该知道开头那些砖家神棍文章是多么的无水准,哗众取宠般引导舆论了,让人不得不愤怒了。
我们一定要深刻理解数据背后所运行的现实情况,才能做出正确判断,做出正确决策。
人啊,还是要独立思考,不能人云亦云。
最起码,正在看文章的你不要成为被别人带节奏的韭菜。
尤其企业和投资者,包括股民和炒房客。
推荐阅读
视频!温铁军:新中国的8次经济危机,新中国经济发展的真相和真实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