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证先锋·安装追梦人丨刘洪江:扶贫先扶志 驻村更驻“心”
危难关头,他们挺身而出、无畏逆行,
双线作战,他们勇担使命、冲锋在前。
平凡勇敢的中建安装人,
在这个寒风凛冽的冬天
铸就了生死之间的抗疫奇迹,
在这个万物复苏的春天
建证着复工复产的勃勃生机。
同风雨,共战斗,
他们在抗疫一线淬炼初心,
他们与企业高质量转型步伐同频,
复工战场的“中国力量”被定格,
抗疫时刻的“中国速度”被铭记。
复工抗疫期间,中建安装涌现出一批
“守初心、担使命”的先锋榜样,
“建证先锋·安装追梦人”栏目
为你讲述“初心与使命”的故事......
在新疆喀什英吉沙县英也尔乡莫木鲁克阔坦村驻村工作队的宿舍里,10平米的房间内整洁摆放着一张单人床和一套桌椅,这是中建新疆安装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刘洪江的宿舍。翻开桌上几本厚厚的驻村日记,里面记载着工作感想、村里农田的使用情况、贫困户的收入构成,还有扶贫资金合理使用的“攻略”、图尔贡·米尔扎子女上学的杂事儿、老人塞麦提·艾海提今年需要的处方药单……
做群众的“贴心人”
黄沙飞舞,僻远干燥。莫木鲁克阔坦村生态环境脆弱,水土资源短缺,不仅交通闭塞,且产业发展落后。全村1015人,村民大多文化程度低、缺少生产技能,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13人,贫困发生率48.4%,属于深度贫困村,是“脱贫攻坚战”中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为落实党中央治疆方略,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新疆工作总目标,中建新疆安装于2016年选派8名政治素质高、有担当、能奉献、能干事的人员组成驻村工作队,与当地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帮助当地村民脱贫致富。2018年,刚到村子的刘洪江迅速进入角色,与驻村干部一起,挨家挨户走访村民,全面开展摸底调查工作。可村民却对工作队不理不睬,对增收致富的提议也不感兴趣,安于现状已成为村民们的常态。
眼瞅工作没能取得进展,他和驻村干部扎下根来,俯下身去,为村民们忙活起来:农忙时,谁家有粗活重活,驻村工作队都会去帮一把;农闲时,队员们走进农户家里,查看住房是否安全,水电使用是否方便。刘洪江还经常自掏腰包,为孤寡老人送去米面粮油,为留守儿童送去文具和玩具。看到工作队全心全意为大家干实事,村民的怀疑和冷漠慢慢褪去,心也渐渐聚拢到工作队周围。
2019年9月,原驻村工作队队长张敬因连续高强度工作而猝发心梗,无法继续驻村工作。刘洪江从张敬手中接过脱贫攻坚的“接力棒”,担任第一书记。从普通驻村干部到驻村第一书记,刘洪江的压力更重了,他深知接过的是带领莫木鲁克阔坦村脱贫致富的责任。
做致富的“带头人”
“你好……你好……”夜幕降临,村委会办公楼内传来朗朗书声,村民们正聚精会神跟着刘洪江认真读书。“扶贫先扶智,只有思想脱贫,生活才能真正脱贫。”刘洪江说。为提高村民生产技能和文化水平,刘洪江带头建起农民夜校,利用业余时间制作PPT,宣传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并开展普通话、科学技术、农业技术等各类培训,提升群众知识文化水平,帮助村民掌握一技之长。因课程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村民学习积极性很高,大家都喜欢叫他“刘老师”,并开始用普通话进行交流。看到村民普通话水平一天天在提高,刘洪江打心眼里感到欣慰。
针对一些特殊贫困户,刘洪江亲自上门为他们讲解扶贫政策,手把手教他们算账,协调解决生活困难。同时,刘洪江还根据村民家庭情况、成员特长、求职意愿等精准施策,帮助村民寻找致富门路。
塔依·阿卜杜热伊木今年60岁,妻子身体残疾,儿子肄业在家,8岁的女儿在乡里上小学,一家四口依靠家中4亩土地种植小麦为生,生活过得紧巴。得知情况后,刘洪江主动上门出谋划策,让夫妻俩从养殖业做起,在驻村队的帮扶下,夫妻从养殖两只小羊羔到如今9头牛、10只羊的规模,年盈利3万余元,售卖麦草又收入2万元。他的儿子塔依在刘洪江的联系下与村致富带头人阿卜杜热依木一起在莎车县从事建筑工作,有了稳定的收入,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明年,塔依·阿卜杜热伊木计划再贷款5万元,多买几头牛,扩大养殖规模。
刘洪江一直说:“把就业作为村民最直接、最有效的致富手段。”在刘洪江和驻村工作队的努力下,村里有劳动能力的人员全部实现就业,解决就业374人。
自2019年起,为实现村民年人均收入过万元的目标,刘洪江带领村民培植适宜当地种植、经济价值较高的板栗南瓜,并成立合作社。他和支部书记多来提古丽自掏腰包购买板栗南瓜种子,亲自学习并传授村民种植经验。今年6月,看着沃土中一个个金黄璀璨的南瓜,刘洪江心里喜忧掺半,如何将南瓜变现成较高的收益?刘洪江和村两委班子协商出台板栗南瓜“线上”营销方案,探索出一条“农村电商+精准扶贫”新路径,用各方资源拓宽销售渠道,带领村里的特色农产品“走出去”。
如今,刘洪江带领莫木鲁克阔坦村积极发展产业扶贫项目,成立村民专业合作社,归并蔬菜大棚129座种植豇豆,流转土地190亩种植板栗南瓜,吸纳无法外出就业村民38人,帮助销售南瓜30吨,盈利1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壮大起来,我们腰杆更硬了,信心也更足了,给村民办实事也有钱了。”刘洪江高兴的说。
做发展的“奠基人”
村里的集中连片房外一片生机盎然,绿树成荫、错落有致。这是刘洪江带领工作队历时一个月精心打造的“庭院经济”,院墙粉刷一新,院内统一布局。“看,这就是我的新家,自从住进这‘小院房’,太舒适了,这多亏了刘书记和工作队!”苏力坦•吾休尔开心地介绍着自家的变化。
为了让村民们住上环境优美的品质住房,刘洪江带领经常挑灯夜战到凌晨,和村民一起拆土炕、建围墙、改厨改厕、家具入户、房屋粉刷还自己动手焊接制作餐桌51张,钢制大门20扇。为了让村民们过上舒适而现代化的生活,刘洪江自掏腰包为困难群众买床和书桌,田间房内,每一处都饱含着刘洪江带领村民走向幸福的决心和心血。
告别了过去的土炕和凌乱的土院子,房间内窗明几净,现代化家具一应俱全,屋内布局分明、干净整洁。夜幕降临,110盏太阳能路灯既照亮了村里的道路,也照亮了村民的心……如今的莫木鲁克阔坦村土地实现条田化,美丽乡村已显雏形,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的生活水平与精神风貌焕然一新。2020年,最后4户23人稳定脱贫,经过自治区评估验收,莫木鲁克阔坦村成功实现整村脱贫。一份份“扶贫成绩单”背后,是刘洪江与驻村工作队无数个昼夜的坚守与付出。
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每一位扶贫干部的梦想,在追梦的路上,他们付出了超于常人的艰辛与努力。刘洪江和他的妻子陈静雅都是新疆安装技工学校的老师,结婚25年,两人几乎是形影不离。2018年8月,陈静雅和学校领导一同慰问工作队,看着丈夫消瘦疲惫的身影和被蚊虫叮咬、满是疤痕的腿,她努力忍住要流出的眼泪。“平时电话里他只说当地农民的纯朴好客,从不讲自己遇到的苦。每次回来,都是鼓动亲人、朋友给村民捐赠衣物,自己多少年了也不添置几件新衣裳。”陈静雅哽咽的说。
3年来,刘洪江始终把脱贫攻坚工作当作自己热爱的事业,时刻秉承为贫困户办实事解难题的工作理念,用实际行动诠释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
“初心与使命”的安装故事
未完待续
·······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