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数智向“新”!中建安装建证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新馆竣工

中建安装 2024-04-16



守护历史记忆,建证文化足音。

2月28日,中建安装参建的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新馆项目正式竣工,

预计2024年投用。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是集中保管

中华民国时期(1912—1949)

历届中央政权及其直属机构档案的

中央级国家档案馆,

是国家历史文献保护的重要场所。

项目位于江苏省南京市,

总建筑面积约8.88万平方米,

中建安装旗下中建电子

承担全部智能化工程,

包括计算机网络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

智能照明系统等在内的22个子系统。



新馆投用后,

将作为中央直属的国家级档案馆使用,

成为南京市地标性“城市客厅”,

更好地为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服务,

为人民群众服务。





科技加持

夯实安全底线



稳定流畅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决定了档案馆数字化和信息化建设水平。

中建电子为场馆建立了

完备的综合布线系统,

配备两台万兆核心交换机,

使得档案馆信息数据

在日常传输速度高达10G比特/秒,

下载速率为每秒1.25G,

并提供双机冗余核心,

在档案馆任何地方都能保障网络高速畅通,

做到服务“满分”、信号“满格”。



为保障该系统安全运行,

项目团队还根据业务和办公的

不同安全级别要求以及有关政策规定,

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设置重重“关卡”,

将档案馆对外的互联网和政务内网

独立建设、分开处理、相互配合,

有效增强档案馆内部信息的保密管理。





数字赋能

永葆档案“活力”



档案数字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档案保管、保护、整理、鉴定、

转换、存储、利用等多个环节。

项目团队打造的楼宇自控管理系统

作为建筑“大管家”,

对馆内众多分散的设备实行

全时段的运行状态监控和运算管控,

不仅能降低能耗和管理成本,

也能根据季节变化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考虑到纸质档案保存的质量和物理寿命

与馆内的空气质量、温湿度息息相关。

项目团队为档案库房量身配备了

恒温恒湿控制设备,

在库房内共设有111台独立的

恒温恒湿空调机组,

一对一配备高效稳定的网络型控制器,

对机组执行自动化监视、控制与调节。

在档案库房中采用温湿度传感器,

对各个区域的绝对温度

和相对湿度进行监测,

传感器可将当前温湿度以数据形式展示,

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自动调节温湿度,

使档案的储存环境始终维持在

一个舒适稳定的环境状态,

保障档案库房核心功能。



项目采用的智能照明系统,

通过红外感应实施光亮控制,

针对不同区域场合,

可运行多种照明工作模式,

有效控制灯具的工作时长及照明亮度,

打造节能减排的“绿色档案馆”。

同时智能照明

还承担档案文件的保护功能,

为减少光线对档案材料造成的损害,

采用了紫外线含量较低的人工光源,

精准控制光亮、减少光照时间,

对档案的存储环境限定光强,

并采取了感应光源照明与

弱光保护等具体措施,

通过减少“光污染”,延长档案寿命。





智慧管理

珍藏千代风华



项目团队还为新馆量身打造了一套

完整、科学、严谨、高效的

档案数字化系统,

在原有档案管理系统基础上,

建立了规范的现代档案管理软件

——数字档案系统,

并由此搭建出项目智慧档案信息服务平台。

该平台利用高速扫描仪、高拍仪等设备,

将纸质的档案保存成为电子文书等形式,

把各种载体的档案资源

转化为数字化档案信息,

以数字化存储、以网络化连接,

档案业务全流程进行信息化管理,

形成一个有序结构的档案信息库,

从而有效提高档案馆

集中储存、管理、利用和

开发等环节的灵活性。



同时,智慧建造也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

项目团队利用BIM技术,

提前设计好设备管线交叉“路线图”,

规避可能存在的碰撞,

以便各专业配合协调,

实现对施工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






守护国家记忆,传承民族文脉。

中建安装将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为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贡献中建“智慧”力量!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

素材来源:企业文化部,中建电子


近期热点↘

点赞的人最好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