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新草莓病害高清图谱大全!(经典收藏)

2017-01-17 张光华 天宝农业技术服务平台

【草莓炭疽病】

【发病症状】

草莓炭疽病主要发生在育苗期和定植初期,结果期很少发生。其主要为害匍匐茎、叶柄、叶片、托叶、花瓣、花萼和果实。染病后的明显特征是草莓株叶受害可造成局部病斑和全株萎蔫枯死(同红中柱根腐病相似)。匍匐茎、叶柄、叶片染病,初始产生直径3-7毫米的黑色纺锤形或椭圆形溃疡状病斑(与红中柱根腐病叶片发病症状不同),稍凹陷;当匍匐茎和叶柄上的病斑扩展成为环形圈时,病斑以上部分萎蔫枯死,湿度高时病部可见肉红色黏质孢子堆。该病除引起局部病斑外,还易导致感病品种尤其是草莓秧苗成片萎蔫枯死;当母株叶基和短缩茎部位发病,初始1-2片展开叶失水下垂,傍晚或阴天恢复正常(红中柱根腐病无此表现症状,叶片不恢复),随着病情加重,则全株枯死。 

【发生特点】

炭疽病菌侵染最适气温为28℃-32℃,相对湿度在90%以上,是典型的高温高湿型(红中柱根腐病为低温高湿型病害,尤其地温对红中柱根腐病的影响较大)病菌。7-9月间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病菌传播蔓延迅速。特别是在连续阴雨或阵雨2-5天后的草莓育苗地,可在短时期内暴发并造成毁灭性的损失。

【防治措施】

1、种苗检疫:选择有信誉的育苗企业引进种苗,种苗要经过产地检疫,控制检疫性有害生物传播。

2、农业措施:选择抗病品种。合理密植,控制育苗地种苗种植密度和繁育密度;水肥管理。采用滴灌浇水,禁止大水漫灌,禁止在高温时段浇水。合理施用氮肥,增施腐熟的有机肥和有机活化营养套餐肥嘉美赢利来、内钾德、核动力、脑白金、金点等;中耕处理。增加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发达,培育健壮植株,提高植株抗病力;避免重茬。不能重茬种植,保证轮作期3年以上。

关注微信公众号【天宝农业技术服务平台】走进商城或进入淘宝网搜索店铺【嘉美水溶肥】进行选购

欢迎添加天宝农技服务平台草莓群微信号:15301395813,交流了解更多草莓专业种植技术。

3、田园清洁:及时清除病叶、病茎、枯叶及老叶以及带病残株,进行无害化处理,减少传播病原;及时拔除杂草,增加田间通风透光性。

4、异地育苗:对感病品种可采用育苗地北移至冷凉地区,减轻炭疽病的发生。

5、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用75%百菌清粉剂500倍液、70%代森锰锌粉剂500倍液、25%苯醚菌酯2000倍液、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每隔10天左右喷一次,每次用1-2种药剂交替使用。   

注意:每次雨后第二天晴天必需及时喷药防治,施药应在傍晚进行;重点对短缩茎、匍匐茎等近地表部喷药,交替用药,以延缓病菌抗药性产生。   


【草莓疫霉果腐病】

【病害症状】

我国普遍发生,由于草莓植株矮小,茎叶、果实接近地面,为病害的侵染提供了有利条件,尤其是水浇田地发生尤其严重。该病是由恶疫霉或苹果疫霉、柑橘褐腐疫霉和柑橘生疫霉这三种真菌引起的。在草莓根、花穗、果穗、蕾、花、果及叶上均可发生。根发病由外向里变黑,革腐状。早期地上不显症状,中期植株生长差,略显短小,到开花结果期如遇干旱,则植株失水萎蔫,浆果膨大不足,色暗无光泽,果小、味淡、汁少,严重时死亡。叶、花序和果穗染病呈急性水烫状,迅速变褐至黑褐色死亡。

青果被害,病部产生淡褐色水烫状斑,并迅速扩大蔓延至全果,果实变为黑褐色,后干枯、硬化如皮革。成熟果实染病,病部稍稍褪色、失去光泽、白腐软化呈水浸状,似开水烫过,产生臭味。 

【防治措施】

注意检查草莓果实,发现果面上有黑褐色水渍状病斑出现时,要及时叶面喷洒500倍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水溶液,或500倍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水溶液,或2500倍52.5%噁唑菌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水溶液,或2000倍50%嘧菌酯水溶液等,每7-10天叶面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


【草莓蛇眼病】

【病害症状】

又称草莓白斑病,由真菌半知菌亚门柱隔孢属杜拉柱隔孢侵染导致,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大多发生在老叶上,叶柄、果梗、浆果也可受害。

染病初期,叶片表面形成深紫红色的小圆斑,后病斑逐渐扩大为圆形或近圆形病斑,病斑中心为灰色,周围紫褐色,呈蛇眼状。危害严重时,数个病斑融合成大病斑,叶片枯死(但病斑上不形成小黑粒),直接影响植株生长和芽的形成。

果实染病,浆果上的种子,单粒或连片侵害,被害种子连同周围果肉变成黑色,丧失商品价值。  

【防治措施】

1、首先必须采取综合防治的方法,因为病菌以菌丝体随病残体越冬,所以尽可能同一块地不连续栽种草莓,一般2-3年要轮换一次栽种地,并且要无病先防。

2、降低地下水位,田间要排水良好,通风透气,可以有效降低发病;早预防、早控制,能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可以大大降低农药防治成本。

3、移植时要严格清除病苗。移植前用药液浸幼苗,杀菌后再定植;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并带出田外妥善处理,防止病叶反复侵染健康植株。


4、加强肥水管理,膨果期增施嘉美红利、赢利来、内钾德、核动力、脑白金等套餐肥,增强植株抗病力。

5、发病初期用药防治,可用25%吡唑醚菌酯2000倍液,或60%百泰(吡唑醚菌酯5% 代森联55%)可分散粒剂1500倍与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混用进行防治。60%百泰(吡唑醚菌酯5% 代森联55%)可分散粒剂在苗期就可以开始预防,每7-10天用一次,能有效控制多种病害的发生;也可用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在苗期喷洒防治。


【草莓褐斑病】

【病害症状】

由半知菌亚门树疱霉菌属侵染所引致。草莓褐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在叶上产生紫红色小斑点,逐渐扩大后,中间呈灰褐色或白色,边缘褐色,外围呈紫红色或棕红色,病健交界明显叶部分的病斑常呈“V”字形扩展,有时呈“U”形病斑,造成叶片组织枯死,病斑多互相愈合,致使全片变褐枯黄。后期病斑上可生不规则轮状排列的褐色至黑褐色小点。 

【防治措施】

1、栽培措施。因地制宜选用抗病良种,种植前摘除种苗病叶。

2、药剂防治。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苗15-20分钟,待药液晾干后栽植。发病初期开始喷药,常用药剂有50%福·甲硫可湿性粉15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颗粒剂15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等。


【草莓灰霉病】

【病害症状】

病原为半知菌亚门葡萄孢属,主要危害果实,以花期侵染为主,也侵害叶片和叶柄。发病多从花期开始,病菌最初从即将开败的花或较衰弱的部位侵染,病花花瓣呈浅褐色病斑,严重时坏死腐烂,湿度较大时产生灰色霉状物。叶片发病较少,多从基部老黄叶边缘侵入,形成“V”字形水浸状黄褐色斑,或沿花瓣掉落的部位侵染,形成近圆形坏死斑,并有不明显的轮纹,病斑表面有稀疏霉层。

果实染病多从残留的花瓣或靠近或接触地面的部位开始,也从早期与病残组织接触的部位侵入,初呈水渍状灰褐色坏死,随后颜色变深,果实腐烂,表面产生浓密的灰色霉层。叶柄发病,呈浅褐色坏死、干缩,其上产生稀疏灰霉。 


【防治措施】

1、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勿偏施氮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微套餐肥嘉美赢利来或内钾德等,前期用嘉美红利800倍液灌根1-2次,增强根系活力。避免大水漫溉,雨后及时排水。

2、大棚要做好通风,降低田间湿度。晴天应开棚通风。

3、清除菌源。及时清除病株、病叶、病果。

4、药剂防治。以预防为主,在花序显露至花末期可选用50%烟霉胺(凯泽) 1200倍、或35%腐霉利800倍、或40%嘧霉胺1000倍均匀喷雾,药剂应交替使用,每隔10-15天防治一次(病情严重时7天左右一次),连续2-3次。花期喷药应避开草莓花授粉时间,晴天可在上午10时前进行;阴雨天空气湿度高时,最好选用10%腐霉利200克/亩进行熏蒸防治。


【草莓白粉病】


【病害症状】

草莓白粉病主要危害叶、叶柄、花、花梗和果实,匍匐茎上很少发生。叶片染病,发病初期在叶片背面局部长出薄薄的白色菌丝层,随着病情的加重,叶片向上卷曲呈汤匙状,并产生大小不等的暗色污斑,以后病斑逐步扩大并叶片背面产生一层薄霜似的白色粉状物(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发生严重时多个病斑连接成片,可布满整张叶片;后期呈红褐色病斑,叶缘萎缩、焦枯。花蕾、花染病,花瓣呈粉红色,花蕾不能开放。

果实染病,幼果不能正常膨大,干枯,若后期受害,果面覆有一层白粉,随着病情加重,果实失去光泽并硬化(灰霉病无此表现特征),着色变差,严重影响浆果质量,并失去商品价值。 

【防治措施】

1、选择抗病品种。

2、合理控制氮肥用量,多施磷、钾微肥如嘉美赢利来、嘉美红利,合理密植。

3、适时浇水,满足草莓对水分的需求。

4、利用风口调节棚室内温、湿度。

5、及时摘除老叶、病叶,清洁田园,集中带到室外深埋或烧掉,消灭菌源。

6、及时摘叶,增加温室草莓的通风透光性。

7、发病初期用拜耳露娜森、乙嘧酚磺酸酯、陶氏益农卡拉生(36%硝苯菌酯乳油)、秘鲁克瑞姆、苯醚甲环唑、戊唑醇等交替用药防治。


【注意事项】

1、草莓白粉病重点在于预防,发病严重后防治效果有限。

2、唑类药物是防治温室草莓白粉病的常用药,一次用药量过大或多次用药,会对草莓生长产生抑制作用。

3、大量使用药剂后期容易出现畸形果。

4、发病期,及时清除病株残体,病果、病叶、病枝等。集中带到室外深埋或烧掉,消灭菌源。

5、清园后彻底清除病残落叶及残体。

6、对保护地、田间做好通风降湿,保护地减少或避免叶面结露。

7、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微套餐肥嘉美红利,培育壮苗,以提高植株自身的抗病力。适量灌水,阴雨天或下午不宜浇水,预防冻害。

8、温度湿度过大时应加大放风量。


【草莓细菌性叶斑病】


【病害症状】

草莓细菌性叶斑病,病原为黄单胞杆菌属草莓黄单胞菌,属细菌。初侵染时在叶片下表面出现水浸状红褐色不规则形病斑,病斑扩大时受细小叶脉所限呈角形叶斑(特点),病斑照光呈透明状,但以反射光看时呈深绿色。

病斑逐渐扩大后融合成一体,渐变淡红褐色而干枯;湿度大时叶背可见溢有菌脓,干燥条件下成一薄膜,病斑常在叶尖或叶缘处,叶片发病后常干缩破碎。严重时使植株生长点变黑枯死。 

【防治措施】

1、适时定植。

2、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不要偏施氮肥,建议施用有机活化营养高钾高钙套餐肥嘉美赢利来、内钾德。

3、处理土壤。定植前每亩穴施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40%拌种灵粉剂750克。方法:取上述杀菌剂750克,对水10公斤,拌入100公斤细土后撒入穴中。

4、加强管理,苗期小水勤浇。

5、发病初期喷洒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可杀得3000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DT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等进行防治。每7-10天喷1次,连喷3-4次。


【草莓病毒病】


【病害症状】

草莓病毒病是指草莓病毒单独或重复感染引发的病害的总称。染病植株,株高降低,叶片变小。植株矮化后,长匐茎发生量也明显减少。由一种病毒侵染的轻症,长势同无病毒植株无明显差异,几种病毒重复侵染时,草势衰退十分显著,出现被称为老化现象的植株矮化,产量减少。草莓病毒病为害面广,全株均可发生。多表现为花叶、黄边、皱叶和斑驳。病株矮化,生长不良,结果减少,品质变劣。

大部分草莓病毒具有潜伏侵染特性,一种类型侵染症状多不明显,发病多是两种或几种类型复合侵染引起。被复合侵染后,主要表现长势衰弱、退化、矮化或黄化,新叶展开不充分,叶片上出现黄白色、不规则的腿绿斑纹,叶片无光泽、失绿变黄、皱缩不规则扭曲上卷(小叶伴有轻度扭曲),叶脉、叶柄上产生黄白色或紫色斑,坐果少、果实产量低。 


【防治措施】

1、培育无毒苗。目前培育和繁殖草莓无病毒母株栽培,是防治草莓病毒病的经济有效的措施。

2、土壤处理。栽植草莓前每亩用65%代森铵可湿性粉剂1公斤,拌细土15-20公斤,拌匀后沟施或穴施。

3、加强栽培管理。注意田间清洁卫生,及时清除草莓地的枯枝落叶及田边杂草。及时拔除病株,摘除病叶销毁等,对防止或减轻发病均有一定的效果。增施有机肥料,合理施用有机活化营养套餐肥嘉美红利、赢利来、内钾德等,以促进草莓健壮生长,增强植株免疫力。

4、定期换种。一般在新栽植区的周围2公里以内无老园时,4-5年换种1次,如果周围有老园区,应2-3年换种1次,如果遇到草莓病毒病的侵染,生长势衰退明显的园区,应实行提前换种。

5、防治蚜虫。栽植无病毒种苗后,要及时防治蚜虫,特别是周围有老草莓园时更为重要,以减少病毒的再次侵染,延长无病毒种苗的栽植年限,在蚜虫发生严重的地区,每年的5-7月10-15天喷1次10%吡虫啉2000倍液,对减少草莓病毒病的侵染,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草莓终极腐霉烂果病】

【病害症状】

为鞭毛菌亚门,卵菌纲,腐霉属的终极腐霉。菌丝发达,有分枝,无分隔。根部染病后变黑腐烂,轻则地上部萎蔫,重则全株枯死。贴地面果实容易发病,病部初呈水渍状,熟果病部略褐色后常呈现微紫色,病果软腐略具弹性,果面长满浓密的白色棉状菌丝。叶柄果梗也可受害变黑干枯。 

【发病原因】

关于草莓大量烂果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便是由于下雨天导致田间大量积水,草莓被雨水浸泡所致。特别是现在草莓种植多用地膜种植,一旦下雨草莓与地膜接触的地方便会产生积水,而由于现在传统的地膜并没有渗水的功能,如果雨期过长就使草莓长期处于雨水浸泡之中,从而导致草莓烂果,这也是为什么草莓烂果都是从与地膜与地面接触的地方开始烂起的原因。

【防治措施】

1、选择避风向阳高燥地块种植草莓,苗床栽苗可用氯化苦等进行土壤消毒。

2、可喷洒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5%恶霉灵水剂400倍液,一般防治2-3次即可收到较好效果。

3、床土应选用无病新土。选择地势高,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的地块做苗床。播前一次灌足底水,出苗后尽量不浇水,必须浇水时一定选择晴天喷洒,不能大水漫灌。发病初期用72.2%普力克水剂4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或15%恶霉灵水剂450倍液喷施灌根2-3次。


【草莓叶枯病】

【病害症状】

草莓叶枯病主要为害叶、叶柄、果梗和花萼。叶片受害后产生紫褐色无光泽小斑,逐渐扩大成不规则病斑,病斑中央与周缘颜色变化不大,病斑有沿叶脉分布的倾向,严重发病时叶面布满病斑,后期全叶黄褐色至暗褐色,直至枯死。在病部枯死部分长出褐色小粒点,叶柄和果梗染病后,出现黑褐色凹陷病斑,病部组织变脆易折断。 


【发生规律】

病菌以子囊壳或分生孢子生器在植株病部组织或落地病残物上越冬,春季释放出子囊孢子或分生孢子借空气扩散传播、侵染发病,并由带病种苗进行中远距离传播。草莓叶枯病为低温、高湿性病害,秋季和早春雨露较多的天气有利侵染发病。肥足苗壮发病轻,缺肥苗弱发病重。

【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

2、保持果园清洁,及时摘除病叶、老叶,减少病源。

3、加强肥水管理,促进秧苗健壮,提高抗病能力,但不能偏施氮肥,可增施有机活化营养套餐肥嘉美红利、赢利来、内钾德、海力宝等以提高植株自身的抗病力。适量灌水,阴雨天或下午不宜浇水,预防冻害。

4、药剂防治。在秋、春低温期喷施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或70%代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每7-10天喷施一次。


【草莓黑斑病】

【发病症状】

草莓黑斑病主要危害叶、叶柄、茎和浆果。叶片染病,在叶片上产生直径5-8毫米的黑色不规则病斑,略呈轮纹状,病斑中央呈灰褐色,有蛛网状霉层,病斑外常有黄色晕圈。叶柄或匍匐茎染病,常产生褐色小凹斑,当病斑围绕叶柄或茎部一周后,因病部缢缩干枯易折断。果实染病,果实上产生黑色病斑,上有黑色灰状霉层,病斑仅在皮层一般不深入果肉,但因黑霉层污染而使浆果丧失商品价值。一般贴地果实发病较多。


【发生规律】

高温高湿天气有利于黑斑病的侵染和蔓延,田间小气候潮湿有利于发病;重茬田发病加重;品种间抗性不同,抗性差的品种易发病。

【防治措施】

选用抗黑斑病的草莓品种;发现病叶及时摘除集中烧毁;用25%吡唑醚菌酯2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喷雾。间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


【草莓青枯病】

【病害症状】

由青枯假单胞菌引起的一种季节性较强的细菌性病害,多见于夏季高温时节,一般在草莓育苗圃及定植初期较易发生。发病时植株下部叶片1-2片开始凋萎脱落,叶柄下垂、变为紫红色,植株发育不良,随着病情加重,部分叶片突然失水,仍为绿色但未变萎蔫,叶片似烫伤状。

根系外表无明显症状,但将根冠纵切可见根冠中央呈现褐色,湿度高时可挤出乳白色菌液,严重时根部变色腐败。 

【防治措施】

1、实行水旱轮作,避免与茄科作物轮作。

2、提倡营养钵育苗,减少根系伤害;高畦深沟,合理密植,适时排灌,防止积水,防止土壤过干过湿;及时摘除老叶、病叶,增加通风透光条件。

3、加强肥水管理,底肥施用充足腐熟的有机肥,生长期增施嘉美红利、嘉美赢利来、嘉美内钾德,调理土壤,增强根系吸水吸肥能力。

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可杀得3000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DT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等进行防治,喷施灌根同时进行,每7-10天1次,连续防治3-4次。


【草莓黄萎病】

【病害症状】

病株死亡后地上部分变黑褐色腐败。当病株下部叶子变黄褐色时,根便变成黑褐色而腐败。有时植株的一侧发病,而另一侧健康,呈现所谓“半身凋萎”症状。病株基本不结果或果实不膨大。夏季高温季节不发病。心叶不畸形黄化,中心柱维管束不变红褐色。 

【发病原因】

1、连作地、前茬病重、土壤存菌多;或地势低洼积水,排水不良;或土质黏重,土壤偏酸易发病。

2、栽培过密,株、行间郁敝;氮肥施用过多,植株过嫩,虫伤多的易发病。

3、种苗带菌,或有机肥没有充分腐熟易发病,高温、高湿、多雨易发病。


【防治措施】

1、移栽前清除田间及四周杂草,集中烧毁或沤肥;深翻地灭茬,促使病残体分解,减少病源和虫源。

2、草莓栽植田与禾本科作物进行3年以上轮作,最好能与水稻等水生作物轮作,效果更好。

3、母株应选择品种纯正、生长健壮、根系发达的无病、抗病种苗。

4、移栽前3天,喷施一次防病治虫的混合药剂,带土移栽、带药移栽,移栽时去除病、弱苗,这是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5、幼苗盖墒前喷施一次防病治虫的混合药剂,结合苗情,如果生长势弱,可加嘉美脑白金或金点。

6、选用排灌方便的田块,高畦栽培,开好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达到雨停无积水;大雨过后及时清理沟系,防止湿气滞留,降低田间湿度,这是防病的重要措施,因为很多病害都是高湿引起的,要注意。

7、土壤病菌多或地下害虫严重的田块,在移栽前穴施或沟施防病治虫的药土。

8、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不要用带菌未腐熟肥料,施用的有机肥不得含有上茬草莓或禾本科病残体。

9、增施磷、钾、钙微套餐肥嘉美红利、海力宝、赢利来、内钾德等,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壮苗,增强植株抗病力,有利于减轻病害。

10、地膜覆盖栽培,可防治土中病菌危害地上部植株。

11、及时防治害虫,减少植株伤口,减少病菌传播途径;发病时及时清除病叶、病株,并带出田外烧毁,病穴施药或生石灰。

12、高温干旱时应科学灌水,以提高田间湿度,减轻蚜虫、灰飞虱危害与传毒。严禁连续灌水和大水漫灌。浇水时防止水滴溅起,是防止该病的重要措施。

13、大棚栽培的,在移栽或育苗整地前以及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落叶,对棚膜、土壤及墙壁以及架材等表面喷药,进行消毒灭菌,并适当放风排湿。

14、做好土壤消毒,在夏秋高温季节,湿润土壤,地表覆膜,利用阳光高温消毒,在60℃以上温度下处理5-7天,可杀死表土的黄萎病等病菌和虫卵。也可用95%恶霉灵3000倍灌溉进行土壤处理。发病初期用20%噻菌铜悬浮剂500倍,或抗霉菌素水乳剂500倍,或45%五氯硝基苯1000倍灌根3-4次。


【草莓枯萎病】


【病害症状】

草莓枯萎病多在苗期或开花至收获期发病。初期仅心叶变黄绿或黄色,有的卷缩或呈波状产生畸形叶,致病株叶片失去光泽,植株生长衰弱,在3片小叶中往往有1-2片畸形或变狭小硬化,且多发生在一侧。老叶呈紫红色萎蔫,后叶片枯黄,最后全株枯死。受害轻的病株症状有时会消失,而被害株的根冠部、叶柄、果梗维管束都变成褐色至黑褐色。根部变褐后纵剖镜检可见长的菌丝。轻病株结果减少,果实不能正常膨大,品质变劣和减产,匍匐茎明显减少。枯萎与黄萎近似,但枯萎心叶黄化,卷缩或畸形,且主要发生在高温期。


【发病规律】

该病通过病株和病土传播。主要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随病残体遗落土中或在未腐熟的带菌肥料及种子上越冬。病菌在病株分苗时进行传播蔓延,当草莓移栽时厚垣孢子发芽,病菌从根部自然裂口或伤口侵入,在根茎维管束内进行繁殖、生长发育,形成小型分生孢子,并在导管中移动、增殖,通过堵塞维管束和分泌毒素,破坏植株正常输导机能而引起萎蔫。连作或土质黏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都会使病害加重。

【防治措施】

1、对秧苗要进行检疫,建立无病苗圃,从无病田分苗,栽植无病苗。

2、栽植草莓田与禾本科作物进行3年以上轮作,最好能与水稻等水田作物轮作,效果更好。

3、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增施磷、钾、钙微套餐肥嘉美红利、海力宝、赢利来、内钾德等,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壮苗,增强植株抗病力,有利于减轻病害。

4、选用抗病品种。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集中烧毁,病穴用生石灰消毒。重茬田于定植前打眼熏蒸消毒,每100平方米施用氯化苦3升。施药后以塑料薄膜覆盖,7天后种植。

5、药物防治。用2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浸苗5分钟后再定植,或用药液灌根消毒。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淋茎基部,隔10天左右一次,连续3-4次。


【草莓红中柱根腐病】

【表现症状】

草莓根腐病(又称草莓疫霉根腐病),病原为草莓疫霉,属卵菌,主要为害根部,常见有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急性型多在春夏两季发生,雨后叶尖突然萎凋,不久呈青枯状,引起全株迅速枯死(同炭疽病相似)。慢性型定植后至冬初均可发生,下部老叶叶缘变紫红色或紫褐色(与炭疽病叶片发病症状不同),逐渐向上扩展,导致全株萎蔫或枯死。检视根部可见根系变褐腐朽,易拔起,剖开主根,中心柱变为赤褐色。定植后在新生的不定根上症状最明显,发病初期不定根的中间部位表皮坏死,形成1-5(mm)长红褐色至黑褐色梭形长斑,病部不凹陷,病健交界明显严重时,病根木质部及髓坏死褐变,整条根干枯,地上部叶片变黄或萎蔫,最后全株枯死。 

【发生特点】

草莓疫霉以卵孢子在土壤中存活,由土壤和种子传染,土壤中的卵孢子在晚秋或初冬产生孢子囊,释放出游动袍子,侵入根部后出现病斑,后又在病部产生孢子囊,借灌溉水或雨水传播蔓延。丝核菌参见柑橘立枯病;拟盘多毛孢属真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春天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土壤温度低,湿度高易发病,地温10℃是发病适温,本病为低温病害(与炭疽病的明显区别),地温高于25℃则不发病,一般春、秋多雨年份易发病,低洼地、排水不良或大水漫灌发病重。

【防治措施】

1、选无病地育苗,有条件的实行4年以上轮作。

2、采用高畦或起垅栽培,尽可能覆盖地膜,有利提高地温,减少发病。

3、雨后及时排水,严禁大水漫灌。

4、药剂防治:

浸苗: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锰锌乙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苗根均可降低发病。

喷雾:在草莓生长期间,交替使用60%噁霜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一次。

灌根:发现病株及时挖除,在病穴内撒石灰消毒。发病初期,对所有的植株灌根,可选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或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60%噁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3%噁霉甲霜水剂1000倍液、15%噁霉灵水剂700倍液、69%烯酰锰锌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2.2%霜霉威水剂400-500倍液等,连续防治2-3次。

【草莓红中柱根腐病与草莓炭疽病综合发生防治方法】

在前期育苗时应注意进行苗床土消毒,生产棚要精细整地,进行土壤消毒,控制土壤及病残体带菌量。定植后注重生产环节管理,重点掌握大棚蔬菜排风除湿管理技术,如发现病株及时清除,用药防治。炭疽病和红中柱根腐病一般混合发生,这种情况从压苗期开始就会有,潜伏期很长,压苗期要注重根部养护,不要贪图苗子大小,少掐叶,掐叶要掐顶端,不要从贴近土壤的基部掐,否则易造成病菌侵染。病情轻的时候根本没有太大的影响,除了建议的控制浇水之外,增施含腐殖酸类肥料,合理的稀植,增加透风度都非常重要。田间往往这红中柱根腐病和炭疽病都同时存在,只是越近低温,红中柱要多一些,建议的方法是上喷下灌:阿砣(啶氧菌酯)+可杀得叁千(氢氧化铜)+满适金(咯菌腈、精甲霜灵)+嘉美红利喷雾加灌根,连续2-3遍,效果不错。


本文章由国泰嘉美技术团队创作,有转载者请务必注明!

参考资料:

《草莓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内蒙古科技报

《草莓的主要病害有哪些》安国在线

百度文库

本期编辑:顾丰、孟令东

欢迎转发和点赞,觉得不错请打赏!

精彩内容

草莓管理有了这张表,就是有了航海图!

经典农技:省钱又省事!棚室防冻14式!

目前最全的草莓品种大汇总!

温度低,湿度大这对矛盾咋解决?

甲维盐与阿维菌素防治对象都在这了!

天冷如何提高大棚地温?

辣椒逆境难坐果!看看高手出啥招!

冬季雾霾天这么多,如何做膨果又防病?精彩热文!

大棚暖风机又加热又补气,前景不容小觑!

甜瓜无土栽培技术详解!

致富经:精准的补光是花芽分化第一需要!

史上最全的杀菌剂混配大全!(经典收藏)

西红柿难治病害诊断及对策!

辣椒疫病发病进程图解!

要想草莓花果好,这些要点少不了!


猛戳
“阅读原文”,直接进入商城选购产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